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无碍智能 >

第59章

无碍智能-第59章

小说: 无碍智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命运却是如此的与我开一个大玩笑,我竟然从政了!

从政的前程如何?我认真想过很多次,但每一次的思路最后遇到了盲肠——此路不通!因而每天如机械一样,领导吩咐的事,去做就是了,如何做?如何做得好?做这件事与自己的将来有何关系?这一切都不知道。

我在大学里的专业是会计学,我们的系主任是华夏国第一批会计博士,他说会计真的入门了,就会这样,只要每看到任何一个会计元素,比如资产中的应收账款,就知道这个对于利润的影响如何。这也如同下棋一样,每一着都要围着将军转一样。

但我现在对于眼前的任何工作都不知道与我从政的最终目的有何关系?而且最苦恼的就是看不到最终目标。

我做事情一向是想不通时就放下。

放下时就遇到了贵人。贵人就是罗老头。

那是在李落的婚礼上遇到的罗老头。

李落在他父亲的关照下进一个财政类的委培学校,等他学有所成后,顺里成章地进了县财政局。现在就是县财政局的办公室主任了。

夫夷县的官场潜规则就是年青人先进县机关,在机关蹲几年就空降到乡镇任一个党委委员,如果运气更好,在机关里提了副科,就到乡镇任乡镇长,当上了乡镇法人。而等到当了乡镇党委书记后再杀回城机关任某个机关的一把手。如果重量够的话,就会升任副县长。

李落这小子有祖荫的庇护,当然顺风顺水。不到两三年就任了财政局的办公室主任,只要他在这个位置呆一段时间,提个副科下乡出任乡镇长那是铁板订钉子的事。

不仅事业兴旺,而且情场也得意,他很快俘虏了县政府办主任的女儿,谈了不到三个月,就广发喜帖,于七月七日中国的情人节那天结婚了。

因为在乡镇上班,很少呆要城区,所以同这些老同学结触的不是很多,而且我发现当我从学校回来后,很多人变得太多,李落就是其中之一,而其中之二呢,竟然就是罗老头!

见到罗老头,我发现他原来的朴实少了,多了一些说不清的官场味。我当然也知道,他现在是民主副县长了!

虽是以前的老学生,但现在他是副县长,而我是乡镇的一介未入流的工作人员,这种台阶的差异使我自回乡工作后,再也没有去找过他。

但在酒宴上,自然学生与老师坐在一桌,并且相邻而坐。

“龙行!听说你到了双龙乡?怎么回来后连我那里也不来了?”罗县长见了我就是一脸的嗔怪。

“罗县长,不好意思,我知道你工作忙,所以不想打扰你啊!”我转头对着罗老头说,一边认真打量了一下罗校长。只见罗县长以前那种脱俗的气质少了,而社会上常见的混浊之气多了。

“呵呵,龙行,工作状况如何啊?”罗县长带着一丝关切问了问我。

“哦,还行吧。”我含糊地说。

“看你眼神,闪烁不定,是不是有为难事了。”毕竟是人中之精,罗县长一眼看出了我的不对劲。

“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自己还找不到定位的东西。”我的话词又精切一些。

“这也不奇怪,作为你来说,从政是有点难度了。不过,有老马在啊,是你欠主动,还要老师来问你?”他似乎又有点祥装生气。

“是我不对,请老师责罚,责罚么,你晚上请我搓一顿!”他开了开玩笑。

“好啊,正好向老师汇报一下思想和工作呢?”我顺口接过话来。

“这个态度还不错,有进步。不过要汇报思想和工作,得找你们书记和乡长,和我吗,只是聊聊天。好的,下午五点,你在新世纪的201包厢里等我。”他熟练地点了点包厢并约了时间。

正说着,李落夫妻敬酒过来了,我们一块起身,罗县长代表我们恭贺他们夫妻,席间一派喜气。

下午5点,我准时赶到了新世纪酒店的201包厢,包厢四周的顶上布满了暖色的黄灯,小桌子上架着浅红色的餐布,桌上还立着一个小转盘。这是我见过的较为贵派的包厢。

“罗县长还没来吗?”一个人推开一点门探头过来。看来这可能是罗县长常点的包厢,不然这人知道罗县长会在这里会餐?

他见我如我见他一样,自然不相识,便握了一下手,就立刻走出了房门。

不到五点半,罗校长来了,还带一个人来,这个真是太熟悉了,他竟然是我们乡的党委书记李书记!

