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花都猎手 >

第515章

花都猎手-第515章

小说: 花都猎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翡翠的分级】
    ①特级:艳绿色,均匀鲜艳,无杂质,无裂纹。
    ②商品级:绿色,油青地,微透明、间杂半透明的祖母绿色细脉和斑点翠。
    ③普通级:藕粉地、豆绿色、浅绿色,白色细腻,微透明。不透明翡翠,一般只做玉料首饰。
    【翡翠的质量鉴别】
    ①质地。天然翡翠质地透明或半透明,表面油润亮泽,仔细观察,可见近圆形的稍透明“盐粒”和围绕其周围的纤维状物质。
    ②硬度。天然翡翠是硬玉,摩氏硬度是7度,用锋利的刀具刻划,不会留有痕迹;假玉硬度低,利刀可刻划出痕迹。
    ③翠性。天然翡翠对着强光观察,可见其中有其他矿物颗粒的翠色闪光,称为翠花或翠性;用玻璃、塑料、瓷料制成的伪品都无此种“翠性”特征。
    ④相对密度。天然翡翠结构坚硬紧密,无气泡,密度较大,敲击时声音清脆;伪品则结构较松或有气泡,密度较小,敲击声音沙哑不清脆。
    ⑤色泽。真品翠色浓艳纯正。而有些伪品是用白玉、蛇纹石、澳洲玉、韩国玉、云石甚至杂石,经脱色后,灌入高硬塑料浆并作加色处理,或浸入绿色液体制成“加色翡翠”,在强光下观察,可见绿色纹路,杂乱而细小;有的虽不显纹路,但浑浊不清,光泽差,其重量比真品轻。
    将上述假品放入煮熔的蜡液中,所灌入的颜料会慢慢析出。这样检验,既不会损坏被检样品,又可鉴别出真假。
    用塞尔西滤色镜观察,加色翠在镜下为紫红色,天然真品颜色不变。
    有的假翡翠用玻璃人工熔炼而成,结构松懈,绿色均匀偏暗,有的有气泡,用硬器敲击,声音沙哑。
    【翡翠的选购】
    ①看颜色。看颜色是否纯正、浓艳、均匀,并用聚光手电筒检查是否有隐藏的杂色。以颜色浓艳、纯正、均匀,杂质微小者为佳。翡翠中翠绿色具有较高的价位,其次为红色、紫色。绿色中又以鲜嫩、略带黄色调的秧苗绿为最佳,其次为宝石绿、江水绿、油绿,均以绿分布均匀者好。
    ②观察透明度。在强光下观察,透明度愈高愈好。
    ③听声音。敲击声清脆悦耳者为佳。
    ④观察翠性和石花。对光观察,翡翠中有其他矿物颗粒的闪光,并常有团块状白花,称石花。两者均以少为好。
    ⑤看裂痕和黑斑。裂痕有的是原矿中存在的,也有的是加工造成的,以少为好;黑斑是翡翠中各处的黑色斑点,也以少而小为好。
    ⑥看加工水平。以表面平滑、抛光好、形态正为佳。
    翡翠
    读音:feicui
    解释:
    1,鸟名。又名翠雀、赤羽雀。
    出处:《后汉书。西南夷传》:“'哀牢'出……孔雀、翡翠、犀、象、猩猩、貊兽。”
    2,指翡翠鸟的羽毛。有蓝、绿、赤、青等色,常用作装饰品。
    出处:《汉书。贾山传》:“被以珠玉,饰以翡翠。”
    3,一种碧绿而透明的玉。
    出处:徐陵《玉台新咏序》:“琉璃砚匣,终日随身;翡翠笔床,无时离手。”
    【玻璃种翡翠】
    冯韵明
    近几年的珠宝市场形成了以钻石、翡翠、白玉三个主要品种的销售局面,各有各的受众群体,各有各的爱好与需求。在翡翠饰品中诱人的玻璃种突显其峥嵘,以前不被注意的“灰姑娘”如今成了穿上水晶鞋的公主,使人刮目相看。
    顾名思义,似玻璃、水晶那样清澈、晶莹透明的翡翠被称为玻璃种翡翠,它是种纯净度很高,其结晶颗粒细微到隐晶的聚合体,致密而坚实,抛光呈玻璃面,你可以看到它侧方泛出微微带有点绿头感或蓝味的荧光,此荧光越强说明其种质越好,坚韧度也要比一般翡翠料高。一般说玻璃种翡翠不带色,老天造物就是这样,给种不给色,给色不给种,水清无鱼,不含杂质就没有颜色,如果带色,色在其中那就绚丽有光辉,色会呈现鲜亮和通透的灵动,那时它的身价又另当别论了。
