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旗楊-第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菰系囊⒚挥邢衷诘囊敲凑感拢以谝恍┑胤揭灿凶乓恍┍浠虼硕瞬琶挥械谝皇奔湎肫稹
现在二人想起来后,反而是更加的疑惑,因为这种布置的要塞,完全是防守型的要塞,将近圆形的营墙,深而宽的壕沟,一切都是为了把防守的力度增加到最大。如果是在草原之上,这种营寨并不少见,东汉对北方游牧民族的政策一直都是绝不主动出击,因此边境士卒的作用就是为了抵挡敌人的进攻,然后好把消息传送出去,进攻反而是被放到了其次,这种营寨因此很是适合汉军使用。
那些纵横交错的壕沟不仅让敌人不能有效的对自己发动进攻,同样营寨中的士卒也不能很好的出击。这在边境因为汉军的目的和政策很是正常,当是在这里,就有些不正常了。边境大的汉军虽然很少主动出击,但并不说他们没有出击的能力,而是被压制了而已。尤其是在西凉可是有着汉朝最大的皇家马场,虽然现在已经废弃了,但是那里肥美的水草却是没有变化的。虽然已经不可能做到以前那数十万匹战马的规模,但是羌人和汉民在其中放牧产生的战马十几万匹还是有的,这还是未算其他地方的战马的情况下。
西凉的百姓也多是羌汉杂居,因此骑马射箭,在西凉是很正常的事情,只要有着战马,随时都可以拉出十几万的骑兵。十几万的骑兵,因此汉军并非没有进攻的实力,而是不为而已。但当他们加入叛军之后,这一切就有改变了。
十几万的骑兵仅仅一年的时间就横扫了西凉,紧接着就又入寇三辅之地,汉军不能抗也。叛军自从起兵之后的政策一直都是进攻、进攻再进攻。因为只有进攻才能发挥骑兵的恐怖战力,也是叛军不得不进攻。因为西凉就如北方鲜卑一样,或许有着大量的骑兵,但是却缺少各种物资,粮食每年也是紧缺无比,每到春夏时期,和秋粮减少的时候,都要靠着三辅地区的救济。
现在虽然开了许多粮仓,但是粮食的不足依然没有得到改变,叛军只有快速的攻入长安之内,才能够得到足够的粮食。这也是为什么当皇甫嵩和董卓采用守势之后,叛军进攻的次数立即减少,因为每一次的进攻都要消耗大量的粮食,而且叛军也是知道,他们根本不可能攻破有着皇甫嵩坐镇的防线,同时叛军粮食不多,只能是省着用。还有就是叛军现在打下的扶风等地,虽然和中原比起来,同样是要贫瘠不少,但已经是比西凉要好上太多。叛军为了迁移西凉之民进入扶风,同时也要鼓励百姓耕种,自然也就缺少时间去进攻汉军。
当皇甫嵩离开之后,张温到来之后,汉军立即调整了政策,开始集中兵力准备进攻叛军,然后就发生了淡水和川口的丢失、只要一有机会叛军,就会立即进攻汉军,来争取自己的胜利。
因此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这个完全是防守模式的营寨都不怎么的正常。而且叛军不像汉军,汉军虽然也有着骑兵,但还是步卒居多,这也是皇甫嵩决定采用守势,积蓄力量,然后在击破叛军的策略。实际上皇甫嵩已经成功了,叛军虽然在努力的想要恢复西凉和扶风等地的粮食生产,但二十万青壮的离开,造成的影响,还有战争的破坏,都使得叛军的努力,成效不是很大。一年生产的粮食最后也不过是刚刚够百姓糊口而已,韩遂他们还要不停的运去一些粮食,来帮助百姓。如果继续皇甫嵩的政策,只要再有一年的时间,叛军就会分崩离析,烟消云散。只是,可惜……
现在营寨外如此的布置,已经是把营寨内骑兵的作用减少到了极致,要知道如果营寨之内有着三千到四千的骑兵即便是和汉军野战,也会让杨奇很是头疼一阵,如果是在汉军进攻的时候突然杀出,说不定还能够反败为胜,现在这样的布置,让人很是不解。
李傕和郭汜二人低头思索着这一切,慢慢的二人同时想到了一个可能,一个让二人兴奋无比的可能。
二人打马来到杨奇所在的地方,在杨奇接见二人之后,二人立即把自己的猜想一五一十的告诉的杨奇。
