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都市之极品玩家 >

第287章

都市之极品玩家-第287章

小说: 都市之极品玩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李伯阳在这里却没有这么一句话,大概是他方便于《道德经》在人间流传,这才加上了这么一句的吧。(未完待续。。)


第四百三十一章 论道

  王天回忆自己记忆中的《道德经》记得这句话前面还有一句,那就是‘治大国如烹小鲜’历史上对这句话十分的推崇。不过李伯阳在这里却没有这么一句话,大概是他方便于《道德经》在人间流传,这才加上了这么一句的吧。
  后来李伯阳又讲了很多关于德方面的话题,听得懂的人则是听得如痴如醉,听不懂的则是昏昏欲睡。眼看天要黑了,李伯阳就站了起来说道:“今天就向各位说道这里吧,我明天再继续讲。”
  “多谢先生!”疾鹏大王异常谦逊的说道。
  然后他吩咐了一只叫做小英的鸟,把李伯阳请进了贵宾室去休息。而小铃则是带着王天走出了青云台,大概她也要安排王天的休息间。
  “你就到我的房间休息怎么样?”全身彩装的小铃对王天说道。
  “这方便吗?”王天问道。
  “怎么不方便了?你放心,我家里很宽敞,我还没有伴侣,房间绝对住的下。”小铃奇怪的说道。
  “那好吧。”王天其实想说,你一个女孩子,而我是个男的,两人孤男寡女……不过听了小铃的话,他知道自己想多了。人家根本没朝这方面去想,因为她只是一只鸟,而自己是一个人,种族不同。她根本不会有人类女孩的想法,什么孤男寡女不能共居一室之类的事情。
  这下是要取鸟巢居住了,王天心里想到。
  跟着小铃去了她的房间,她的房间非常的宽敞,收拾的也非常的整洁,毕竟她是一只雌鸟。房间里面的东西全部都是人类用品,这倒让王天松了一口气,要是里面全是用枯枝败叶堆砌的话,估计自己睡不着。多毛国的居民喜欢扮成人类。尤其是雌性的,所以她们的居住用品都是人类用品。
  人是天地人三才之一,是万物之灵,即使是妖族也喜欢扮成人类。
  “你就在这里休息吧,这间床是我姐妹们前来才能住的。”小铃指着一间床对王天说道。
  “好吧。”王天说道:“我能不能问你一个问题?”
  “你想问什么就问吧,别扭扭捏捏的。”小铃说道。
  “问了你可不要生气。”王天说道。
  “问吧。”
  “你吃虫吗?”王天一本正经的问道。他一直很纠结这个问题,多毛国的居民都是鸟,以鸟类的本性都喜欢吃虫。但小铃这么漂亮的一个女孩子,王天很难想象她去吃虫的情景。
  “格格……”小铃笑得花枝乱颤,“这都是你们人类的想法。我可不会去吃那些恶心的东西,你以为我是一只普通的鸟吗?”
  “那你们平时吃什么?”王天问道。
  “我们平时就吃神树上面的花朵和树叶,神树上面开的花朵充满了天地灵气,吃一点就能保证一个月不饿,而且说道虫,神树上根本不长虫。”小铃说道。
  “原来如此。”
  说完之后,王天脱下了鞋子上,床睡觉。而小铃也在同一个房间里的另外一张床上睡觉,不过王天看她并没有脱衣服。莫非她的衣服就是她的羽毛?王天心里有些怀疑。况且王天还估计。鸟类是没有脱衣服睡觉的习惯的。
  一夜无话。
  第二天,一大早小铃就叫王天一起去听李伯阳讲道。
  这已经是他在这里讲道的第二天了,王天听说他只在这里讲三天,三天之后他就要离开。
  来到了青云台。很多人早早的就来到了这里。和昨日一样,李伯阳又开始了。
  “今天我继续给你们讲《德》剩余的篇章,《德》之一篇有四十四篇,昨天我只讲了二十篇。”李伯阳说道。
  “贤士能不能不要给我们讲《德》?我们想听的是《道》”这时候。一位多毛国居民说道,他也是一只鸟,但是在这里他变成了人类。
  “好吧。既然你们没有兴趣听《德》,我就给你们讲道好了。”李伯阳说道,“道有三十七篇,其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听了他这一句话,所有人都竖起了耳朵听,因为这一句非常的玄妙,令人难以听懂。这些人都仰着头,把目光望向李伯阳,期望得到他的解释。
  “既然道非常道,名非常名,那么就不需要我给你们去解释了。”大概是感受到了所有人的目光的含义,李伯阳微笑着说道。
  当然这句话,王天是不需要他的解释的。王天可以根据自己对道的理解,去加以解释。而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对这句话的解释也不尽相同。别人的解释是别人的,只有自己的理解才是自己的。这就等同于道,在道的领悟上,别人永远都抢不走。
  “要不,你们说一下自己对这句话的解释?”李伯阳开始和这些学生们互动起来。
  “我们听不懂。”很多人摇头说道。
  “要不你来解释一下?”这时候,李伯阳指着王天说道。
  “好吧,那我就来说一些自己的理解。”王天站起来说道:“你第一句话‘道可道,非常道’的意思是,可以用语言表达的道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道,所以道要靠自己去领悟,而且每一个人领悟的道都有所不同。”
  “说的不错。”李伯阳颔首说道:“所以他们要求我去解释什么是道,本身就不符合道。”
  原来如此!这时候其他听道的人这才明白了。
  至于王天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他有自己的道,所理解的也有所不同。可以用语言表达的道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道,可以给某个事物下的定义,非真正该事物真正的名字。
  天地在开始的时候是没有名字的,名字只是给万物的一个归属。因此,用无意识来发现事物的奥妙,用有意识来归属他的范围。‘道’这个名字都是人起的,‘道’只是万物的归宿而已。对于道的理解,要以那种无意识的状态去观摩它,而不能因为它的名字把自己的思维给控制了。
  这就是玄之又玄的奥妙,是打开所有奥妙的法则。
  想明白了这一点,王天开始明白人类如何才能修道,或者说是修练了。那就是让自己的思想进入一种无意识的状态,以这种状态去认识周围的事物。通过这种状态,人体就可以吸取天地灵气!这就相当于传说中的那种道家的内视,但又不是内视。
  佛家有言: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说的就是这种无意识状态。佛家也是修炼之人,他们在修炼上和道家是殊途同归的。
  也就是说,修炼之道,对于所有的种族都是一样的。
  王天对于这句话有自己的理解,而其他种族的人也有自己的理解。他们都会有收获,因为这是天道。李伯阳作为人类,《道德经》当然是根据人类的修炼方式而写的。其他种族比人类要低下,但是这对他们还是有用的。因为天道,天地人,万物都是一体的。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tuo龠yuè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李伯阳继续讲道。
  这一句又是什么意思?刚才第一句他们还没有理解,李伯阳又抛出来了这么难以理解的一句。不过面对这些人的疑问,李伯阳根本没有给他们解释。
  这一句话其实很简单,说的就是自然之道,弱肉强食之道。高高在上的天地,人间的圣人,其实都是以万物,以百姓为刍狗的。这就是一个绝世强者,和一个弱者之间的关系。蝼蚁在强者面前,那就是犹如刍狗一般。
  所以佛家有言:佛主为了沐浴,为了修炼可以杀虫。在强大的面前,蝼蚁又值几何?佛于道,在这一方面是想通的。所以说,佛本是道。佛家也只不过是一群修士而已,他们也在遵循这个道义。
  很多人可能会反驳这一观点,那只不过是因为他还不够强大而已。还不足以形成圣人和百姓,天地和万物的强烈对比而已。简单的说就是差距不太大,差距不太大就是同类。而差距太大,就不再是同类了。人类去杀人,那是残害同类,但人类去杀一只蚂蚁呢?作为一个神灵,他去杀一个弱小的人类,其他的神灵还是不会说他犯法。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这一句话,是李伯阳用自己的思想去思考天地,其实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想法是不是正确的,因此他用了‘乎’这一个字。其实他的想法不能说正确,也不能说是错误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他的这个想法也是自己的道。但他的道,不能放之天下而皆准。橐龠,就是风箱。王天根据他的这一句话,大概也猜测道了李伯阳会的神通到底有哪些特征了。(未完待续。。)


