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花都猎手 >

第395章

花都猎手-第395章

小说: 花都猎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秋千慵困解罗衣
    画梁双燕栖
    南歌子
    凤髻金泥带
    龙纹玉掌梳
    去来窗下笑相扶
    爱道画眉深浅入时无
    弄笔偎人久
    描花试手初
    等闲妨了绣功夫
    笑问鸳鸯两字怎生书
    浪淘沙
    把酒祝东风
    且共从容
    垂杨紫陌洛城东
    总是当时携手处
    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
    此恨无穷
    今年花胜去年红
    可惜明年花更好
    知与谁同
    浪淘沙
    今日北池游
    漾漾轻舟
    波光潋滟柳条柔
    如此春来又春去
    白了人头
    好妓好歌喉
    不醉难休
    劝君满满酌金瓯
    纵使花时常病酒
    也是风流
    临江仙
    池外轻雷池上雨
    雨声滴碎荷声
    小楼西角断虹明
    阑干倚处
    待得月华生
    燕子飞来窥画栋
    玉钩垂下帘旌
    凉波不动簟纹平
    水精双枕
    畔有堕钗横
    临江仙
    记得金銮同唱第
    春风上国繁华
    如今薄宦老天涯
    十年歧路
    空负曲江花
    闻说阆山通阆苑
    楼高不见君家
    孤城寒日等闲斜
    离愁难尽
    红树远连霞
    玉楼春
    樽前拟把归期说
    未语春容先惨咽
    人生自是有情痴
    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
    一曲能教肠寸结
    直须看尽洛阳花
    始共春风容易别
    玉楼春
    别后不知君远近
    触目凄凉多少闷
    渐行渐远渐无书
    水阔鱼沉何处问
    夜深风竹敲秋韵
    万叶千声皆是恨
    故欹单枕梦中寻
    梦又不成灯又烬
    踏莎行
    候馆梅残
    溪桥柳细
    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
    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
    盈盈粉泪
    楼高莫近危栏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
    行人更在春山外
    鹤冲天
    梅谢粉
    柳拖金
    香满旧园林
    养花天气半晴阴
    花好却愁深
    花无数
    愁无数
    花好却愁春去
    戴花持酒祝东风
    千万莫匆匆
    蝶恋花
    庭院深深深几许
    杨柳堆烟
    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
    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
    门掩黄昏
    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
    乱红飞过秋千去
    蝶恋花
    面旋落花风荡漾
    柳重烟深
    雪絮飞来往
    雨后轻寒犹未放
    春愁酒病成惆怅
    枕畔屏山围碧浪
    翠被花灯
    夜夜空相向
    寂寞起来褰绣幌
    月明正在梨花上
    蝶恋花
    谁道闲情抛弃久
    每到春来
    惆怅还依旧
    日日花前常病酒
    不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
    为问新愁
    何事年年有
    独立小桥风满袖
    平林新月人归后
    蝶恋花
    几日行云何处去
    忘了归来
    不道春将暮
    百草千花寒食路
    香车系在谁家树
    泪眼倚楼频独语
    双燕来时
    陌上相逢否
    撩乱春愁如柳絮
    依依梦里无寻处
    长相思
    苹满溪
    柳绕堤
    相送行人溪水西
    回时陇月低
    烟霏霏
    风凄凄
    重倚朱门听马嘶
    寒鸥相对飞
    长相思
    花似伊
    柳似伊
    花柳青春人别离
    低头双泪垂
    长江东
    长江西
    两岸鸳鸯两处飞
    相逢知几时
    诉衷情
    清晨帘幕卷轻霜
    呵手试梅妆
    都缘自有离恨
    故画作远山长
