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连-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替补人员来了。“我简直不敢相信;”约翰?马丁坦言;“我不敢相信上面会派来替补人员;又叫我们去打仗。天哪;我还以为他们会带我们出去;给我们发些衣服什么的。但不;他们给我们派来替补兵;说:‘快点;伙计们;咱们出发。’然后我们又立即开始战斗。”
他说的一点也不错。树林绕着福伊村呈U字形;村子被围在中间。1月3日的战斗中;美军已经控制了U字的右半部。现在要打左半部了。
1月9日;E连参加了对福伊以西树林的清理行动。仅遇到轻微抵抗。连队完成任务后便开始构筑工事。
突然间一发炮弹在树丛中爆炸;然后一发连着一发;炮弹不断。乔治?鲁兹下士正在外面。他奔向自己的散兵坑。穆克中士和二等兵亚历克斯?潘卡拉叫他跳进他俩的洞里来;但乔治决心到自己的洞里。虽然到处子弹嗖嗖;满天树枝飞落;甚至整棵树木倒下;他还是跳回了自己的洞里。
利普顿那时与连部的报务员鲍勃?曼中士在同一个洞中。德军射来几颗炮弹。有一颗正好落在他们洞外;还好是颗哑弹。利普顿看了看那颗炮弹。曼点了枝烟。利普顿从未吸过烟;但他要了一枝;那晚抽了他的第一枝烟。
鲁兹跑过去看叫他共用散兵坑的穆克和潘卡拉。那个洞被打个正着。鲁兹疯狂地在洞里挖;却只找到几片碎尸和一块睡袋片。
现在101师已经占领了福伊外围东、西、南面的树林。但小山谷底下的福伊不是目标;诺维尔和高地才是目标。泰勒将军曾希望在1月9日的进攻中直接夺下诺维尔;但那就需要坦克的支援;而坦克只能在公路上行驶;所以他必须先夺下福伊。这个村庄已4次易手了。
506团2营受命攻取福伊。2营从福伊西面的树林转入南面的树林;准备从南面进攻。温特斯选择E连打冲锋。这是一次简单却又残酷的行动;即冲过200米大雪覆盖的开阔地进入村庄。但村里的每扇窗户都可能架着机关枪;每个德国兵都可能有砖砂墙掩护;情况就这么简单。没有深奥的东西;不需进行机动;只是冲上去;接近敌军后用手榴弹把他们解决在房子里即可。关键是通过开阔地速度要快。如果部队动作快;掩护的火力猛;那这一仗就很简单。如果慢慢腾腾;就可能损失惨重。
师部命令9点发起进攻。温特斯认为时间不好;他建议天一亮就开始;以减少暴露;但没被采纳。
温特斯看着E连进入位置准备出战。站在他身后的是D连的一位中尉排长罗纳德?C?斯皮尔斯。
斯皮尔斯这个军官有点小名气。他高高瘦瘦的;黑头发;很严肃;有种粗犷的美;一看就是个领导模样;打起仗来是个很棒的基层指挥官。同在D连的汤姆?吉布森中尉描绘他“是一个强悍、激进、英勇而足智多谋的步枪排排长”。他在军官中外号“火花”;在士兵中外号“冷血”。诺曼底战役中;他因领导一场刺刀战赢得银星奖章。
斯皮尔斯身上有很多故事;有很多传说围绕着斯皮尔斯中尉。没人亲眼见过这些事;但人们总认为肯定有人见到过。可能这些只是故事;但E连的人却相信是真的;至少还是有点事实根据的。
有个故事是说在诺曼底战役期间;斯皮尔斯排里酗酒成风;他下令全体人员一律禁酒。第二天斯皮尔斯撞见了一个喝醉的中士;他再次重复命令;那名中士还嘴;他就掏出手枪;对准中士的脑门就是一枪。
结局是:“以后斯皮尔斯再也不用担心有人酗酒。”
还有个故事说在诺曼底战役中;有一天;斯皮尔斯独自在路上走时碰到一群德国俘虏;有10个人。有人监管他们在路边挖沟。斯皮尔斯停下来;拆开一包烟;给俘虏们每人发一根。他们感激不尽;斯皮尔斯索性跳下去;把一包烟全给了他们;并拿出打火机给他们每个人都点上;然后跳回路上;看着他们吸烟、聊天。
突然间;他什么话也没有说;取下随身携带的汤普森点四五毫米口径的冲锋枪;就向那群人开了火。他前前后后不断扫射;直到所有人都被打死。监管的卫兵们惊呆了。斯皮尔斯转身就走。
告诉我这个故事的汤姆?吉布森(其他许多人也告诉过我)评价说:“我坚信只有战士才有权对战士做出评价。只有步兵连的战士才知道保持冷静、履行职责同时保持一定的尊严有多难。对已经发生的事;你必须要学会原谅别人;原谅自己。”
吉布森说他几年来说了好多遍这个故事;从未指名道姓;只是作为战争中的一件奇闻逸事。他继续说:“我们都知道战场上的故事很有生命力;会被夸张和渲染。但是;无论细节是否精确;要点还是保持不变的。”
