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我的生活实录 >

第62章

我的生活实录-第62章

小说: 我的生活实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徨、无助、绝望。。。。。。也不能够感受到世界上更多的成功、幸福、欢乐、感动、激情、浪漫、无畏、勇敢、伟大、正直、善良。。。。。。所得所失,孰重孰轻?清风不识字,尚且乱翻书。家中书满墙,书房灯如昼。青春好年华,何苦不读书?

要说我不再担任领导职务,而正儿把经的坐在办公室做文字游戏工作的时间,准确地说是从1985年1月15日从山丹军马二场中学调动到山丹军马二场教育科后开始的。由于工作需要和工作所迫,不得不天天或者说件件工作都要和文字打交道。

但是写的最多地,写作水平提高最快地,还要算从1986年调动到县工业交通管理党委做党委秘书工作起。这近八个月时间里,工作所迫切需要,在实践中让我的的确确又学到了不少的东西。可是,同时也深深的感受到了做公文工作的难处太多太多。

难怪人们都说写公文的人不少,能写出好公文的人不多见,更少见因写公文坐大官的。写公文的都是写红了别人写黑了自己,搞不好有可能还被打入十八层地狱,让你永世不得翻身。

写公文难呀!一副严肃、冷漠、呆板的面孔,在一堆数子、一堆素材,加上领导的一整套意图,不必抒情,更不能感慨,可大话要放开多说,套话尽管应用。

其实,公文写的好不好完全在于对不对领导的胃口,而不是你自己的感觉和宏观的标准。写公文既是你特别的用心,写不好也是常事。所以历史上的“御用文人”中没有多少大才人。历史上的贺志章先生也给帝王写过不少公文,但最后还是写不下去,只配作诗人。

回味我当兵时的当年,被分配当了无线电兵这个兵种,后来复转到地方提干搞思想政治工作,调到中学,调到教育科,再后来调到办公室做文秘工作。可以说这多半辈子都是在与文字工作打交道,这就让我总觉得,也许我天生与搞文字工作有缘分。

从中国人民解放军山丹军马场教育科调到县工交党委做党委秘书工作,再后来调到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做秘书工作,这一段让我深切的体验到了这样的一个问题,也就是说也许只有调动了几次工作单位的人才有以下这样的体验。

一个工作了多年的领导干部,如果说是你自己活动自己联系,从一个系统单位跳槽调动到另一个系统单位去工作的话,那么这个新单位的领导就会拿你当新同志来使唤,又像对领导干部老同志那样来要求你。就是说一方面对你在工作态度上特别的生硬,另一方面还要求你非常的严格。

这是为什么?原因很简单,就是说你是刚从另外一个系统调来的新同志。那么他们所以就会对你工作上严格的要求,是因为你是参加工作多年的领导干部,也是老同志呀。新单位的领导他根本不把你当初来乍到的新同志来对待,而是把你当作“屁股上戳了一扫帚百眼眼通”什么都行、什么都懂的全才领导干部老同志来使用。

比如说他要求你写的材料吧,要写的十全十美完美无缺。否则就会对你说,“总的来说写的东西还不错,但还是差火候,再认真一点就好了。”说这样的话还算对你是客气的话,那如果不客气,说出的话会让你听起来像刀子般刺在你心上一样的疼痛。

那相反的一个问题,一个工作了多年的领导干部老同志,如果说你是在本系统内,经由上级组织研究调换了你的工作单位和岗位,那都算是在一个单位,在本系统内的工作变动,你的资格是连续延长的,其该单位的新领导会在各方面都根据实际来对待你,也就是说把你当老领导干部老同志来尊敬来使用你。

以上所述,就是说组织调动和自己活动跳槽调动其所受的待遇完全是不一样的,区别是非常之大的。

可是话又说回来,大多数人都往往是想着自己找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单位和岗位,他就是乐意受这份罪。我也恰恰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第十章 六 走进执法机关(三)

调入工商行政管理局就安排在办公室上班,之后具体工作是办公室秘书,我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开始全神心的把全部的精力集中投入到了尽快熟悉和掌握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业务这方面来,可以说不分白天晚上利用可以利用的一切时间,下最大的苦功学习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凡是只要我能搜集到的有关这方面的书籍、文件和资料,我都要把它统统的过一遍。

