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紫华君 >

第17章

紫华君-第17章

小说: 紫华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平奈两字就取自永平渠与奈水,这两条河渠就是平奈的生命线。 
  平奈是一座完全从无到有、按照规划建造的城池,几乎完全依照圣朝永平城的样式建造,但是,也有自己的特色,比如羽林的驻防,安陆的一位使臣第一次到平奈城时,惊呼脱口而出:“东岚是在建都城还是要塞?”当时东岚的典客官不软不硬地回了一句:“自然是可作要塞的都城。” 
  说是如此说,平奈城从建成也不过经过一次战火。那次是平奈刚建成不久,北原的柔然人攻破燕云关防,王京陷落,燕云王以下,王室几乎无一幸免。在将燕云王京信都洗劫一空后,柔然人奔袭南下,兵临平奈,最终在平奈城下被东岚与燕云的联军击败,折戟而返。那一战成就了东岚的国威,成就了羽林的军威,也成就了沐邢夜的军神之名。 
  羽林军号称东岚最忠诚的军队,每一个羽林郎都有战死沙场的忠诚勇气,但是,面对一道匪夷所思的诏命,羽令军司开始为难了。 
  诏命没有任何问题,国玺、王印都有,但是内容却是要羽林立刻封锁平奈九门,全城戒严。这本也不算异常,可是,诏命并没有说明原因,这就与一般的诏命不同了。 
  羽林军司周思安出身平民,是靠战功积累升到这个位置的,也是白王的亲信之一,对先王羽桓也是忠心耿耿。对羽林军来说,忠诚是第一位的,这种忠诚更是无条件的。既然易洛已经即位,他便是东岚王,是羽林军效忠的对像。 
  周思安将在京的四营统领全都召到羽林军司府,将诏书交给四人传阅。一遍转下来,四个人也是面面相觑,不知从何说起,最后,先开口的居然是年纪最小,资历最浅的长林营统领杨惟。 
  “……军司大人……王尚未返京吧?”杨惟问得小心翼翼,断断续续的话语显示着他有多么犹豫。 
  “啪!” 
  周思安猛地一拍桌子,恍然大悟——他说怎么越看诏书越觉得不对劲,心里总是有一片阴影,挥之不去呢! 
  诏书是从王驾处传来的。王离京在外,王印随身带着,国玺却肯定不能离京——东岚王诰就是这么规定的。 
  “这是伪诏!”磐石营统领袁诚眯起眼,声音很轻,却清晰入耳。 
  不需袁诚说,其他人也明白了。锋锐营统领陈咨拳头握得隐隐作响,他是这里五个人中脾气最不好的一个,因此脱口而出就是:“哪个王八羔子做的混帐事?” 
  站在他身边的杨惟大惊,伸手掩住他的嘴:“陈将军,慎言!” 
  “慎你……”陈咨刚要骂,忽然反应过来,连忙住口,双唇抿得死紧——猜也猜到是谁的意思了,骂叛贼当然没问题,可是,他方才那话分明是连先王也骂了! 
  “好了!吼一嗓子就算了!骂若是解决问题,骂谁,我都担带下来!”周思安打了个圆场,“现在,咱们都当机立断——怎么办?” 
  “军司大人,咱们自然是按诏命办事了!”沧澜营统领容庆无辜地笑着,再温和不过的一句话却让所有人愣了半天才反应过来。 
  周思安拍手大笑:“好!好主意!那就这么办!你们大家各自回营,按防区巡防戒严,切记不可扰民!胆敢借机扰民、伤民者,杀无赦!” 
  “是!”四人躬身领命。 
  “何必如此麻烦呢?”一个声音突兀地插了进来,带着三分笑意,十分无害的样子。议事厅内的五个人却脸色大变,随身的佩剑立刻出鞘,但是下一刻,他们又将剑放了回去。 
  在三排弓箭手面前拔剑,纯粹是嫌命长了。他们不在乎牺牲,但是,有价值的送死才是牺牲。他们当场毙命能有什么价值? 
  “果然都是聪明人!”来的那人轻笑着赞许。 
  “末将等不敢担易庭殿下的赞许。”周思安不卑不亢地顶了回去。 
  易庭并不在乎他如何说,微微一笑,便道:“不过是全城戒严而已,几乎每个月都有一两次,何必让四位统领亲自布置呢?不如让军士传个命令,四位将军在此陪军司大人坐坐,岂不更好?” 