温特斯并不是在想着斯皮尔斯和他的名声;而是在看着E连进攻。斯皮尔斯和其他几个没有参战的连队的军官站在他身后。温特斯命令营直的两架机关枪在他们前面不远处为攻击部队提供火力掩护;掩护他们通过前面那块坡地。坡地从树林边到村边约有200米;上面稀稀拉拉地长着几棵树;还有几个草垛。
在这次攻击中率领1排的福利中尉这样描绘当时的情景:“我们知道前一天没有攻击福伊;昨晚也没有去侦察。几天前我们就知道那边有卡车和坦克来来往往;我们见过那边多次的拉锯战。我们看到F连企图攻下这一据点但被打得稀巴烂。现在他们只是由一名少尉在领导。所以我们是前途未卜。”
E连呈一字散开;齐头并进。掩护枪炮齐射;村里只是零星地射出几发子弹。但温特斯说:“在那样的雪地里呈散兵线前进仍很困难;但是队形还是保持着;而且速度也挺快。”
在左翼的1排碰到几个牛圈和小谷仓。福利下令搜查这些小棚。1排的战士(只有其中的22人)去检查时;有人看到3个德国人爬进一个棚。福利下令包围那个棚;他踢开门;用最好的德语命令:“举着手出来!”没人回答。
福利拉掉手雷上的导火销;扔进去。爆炸之后;德国兵摇摇晃晃;流着血出来了。其中一名是少尉;其他两个是中士。福利开始询问他们德军的位置。其中一个中士把手伸进敞开的外套里。另一人也做了个同样的动作。第三个人大叫:“笨蛋!”
福利的一名战士用冲锋枪猛扫一阵;把德国人打倒在地。“我们没捉到俘虏;”福利说;“但我们发现了藏起来的手枪。”1排加快步伐跟上其他部队。
戴克往左边看;没有看到1排;其他两个排仍旧在向前推进。有人向他们开火;但没有伤亡。然而戴克总觉得左边没人;就做了个灾难性的决定;会让许多人送死的决定。他打手势示意2排和3排与连部队伍一起躲到两个干草堆后面去。
在温特斯看来;“队伍突然在离村庄75码处停下来。所有的人都在草堆后的雪地里蹲着等待;太没道理了。我用报话机呼戴克中尉;但他没反应。整连人在雪地里就像一群活靶子。”他担心自己的掩护火力还能保证多久。
1排追上连队;也在草堆后等。福利来到戴克面前请示。戴克不知该怎么办。福利执意要采取行动;利普顿和其他中士坚决赞成。
戴克想了个办法;即派1排从左侧向敌运动;包围村庄;从远处进攻。同时他在草堆后指挥机关枪和迫击炮。为此;戴克说他要留下1排的机关枪和迫击炮以便加强掩护火力。1排的18名步兵又进入雪地;试图从左侧迂回;进入福伊。
福利中尉和马丁中士只有几分钟计划前往袭击点的行军路线。他们选的路线每隔10米左右就有一棵树可以躲藏。那排树一直伸向远方。
士兵们一个个出发了。没有几分钟;德军的狙击手就开始射击。“卫生员!”的呼叫声此起彼伏。1排进行回击;但未取得显著效果。福利走到最近的伤员身边。“这是从加利福尼亚州来的史密斯。我打开急救包时;他呻吟着;呜咽着;我还没找到他的伤口;他就开始‘忏悔’了。想想看!他‘忏悔’的竟然是他和另外两名弟兄无意间发现了军用合作社的一份配给食品;就收了起来;里面有好时巧克力和香烟。我一边告诉他不会死的;一边撕开他的裤腿;往伤口上撒了磺胺粉;把腿包扎起来。”
马丁叫二等兵弗兰克?珀康特躲到另一棵树后;从那边向房子里射击。“于是弗兰克走过去躲在一棵比他头稍粗一点的树后;但它挡不全他的屁股。结果;他的屁股中了弹。”
(那天晚些时候;利普顿看到珀康特时;他正躺在雪地里的一摊血泊中;但还醒着;很坚强。利普顿问:“珀康特;你伤得重不重?”他笑了一笑说:“利普;是个漂亮的伤口;漂亮的伤口。”)
马丁指给二等兵哈罗德?韦布一棵树;告诉他在那儿开枪。福利打开报话机呼叫:“我们被狙击兵的火力挡住。找不到他们的位置。5人阵亡。你能确定他们的位置吗?请回答。”
连指挥所有人回答说可能就在福利右边的第一个草堆后面。福利大声命令:“耙了那个***草堆。”其实已经有人在向那边开枪了。
利普顿判断;戴克中尉已经“崩溃了”。他僵在草堆后;没有计划;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对旁观的温特斯来说;事情很明显。“他让所有人都蹲在雪地里等着毫无道理。”温特斯通过报话机联系不上戴克十分恼火。“前进!”他大叫;“冲啊!”没人回答。E连在遭受无谓的伤亡。惟一需要的只是有人领导;穿过最后一段空地;进入镇子。但没人领导。
温特斯抓起一支M—1就往前跑;冲向停滞不前的E连和被火力压制着的1排。他想接过领导权;带领大家前进。但跑着跑着他想到;啊哟;不行。我得指挥这个营;不能就这么往前冲。他掉头向回跑去。
“我回来时;斯皮尔斯正好站在我前面。‘斯皮尔斯;你去指挥E连;换掉戴克;带着大家上!’”
