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痕记-第2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别适宜在沙汉干旱草原和湿润草原上行走,蒙古靴做工精细,靴帮靴?上多绣制或剪贴有精美的花纹图案,各种靴子靴身都比较宽大,里面可衬皮衬毡可以套穿棉袜毡袜,穿著靴子除和长袍协调外还便于骑马护膝,冬可御寒,夏可防蛇防蚊。远古时蒙古族围以护腰儿,后以狍皮为服,再后来以兽皮牲畜的皮毛是他们的主要衣饰原料,随著活动区域的扩大,与北方各民族和中原汉族的接触日益增多,纺织品开始传入,以毡皮毛皮革制作服饰的单一局面被打破,式样上也吸收了突厥契丹人的圆领长抱束腰罩幞头穿短靴适于牧猎的装束特点,忽必烈时又改北方民族服装上左衽的鲜明特点为右衽,服饰主更包括首饰袍子腰带靴子四个部分。蒙古人喜欢首饰佩挂首饰戴帽,男子多戴各色扁帽,已婚妇女多戴麒姑帽,用桦树皮围合帽高尺许顶端呈四边形,外用彩绸包裹,缀以珠片、孔雀毛、琥珀,幞头包法一般是将三四尺甚至更长一些的布或绸缎在头上由后至前缠几圈,最后头巾的两头垂下左右各一,因此又称垂巾幞头。至今妇女仍多行此制,不过包法稍有不同,姑娘们喜欢将头巾缠绕后,在右侧挽一个结,将穗头垂下,已婚妇女则多用头巾包住头顶后,缠一圈不留穗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落以后下令每个人都要罩头巾,以表示头戏上飘有旌旗之角,希望民族强大之精神常在,后来还出现了一种卷檐圆顶或尖顶的帽子,其帽之檐甚窄,帽之顶,敷以朱英,帽之前缀以银佛,制以毡,或以皮。那种帽子就是由察必夫人设计,这真是她的一个杰出创造。
察必脱去忽必烈的戎装,她希望知道忽必烈内心里是不想和宋人谈和的。
“王爷,你以后是要称制统治天下的,要度量弘广,知人善任使。赵壁是个难得的人才,你信用儒术,才能以变蛮夷,立经陈纪,为一代之制者,规模宏远。想那赵壁能对你坦诚相待,说出了给宋人讲和的理由,你还是要三思而后行的。”察必劝导忽必烈说,“想当初,蒙哥大汗以钩考之名,大兴冤狱,金莲川的官员几乎被蒙哥迫害殆尽,现在,一些忠于你的文人和将军依然愿意跟随你在前线卖命,他们以后都是你开国的文臣武将呀。所有,你一定要听取他们的一些意见和评议,这样,对你是有好处的。”
“察必,你说出这样暖心暖肺的话,我真是很感动,以后,我是说我称汗以后,一定立你为皇后的。”忽必烈心中暖流涌动,鼻子酸酸的。察必身穿大红礼服,头戴固姑冠,忽必烈越看越觉得心动。在金莲川,忽必烈已经接受了汉文化,也知道,佛陀因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菩提树下所悟,也不过是一个缘字。他很珍惜和察必的缘份,有时候他认为是长生天把察必派给自己的。在一些重大决策时,察必总是能给他出谋划策。
正在这时,月赤察儿走进帐内。
第四十一章
忽必烈自率军渡过淮河以后,就决心攻下大宋,当蒙哥去世的消息传来后,更多的人劝他回师和林夺取汗位,因为种种迹象表明在和林的阿里不哥们意称汗。忽必烈认为不能草率收兵,他以为此时回兵,以后再攻宋的话,自己所做的一切都会付诸东流。
忽必烈见月赤察儿进来,他知道会有南宋军情禀报,便示意察必进内帐休息。
“王爷,那个来援鄂州的人叫贾似道,他的来头被我弄清楚了。”月赤察儿低声对忽必烈说,“此人并无大志,只是一个好玩蟋蟀的小儿。”