杨奇平静的倾听着二人的诉说,心中已经渐渐的相信营寨之内叛军的人数并不多,甚至连之前探到的人数的一半都不到。之前根据斥候探查的结果,董卓军中的诸位推测营寨之内的叛军应该是六千人到八千人。现在根据杨奇观测和李傕二人的发现,现在营寨之内的人数应该只有三千到四千,或者更少。
李傕二人是从叛军的布置上看出的问题,杨奇则是从之前叛军射出的那一波箭矢之中看出的问题。虽然叛军掩饰的很好,但还是让杨奇看出了差错,士卒调动产生的烟尘,显然是被叛军的将领给忽略了。当时杨奇就有些疑惑,若是叛军真的有六千或者八千人,根本用不到从其他地方抽调兵力,因为营寨的营墙之上只需要三千人防守,即便是士卒站的紧密,也只需要四千人而已。还有着许多的预备队,叛军只需要让预备队登上营墙和在营墙之后准备就可以了,并不需要从其他地方抽调兵力。
不过因为杨奇一直担心那是叛军的诱敌之计,因此杨奇并不能拿定主意。直到李傕二人前来把他们的发现告之杨奇之时,杨奇才算是真正的确定,叛军现在营寨之中人数不足。也只有这样才能够说明这一切,弓箭手的调动是为了迷惑敌人,如果不是杨奇发现那些烟尘都是在营墙之上产生的,未必就能够发现,就算是发现,也只会是认为营寨之内士卒的调动。弓箭手集中一处,就是为了让杨奇计算错误,得到敌军依然没有减少的结果。
营寨外的布置则是以防万一,万一杨奇他们识破了那些也能够凭借有利的地形,进行防守,为援军的到来争取时间。杨奇相通了这一点之后,脸上的神色为之一动。叛军现在兵力不足,或许是一个机会,不过恐怕还要好好的思量一番。
杨奇就这样坐在战马之上思索着,杨奇没有命令下达,所有人也只能是就这样的站在原地,一时间汉军军营之内沉闷无比,只余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
汉军突然之间变得安静无比,没有一丝的举动,就那样静静的伫立在那里。汉军诡异的举动让营寨之内的叛军很是感到压抑。李璆就是这支叛军的将领,之前他并不是叛军,而只是汉军之中一个普普通通的军侯而已,在成宜校尉手下当差。但一切都在两年前,韩遂派了一人来见成宜之后,发生了变化。后来他才是知道,那个人是韩遂派来和成宜商议一同起兵的。成宜同意了,然后李璆的一切就开始了变化。
成宜开始大规模的招收士卒,从四千人爆增到两万余人,李璆作为成宜的亲信,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了一名校尉。
在打下淡水之后。奉命驻扎在此。
第一百三十章 战争将起
现在李璆紧张的看着营寨之外汉军的一举一动,李璆的双手之中握满了汗水。营寨之外汉军的一举一动,都是让李璆紧张不已。
营寨之内,现在正如杨奇的猜测一样,剩余的士卒并不多,甚至比杨奇猜测的还要少上许多,现在营寨之内只有着两千士卒,虽然都是精锐步卒,但是李璆还是心中还是踹踹,没有一丝的底气。两千士卒把守营寨,虽然有着完善的防御措施,李璆还是没有任何的安全感,李璆这些时日一直都是在祈祷汉军不后悔到来,但显然这些日子他并不心诚。
李璆心中暗恨,如果不是北宫伯玉突然调走了那许多的士卒,他也不用落得如此下场。虽然他不是属于北宫伯玉麾下,成宜和北宫伯玉也只是合作而已。但实际上,成宜等人更像是韩遂的部下,他们只听从韩遂的命令。但北宫伯玉的命令,却也不能不听,至少现在叛军之中,韩遂边章之下就是北宫伯玉和李文侯。虽然已经隐隐的分成了两个阵营,但现在至少还是保持着统一的态势。尤其是在这种时候,韩遂更是保持着内部的统一。
因此李璆在来淡水之前就被嘱托过,虽然和北宫伯玉不和,但是他的命令还是听从的。因此李璆虽然不满,但命令到达之时还是咬着牙认了。李璆当时也是有些大意了,汉军怎么自从皇甫嵩离开之后,汉军一直都是处于防守之中。这么长的时间之中没有动作,李璆也是有些懈怠了。没有想到汉军居然会在这个时候突然攻来,虽然已经得到了消息,但当汉军突然出现在营寨之下的时候,李璆还是震惊非常。