斯皮尔斯跑了出去。温特斯把注意力转回自己的任务。福利是这样描绘后来的情况的:“温特斯指挥机关枪构成火力网;这样;我们(1排)就可以爬起来继续前进;迫击炮兵也能集中攻打那两个草堆。榴弹手打了好几发榴弹;那个草堆燃烧起来;那两个狙击兵也就呜呼哀哉了。”
团里把I连(有25人)放在右边打;但成败的关键在E连。这是对E连最后的考验。E连已经处于低谷。总的来说;它的官兵们都没有达到在诺曼底伞降时的标准;带领E连投入D日作战的军官在1945年已经一个不剩;士兵有一大半是新的。老连队剩下的核心是军士们。他们都是从托科阿营地出来的;自从戴克在荷兰接管该连后;就是这些人把该连团结在一起。
他们活得很累;一直处于十分紧张、高度戒备的状态。他们坚持着;战斗着;压抑着自己的情感;那些情感一直都有;正如约翰?基根所指出的;那些情感“来自人的最深的担忧:害怕受伤;害怕死亡;害怕使那些弟兄的生命受到威胁——他们应该对这些弟兄负责。那些情感还涉及到人类最最暴烈的感情:仇恨、愤怒和杀人的渴望”。
在这些感情的冲击下;一些无法控制的想法在他们脑中驰骋。他们看到军官们有的开了小差;有的吓破了胆;有的成了哑巴(就像戴克中尉在这次危急时刻一样)。就算他们不能选择开小差;但也完全可以选择不去带头冲锋。没人能强迫他们这么做;就像谁也不能强迫戴克行动一样。
这些军士都来自托科阿。由1942年那个炎热的夏季和索贝尔上尉训练出来的E连至今就只剩他们了。在连队长期缺乏有效领导、士兵蒙受重大伤亡的时期里;是他们把全连团结在一起。
所以这是一场考验。1942年连队初建时的问题是:能否把一支由平民组成的队伍训练出来;进而使之为在西北欧战场上与德军长期作战做好准备?说不行的不单单只有希特勒。但究竟行不行;答案还要看1945年1月冰雪覆盖的比利时战场;对E连而言;现在就是考验。
士官们已准备好接受考验。连队的托科阿核心已准备好服从命令并实施领导。这个时候;斯皮尔斯气喘吁吁地赶到了。他对着戴克脱口而出:“我来接替指挥。”
利普顿中士和其他人都拥戴他。他大声发布命令;2排这边;3排那边;迫击炮全力开火;机关枪全力射击;冲啊。他冲了出去;没有向后看;心里想弟兄们会跟上来的。果然;他们跟着冲了上去。
“我还记得福伊前面那片开阔地;”斯皮尔斯1991年在一封信中写到;“当时;稍有动静就会引来火力。我独自穿越那儿时有一门德军88炮向我开火;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1991年;和温特斯以及马拉其站在那儿时;利普顿回忆起斯皮尔斯的冲刺。他还记得他们到达福伊外围的房子时;斯皮尔斯想知道I连在哪里。“于是他一直跑进德军防线;从另一边跑出来;和I连指挥官交换意见后;又跑了回来。天哪;那印象真是太深了。”
2、3排随着斯皮尔斯冲出去时;1排开始向他们靠拢。马丁中士做最后检查时发现二等兵韦布在一棵树后;保持开枪的姿势一动不动。“快点;韦布。咱们一起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