忽必烈亲手递给月赤察儿一杯茶,他仔细地听月赤察儿给自己带来的消息。忽必烈非常信任月赤察儿,这是一个从十六岁就跟着他的护卫。月赤察儿是当年被成吉思汗称为四杰之一的博尔忽之曾孙,以勋臣后裔召入朝为怯薛官,后来,他被忽必烈命为怯薛长,授宣徽使,掌管宫廷饮膳、怯薛给授、诸王赏赐及蒙古财赋等事务,曾率所部怯薛和属僚参与开凿通惠河,加授知枢密院事,与后来的伯颜?安童?完泽同为忽必烈的亲信重臣。在忽必烈八十一岁那一年被一个爆竹惊昏病死后,忽必烈的孙子铁穆尔继位,月赤察儿为行省右丞相,封淇阳王,漠北诸王诸将皆听其指挥,时西北叛王部众多归降,月赤察儿奏请移军驻戍并屯田於按台山之北而安置降人於山南以便防范,于是西北边境安宁,因功先後受赐江南田万亩又得增赐清州民户一万七千多户为食邑。铁穆耳也叫孛儿只斤铁穆耳,又称完泽笃皇帝,他是在忽必烈称帝五年以后才出生的,其父真金被忽必烈为皇太子,只可惜没有当皇帝的命,过早的病殁了。太子真金去世,按照嫡长子继位的传统观念忽必烈把希望寄托在铁穆耳身上,并派他统兵讨伐叛王哈丹,接着又派他镇守蒙古汗国故都哈剌和林掌管北方防务,在玉昔贴木儿请求之下,忽必烈将原来属于真金的印玺皇太子宝授给铁穆耳。铁穆耳在重臣伯颜和玉昔贴木儿的支持下,由宗室诸王会议推立为帝。他继位后继续实行忽必烈晚年的减免赋役和赈济灾民之策,并下诏减速免所在本年包银、俸钞以及内郡地税和江淮以南州县当年的一半夏税,后来又多次下诏减免赋税,其中规模较大的有停止一切非急需的工程营建,免除本年五月以前积欠的钱粮,要求权贵豪绅交纳所隐匿的江南田租以减轻小民负担,下诏减免受灾郡县田租的十分之三,受灾严重地区全部减免,老弱残疾及人丁稀少的民户免除三年差税,同时停止灾年的一切土木工程,还派使节巡视各地了解民间疾苦,免除当年内郡包银俸钞和江南夏税的十分之三,在减轻民众负担的同时还三令五申要求地方官员鼓励农桑,发展生产。最有意思的是他从祖父那里接过皇位就下诏罢征安南,宽宥其抗命之罪,释放了扣押的安南使节,着手缓和与周边各国的关系,放弃了忽必烈动辄征战继续扩张的政策,对待贵族官僚则采取恩威并施的方针,一方面多次赏赐诸王公主驸马,增加官员俸禄,另一方面厉行整顿吏治约束权贵,即位的第二个月便下诏各道廉访司及时追查转运司官员欺隐奸诈的案子,以防止管财政的官员贪污中饱,同年十月要求中书省臣约束属宫官,凡对公事敷衍塞责者处以笞刑。他曾下诏告诫全体官吏,有再犯贪赃之罪者罪加二等,从重处理,不久又将对贪赃罪的处理改为罪加三等。还下诏禁止诸王擅自干预地方行政,江南朱清等贪污贿赂案被揭发出来,牵连了一大批官员,促使他再一次下决心查处贪污官员,他下令天下官员体恤民情减省刑罚免除灾民差税一至三年不等,鉴于江南佃户田租过重,在过去减过十分之三的基础上再减十分之二且永为定例,同时开放山场河泊任民采捕,在对外关系方面他拒绝大臣对日用兵的请求,在大德三年派江浙释教总统僧人宁一山出使日本,恢复了两国间的正常贸易和文化往来。后期曾一度用兵西南发兵两万出征八百媳妇国,就是今天的泰国北部缅甸东北部,治京泰国清迈,因金齿缅甸腊戍一带诸国阻击元朝的征缅归师元军损失惨重,他便决心不再对西南用兵并达成了与笃哇、察八儿等西北诸王的和解,延续几十年的西北战乱得以平息。当然,忽必烈不会想到后来月赤察儿会成为辅佐他孙子的重臣。后来的月亦察儿被派到漠北辅佐晋王甘麻剌督军,那年秋天海都和笃哇大举东犯,月赤察儿分领一军,配合海山和甘麻剌与敌激战于帖坚古山,击退敌军,又率军从海山西逾按台山讨伐叛王明里铁木儿并掠取察八儿妻子和部众十余万口而还。怯薛是在成吉思汗时形成的一种卫戍制度,由当时的四杰博尔忽、博尔术、木华黎、和赤老温四人分任,后来,怯薛的权力加大,职务包括冠服、弓矢、饮食、文史、车马、府库和医药以及卜祝等事,入卫怯薛的人都是贵胄子弟,也是皇族身边的红人。月赤察儿就成了忽必烈的亲信,常常口传忽必烈的一些意见或帮忽必烈办一些机密大事。忽必烈率兵攻克了大胜关以后,并命张柔攻下淮南五关中最为险要的虎头关,蒙古名将霸都鲁与淮南宋军主力决战于挂车岭,宋军大败南逃。忽必烈的军队抵达长江北岸,与九江隔岸相望,准备强行渡江。忽必烈在兵至襄樊的时候,他很想知道他的对手临安的情况,于是,就派月赤察儿去打探情况。
