就去读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二战回忆录 >

第658章

二战回忆录-第658章

小说: 二战回忆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也把这个电报的副本送一份给我,并随附了下面给我的个人来电:

  斯大林元帅致首相:             1945年4月7日

  4月7日我致总统的电报,现我也送给你一份。我已答复了你来电中所提出的有关瑞士谈判的全部基本要点。至于你来电中提出的其他问题,我认为有必要作以下说明。

  1.我和莫洛托夫都不曾有“污蔑”任何人的任何意图。

  这不是一件要“污蔑”任何人的事情,而是我们在对于一个盟国的权利与义务的问题上已形成不同观点的事情。你可以从我致总统的电报中看到俄国人对待这个问题的观点是正确的,因为它可以保证每个盟国的权利,而且不使敌人有任何可能在我们之间进行挑拨离间。

  2.我的电报是个人性质的,而且是严格保密的。这样做可使我们开诚布公,畅所欲言。这是秘密通信的好处。不过,如果你把我的每一句直率的话看作冒犯,那么这种通信方式就很难进行了。我可以向你保证,我过去和现在都没有冒犯任何人的意图。

  我把这个电报寄给罗斯福,并附了以下的评语:

  首相致罗斯福总统                  1945年4月11日

  我觉得我们所能从他们得到的大概是以此为度了,的确这也是近于他们所能做到的道歉。不过,在考虑英国政府作出任何答复之前,务请示知你对此事的处理意见,以使你我两方保持步调一致。

  第二天总统来电答复道,他将给斯大林发去如下电报:

  感谢你对苏联在伯尔尼事件上的观点作了坦率的解释,这件事现已似乎成为陈迹,也未曾产生过任何效果。

  无论如何,不应该有互相怀疑,今后此类性质的小误会也不宜发生。我深信你我两军会师德国、并肩全力联合进攻之日,将是纳粹军队分崩离析之时。

  以后他又发出一封电报:

  罗斯福总统致首相:             1945年4月12日

  我想把一般性的苏联问题尽量缩小,因为这类问题,不是以这种形式就是以那种形式,几乎天天都在发生,然而大多数都得像伯尔尼会议那样得到解决。

  但是我们务必坚定,至今为止我们所走的途径是正确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胜利与悲剧……第二十七章 西方在战略上的分歧

第二十七章 西方在战略上的分歧

  战争和政治——一个致命的脱节——苏联的野心——几个现实的问题——艾森豪威尔的战略——他给斯大林的电报——3月31日我给参谋长委员会的备忘录——美国的反驳——3月31日我给艾森豪威尔的电报——给总统的电报——艾森豪威尔的答复——再次跟艾森豪威尔通信——拯救荷兰。

  当一个联合行动的战争行将结束的时候,政治方面各种问题的重要性就逐渐上升了。特别在华盛顿,高瞻远瞩的看法会占上风的。诚然,在美国人的思想里对于获得领土这一类的事情至少是不感兴趣的。但是当周围有狼的时候,牧羊人就必须保护他的羊群,即使他自己并不喜欢羊肉。在这个时候,所有争论的问题,在美国参谋长们看来似乎都不是极端重要的。群众当然不会觉察到有争论,也不知道是什么问题。不久,胜利的浪潮淹没了一切,事情一时也就被人忘却了。然而,今天不会有人争辩:这些问题在欧洲的命运中起着支配的作用,它们大可以夺去我们大家长期奋斗而努力争取的持久和平。现在我们能够看出在罗斯福总统力量的逐渐衰退和杜鲁门总统对世界大问题的逐步理解掌握的过程之间存在着一段致命的脱节。在这个令人悲伤的真空之中,一个总统不能起作用了,而另一个总统还不能了解情况。军事长官们和国务院都不能得到他们所需要的指导。前者把他们自己局限于本行的范围以内,后者则领会不到牵涉进去的问题。

  不可缺少的政治指导,在最紧要的关头,竟付缺如。处于胜利的舞台上的美国是世界命运的主宰,可是缺乏一个真实的前后一贯的宏图。英国虽然还很强大但不能单独断然行动。我在这个阶段,只能提出警告和呼吁而已。因此,这个显然是广大无涯的胜利达到顶峰的时刻,对我说来,却是一个极不愉快的时候。我往来于欢呼的人群之中,或坐在摆着从大同盟各地区来的祝贺和祝福电文的桌子旁边,而心中却感到沉痛,脑子里充满着不祥的预兆。