    思往事
    惜流芳
    易成伤
    拟歌先敛
    欲笑还颦
    最断人肠
    浣溪沙
    堤上游人逐画船
    拍堤春水四垂天
    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
    六幺摧拍盏频传
    人生何处似樽前
    朝中措
    平山栏槛倚晴空
    山色有无中
    手种堂前垂柳
    别来几度春风
    文章太守
    挥毫万字
    一饮千钟
    行乐直须年少
    樽前看取衰翁
    少年游
    阑干十二独凭春
    晴碧远连云
    千里万里
    二月三月
    行色苦愁人
    谢家池上
    江淹浦畔
    吟魄与离魂
    那堪疏雨滴黄昏
    更特地、忆王孙
    渔家傲
    荷叶田田青照水
    孤舟挽在花阴底
    昨夜萧萧疏雨坠
    愁不寐
    朝来又觉西风起
    雨摆风摇金蕊碎
    合欢枝上香房翠
    莲子与人常厮类
    无好意
    年年苦在中心里
唐宋名词赏析
    李白:菩萨蛮
    张志和:渔歌子
    白居易:忆江南
    敦煌曲子词:菩萨蛮
    李煜:虞美人
    李煜:浪淘沙
    李煜:相见欢
    李煜:乌夜啼
    范仲淹:苏幕遮
    范仲淹:渔家傲
    柳永:蝶恋花
    柳永:雨霖铃
    菩萨蛮①
    【唐】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
    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
    有人楼上愁。
    王阶空伫立,
    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
    长亭更短亭。
    【作者】
    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绵州人。唐玄宗时供奉翰
    林。后赐金放还,漫游各地。安史乱中,曾入永王磷府,因磷败而以“附逆”
    罪流放夜郎,中途遇赦东还,晚年飘泊东南一带,卒于当涂。其
    诗与杜甫并为唐一代之冠,享誉甚隆。宋本《李太白集》不载其词。《尊前集》
    收录“李白词”十二首,然颇多伪托。
    【注释】
    ①近水杨宁益《零墨新笺》考证《菩萨蛮》为古缅甸曲调,唐玄宗时传入中国,
    列于教坊曲。变调,四十四字,两仄韵,两平韵。
    【品评】
    宋初《尊前集》及稍后的文学《湘山野录》、杨绘《时贤本事曲子集》,
    都载有传为李白所作的这首《菩萨蛮》。黄^誑《唐宋诸贤绝妙词选》且将此词
    推为“百代词典之祖”。然自明胡应麟以来,不断有人提出质疑,认为它是晚
    唐五代人作而托李白的。这场争议至今仍继续。
    这是一首怀人词,写思妇盼望远方行人久候而不归的心情。开头两句为远
    景。高楼极目,平林秋山,横亘天末,凝望之际,不觉日暮。“烟如织”是说
    暮烟浓密,“伤心碧”是说山色转深。王建《江陵使至汝州》诗:“日暮数峰
    青似染,商人说是汝州山”。薛涛《题竹郎庙》诗:“竹郎庙前多古木,夕阳
    沉沉山更绿。”多言晚山之青,可以参看。这两句全从登楼望远的思妇眼中写
    出,主观色彩很重,而行人之远与伫望之深,尽在其中。“暝色”两句为近景,
    用一“入”字由远而近,从全景式的平林远山拉到楼头思妇的特写镜头,突出
    了“有人楼上愁”的人物主体,层次井然。下片玉阶伫立仰见飞鸟,与上片登
    楼远望俯眺平楚,所见不同,思念之情则一。“宿鸟归飞急”还意在反衬行人
    滞留他乡,未免恋恋不返。末句计归程以卜归期。庚信《哀江南赋》有“十里
    五里,长亭短亭”之语。词中着一“更”字加强了连续不断的以至无穷无尽的
    印象。征途上无数长亭短亭,不但说明归程遥远,同时也说明归期无望,以与
    过片“空伫立”之“空”字相应。如此日日空候,思妇的离愁也就永无穷尽了。
    结句不怨行人忘返,却愁道路几千,归程迢递,不露哀怨,语甚酝藉。韩元吉
    《念奴娇》词云,“尊前谁唱新词,平林真有恨,寒烟如织。”可见南宋初这
    首《菩萨蛮》犹传唱不绝。
    渔歌子①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②
    桃花流水鳜鱼肥。③
    青箬笠,④
    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作者】
    本名龟龄,字子同,金华人。生卒年不详。唐肃宗时待诏翰林。
    后因事被贬,绝意仕进,隐居江湖间。自号玄真子,又号烟波钓徒。著书亦名
    《玄真子》。
    【注释】
