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怀传-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犯时,则坚决打击之。”太岳阵地得到巩固。朱德、彭德怀又令黄克诚指挥八路军及决死三纵队恢复了太岳南的部分阵地。
阎锡山苦心导演的以旧军吞并新军、以旧派搞垮新派的反共戏,至此进入尾声。阎锡山通过事变完全控制了晋西南,占领了晋东南的部分地区,退出了晋西北;拉走了决死队的3 个团,却逼使山西新军的40 个团完全过渡到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在对阎锡山的这一场严重斗争中,毛泽东十分注意掌握斗争的策略和分寸,使彭德怀由衷敬佩。1939年12月30日,在事变高潮之际,彭德怀在给毛泽东的一封长电中,估计时局将有大逆转,提出一切工作必要放在蒋、阎“投降妥协成为事实上”毛泽东则不然,他答复彭德怀说,“德怀同志:……目前还不是全国下雨之时”。“日本在华军人的政策还是硬的,此事不能不影响国民党的态度,故好转的可能还未断绝”。于是,在对阎锡山的反共气焰给予有力打击之后,新军继续拥阎抗日,山西方面和阎锡山的磨擦趋于缓和。
1940年2月7日,彭德怀在晋东南纪念京汉铁路工人“二七”大罢工17周年集会上发表演说,谈到经过17年革命斗争的中国共产党“有了富于政治远见,预见事变,并且善于处理事变的中央,有了英明的领袖”,领袖,就是指的毛泽东。这个由衷之言,包括着抗战以来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交织中他的切身体会。他自己也在这场尖锐、复杂又时而微妙的斗争中,在政治上日臻成熟。
阎锡山的“骤雨”方过,八路军总部又不得不掉过头来对付国民党中央军在太北和冀南的进攻。
在冀南,虽然鹿钟麟提出了辞呈,蒋介石对河北是意在必得。国民党《 异党政治设施概况》中称:“河北土肥人众,非陕北地广人稀。”“中央对共应采取之政策,令无条件交出政权。”1940年1月,蒋介石另委四十军军长庞炳勋为河北省主席。接着,庞炳勋、朱怀冰、石友三等军自南而北,向太行、冀南抗日根据地发动进攻,与日军自北而南的扫荡相配合。太行根据地处于虎狼夹击的危急局面。
这时,聂荣臻和晋察冀军区的两个团跨越日军封锁线南下,到达太行。一同来到的,还有冀中军区司令员吕正操和冀中的一个旅。
军情紧急,朱、彭、左、聂、吕、刘(伯承)、邓(小平)立即研究这场反磨擦战役如何打法。一致的看法是,应集中力量打击进攻抗日根据地的急先锋朱怀冰。
朱怀冰军在供应较为充足的中央军中,也称得上武器精良。但朱并不积极抗日,凭其武器优势,专门进攻八路军,搞反共磨擦,号称“磨擦专家”。八路军总部朱、彭、左,一二九师刘、邓,曾经多次对朱怀冰会谈争取无效。但其下层官兵在和八路军的接触中受到教育,反投降、反内战的情绪却日益增长;加以朱怀冰的军阀作风和腐化生活,官兵关系、军民关系都十分恶劣,打朱怀冰,具有十分有利的政治条件。不过,朱怀冰是中央军,从反磨擦斗争开始,直接和中央军打,这还是第一次。打不打,需要慎重考虑。
刘伯承的态度十分坚决,说:“他们从太南把我们挤到太中,又要把我们挤到太北,那我们在地球上就没有地方立脚了,成了空军,只有到空中去。空军还得在地上有个机场哩!”彭德怀说:“好!就收拾这个‘磨擦专家’。叫黄克诚他们在西边打,你们在东路打!”
朱德说:“这回嘛,我和老彭、伯承都不出面,由小平同志来干,到时候好说话。”
3月5日,一二九师和晋察冀军区共13个团的兵力,在晋冀豫边的磁县、林县、武安、涉县地区,向朱怀冰部发起攻击。仅4天,就歼灭朱怀冰两个师及其他地方反共军10000 余人。朱怀冰丢下家眷率残部逃脱。总部派人将其家眷送还。
打朱怀冰的同时,八路军在平汉铁路东击溃了勾结日军的石友三部。以后,八路军截获了石友三与其弟石友信秘密降日的罪证,又连续给石以打击,并将证据送蒋介石和卫立煌。卫立煌下令将石友三密捕处决。
打朱战役前,鹿钟麟囚在河北已难立足,率残部千余人从冀西南撤,到磁县正遇上朱部被歼。鹿一行逃到陵川险道,被八路军发现,报告彭德怀。彭德怀说,国共还要合作,放他去吧,以后好见面。鹿钟麟跑回重庆,冯玉祥责问他:去年(1939 年1月)彭德怀来看我,介绍八路军在敌后的政策,我还要向八路军学习哩!你为什么不好好和八路军合作?鹿以遵照蒋介石的《限制异党活动办法》来解释。冯玉祥骂道:“我叫你深入敌后,是为和八路军密切合作,发展一些部队,抗战对敌。谁要你管他那些混帐办法!”