“李书记!”我迎头赶过去毕恭毕敬地向书记打招呼。

“罗县长在这里,小龙啊,你得先向罗县长打招呼。你看你看,你这个小伙子,你是李县长的得意门生,你都不说一声,你看要是我们没有把你照顾你,罗县长还不急我?”李书记一改平日里对我满腔严肃,笑哈哈地搞热了房里的气氛。

我们三人刚一坐下,服务员就端上了菜,打开了一瓶五粮液,顿时满室生香,无酒不成席,一翻酒酣耳热后,李书记在长官面前的印象令我完全改观。

“李书记啊,我这个学生我一直看好的,他是个很忠厚的人,也很聪明,你好好栽培一下。我们都老了,不服老不行啊,这个事业啊,还是要靠他们,说不定你我以后还得在他们手上讨饭吃哟!”罗县长爽朗一笑。

“罗县长指示得对,明天是你们的,龙行啊,你以后要多向罗县长汇报,多请示。”李书记又苦口婆心地教诲我。

“是,是,书记指点,我时刻记在心上,罗县长心里装着是全县的发展,我以后只要不有懂的地方,有需罗县长帮助的地方,一定请罗县长指示。”我几两酒下来,剩着脸红,很别扭讲出了这番官话。

“好好,你们两个一和一唱,我都招架不住了。只要你们双龙乡有困难的地方,我一定支持你们,照顾你们。”罗县长表态了。当然副县长表态可不是空头支票,这不,李书记打蛇随棍上了。

“那罗县长,我们乡里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是不是有希望上了啊?”

“呵呵,从几个竞争的乡镇来说,你们的这个项目上是有点希望,不过,如果你们的条件没有创造好,那我就不好说话了啊。”罗县长讲话很有艺术性。

“好的好的,只要罗县长心里有数,我们一定不会给您抹面子,回去后,一方面我同村干部说说,再发动一下群众;同时也到开发办等单位去协调协调。”李书记立即明确了工作思路。

我听说这个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上面来的资金可就有一百多万元,这在乡里可是一个破天荒的大项目。怪不得李书记这样上心。

“好了,李书记,你还有事,你去忙吧,我同龙行还聊会。”罗县长对李书记下了“逐客令”。

“是啊,您是知道的,乡镇工作又细又复杂,这会还有几个村干部在外面等着我呢,那我先走了。”李书记的辞令真的令我佩服不已。

第六章 意外之任

 “龙行,你现在也算是从政了,是政府的一员,说得官冕一些是公仆,说得文绉一些是公务员,说得更俗一些是开始当官了,对此你有何感想?”罗县长眯着眼问我。

“我的感想就是琢磨不开,我真的处在极度迷茫之中,恳请老师指点。”

“理解你现在的处境,作为一个修行人,要在红尘中立世,而且是最恶浊的官场中立世,难啊!我是深有体会,今天在宴会上我看了看你,你的修为远远胜出于我,可惜我身在官场,很多的事犯了也就犯了,但是身不由己,其奈如何?”在静室中的副县长讲话没有了官腔,只有剖心的难言之瘾。

“那……我又如何办?”

“如何办?我又如何知道?一切全靠你自己。我也是踩在刀锋上,不知何时翻身马下。”罗县长边说边摇头。

“那……我以后是不是要考虑进步,要不要去争位置?”

“争与不争,全在自心,我想只要为了大众的利益,争又何妨?我记得你们佛教的一个典故,说一个般长为了救护船上人的生命,奋起杀死了一些海盗,你说这个船长是不是犯了杀生之戒?”

“当然!”我肯定地说。

“但在你们的经典里,他还是一个菩萨的榜样。”罗县长仍旧眯着眼睛说。

“嗯,你说的这个我也看过,这个故事出自百喻经。不过当时是当作故事来看,经您这么一说,我得认真想想了。”

“那你现在就想想,如何?我等等你的悟性。”

我边想边说:“菩萨是明体性的,也是明因果的。众生畏因,菩萨畏果,就是说的这回事,但是菩萨明知不可为而为,那一定就是深意了。以我浅显的智慧来看,那可能是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大无畏精神了。但因果是铁律,菩萨就是犯了,自然也会受报,连佛也无法转共业啊。但对于一个证到空性的菩萨来说,受与不受,虽身仍有痛苦,但心里有什么影响呢?肇法师云:‘将头临白刃,犹如斩春风。’这斩与不斩有何区别?”