  德国军事力量的毁灭已经给共产党俄国和西方民主国家的关系带来了一个根本的变化。双方已经失去了共同敌人,那个共同敌人差不多是他们之间的唯一的维系。从此以后,俄罗斯帝国主义和共产主义信条都无需对他们的进展和最后的版图加以限制。这种情况经过了两年多以后,他们才重新遇到一个势均力敌的意志力量来和他们相抗衡。如果我不是当一切还在朦胧状态的时候,当战果辉煌的胜利只是加深人类事务内部黑暗的时候,已经有所知道,已经有所感觉,那么现在当一切都已昭明显著的时候,我也不来谈这件事了。关于这一点,必须由读者自行判断。

  本章所要讨论的有关战略和政策的几点有决定性的现实问题如下:

  第一,苏俄已经成为自由世界的一种致命的危险;

  第二,必须立即建立一条新阵线来阻止她的向前推进;

  第三,欧洲这条新阵线应该尽可能深入到东方;

  第四,柏林是英美军队首要的和真正的目标;

  第五,捷克斯洛伐克的解放和美国部队的进入布拉格有很大的意义;

  第六,维也纳及整个奥地利必须受西方大国的管制,他们至少应处于跟苏联平等的地位;

  第七,铁托元帅对于意大利的侵略性的要求必须加以管制。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在民主国家的军队解散以前,或者在西方盟国让出它所攻占的或者(正如不久就会谈到的)从极权统治下所解放出来的德国领土的任何部分以前,欧洲的东西方国家之间须对一切主要的问题达成一项解决的办法。

  有关希特勒的未来计划的形形色色的谣言非常流行,但在我们所得到的报告中只有一小部分得到证实。我认为,为了慎重起见应对谣言进行仔细的审查,因为我听到艾森豪威尔的总部里面对于这些谣言极为重视。的确,德国行政部门从柏林南迁的行动是看得出来的。

  首相致伊斯梅将军,转参谋长委员会           1945年3月17日

  我希望请情报委员会研究一个问题,就是希特勒在失去柏林和德国北部以后,是否有可能退到德国南部的山区和森林地带以图在那里延长战争。他在布达佩斯的奇怪的抵抗和目前在巴拉顿湖还在进行的抵抗,以及他把凯塞林的军队留在意大利那么长久,似乎都跟这样一种意图是相符合的。但是他既然在任何事情上都是那样愚蠢地固执,也许在这些行动的背后同样没有什么意义,然而这些可能性是应该加以审查的。

  虽然事情不能加以肯定,我们参谋长委员会总的结论是:

  德国人在山区里进行长期的战争或甚至游击战,其规模大概不会是很可观的。所以我们把这种可能性置之度外,正如事实所证明的也确然如此。在这个基础上,我就询问,照盟军总部的预见,英美军队前进的战略如何,我得到了这个答复:

  艾森豪威尔将军致首相             1945年3月30日

  等到美军第九和第一两集团军会师,被包围在鲁尔区域里的敌人不能再作进攻的时候,我主张向东推进跟俄国人会师或者达到易北河的整条战线上。只要俄国人同意,卡塞尔—来比锡这一轴线最宜于进攻,因为它可以保证占领那个重要的工业区,即我们相信德国的部长们正在迁入的地区。这样可以把德国军队差不多切成两半。又可以使我们不必渡过易北河。这个计划是要把西方残余敌军的主力分开,并且加以歼灭。

  我的主要攻势就将如此,而且除非到了形势十分清楚地说明我们没有必要把全部力量集中在这里的时候,我是准备投入全力来保证其成功的。这个主攻是在布雷德利的作战区域内,他将让第三、第一和第九各集团军来实行这个计划,还有第十五集团军也归他指挥,在后面遇机会肃清残敌。蒙哥马利将带着汉诺威—维滕贝格整条线以北的英国和加拿大各集团军来保护他的左翼,德弗斯将以第七集团军和法国第一集团军保护他的右翼。

