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痕记-第2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想说什么。”忽必烈很认真地打量着郝经。
“我认为咱们应该班师北还。”
“不行。”忽必烈摇晃一下脑袋,“不光不能北返,还要加强对鄂州城的攻势。”
郝经叹息一声不复多言。
郝经逢人便说此次南征凶多吉少,但是,好多人只是笑着不置可否。一些文人可喜的是看到了忽必烈此次南征执行了反对屠杀政策,他们知道在耶律楚材那时,一些文人就不断宣传好生恶杀的道理,既反对蒙古军队的大肆屠杀,也反对州郡长吏,生杀任情。窝阔台南征金朝时,他又建议窝阔台下达了逃难之民,来降者免死的诏令,并请制旗数百,以给降民,使归田里,全活甚众。金朝首都开封即将被攻破时,大将速不台派使臣到蒙古汗廷说,金人抗拒持久,师多死伤,城下之日,宜屠之。那时,耶律楚材听到这个消息立即驰入奏曰:将士暴露数十年,所欲者土地人民耳。得地无民,将焉用之,奇巧之士,厚藏之家,皆萃于此,若尽杀之,将无所获。窝阔台同意了他的建议,诏罪止完颜氏,余皆勿问。当时汴梁城共有百万人,正是由于耶律楚材的建议才得以保全生命。其后攻取淮汉诸城,因为定例。从此蒙军屠城的现象大大减少了。禁止掠民为驱,实行编户制度在早期的征伐战争中,许多被征服地的百姓变成了蒙古贵族的驱口,沦为奴隶。时诸王大臣及诸将校所得驱口,往往寄留诸都,几居天下之半。耶律楚材力图改变这种状况,提出括户口,皆籍为编民。但对于如何编户,朝内大臣也有意见分歧,多数人主张蒙古和西域各国以丁为户。耶律楚材独以为不可,自古有中原者,未尝以丁为户。若果为之,可输一年之赋,随即逃散矣。耶律楚材主张制定政策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历史传统,反对扑买课税,禁止以权谋私西域各国实行的是一种由商人包税的扑买制度。西域和汉族商人要求把这种制度搬到中原,以银一百四十万两扑买天下课税。耶律楚材坚决反对,他说,此贪利之徒,罔上虐下,为害甚大。从表面看,用耶律楚材征收赋税的办法,一年才能征收50多万两银子,加上其他收入,数目也不太大。而那些商人提出包税,一下子就上交国家140万两白银,确实有一定诱惑力。但耶律楚材深知,商人拿出140万两,就会向百姓加倍地征收赋税,会大大加重百姓的负担,因此他不同意采取这种办法。当时,所在官吏取借回鹘债银,其年则倍之,次年则并息又倍之,谓之羊羔利。积而不已,往往破家散族,以至妻子为质,然终不能偿。楚材奏令本利相侔而止,永为定制,民间所负者,官为代偿之。这是打击高利贷剥削的一项重要措施。当时蒙古贵族不仅抢掠奴隶、财富,还勾结回回商人经商谋利,往往借贷官钱作为本钱,实质上是挪用公款,借公物以肥私,既危害国家利益,又危害百姓。耶律楚材建议贸易借贷官物者罪之,要求禁止官吏以公款官物经商取利。他还提出监主自盗官物者死。贡献礼物,为害非轻,深宜禁断。对于后一条主张窝阔台说,自愿馈赠者,宜听之。耶律楚材说,害之端,必由于此。律楚材建议窝阔台遣人入城,求孔子后,得五十一代孙元措,奉袭封衍圣公,付以林庙地,借以争取大批儒生。同时命收太常礼乐生,有诏名儒梁陟、王万庆、赵著等,使直译九经,进讲东宫。又率大臣子孙,执经解,知圣人之道。古汗廷正式建立了国子学,以冯志常为国子总教,命侍臣子弟十八人入学。在此前后,各地的庙学也逐步恢复,并得到了耶律楚材的大力支持和鼓励。在尊孔兴学的同时,耶律楚材还注意搜集整理儒家经典。当成吉思汗的军队攻下西夏灵武时,诸将争取子女玉帛,楚材独收遗书及大黄药材。因为他认为儒家典籍可以使人了解圣人之道,而大黄药材却可以治病救命,它们比子女玉帛更重要。耶律楚材知道国家承大乱之后,天纲绝,地轴折,人理灭。所谓更造夫妇,肇有父子,信之有矣。