因为工作迫在眉睫,刻不容缓,所以我是不分场合,不分昼夜,只要有一点时间就如饥似渴的去学习,并且一边看一边认真作好笔记。我深知,只有娴熟的业务知识,扎实的文字功底,那才可以做出来好的工作成果。

这时正值壮年时节的我,生命如同燃烧得正旺的火炬,精力十分的充沛。尤其调动到了热门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这样的好单位来工作,那我的心情优为特别的愉快,特别的舒畅,因而就使得自己体内潜在的能力一下子释放了出来,就好像整天有使不完的劲。

这时的记忆力也感觉非常的好,真的有“张松背书过目成诵”的那种感觉。只要是我过目一遍的东西都基本有个深刻的印象,这连我自己也都感到惊叹不已,不知道这种智慧是从何而来的。

虽然来的时间不长,可自我觉得近来头脑里确实装了不少新的东西,就连大家一直公认的工商局大写家刘主任,他还都要经常向我讨问一些东西,比如说这个法律法规,那个法律法规,这一句成语,那一句成语的出处等等。

我的记忆力突然为什么这样的好?我就在思想,这也许有可能是与我的情绪特别的好有直接的关系。感触特别的深,灵感来自于好的心情,好的心情才能写出出彩的文章。

那么情绪为什么又有这样的好呢?那当然这就是因为我干上了我非常喜欢的、特别热爱的工商行政管理这个职业。

在工商局工作开始的一段时间里我主要是给刘主任当助手,打下手,即抄写刘主任写好的大块材料,再就是安排我写一些小材料,另外,整理、审理基层所报来的有关材料,处理一些一般性文书等。其余时间我全用在自己的学习、学习、再学习上。我觉得只有不断更新新的知识,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把工作做的日臻完美,否则任何人都会落伍。

10月18日县局抽调了闫国华副局长还有岳志厚张建贵和我共四人,去到xx县兰山乡搞第一批村级“整党”工作。工作长达一个半月,到1987年1月3日归队。在去兰山乡“整党”工作,在走的时候我就有另外的思想准备,那就是带了好多的工商行政管理这方面书籍,我想很好的利用“整党”工作空闲时间进行学习,尽快掌握行业知识。

在村级“整党”结束返回单位的第三天,刘主任就交给了我一个任务,要让我以县政府的名义起草一份《关于县1987—1988年个体经济和市场建设发展规划》的文件。

当时我心里在想,我才接触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不长时间,这么重要的工作交给我,是不是“槐树上要吃枣”。不过我又觉得这是刘主任对我的信任,同时也许是对我的考验。不管怎么样吧!我一点也没推辞,就愉快地接受了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虽然任务是接受了,但深感分量不轻、担子之重、压力之大。之后,我就开始搜集、翻阅、研究和分析大量有关资料。据查阅资料1987年县城乡个体工商业户基本情况是:总户数2056户,从业人员3582人,注册资金363。14万元,营业额1019万元。行业主要有:工业、手工业,运输业,房屋修缮业,商业,饮食业,服务业,修理业等。

我就是在占有这些大量资料在基础上,又站在县政府,局领导的角度上来分析研究,耙梳剔抉。然后根据有关资料先列了一个提纲,也就是我的一个基本思路吧!对全县个体经济的支持和发展我是本着以下的思路:(一)宣传党对发展个体经济的方针政策;(二)帮助解决好发展中的具体困难;(三)完善法规,做好审核登记和管理工作;(四)抓好法制和职业道德教育;(五)建立健全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水平。

在对全县市场建设发展方面,我是本着这样的一个思路:立足当前,考虑长远,自力更生,量力而行的方针。并坚持统一规划、分期实施、逐步完善的指导思想。在布局上的思路是:大中小结合,以中小为主;集中分散结合,以分散为主。

将我构思出的这个《提纲》拿给刘主任看,请教他指导。在刘主任的指导下,我整整用了二天时间的提炼才拿出来《关于县1987—1988年个体经济和市场建设发展规划》的草稿。又经在刘主任的修改,我重新整理了一边,这才送到一把手张局长那里,经张局长修改之后,我又重新整理抄写了一边,最后才过关报送给了县政府办公室。