    ①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又名《渔父》。分单调、双调二体。单调二十七字,平
    韵,以张氏此调最为著名。双调,五十字,仄韵。②西塞山:即道士矶,在
    湖北大冶县长江边。③鳜鱼:俗称“花鱼”、“桂鱼”。④箬
    笠:用竹篾编成的斗笠。
    【品评】
    此词在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寄托了作者爱自由、爱自
    然的情怀。词中更吸引我们的不是一蓑风雨,从容自适的渔父,而是江乡二月
    桃花汛期间春江水涨、烟雨迷蒙的图景。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两
    岸红桃,色泽鲜明但又显得柔和,气氛宁静但又充满活力。而这既体现了作者
    的艺术匠心,也反映了他高远、冲澹、悠然脱俗的意趣。此词吟成后,不仅一
    时唱和者甚众,而且还流播海外,为东邻日本的汉诗作者开启了填词门径,嵯
    峨天皇的《渔歌子》五首及其臣僚的奉和之作七首,即以此词为蓝本改制而成。
    又,旧注都以西塞山在湖州,恐非是。张氏《渔歌子》词共五首,分咏西塞山、
    钓台、松江、雪溪、青草湖,泛言江湖渔钓之乐,其地都不在湖州。当依陆游
    《入蜀记》所说,西塞山即鄂州的道士矶:“矶一名西塞山,即玄真子《渔父
    辞》所谓‘西塞山前白鹭风’者。”苏轼谪居黄州时,曾游其地,有云:“元
    真语极清丽,恨其曲度不传,加其语以《浣溪沙》歌之。”(徐俯《鹧鸪天》
    词跋,见《乐府雅词》卷中)苏轼《浣溪沙》词:“西塞山前白鹭飞,散花洲
    外片帆微。”散花洲即在长江之中,与西塞山相对。徐俯《鹧鸪天》词:“西
    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镢鱼肥。朝廷若觅元真子,晴在长江理钓丝。”亦以
    西塞山在长江边。
    忆江南①
    【唐】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②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③
    能不忆江南。
    【作者】
    772-846,字乐天,太原
    拜左拾遗,后贬江州刺史,又为苏州
    刺史。晚居洛阳,自号醉吟先生、香山
    居士。其诗政治倾向鲜明,重讽喻,尚坦易,为中唐大家。也是早期词人中的
    佼佼者,所作对后世影响甚大。
    【注释】
    ①据《乐府杂录》,此词又名《谢秋娘》,系唐李德裕为亡姬谢秋娘作。又名
    《望江南》、《梦江南》等。分单调、双调两体。单调二十七字,双凋五十四
    字,皆平韵。②谙:熟悉。③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
    【品评】
    此词写江南春色,首句“江南好”,以一个既浅切又圆活的“好”字,摄
    尽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而作者的赞颂之意与向往之情也尽寓其中。同时,唯
    因“好”之已甚,方能“忆”之不休,因此,此句又已暗逗结句“能不忆江南”,
    并与之相关阖。次句“风景旧曾谙”,点明江南风景之“好”,并非得之传闻,
    而是作者出牧杭州时的亲身体验与亲身感受。这就既落实了“好”字,又照应
    了“忆”字,不失为勾通一篇意脉的精彩笔墨。三、四两句对江南之“好”进
    行形象化的演绎,突出渲染江花、江水红绿相映的明艳色彩,给人以光彩夺目
    的强烈印象。其中,既有同色间的相互烘托,又有异色间的相互映衬,充分显
    示了作者善于着色的技巧。篇末,以“能不忆江南”收束全词,既托出身在洛
    阳的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赞叹与怀念,又造成一种悠远而又深长的韵味,把
    读者带入余情摇漾的境界中。
    菩萨蛮①
    敦煌曲子词
    枕前发尽千般愿,
    要休且待青山烂。②
    水面上秤錘浮,
    直待黄河彻底枯。
    白日参辰现,③
    北斗回南面,④
    休即未能休,⑤
    且待三更见日头。
    【作者】
    本世纪初,大量五代写本被发现于甘肃敦煌莫高窟。随之而重
    新问世的唐五代民间词曲,或称为敦煌曲子词,或称为敦煌歌辞。它们是千年
    词史的椎轮大辂,内容广泛,形式活泼,风格繁富,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浓郁
    的生活气息,反映了词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