作为一介书生,他终于对成吉思汗父子的政策发生了重大影响,从而使中原先进的经济文化得到恢复和发展的机会,使征服者最后被圣人门徒所征服。灭亡金朝是成吉思汗的既定方针,其在临终三条遗嘱中专门提出了,假道于宋,宋、金世仇,必能许我,则下兵唐、邓,直捣大梁。金急,必征兵潼关。然以数万之众,千里赴援,人马疲弊,虽至弗能战,破之必矣的灭金方略。窝阔台即位后便发动了灭金战争,当时金已经摆脱了三面受敌的局面,可以集中兵力与蒙军进行较量。金哀宗时对金军进行了整编,组建了一支十几万人的精兵,选拔屡立战功的完颜合达为平章政事兼权枢密副使,又提拔支持哀宗继位的重臣移剌蒲阿为权枢密使,共同担任这支机动部队的统帅,立行省于阌乡,以备潼关。成吉思汗的灭金方略是假道于宋,下兵唐邓,灭金主力,即攻克汴京,联宋灭金。蒙军由朵忽鲁率领进围陕西庆阳,金为缓兵之计,不仅送羊酒特意犒劳蒙古军队,还派使者至蒙古汗廷以缓和双方关系,遭到拒绝,金军在大昌原打败蒙军,解庆阳之围,这是蒙金战争以来,金军取得的一次最大胜利。窝阔台亲征南伐,拖雷、蒙哥率师从,诸王阿勒赤歹、口温不花各率本部人马兵分三路,向金军发起进攻。东路军汉族名将史天泽进围金军武仙于旧卫州。西路军由拖雷率领,南下与原在庆阳地区的蒙军会合围攻凤翔,窝阔台亲率中路军过黄河占领同州、华州和京兆东南部分地区,牵制屯驻在阌乡和渑池的合达和蒲阿率领的十几万机动兵力。速不台攻破潼关南小关,卢氏、朱阳等地皆残破,合达与蒲阿两行省决定放弃京兆,令京兆守将将居民迁至河南,退保潼关。从此,潼关以西非复金地。蒙古军占领了向金朝首都开封进军的战略基地。假道于宋,窝阔台召集诸王众将商讨灭金方略,做出了三路灭金的战略部署,窝阔台大汗亲率中路军由山西南下渡黄河,攻占河中府,入洛阳,直指开封,左路军进攻山东济南,右路军由拖雷率领,绕道宋境,下兵唐邓捣汴京之背。拖雷从凤翔南下之际先派使者到南宋四川方面希望假道并约合兵灭金,结果使者刚到陕西青野原就被南宋守将杀死,拖雷大怒,于是破宝鸡后率军入大散关进入宋境。南下席卷了大安军、利州、代州等地,又破武休关,经华阳等地取洋州,入兴元。先锋将领按竺尔向四川制置使桂如渊假道,桂如渊被迫派向导引蒙军经凤关、金州取房州。蒙古军北上,在武当山大破金兵,到达汉水南岸的钧州。从钧州渡汉水,进入金朝唐邓地区,完成了假道于宋,下兵唐邓的战略计划。中路军在窝阔台的亲自率领下攻克河中府,窝阔台军由河清县白坡渡过黄河,这时,拖雷的信使送来了右路军已渡汉水的消息,窝阔台立即派诸王口温不花等率万余骑兵接应。面临这种南北夹攻的形势,金朝省院官员上奏,主张固守各处城池,坚壁清野,使蒙军欲攻不能,欲战不得。金哀宗认为这种消极防守的方针无异于等待对方各个击破坐以待毙,无可奈何地采用了孤注一掷与蒙军决战的方针,命令合达蒲阿率领金军主力屯兵襄邓,与蒙军拖雷部决战。拖雷面对敌众我寡的形势,先是主动撤退,隐蔽军力,然后又用机动作战的方式,散浸而北,先后攻破了邓州以北的泌阳、南阳、方城、襄城等地,直到开封南边诸县,准备乘虚直捣汴京。合达、蒲阿为了保卫首都,只好率军从邓州尾随蒙军之后向开封进发。双方发生三峰山会战,金军无一人得逃者,诸将多死,惟武仙逃去。攻克汴京,联宋灭金速不台进围汴京,先派使谕降。金哀宗送曹王讹可为质,派出议和使者,但并无结果。速不台下令蒙军攻城,令俘虏及妇女用柴草填平护城壕,在开封城外筑城,城上有垛口楼橹,并有深广一丈左右的壕沟,将汴京围了个水泄不通。然后先用石炮攻城,每城一角置炮百余枝,更遽上下,昼夜不息,不数日石几与里城平。守城者则使用当时先进的火器震天雷、飞火枪,给蒙军以极大杀伤。开封城内仓库匮乏,粮食渐尽,出现了人相食的惨象。金将完颜思烈、武仙等率军营救,又被速不台打败。金哀宗在粮尽援绝的情况下,决定放弃开封,出就外兵。从汴京出发时,渡过黄河,进攻卫州兵败。金哀宗只与六七人逃往归德。速不台听说金哀宗逃走,立即率兵包围汴京,并派出一支军队追击哀宗。