    我们欣赏无色通透晶莹的玻璃种翡翠,其一是,此料在整个翡翠原料中是稀少的,物以稀为贵,必然使灰姑娘变成贵公主;其二,用此料雕刻的饰品可以欣赏到珠光宝气、晶莹剔透的高档珠宝致美的效果所带来愉悦的心情;由于材质的坚韧可以精雕细刻,详尽地发挥工艺美术家的雕刻技艺,这是其三;材料清澈无瑕,使之感悟到纯洁真诚通灵之感,又似超脱世间红尘,让躁动不安的心归于宁静,这是其四;宜收藏,传万世,只要不被火烧,不被硬砸,不被磕碰,它能永葆青春,将我们的思想和期望的表达由它传承给子孙万代。
    玻璃种翡翠是大自然赏赐给我们的宝贝,乃是天地精华中的精髓也。在复兴门百盛聚德瑞工艺专柜展示的用此料精心雕刻的观世音菩萨,非常贴切和完美地表现出观音那种无私、包容、真诚及慈祥,以普度众生为己任的安详神态。可能是玻璃种的缘故,在照相留影中其头光出现了红光。
钻石
    钻石
    目录…【化学成分】…
    【形成原因】…
    【名钻】…
    其他钻石…
    【钻石的评价与选购】…
    【钻石的简易鉴别方法】…
    【钻石的保养】…
    【钻石究竟有多硬】…
    【有关钻石的误区】…
    【钻石产地、交易及相关的政治问题】…
    世界最著名的八大钻石…
    中国的钻石资源与产地…
    钻石的前世今生
    钻石,就是经过打磨的金刚石,又称金刚钻,矿物名称为金刚石。英文为Diamond,源于古希腊语Adamant,意思是坚硬不可侵犯的物质。
    ①通常指宝石级金刚石,尤指琢型宝石级金刚石,其实,钻石和金刚石在国外并无这种用词的区分,英文中均使用同一个词汇“diamond”,但国内则常把“金刚石”一词用于矿物学领域,钻石一词用于宝石学领域。但也不尽然,如“工业钻石”虽然不属于宝石学领域,只是人们已习惯于这样称呼,故在本词条中也采用之。
    ②宝石级钻石以无色透明为上品,但常见的多为略带微黄色调者。黄色调或褐色调愈深,品级也愈低。有一种无色透明中带一点蓝色的被称作“水火色”,却是佳品。而带深蓝、深黑、深金黄和红色、绿色者,更是少见的珍品,被称为“艳钻”或“奇珍钻石”,同一矿区的钻石带有相似的“色素”特征,以致有经验的人常可凭此认出钻石的产地。最早发明标准圆形明亮式切割的是在1914年,比利时安特卫普的钻石切割师托考夫斯基发明。判别钻石的标准被称为4C,分别是净度、颜色、切工、克拉重量。其中净度是指钻石的内含物,而不应称为瑕疵。内含物的存在正说明了钻石的天然性。当然,我们还是希望这种包裹体状的内含物越少越好,所以就有了净度的分级。即:LC、VVS、VS、SI、P级。过去人们不会琢磨钻石,只能用钻石原石作为饰品,金刚石晶体真正成为钻石,变为首饰的时代,大约在1450年。当时琢磨钻石只有17个面,1558年——1603年当政的英国女王佩戴的钻石戒,只是一个八面体钻石晶体,磨掉了一个顶尖作为戒面的。直到1919年一位住在美国的波兰人名叫塔克瓦斯墓,设计出58个翻面的钻石切割工艺,至今仍在采用,这个切工是根据钻石的折光率系数等因素而精确计算出来的,不能任意改变,否则磨出的钻石将无光彩或漏光。
    【化学成分】
    钻石的化学成分是碳,这在宝石中是唯一由单一元素组成的。属等轴晶系。晶体形态多呈八面体、菱形十二面体、四面体及它们的聚形。纯净的钻石无色透明,由于微量元素的混入而呈现不同颜色。强金刚光泽。折光率2。417,色散中等,为0。044。均质体。热导率为0。35卡/厘米&;#8226;秒&;#8226;度。用热导仪测试,反应最为灵敏。硬度为10,是目前已知最硬的矿物,绝对硬度是石英的1000倍,刚玉的150倍,怕重击,重击后会顺其解理破碎。一组解理完全。密度3。52克/立方厘米。钻石具有发光性,日光照射后,夜晚能发出淡青色磷光。X射线照射,发出天蓝色荧光。钻石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在常温下不容易溶于酸和碱,酸碱不会对其产生作用。
    钻石与相似宝石、合成钻石的区别。宝石市场上常见的代用品或赝品有无色宝石、无色尖晶石、立方氧化锆、钛酸锶、钇铝榴石、钇镓榴石、人造金红石。合成钻石于1955年首先由日本研制成功,但未批量生产。因为合成钻石要比天然钻石费用高,所以市场上合成钻石很少见。钻石以其特有的硬度、密度、色散、折光率可以与其相似的宝石区别。如:仿钻立方氧化锆多无色,色散强、光泽强、密度大,为5。8克/立方厘米,手掂重感明显。钇铝榴石色散柔和,肉眼很难将它与钻石区别开。