李璆在汉军到来之后一直都是提心吊胆的,暗中的祈祷着汉军不会发现这一切,但是汉军自从刚才开始就一直静静的呆在那里,让李璆心中紧张不已。以现在营中的士卒人数,如果汉军发动进攻,能不能坚持下来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了。不是李璆未战先怯,而是因为现在他们确实是处于绝对不利的状态,两千人连营墙之上都站不满,如何能够做到防守。营寨又不是城池,里面也没有百姓,当然也不能让百姓来帮助守城,自然是不能像城池之中一样,只要有这少数的士卒就能很好的守住城池。
营寨之外的杨奇自然是不知道营寨之内李璆现在的想法,杨奇依然是静静的思索着一切。思索着对策。等着董卓大军的到来,自然是最安稳的做法,但是……杨奇抬头看着前面的营寨,如果在这段时间内叛军增兵那怎么办。杨奇一时间也有些拿不定主意。
良久之后,杨奇眼中闪过坚定的光芒,杨奇已经下定了决心
“李傕。”
“属下在。”
“带人去把四周的百姓都给我集中过来。”杨奇看着远处的营寨,眼中闪过骇人的寒光,“不论男女老幼,只要是能走的都给我带来。”
“诺。”李傕领命之后,立即打马而去。
“郭汜。”
“在。”
“现在开始为之后的攻城做准备,郭汜整备本部兵马,最后攻城还是要靠你们。”
“诺。”郭汜亦是打马而去。
“千万。”
“大人。”
“整理人马,把守四周要道,不得让一人从营寨之中走出,尤其注意淡水河上状况,河水便利,敌人说不得首先是从河面上来。”
“诺。”千万先是接令,然后却是担忧道:“大人,我们是大人本部兵马,若是离开,大人这里……”
杨奇挥手打断千万,道:“无事,有亲兵八百,我自是无事。”
杨奇如此说,千万自然是不能继续反驳,若是再说就是质疑杨奇的命令,因此低头退下,带领着人马向着四面而去。
“陈林,你安排人手去通知陈元和刘艮,停止安营扎寨,所有人都移到这里来,今天之内一定要拿下淡水营寨,这么好的机会并不常见,若是能够拿下这里,日后一切也就简单了许多,或许计划是该变一变了……”杨奇的声音越来越小,但杨奇的意思陈林已经明白,至于后面杨奇是什么意思,陈林很聪明的闭口不谈,有些东西还是不知道的好,这是陈林在杨奇身边这么久学到的一个东西,也明白当时陈元为什么要告诉他要多听多做,但是少说少问。陈林一直紧守这一条准则,待在杨奇的身边实在是容易知道太多的东西,尤其是一些阳光之下的东西。虽然杨奇心中绝不会对他们起了防备,现在杨奇很多事情都还会找陈元商量,就是如此。但董卓却不会顾忌这些,如果需要董卓可不会放过他们,尤其是董卓把孙女许配给杨奇之后。
陈林安排人手前去送信,杨奇则是继续的观察着叛军营寨。杨奇虽然说是要在今天之内攻下,但心中却是真的没底。正如杨奇之前所说,若是有着万余精锐步卒,攻下营寨也非难事。但实际却是,杨奇手下全部都是骑兵,虽然步卒的训练,一天也未曾落下。但骑兵毕竟不同于步卒,因此他们主要训练还是针对骑兵,而不是步卒,毕竟时间和精力有限。骑兵攻城只能是一个笑话,战马又上不得城墙,还是要靠双脚和双足。
杨奇为此还是有些担忧。而且淡水营寨建于丘陵之上,本就有着地势之忧,至于最紧要的水源问题,也因为营寨内有着数口水井而被解决。即便是没有这些,援军可以快速到来,也是没有任何问题。现在又有着周围壕沟和鹿角的保护,事情也就更加的棘手,如何能够以最小的代价攻入营寨之中,就是杨奇要思索的事情,杨奇可不希望攻下营寨之后,却没有足够的兵力防守,那就真的是得不偿失了。
只是一时间杨奇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只能是等着李傕回来之后再作计较。
千万和李傕相继带兵离开,汉军的阵势也因此而变得越来越单薄。尤其是在郭汜手下的士卒突然全部下马,开始在郭汜的指挥下演练阵势的时候,营寨正面的汉军人数就更加的稀少。现在也就是只有杨奇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