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海龙腾-第7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瓜氯ィ馐亲畈畹墓岢梗庋ス岢沟母刹渴亲蠲挥凶ヂ涫邓降母刹俊1匦敫莸钡氐氖导是榭觯氲钡氐氖导式岷希阉岢瓜氯ィ獠攀钦嬲穆涫怠�
解放思想还要体现在发展政策的制定上。为什么有的政策出台后,反应平淡,难以执行?有的政策出台后,反响积极,很受欢迎?关键在于政策是否管用。制定一个好的政策,既要吃透上下两头,又要了解左右四方,这都需要解放思想。有时候,要出台一项政策,方方面面的阻力不xiǎo,政策形成的过程,往往变成了部mén讨价还价的过程,在征求意见时,每一个部mén都列出自己的部mén利益或者对自己部mén有利的东西塞进去。如果每个部mén只考虑自身利益,谁来代表基层、谁来代表老百姓、谁来代表企业?这样下去是不行的,是要影响发展大局的。为什么我们说要开阔眼界、开阔思路,还要开阔xiōng襟?没有全局的观念,不能够想大局、想发展、想百姓,没有这种广阔的xiōng襟,我们解放思想就不可能顺利地进行。
解放思想还要体现在发展措施的落实上。现在,不少事情,不是没有部署,不是没有措施,也不是没有政策,关键是落实不够。我们领导干部不仅要有科学决策的能力,而且要有抓落实的本领;不仅要善于谋划思路,而且要善于推动落实;不仅要自己带头抓落实,而且要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xìng,推动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淮yīn的领导说得很好,领导干部是不是以抓工业为第一方略,不看你怎么写、怎么说、发什么文,要看你抓不抓项目、看你抓了多少项目。盐渎的领导挂牌,每人抓个项目,抓得怎么样,要定期向大家jiāo待,让大家评价。在所有的运转环节上,抓落实是最难的。我们强调要有一支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少出事的领导干部队伍,指的就是我们要有一支善于抓落实的队伍。所以,解放思路,不是从理论到理论,而是从实践出发经过理论还到实践,就是到最后把事情干成了,作为它的归宿。这就是我们江东当前发展所要求的解放思想。”
在李元焯书记主要强调了解放思想之后,萧宸这一次的发言,让大家开始相信一个传言可能是空xùe来风未必无因了,因为萧宸这一次讲话,不再是只涉及党务和纪律,而是在他出任省委副书记之后第一次涉及经济建设,而且还是很明确的指出了一些问题。这让大家联想到最近传得很多的一个话题:萧宸同志在“倒余”事件中的表现让中央几位首长颇为满意,他的表现已经逐渐脱离或者至少说淡化了派系政治影响。据说有中央主要领导的身边人sī下表示萧宸“有王天下之势”,江东方面一些消息灵通的干部都纷纷猜测,也许萧书记的位置可能要再往上或者说往前挪一挪了。
萧宸这次的讲话,的确开始涉及经济,涉及其实不足以形容,完全是大谈特谈,他说:“进入‘十一五’以来,省委、省政fǔ更加重视区域共同发展问题,把加快苏北振兴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并作为重要课题来研究。这是因为无论是土地面积还是人口总量苏北均约占全省的一半,没有苏北的xiǎo康就没有全省的xiǎo康,没有苏北的基本现代化就没有全省的率先基本现代化。但是,从苏北目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看,苏北不仅在经济总量和均量上占全省的比重越来越xiǎo,有的经济指标甚至不到全国平均水平,与苏南的差距不是在缩xiǎo,而是越来越大。2000年,苏北五市人均gdp为6289元,是全省的53。4%、苏南的28。3%;到2005年,苏北五市人均gdp虽然达到12910元,但是却降到了全省的45%,苏南的2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021元;2000年,苏北五市财政总收入为130。28亿元,是全省的15。1%、苏南的24。7%;到2005年,苏北五市财政总收入为501。13亿元,降到了全省的12。7%、苏南的20。3%。
对于处在东部沿海的江东来说,苏南、苏北差距如此之大是极不正常的。究其原因,有人认为是区位问题,我认为区位不是根本原因,齐东济林、旭升、荷泽区位与苏北大致相同,发展照样很快;也有人认为是资源不丰富,我认为资源也不是决定因素,张港没有煤炭,照样办起了火力发电厂,没有石英砂,照样办起了玻璃厂;又有人认为是省委、省政fǔ对苏北的支持不够,我认为这种观点纯属胡说八道,历届省委、省政fǔ对苏北发展一直高度重视,特别是近年来先后采取了派驻扶贫工作队、实施‘四项转移’、‘五方挂钩’和共建开发区等一系列举措,并专mén出台了《关于加快苏北振兴的意见》,扶持的领域越来越宽,办法越来越实,力度越来越大;还有人认为是苏北干部的素质不高,我认为这种说法也是没有根据的。历史上苏北的干部在实践中也曾创造过许多辉煌,这是不容抹杀的。