  主要攻势的成功一旦有把握了,我主张立即采取行动来肃清北方的港口,其中像基尔那样就需要强渡易北河。蒙哥马利将承担这些任务,而且如果为达到目的有此必要的话,我主张增加他的兵力。

  此外当上面这些要求已经达到的时候,第六集团军群还应当作好准备沿纽伦堡——雷根斯堡轴线向东南推进以遏止德军可能在南方集中部队,并准备和多瑙河流域的俄军会师。

  我相信这个补充情报可以把我当前的计划说明清楚。当然这些计划是灵活的,而且能够随时加以修改以适应事先没有料到的局势。

  同时我们听到艾森豪威尔在3月28日把他的策略直接用电报告知斯大林元帅,而事前没有把这件事告诉他的副手,特德空军上将,或者联合参谋长委员会。我们大家认为这样做超出了以前双方所理解的欧洲最高统帅跟苏联人商谈的范围。艾森豪威尔将军则认为他这样直接跟俄国首脑通信是做得对的,因为斯大林也是红军的最高统帅。但是他并不跟也是身兼三军统帅的美国总统直接通信,而是跟马歇尔将军直接通信的。

  在这份电报里,艾森豪威尔说把鲁尔隔绝之后,他主张把他的主要攻势沿着埃尔富特—来比锡—德累斯顿轴线前进。这样,跟俄军会师以后,可以把残余的德军切为两半。次要的攻势是从雷根斯堡到林茨,在那里他也指望跟俄军会师,以防止“德军在南德的壁垒里加强他们的抵抗力”。斯大林欣然同意。他说这个建议“同苏联最高统帅部的计划正相吻合”。又说,“柏林已经失去了它以前的战略重要性。所以苏联最高统帅部准备把次等的兵力放在柏林那个方向。”这种说法跟后来的事实不符。

  英国的参谋长委员会对于新计划的利弊,和对于艾森豪威尔不请示军事上和宪法上的最高当局的越级行为表示担心。他们草拟了一份极长的电报给他们在华盛顿的同僚,这份电报等到发出以后,我才看到它的底稿。这种事情在双方参谋人员商谈时是极普通的。在原则上我完全同意我们的参谋长们的意见。而且我们有同样的想法。尽管如此,我仍然认为他们的电报中弄进了许多次要的无关的东西,而不是根据最好的理由跟美国参谋长们辩论。为此,我给他们下面这一个备忘录:

  首相致伊斯梅将军,转参谋长委员会           1945年3月31日

  我已经考虑了你们的电报,我认为把军事的论点提供给联合参谋长委员会当然是一件好事。然而我希望我们能够认识到在进攻德国的兵力之中,我们只占四分之一,自从1944年6月以来局势就已经这样显著地变化了……

  3.照我看来,艾森豪威尔的新计划,其主要的值得批评之处在于它把向柏林作主力进攻的轴线移转到通过来比锡到德累斯顿的方向,这样引起了一个问题,就是第二十一集团军群会不会因这样拉长战线,以致失去它的进攻力量,特别在它被抽走了美国第九集团军以后。我们在北方的部队可能因此降沦为一个几乎静止的角色,这实际上是阻止我们渡过易北河,一直要等到战事达到最后的阶段;而且排除了英国人同美国人一起进入柏林的一切期望。

  4.这样的批评是否确当要看敌人抵抗的程度。如果抵抗已经差不多濒于崩溃,那么也没有理由说主力部队和第二十一集团军群不应该在比目前更宽广的战线上推进。在这一点上应该听最高统帅作最后的决定。

  5.再看艾森豪威尔将军认为柏林已经大大地失去了军事上和政治上的重要性的设想,可能是错误的。即使德国政府的各部已经大部分迁到南方去,柏林的陷落,在德国人的心目中是一个重要性高出一切的事实,不应该加以忽视。把柏林撇在一边而让俄国人到后期去攻取,这种想法在我看来并不正确。只要柏林能够坚持在被围困的废墟中进行抵抗(这样做并不难),德国人的抵抗就将得到鼓舞,而柏林的陷落可能会使几乎所有的德国人丧失希望。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