  周思安也笑着回答:“殿下一片盛情,末将等也想领下,只是羽林军没有看着士卒行动,自己享乐休息的长官,莫说他们,便是末将也必须亲临明德门坐镇,而不是在军司府坐等。” 
  “事急从权。”易庭笑容不变,“身为羽林军司,首先要保证自己不染疫症,然后才能有效保护平奈,不是吗?从容一些,也显得事无异常,不会引起骚动!” 
  周思安脸色一变,还想说什么,就见易庭手一扬,笑容微敛,淡淡地道:“请军司与四位统领下令吧!” 
  话音未落,一排侍卫便冲了起来,刀直接到五人的脖子上。 
  “娘的!我就是不下令,有本事就杀了我!”陈咨的脾气被激了起来。被箭威胁着连反抗都不能,就这么窝囊地被刀架上脖子,他这辈子还没这么郁闷过! 
  易庭根本不理会他,只是看着周思安。周思安也笑了笑,举起右手,抵在刀锋上,却没有用力,目光依旧放在易庭身上,然后缓缓地开口:“殿下,当年末将随白王出使博邑,博邑王安排死士,同样将刀架在白王身上,要白王写一封书信给先王,让东岚退兵,博邑王承诺无论有用与否,信一送出,立刻放白王离开,您知道白王怎么做的吗?” 
  “白王将右手抵在刀锋上,对博邑王说,他不会写那样的书信,更不会受这样的威胁,如果博邑王不立刻停止,他从一数到五,每数一下,就自己割下自己一根手指。”周思安边回忆便说,冷峻的眼神也因为怀念而柔和了许多。 
  易庭的脸色大变,周思安不由冷笑:“末将是白王一手调教出来的,自然事事效白王之举。末将与白王一样,只有右手能写,那一次白王数了两下,博邑王便下令停手了,不知殿下能否坚持到末将数完五下!” 
  “一……”周思安刚说完那些话就开始数了,易庭立刻尖叫着下令:“撤刀!” 
  侍卫们之前听着周思安说话,就不自觉地将刀稍稍收回了一些,易庭的话音未落,刀已收起,但是,周思安的小指与手掌相连的部位仍然鲜血淋漓,可见,他绝对是真的想割下自己的手指,而其它四人也是同样的情况。 
  易庭身边的人都被惊呆了,易庭也是半晌无语。 
  “周将军……”易庭再次开口,神色凝重,“你是白王的亲信,难道不知道易洛是如何恨白王吗?难道你真的想让白王辛苦筹谋的一切被易洛占去?” 
  这句话让杨惟之外的四个人都不由动容,周思安也不例外。杨惟是杨家人,又是白王离开东岚后才进入羽林军的,对白王并没有那么深的感情,而且,无论如何,杨家都与易洛在同一条船上,他没的选。可是,事涉白王,他也不好随意开口,只能暗暗着急。 
  “王上如何恨白王,末将委实不知!”周思安敛容,冷冷地回答,“殿下既然将话说到这份上,末将也不虚言,若是殿下能得君上的效忠支持,即便先王立今上为储,羽林上下如何不论,末将绝对可以为殿下效死!” 
  说到这儿,周思安不禁冷笑:“只可惜,据末将所知,君上从未支持过立殿下为储的建议!末将是军卒出身,不懂立储这样的国之大事,但是,既然君上从不支持殿下,可见殿下绝对不适合为王!忠君也罢,报国也罢,末将不敢听殿下之言!” 
  这话掷地有声,周思安将自己与其他四人逼到了再无退路的位置上,杨惟悄悄地松了口气,面上却与众人一样严肃,不敢有丝毫流露。 
  易庭看着周思安毫不在乎的神色,再看看他们任由手上的伤口不断滴血也不包扎的模样,心中着实有些恼了。 
  “好!好!好!”连声几个好之后,易庭勉强按下恼意,“你是忠臣!羽林是我东岚的精锐!我不怪!”手握成拳,一紧一松,好几下之后,易庭才终于下了命令:“那就请五位将军在此稍候吧!”言罢拂袖而去。 
  ***** 
  “你那个人情可以不必还了!”走进中军帐,易洛对正在俯身看地图的白初宜淡淡言道。白初宜正在比划距离的手稍稍一顿,随即又继续在地图上比划着,并未回答。 
  易洛不以为忤,微微扬眉,随即便走了过去,不经意地看了一眼地图,本要说的话竟没出口。易洛皱起眉头,认真地再看了一下地图,确认自己没有看错,不由惊怒不已,伸手按在地图上,冷言:“紫华君,朕怎么不知道东岚有出兵陈国的计划?” 