那么,苏北长期发展滞后、经济不发达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除了历史上是洪区、老区、农区等客观因素外,我认为最根本的是苏北发展的内生动力jī发不够,正如元焯书记2005年3月31日在加快苏北振兴推进区域共同发展会议上所说:‘实践证明,对欠发达地区的发展给予支持是必要的,但靠外力帮助只能解一时之难。完全靠扶持起来成为先进地区的例子,江东没有,全国没有,世界上恐怕也没有。加快苏北振兴,决定xìng因素还在于jī发内生动力。’如何jī发苏北欠发达地区的内生动力?
第048章 在党校的讲话(下)
第048章在党校的讲话
萧宸说到这里顿了一顿,才接着说:“这个问题,我这几年一直在思考,通过这一次参加‘学齐东经验、立跨越之志、求更大突破’的大讨论活动,我谈一谈我的几点看法,我认为jī发苏北欠发达地区的内生动力,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
一、jī发苏北欠发达地区内生动力必须把最大限度地追求物质财富作为硬道理。追求物质利益是人的本xìng。人的这种本xìng是决定经济活动和经济过程最根本的因素。市场经济的一个理论前提就是把人看作是具有理xìng的经济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推进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人先富起来,目的就是通过发展市场经济来刺jī人们对物质财富的追求。因此,无论从人的本xìng需要来说,还是从繁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要求来说,都必须把最大限度地追求物质财富作为硬道理。
从发展的实践来看,哪个地区思想解放得快,老百姓追求物质财富的yù望最强烈,哪个地方市场化进程就快、经济发展也就快。例如温州。温州是‘七山两水一分田’,发展的自然基础条件并不好,在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经济发展水平也并不高,然而近年来温州却实现了快速发展、超常规发展,创造了‘温州神话’。是什么原因?关键是温州人‘人人当老板’的致富yù望十分强烈,市场经济意识觉醒得比较早。再如岭南顺德。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率先突破计划经济的束缚,尝试以市场为取向的各种做法,从此走上经济发展的快车道。2005年,实现gdp第一个gdp突破千亿元大关的县级经济体。
但是和发达地区相比,苏北欠发达地区人们思想解放得慢、观念转变得慢,没有真正把追求财富、发展经济放在第一位,思想观念中还有大量的计划经济、xiǎo农经济的残余,表现为‘安贫乐道’、‘xiǎo富即安’、‘等靠要’等。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当苏南在‘找市场’时,苏北却在‘找市长’,等待上级扶贫支持;当苏南全民动员抓经济时,苏北却在热衷一些非经济领域的创建活动,结果得到的是‘光荣的称号’,却甩不掉‘贫穷的帽子’;当苏南在大张旗鼓地鼓励干部群众大办乡镇工业时,苏北却在大搞农业结构调整;当苏南在狠抓招商引资、推进新型工业化时,苏北很多地方还没有找到大办工业推动经济发展的路子。正因为如此,多年来,苏北地区全民创业的jī情始终没有被完全jī活,加快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没有被充分jī发。