    【形成原因】
    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为探索钻石的形成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钻石是世界上最坚硬的、成份最简单的宝石,它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具立方结构的天然晶体。其成份与我们常见的煤、铅笔芯及糖的成份基本相同,碳元素在较高的温度、压力下,结晶形成石墨。为了便于理解钻石的起源,先看一看含有钻石的原岩。
    自从钻石在印度被发现以来,我们不断听到人们在河边、河滩上捡到钻石的故事,这是由于位于河流上游某处含有钻石的原岩,被风化、破碎后,钻石随水流被带到下游地带,比重大的钻石被埋在沙砾中。钻石的原岩是什么?1870年人们在南非的一个农场的黄土中挖出了钻石,此后钻石的开掘由河床转移到黄土中,黄土下面就是坚硬的深蓝色岩石,它就是钻石原岩——金伯利岩。什么是金伯利岩?金伯利岩是一种形成于地球深部、含有大量碳酸气等挥发性成份的偏碱性超基性火山岩,这种岩石中常常含有来自地球深部的橄榄岩、榴辉岩碎片,主要矿物成份包括橄榄石、金云母、碳酸盐、辉石、石榴石等。研究表明,金伯利岩浆形成于地球深部150公里以下。由于这种岩石首先在南非金伯利被发现,故以该地名来命名。
    另一种含有钻石的原岩称钾镁煌斑岩(lamproite),它是一种过碱性镁质火山岩,主要由白榴石、火山玻璃形成,可含辉石、橄榄石等矿物,典型产地为澳大利亚西部阿盖尔(Argyle)。
    科学家们经过对来自世界不同矿山钻石及其中原生包裹体矿物的研究发现,钻石的形成条件一般为压力在4。5—6。0Gpa(相当于150—200km的深度),温度为1100—1500摄氏度。虽然理论上说,钻石可形成于地球历史的各个时期/阶段,而目前所开采的矿山中,大部分钻石主要形成于33亿年前以及12—17亿年这两个时期。如南非的一些钻石年龄为45亿左右,表明这些钻石在地球诞生后不久便已开始在地球深部结晶,钻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宝石。钻石的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这从钻石主要出产于地球上古老的稳定大陆地区可以证实。另外,地外星体对地球的撞击,产生瞬间的高温、高压,也可形成钻石,如1988年前苏联科学院报道在陨石中发现了钻石,但这种作用形成的钻石并无经济价值。
    稀少的钻石主要出现于两类岩石中,一类是橄榄岩类,一类是榴辉岩类,但仅前者具有经济意义。含钻石的橄榄岩,目前为止发现有两种类型:金伯利岩。
    【名钻】
    世界最大的10颗钻石
    1.“库利南”。1905年1月21日发现于南非普列米尔矿山。它纯净透明,带有淡蓝色调,重量为3106克拉。后来被加工成9粒大钻石和96粒较小钻石。其中最大的一粒名叫“非洲之星第Ⅰ”,水滴形,镶在英国国王的权杖上。次大的一粒叫做“非洲之星第Ⅱ”,方形,64个面,重317。克拉,镶在英帝国王冠上。
    2.布拉岗扎。1725年发现,系巴西境内发现的最大钻石。它近乎无色,仅带有极轻微的黄色,重量为1680克拉。后来不知去向。有人怀疑,这颗钻石后来可能经更权威的鉴定,发现它并不是钻石,而是一颗黄玉。
    3.一颗未予命名的大钻石。1919年,在普列米尔矿山找到一颗重达1500克拉的宝石金刚石,颜色也和库利南相似,因此有人认为它和库利南是同一个大晶体破裂而成的,故没有给这块金刚石专门命名。
    4.尤里卡。1893年,发现于南非奥兰治自由邦的贾格斯丰坦钻石矿。它光滑透明,呈蓝白色,光泽极佳,是一颗质量上乘的钻石。琢磨后最大的一颗重69。68克拉,被称作“高贵无比”。
    5.塞拉里昂之星。塞拉里昂的钻石以品质佳,颗粒大,有良好的八面体晶形而著称于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