打朱战役后,中共中央书记处和中央军委指示朱德、彭德怀:“反磨擦斗争必须注意自卫原则,不应超出自卫范围,……尤其对中央军应注意此点。因国共合作就是同中央军合作”,“目前山西、河北的反磨擦,即需告一段落,不应再行发展”。朱德、彭德怀即停止追歼朱怀冰残部,派代表与卫立煌谈判,达成协议:以临屯公路和长治、平顺、磁县之线为界,以南为中央军驻区,以北为八路军驻区。
《彭德怀自述》中,谈到这一段历史时说,打朱一役“巩固了太行山根据地,保证了太行山根据地和山东、苏北、皖北、河北平原的联系,这是一个伟大的胜利”; “从此太行山结束了武装磨擦,打退了第一次反共高潮。”国民党反共,搬起石头打了自己的脚,对此,没有大作文章。为团结抗日,八路军也没有声张。彭德怀回忆朱德当时谈到这历史的一幕时说:“他们不作声,我们也不作声。他们打败了不作声,我们胜利了,何必那样来宣传呢!”
第一节 破袭正太路(1)
1939年秋到1940年春,八路军不得不用很大的力量来对付来自抗战营垒内部“友军”的进攻,这是民族的不幸。乘国共磨擦之机,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多田骏,对抗日根据地加紧“扫荡”,在华北大力修建公路、铁路,挖壕筑堡,由点联线,由线成面,扩大其占领区。抗日根据地日益被封锁、切割。1939年秋,抗日根据地有近百个县城,至1940年夏,只保有几个山区偏僻小县城。八路军活动日渐困难,物资供应尤为紧张。
1939年12月,冀中军区政委程子华,政治部主任孙志远给总部的一份密电,引起朱德、彭德怀的特别重视。
程、孙报告中央和总部说:“敌最近修路的目的同过去不同。”其修法:“一是以深沟高垒连接碉堡。由任丘到大城、河间的公路修得比地面高五尺,两旁沟深八尺到一丈,沟底宽六尺,沟面一丈六,把根据地划成不能相互联系支援的孤立的小块,部队也不能转移,便于敌逐次分区搜剿。第二种修法是汽车路的联络向外连筑,安国县已完成三层,敌汽车在路上不断运动,阻挡我军出入其圈内。”
程、孙十分紧迫地说:“绝不能让敌修成”,否则,“将造成坚持游击战争的极端困难局面”。
敌人这一套不仅在冀中,而且在全华北实行。深谙兵法的一二九师师长刘伯承曾形象地比喻说:这是敌人企图以“铁路为柱,公路为网,据点为锁”,对华北敌后军民实行的“囚笼”政策。
敌人近乎疯狂的筑路挖沟行动使朱德、彭德怀、左权十分焦虑,三人经常在作战室看情报,研究到深夜。整整占满一壁的华北地形图上,新旧铁路线、公路线交织连贯,像一张巨网正向各抗日根据地合拢。朱德、彭德怀提醒八路军各部指挥员说:“敌人的筑路行动有战略上和战术上的重大含义,丝毫不能忽视,要提醒大家从总体上来认识和对付敌人的阴谋。”①
1940年2月,在部署反磨擦战役的同时,朱德、彭德怀下令八路军各部对敌人筑路的起止地点、修筑方法、沿路设施、守备兵力、组织情况等进行详细侦察,为下一步行动做准备。
3月,八路军反磨擦战役取得胜利。4月1日,朱德、彭德怀就发布命令,要求八路军各部配合,从4月10日开始动作,对敌人的交通线发动一次总破袭。
命令下达的第二天,毛泽东给彭德怀一封急电:“目前局势相当严重,蒋介石似已下了决心,即是挂抗日的招牌,做剿共的实际。目前对我最威胁的是绥德、皖东两点。”毛泽东告彭德怀和晋西北的贺龙、关向应,须以主力对付威胁延安之国民党第九十军,同时,要彭德怀除三四四旅外,再抽兵力南下华中,打通与新四军陈毅的联系。
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彭德怀再次转过头来对付国民党的反共磨擦。朱、彭4月1日关于发动交通总破袭的计划暂时搁置,各部分散出击,未形成统一的战役。