忽必烈听到月赤察儿学说一番后,心情好多了。原来,在他兵至襄樊时,南宋内部展开了一场和战之争。当时,权相丁大全主张迁都以避蒙军之锋,最先站出来和丁大全针锋相对的人就是贾似道。那时,贾似道也没有料到正是他和丁大全的政见不一,会赢得了理宗皇帝还有一些臣子的赞同与拥护。丁大全是理宗嘉熙二年的进士,先被调任萧山尉,后被安抚使史严之赏识。丁大全出身低微,在世上面前总摆出一副想讨好的谦卑态度,极力讨好当时倍受宠信的理宗内待卢允升和董宋臣,由史严推荐不久便从萧山尉升职为大理司直和添差通判到饶州。入为太府寺簿,调尚书禁监所检阅江州分司,复兼枢密院编修官。拜右正言兼侍讲,旋即改为右司谏,拜殿中侍御史。成为朝中红人,他首先攻击的人是董槐。董槐是嘉定年间的进士,嘉熙年间曾提点湖北荆狱知江州潭州,平息常德兵变,救济南来江北的流民,成绩十分显著。在淳?年间任沿江制置使知建康府,整肃军纪、加强训练。后来,董槐任权广西转运判官兼提点刑狱,协和西南少数民族,与交趾建立友好贸易关系,回朝后任右丞相兼枢密使,以整顿纲纪为急务,这样一来便得罪了许多人,更引来无数妒忌和猜疑。丁大全知道自己入朝以来,并无半点可以在人前夸耀的政绩,想凭劳而苦干压董槐一头比登天还难,想推倒董槐只能暗地下手。他先上疏弹劾董槐功高震主,特权谋私,图谋不轨。奏章呈上去,他急不可待地盼理宗立刻下旨罢董槐的相位,等到半夜不见动静,他没了耐性,竟穿戴整齐调隅兵百余人,持刀露刃地包围了董槐的府第。以台牒驱迫董槐出来,董槐并无思想准备,听丁大全声嘶力竭地叫唤,就出来了。众隅兵一拥而上,围住董槐,丁大全假传圣旨,命董槐随去大理寺,想借此恐吓董槐。一行人出了北关,丁大全又命人弃了董槐,高呼几声散了。董槐缓步走进接待室,过了好久罢相之旨才传下来,从此了丁大全更加倨傲,他弹劾董槐之后,又进升为右谏议大夫端明股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封丹阳郡侯,进同知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拜参知政事,后又任右丞相兼枢密使,进封公。丁大全任用袁?作九江制置使,袁?贪婪而且苛刻,他主管向当地渔湖土豪收纳税银,因丁大全督促得十分急迫,便就拘捕了一些渔湖土豪残酷催逼,结果惹怒了众人,那些渔人竟背弃大宋把所有的渔舟都用来援助北来入侵的蒙古人,给朝廷带来极大的威胁。太学生陈宗、刘黻、黄铺、曾唯、陈宜中、林则祖六人优阀上书要求罢免大全职务,当时的台臣翁应弼、吴衍都是丁大全的鹰犬,他们钳制太学,颠倒黑白,最后竟贬逐陈宗等人,当时宫外丁大全与马天骥专恣用事,壅蔽上听,宫内阁贵妃信得宠爱,理宗无心理会朝政。朝野上下岌岌可危,朝廷上有许多人都是丁大全的党羽,官官相护,丁大全因而有恃无恐。忽必烈大军攻打鄂州时,边关报急的文书传到朝廷,丁大全隐而不报,以致战事日益转向不利。兀良哈得由云南入交趾,从邕州攻广西破湖南,兵逼临安,丁大全才上报理宗,宋理宗如梦初醒,不知所措。少庄主约几个文臣上书理宗说,丁大全人如含沙射影之鬼蜮,行如穿箭之道,引用凶恶,陷害忠良,遏塞言路,扰乱朝纲。臣等乞陛下将其罢官远放,以伸张大宋王法,谢天下黎民。理宗皇帝不以为然,少庄主当面和他拍案争吵到,丁大全奸诈阴险,狠毒贪残,假借陛下的声威钳天下百姓之口,依仗陛下所赐的爵禄笼天下财路干一己之身。少庄主还罗列丁大全绝言路、坏人才、竭民力、误边防四罪。理宗大怒,罢免了丁大全,命其以观文殿大学士知镇江府。大臣们一致建议再将他贬到边远之地,诏送南康军居住。次年,监察御史刘应龙请皇帝再向远发配丁大全,于是理宗又追削两官,移至贵州四练使。丁大全贼心不死,与贵州州守淤翁明在酒桌上商议暗造弓矢,通谋蛮夷以图不轨,被朱?孙告到朝廷,再移置新州。太常少卿兼权直告人院刘震孙又上疏请求把丁大全发配到海岛。令将官毕迁护送丁大全到海岛,舟过藤州,挤之于水而亡。丁大全不仅专权自恣而且贪财好色,当年任淮西知州时淮西总领郑羽富甲吴门,丁大全见财起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