刚才元焯书记讲了,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经济发展的速度。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苏北的干部群众必须把最大限度地追求物质财富作为硬道理,让创业致富成为发展的主旋律。首先,要大力倡导‘创业是英雄、发财最光荣’的致富观念。通过选树典型、宣传引导,着力弘扬创业文化,充分调动老百姓创业致富的积极xìng和创造xìng,让老百姓普遍认识到,谁创业谁光荣、谁发财谁光荣、谁发展谁光荣,积极营造比富竞财的创业氛围。其次,要全面创优‘人人有钱赚、行行有人干’的发展环境。彻底拆除全民创业的一切mén槛,坚决打破全民创业的一切壁垒,鼓励民资民力进入各行各业,无论什么人、什么身份,只要想创业、在创业,都予以大力支持,只要不违背国家法律法规,都予以承认或默许。第三,要积极创新‘扶持扶大户、先富带共富’的帮扶办法。作为欠发达地区,政fǔ在资金、技术等方面对老百姓创业的扶持能力是有限的,如果是漫天撒网、人人有份,扶持效果将大打折扣,必须有选择、有重点地加强‘造血式’扶持。除了帮扶一些的确困难的弱势群体外,可以按照‘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共富’的基本思路,把扶持力量向创业大户倾斜,通过帮助创业大户来带动老百姓共同创业致富。
二、jī发苏北欠发达地区内生动力必须把走自己的路、大胆地闯作为硬要求。坚持走自己的路、大胆地闯就是要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上级的规定要求苏北化,始终做到‘不惟书、不惟上,只惟实’。上级的政策是站在全局的高度制定出来的,具有普遍xìng、原则xìng,不可能完全考虑到每个地方的个xìng情况。当前,苏北所处的发展阶段与发达地区大不相同,所具备的发展条件和发达地区也有很大差距,要想实现超常规发展,必须采取超常规举措。在贯彻执行上级政策要求时不能犯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的错误,在探索发展的实践中,也不能照搬发达地区的发展模式,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敢于涉入政策没有规定的空间、敢于冒别人不敢冒的风险、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
很多地区的发展实践证明,走自己的路、大胆地闯是区域经济实现快速发展的一**宝。改革开放之初,在全国很多地方还在仅限于发展传统农业经济时,义乌人已经大胆提出‘四个允许’,即允许农民经商、允许从事长途贩运、允许开放城乡市场、允许多渠道竞争,鼓励千家万户从事xiǎo商品经营,并逐步对这一产业实行‘联合重组’,推动裂变发展,使义乌成为享誉世界的xiǎo商品集散地,并从1982年的贫困县一跃跨入全国百强县行列。再如齐东临沂,受到温州、东闽等地发展经验的启发,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发展xiǎo商品批发市场,经过20多年发展,如今已经成为鲁、苏、豫、皖地区最大的商品集散地,成为革命老区勇敢闯市场的范本。近年来,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临沂人又及时调整发展思路,大力发展工业、旅游业,形成了工、商、贸齐头并进的良xìng发展态势。2005年,实现gdp1404。9亿元,财政收入58。3亿元,综合经济实力在齐东省第八。
而苏北欠发达地区在这方面做得还很不够,往往机械教条地执行上级政策,不敢越雷池半步。如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上,一味按照上级要求,不能从地方实际出发,盲目调整,屡调屡败,不仅损害了政fǔ的形象,而且严重挫伤了老百姓发展的积极xìng。对于企业改制,苏南等发达地区早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初期就已开始了,而苏北地区因害怕国有资产流失,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才开始逐步推行。再如上世纪80年代,当苏南在大力发展乡村工业时,宿豫也创造出了乡办、村办、户办、联户办‘四轮驱动’和集体经济、个sī经济‘双轨并进’的‘耿车模式’,但由于宿豫人尤其是宿豫的干部怕担姓‘资’的风险,没有把这一经验很好推广,结果丧失了发展乡村工业的大好机遇。
苏北欠发达地区要记取历史教训,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走自己的路、大胆地闯作为硬要求,通过不断开拓创新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要因时制宜。因时制宜就是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的不同要求,抓住主要矛盾,找准发展重点,采取不同的发展举措,走自己的路,不能跟风跑。苏北地区目前还处于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