在4月2日的电报中,毛泽东希望朱德早日动身前往洛阳,与卫立煌谈判停止国共磨擦问题,然后秘密返回延安,参加中共第七次代表大会。
4月中旬,朱德从王家峪八路军总部启程,越过白晋铁路敌人的封锁线,经中条山国民党防区赴洛阳。4个月前,彭德怀从这条路回总部,阎锡山的部队四处打枪抓人,现在局势虽趋好转,尚未稳定。彭德怀十分不放心,亲自安排了朱德从总部到洛阳的路线和沿途的警卫工作。
朱德启程前,彭德怀把随从朱德的周桓找到自己屋里,亲自交代一番,怎样照顾好总司令的行路安全和起居饮食。谈完又加意叮嘱周桓:“总司令年纪大了,一路上要多加小心。有紧急情况,要先轻轻叫醒,等总司令坐起来,再报告。如有急电,先把蜡烛点好,再请总司令起来看;等总司令处理完毕再离开。……”以后,周桓回忆这一情景时说:“叱咤风云的彭老总,对总司令的关怀这样细致入微,感动得我一时竟说不出话来。”
彭德怀又拿出一封信来交给作战科参谋潘开文,要他在护送总司令过白晋路时,将它丢弃在敌人的封锁线内。这是一封给国民党军庞炳勋的信。“透露”八路军和国民党军在这一地区还将发生严重磨擦。①
这是一封为转移敌人注意的假情报,八路军预定的出击矛头是在另一个方向上,对准的是日军。
4月末的一天,左权受彭德怀之托,来到一二九师师部。师部设在太行山深处黎城县谭村一家院落内。山高春迟,“人间四月芳菲尽”,在这里,院里院外,桃花盛开。刘伯承、邓小平、聂荣臻、吕正操、陈锡联、陈赓等人,晚饭过后,坐在充满春意的院子里,谈论形势。
打垮了装备优良的国民党反共“磨擦专家”朱怀冰军,根据地军民迫切要求集中力量来打破日军日益加紧的封锁。彭德怀形容当时根据地的形势是“前门打虎,后门进狼”,十分严峻。4月25日,彭德怀签发了朱、彭致各兵团首长的指示:“日寇现正在拼命修筑道路(据各地报告统计之多殊为惊人)”,“此种阴谋若不积极求得阻止与粉碎,待其完成,将会予我坚持敌后之抗战以极大困难和不利。”指示要求“各兵团首长应就当前实际情况,确谋有效之对策,予以破坏”。
总部提出要各兵团谋取对策,大家的议论自然集中到这个问题上。三八六旅旅长陈赓提出:“正太铁路我们搞了它好多次了,这次大家集中力量先把它给搞掉,如何?”
聂荣臻想了想说:“要彻底打掉嘛,目前还不可能,打掉了它还会修起来的。不过,打断它一个时期也是有利的。”②
左权听过大家的议论。笑道:“彭老总要我到这里来,正是为和大家商量这件事。他有个想法,由荣臻和伯承同志再次协力,从南北两面对正太路来个大破袭,打通晋察冀和太行区的联系。”
左权的话使谈论热烈起来。有人提出聂和刘、邓可以一个负责破袭东段,一个破袭西段。大家认为这个想法甚好,要左权把这个设想带回,供彭老总考虑。
从4月份以后,八路军总部挂着白布门帘的作战室内,增添了一份正太铁路的地形图。这是按彭、左的指示准备的。彭德怀和左权常常在这间屋子里,聚精会神地翻阅敌情资料,在地形图前凝视、沉思。正太、同蒲、平汉、津浦、平绥、北宁、胶济7条铁路干线,成了敌人对根据地构筑交通网——企图困死八路军的“囚笼”的纵横支架,正太路正处于中心位置。左权带回的建议说明,总部和刘、邓、聂众将领不约而同地都把目光投射在这条铁路上。
正太路从平汉路上的正定(河北)开始,通过井陉,爬上巍巍太行,经娘子关天险入山西,西行至榆次与同蒲铁路接轨,上抵太原。全长240余公里。正太路横贯太行山脉,沟通河北平原和山西高原,联结平汉、同蒲二线。同蒲路从大同到蒲县,把山西切为东西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