一个星期之后,收到了政字(1987)第20号《关于县1987—1988年个体经济和市场建设发展规划》的文件。当看到这文件正是我起草的那个文件时,此时此刻心里不知有多么高兴。这是我进工商局之后,可以说是非常宏伟的第一件成功“作品”。

2月中旬刘主任被抽调出,去到县贡井乡搞第二批村级“整党”工作,时间长达两个多月。这样一来办公室工作担子全落在了我的肩上。不过这工作对我来说“丢了一枚绣花针,小事一件”,或者说“大象吃豆芽菜,小菜(事)一碟”,因为我有过当领导十五多年的实践经验。所以很顺利的就度过了两个多月的“代理主任”这一关。

第十章 七 补报恩情

1987年3月28日的这一天,是拉养我长大成人长达十年之久的我二伯母贾联桂她老人家逝世三周年的纪念日。按我们那里当地习俗,人去世三周年,一定要举行隆重的烧纸仪式。

二伯母去世的当时我是在千里之外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山丹军马场工作,因种种原因未能参加上二伯母葬礼。这一点长期以来一直在我心里有难以言表的内疚感,而且这种内疚感成为压抑在我心头挥抹不去的痛苦,就像有虫子一样时时在咬噬着我的心。

饮水思源,如果说没有二伯母那十年的关爱和抚养,就可以说没有我的今天。二伯母对我恩情天地厚,我是没法用语言表达清的,可以说所有的语言都是苍白的,现在我只有在内心深处非常的谢谢九泉之下的二伯母,她的恩情将永远永远的印刻在我心中。

二伯母她毕生艰辛,吃苦耐劳,幸福少享,终身只是饱尝了养儿育女,教育儿女的苦楚,却没有机会享受上四世同堂的天伦之乐。

感恩图报。一万次的空想都不及一次行动,再大的谢意也比不上实质性的行动。感恩是心头的一张邮票,惟有用行动去传递才是真实而美丽的。

所以为了补报我对二伯母这份恩情,就趁烧三周年纸这个机会去弥补一下我对二伯母的一点心意。因此我特意专车去兰州张苏滩批发市场买了很多新鲜蔬菜,又在榆中县城最好的纸活部订做了一套纸活和购买了一些供品。

于3月27日和妻子坐专车去送东西,也参加烧三周年纸活动。老天爷很不作美从头天晚上到第二天一直在下鹅毛大雪,狂风又将公路上的雪吹成一道道厚厚的雪墙。汽车行驶到离家乡还有十几华里时,遇到了很陡的上坡路,一道道厚厚雪墙使汽车打滑根本就爬行不上去,坚持在爬,可是前进一步却向后滑两步而且非常的危险。

无可奈何之下就将东西全部卸下来,汽车拉着妻子返回榆中县城,我一人把东西一趟一趟,一件件转移到离我们一里路的乡政府放下,然后踏着厚厚积雪步行到家里。由家里派几个小伙子用架子车才把东西从乡政府拉回家。

第二天中午祭奠仪式开始,一到墓地我扑腾俯首屈膝,双膝跪在厚厚雪窝里,十指插进雪地里,这时刻我心里的那种内疚感一下子释放了出来,泣不成声。冥币点燃的光焰中,一页页记忆浮在眼前,一泓酸楚的泪水从眼帘簌簌地流淌不止。泪眼模湖中抬头望见二伯母的坟墓堆,一时间更使我伤心地高声大哭,泪飞顿做倾盆雨。

泪水伴随着寒风送上了给二伯母烧了的好多好多冥币。大家都叩首起来了,可是我还像雕塑般呆呆地跪在那里,其实这时我心里默默祈祷在九泉之下的二伯母,请她原谅我这个不孝之子。在二伯母她的有生之年,特别是在她患病的期间我没能来侍奉她左右,身为被她拉养长大之子的我岂不悔哉悲哉。此时,我又一次那无声晶莹剔透的泪珠止不住的滚落而下。

今天我这样做了,才觉得将多年以来一直积压在我心头对恩人的内疚感终于有了一点点表达,才冰释了让我多年难眠的心头病和一份愧疚感。但是,在二伯母病重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