  地图被挡住了一部分,白初宜测算不下去,只能起身抬头,皱着眉回答:“现在还没有!” 
  “那什么时候有?”易洛冷笑,对她的回答十分不满。 
  白初宜想了想,认真地回答:“等陈国出兵明河谷地,大肆杀戮平民,等东岚占了大义的名分。” 
  易洛怒意稍平,却仍然不悦:“内乱未平,你倒想惹事生非!” 
  “内乱?”白初宜嗤笑,“易庭调不动羽林军与宫卫本部,宫卫右营又不得出昌德宫,就凭一个左营与王子仪卫,噢……还有柳家的那点武力,也能惹出内乱?” 
  易洛不能否认,只能沉默不答。 
  “王上有这个时间过问臣尚未筹算完的计划,不若多花点心思平定您说的内乱!”白初宜语气淡漠,却隐隐透着不悦,“陈国出兵明河谷地的日子不会太远了!” 
  易洛没有问白初宜为什么说陈国很快就出兵,他很清楚白初宜不会将情报来源告诉他,哪怕他是王,因为白初宜曾用“亲厚无过于间”为由拒绝向羽桓透露间者的情况,即使羽桓大怒,她也寸步不让。 
  稍稍沉吟了一会儿,易洛再抬眼时,白初宜已经再次开始研究地图,他没有再做什么,只是很淡漠地问她:“你就没有考虑易庭找借口聚集众将,然后杀而夺印的可能?” 
  白初宜的动作稍滞,但是,她头也未抬,毫不犹豫地道:“他若是能那样做,我就不会效忠你了!”说着,她似乎也觉得说过头了,抬起头,看着易洛,轻轻一笑,道:“只可惜,他是易庭,学了太多圣贤大道的易庭,他在乎人言,在乎大义所归,在乎名分的正统,在乎千秋史笔,他不敢也不会做到那一步!” 
  白初宜叹了口气:“王,易庭殿下的事情到此为止,请您不必再对臣说了!臣不想知道一个字!” 
  “……好的!”易洛神色数变,终是没有再坚持,转身离开
第十九章风絮
    柳敬华颁下戒严的命令,但是,出动的却不是羽林军,而是一部分宫卫与城防营,这种异常根本瞒不过平奈的居民。   叛乱! 
  所有人都在一瞬间明白了状况。 
  东岚历史上的叛乱并不多,东岚的国力在很长时间里一直是很弱的,那种情况下,内讧与自杀无异,再说,东岚历代君王的都有着水准之上的治国手段,叛乱实在是很难成功。 
  现在,东岚是一个强国,但是,论国土之广,它不及安陆,论国民之富,它不及卫阳,便是论军队的战斗力,也有常年对抗北原异族的同朔、燕云两国大军在前,东岚绝非第一。 
  安陆王莫颉曾说:“东岚得一人之力矣。” 
  各国君主无不羡慕羽桓王的幸运——能从市井之中寻到白子风,并得其倾力报效,除了幸运,实在无词语能够形容了。 
  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们都是先知道白子风,然后才知道东岚的。东岚所处的位置实在太偏僻,在白子风拜相之前,不少人甚至认为东岚是夷人之国,是异族异邦。 
  这样的情况,平奈最有著名的地方是白王府,就并不令人奇怪了。 
  白子风掌国之权柄十馀年,各国使臣之间有这么一句话:“没见过含元殿很正常,没进过白王府,不若趁早回国。” 
  含元殿是东岚王处理政务的所在,是东岚国政大策的议定之所,非王之亲信、国之重臣不能进入,他国使臣未见过也属正常,但是,能否进入白王府却意味着使臣能否圆满完成任务,也意味东岚对使臣所代表的国家的态度。一般来说,白子风不见某国使臣,也就意味着东岚决意同其国开战了。 
  羽桓曾下过王令,任何人不得擅闯白王府,违者,毙。——这道命令中的“任何人”甚至包括他自己。 
  很少有人知道,白王府有一块可比王印的令牌,但是,柳敬华知道。 
  “先王极信重白王,但是,那时,对东岚上下来说,白王是并非东岚人,白王自己也承认,他并非出身东岚,家中上数五代也没人能与东岚搭上关系。”柳敬华很平静地陈述,“而当时,先王已娶沐后,沐家军权在握,先王自然给了白王一些可恃的保障。沐家当年会败,有三成是败在那块令牌上的!” 
  易庭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