金西面元帅崔立发动政变,杀死未及逃走的二相,派人向速不台请降。速不台进入汴京城,驻扎在宫城南门外的青城,派急使至蒙古汗廷,要求屠城,后被耶律楚材阻止。窝阔台派王楫出使南宋,商谈联兵灭金之事,双方约定灭金后以河南地归宋。南宋遵约派孟珙率军进攻唐邓,打败武仙军。金哀宗逃至蔡州派使者与宋讲和,南宋拒绝了金朝的要求。由于蔡州城坚池深,蒙军久攻不下,又派王楫使宋,要求宋朝发兵运粮给以支援。宋蒙两军联合对蔡州发动了猛烈进攻,蒙宋联军涌入城内,金哀宗在幽兰阁自缢而死。宋蒙开战宋蒙联兵灭金后,蒙古汗国并没有兑现将河南地归还宋朝的诺言,仅将陈蔡东南地区归宋,不少宋人对此感到不平,其中一些人产生了侥幸求胜的心理。
第一0九章
郝经掉队了。
郝经喝醉的时候,大军已经开拔了。
郝经一个人醉卧在一家旅馆里,他想到此次征宋也许宋人多有死伤,但蒙古大军也会陷入泥淖的。当初,蒙宋曾经联手攻金,理宗皇帝并没有想到以后蒙古大军会在灭金以后就对宋地大举进兵,郝经想到这儿,觉得皇权有时候也是很可笑的。
那时,淮东制置使赵癸与其兄两淮制置使赵范提出了守河据关,收复三京的建议,企图乘蒙古主力北还、河南空虚之机,收复西京洛阳、东京汴京和南京归德。宋理宗赵昀命知庐州全子才等率军合淮西兵向汴京进军,汴京守将李伯渊等杀崔立出降。攻金的过程中,蒙古军队曾经决开黄河大堤企图水淹金军,结果导致了黄河泛滥,道路难行,其水深及腰甚至有没人之处,宋军行军和运粮都十分困难。宋将徐敏子领兵向洛阳进发,蒙古东道诸王塔察儿令守将设空城诱使宋军轻进。蒙军截击宋军,并向洛阳逼进。宋军虽未战败,但也只好撤兵,为蒙古南下攻宋提供了借口。窝阔台在答兰答八思建立行宫,召集诸王大臣会议,决定南下伐宋,并再次进行西征。南征之师兵分三路,西路军由阔端率领攻取四川,中路军由窝阔台第三子阔出率领进攻汉水及长江流域,东路军由宗王口温不花率领进攻江淮。
出身汪古部的原金朝降将汪世显叛宋降蒙,并引蒙军南下,阔出与诸王众将失吉忽秃忽、口温不花、塔思以及汉将史天泽、张柔与原屯黄河沿线的塔察儿会合,渡河南下,接连攻下唐州、枣阳、光化军,原投降宋朝的金军将领纷纷叛宋降蒙,张柔攻下郢州。不久,襄阳守军内讧,将领王曼投降蒙古,结果襄阳被蒙军占领。襄阳是南宋守卫疆域的重镇,生聚繁庶,城高池深,钱粮在仓库者不下30万,弓矢器械24库。宋军遭到极其惨重的损失。但宋将孟珙、杜杲、吕文德合力抵抗,曾先后打败口温不花与察罕等人。后来孟珙还收复了信阳、光化军和襄阳等地。而窝阔台的爱子阔出也在进攻江陵时阵亡了。那时,蒙古汗国还没有打算灭掉宋朝,只是重在劫掠人口财物,故而不少城市得而复失,包括成都等地不久又落入宋军手中。宋朝以孟珙为四川制置使,他改革积弊,大兴屯田,使东川的局势大为改观。后来又任命立有大功的余?为四川安抚大使,负责川中防务。余?在四川积极改革,招揽人才,先后修建了青居、大获、钓鱼、云顶、天生等几十座山城,皆因山为垒,寨布星分,为诸郡治所,屯兵积粮为必守之计,各个城市又互相联络,形成一个有效的防御体系,蜀地的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南下攻宋的同时,窝阔台还派出两支西征军,征服波斯地区的军队进军比较顺利,札兰丁兵败逃亡,被曲儿忒人杀死,但远征钦察等地的军队却遇到顽强的抵抗,因为那里的百姓难攻,为此窝阔台根据察合台的建议组织了长子西征军,对于各支贵族出征的人员以及西征军的领导,窝阔台都做出了明确规定,出征者之中凡管领百姓的宗王,应在其诸子中命其长子出征。不管领百姓的宗王们、万户长、千户长、百户长、十户长,无论何人,也应命其长子出征。公主、驸马们,也应照规矩命其长子出征。命出征钦察草原和那些边远地区的宗王拖雷汗诸子中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