“妙,说的妙。但是你说的是菩萨,试问,这滚滚红尘,谁是菩萨?谁修到了菩萨的果位?道家讲的太上感应篇,说福祸无门,惟人自召,儒家的易经也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答卷殃,也大概说的是这些吧。以我初步的想法,只要为的是大众,就是正人用邪法,其法也不邪。西方的哲人说过,可以用不择的手段来追求真理。我想这也是一个这个说词吧。”

“校长,不论是何种说法,最终的目的也就是一个!”我继续说道。

“什么目的?”罗县长紧敲了一句。

“为了心安!”我铿然而言。

心安是中土禅宗初祖传法于二祖的故事。禅宗是华夏国佛教八大宗之一,这八宗分别是天台宗、三论宗、唯识宗、华严宗、禅宗、律宗、净土宗和密宗。禅宗的禅不是修禅定的禅,不讲四禅八定,相反天台宗倒把四禅八定的过程与证量讲得最为详细。禅是穷理尽性之学,也是佛法的精髓。

二祖慧可大师,其父担心无子,于是便天天祈求诸佛菩萨保佑,希望能生个儿子,继承祖业。就这样虔诚地祈祷了一段时间,终于有一天黄昏,感应到佛光满室,不久慧可的母亲便怀孕了。为了感念佛恩,慧可出生后,父母便给他起名为“光”。

慧可自幼志气不凡,为人旷达,博闻强记,广涉儒书,尤精《诗》、《易》,喜好游山玩水,而对持家立业不感兴趣。后来接触了佛典,深感“孔老之教,礼术风规,庄易之书,未尽妙理”,于是便栖心佛理。经过多年的学习,慧可禅师虽然对经教有了充分的认识,但是个人的生死大事对他来说仍然是个迷。

三十二岁那年,慧可禅师又回到香山,放弃了过去那种单纯追求文字知见的做法,开始实修。他每天从早到晚都在打坐,希望能够借禅定的力量解决生死问题。这样过了八年。有一天,在禅定中,慧可禅师突然看到一位神人站在跟前,告诉他说:“将欲受果,何滞此邪?大道匪(非)遥,汝其南矣(如果你想证得圣果,就不要再执著于枯坐、滞留在这里了。大道离你不远,你就往南方去吧)!”慧可禅师知道这时护法神在点化他,于是将自己的名字改为神光。第二天,慧可禅师感到头疼难忍,如针在刺,他的剃度师宝静禅师想找医生给他治疗。这时,慧可禅师听到空中有声音告诉他:“这是脱胎换骨,不是普通的头疼。”慧可禅师于是把自己所听到的告诉了他的老师。宝静禅师一看他的顶骨,果然如五峰隆起,于是就对慧可禅师说:“这是吉祥之相,你必当证悟。护法神指引你往南方去,分明是在告诉你,在少林寺面壁的达磨大师就是你的老师。”

慧可禅师于是辞别了宝静禅师,前往少室山,来到达磨祖师面壁的地方,朝夕承侍。开始,达磨祖师只顾面壁打坐,根本不理睬他,更谈不上有什么教诲。但是,慧可禅师并不气馁,内心反而愈发恭敬和虔诚。他不断地用古德为法忘躯的精神激励自己:“昔人求道,敲骨取髓,刺血济饥,布发掩泥,投崖饲虎。古尚若此,我又何人?”就这样,他每天从早到晚,一直呆在洞外,丝毫不敢懈怠。

这样过了一段时间,有一年腊月初九的晚上,天气陡然变冷,寒风刺骨,并下起了鹅毛大雪。慧可禅师依旧站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天快亮的时候,积雪居然没过了他的膝盖。

这时,达磨祖师才慢慢地回过头来,看了他一眼,心生怜悯,问道:“汝久立雪中,当求何事?”

慧可禅师流着眼泪,悲伤地回答道:“惟愿和尚慈悲,开甘露门,广度群品。”

达磨祖师道:“诸佛所开示的无上妙道,须累劫精进勤苦地修行,行常人所不能行,忍常人所不能忍,方可证得。岂能是小德小智、轻心慢心的人所能证得?若以小德小智、轻心慢心来希求一乘大法,只能是痴人说梦,徒自勤苦,不会有结果的。”

听了祖师的教诲和勉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