第四百三十二章 云中界2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他的这个想法也是自己的道。但他的道,不能放之天下而皆准。橐龠,就是风箱。王天根据他的这一句话,大概也猜测道了李伯阳会的神通到底有哪些特征了。风箱,空虚而不枯竭,越鼓动风就越多,生生不息。
  根据这个信息,王天猜测李伯阳有‘袖里乾坤’之类的神通。自成一片天地,被困在里面的人根本找不出这片天地的边缘,就像是在一个风袋之中,无法逃离。或者有反弹类的神通,对他的攻击越强,反弹越厉害。而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守中就是破解之道。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李伯阳继续讲述。
  他的这一句话,把道已经说的很明白了。‘不争’两个字,就是修行的最好方式。这个不争,类似于佛家的六根清净,说的是修炼之时的一种状态。而佛家把这个道理曲解成妖摒弃一切尘缘,那只是一个阴谋而已。
  说白了,不争就是那种无意识的状态。当然在二十一世纪,即使有人能够达到这种状态,也不能修仙的,因为个人的根基问题,还有环境的问题。
  王天在这里听了接近两天的道,对于天道他也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加上在孔子哪里听了人之道,两者相加,两方面他都有所领悟。但是他即将修炼的是混沌之气,必须把天,地,人三种道混在一起加以创造,才能有自己独有的的道。
  不过他现在还没有打到二转证明,只有打到二转证明之后。他才可以修炼混沌之气。
  三圣之中,两位圣人他都见到了。还有另外一位圣人他没有见过,那就是‘地圣’庄子休。不过他已经打算不去见他了,因为天道中的这一句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就阐述了这样一个道理。过犹不及,全部都见了反而不利于自己去领悟。
  庄子休是地圣,王天已经领悟了李伯阳的天道,以及孔子的人之道,天人合一就是地。而实际上,庄子休的思想主要也是天人合一。王天在网上查了很多关于庄子休的资料。他的很多著作都提及了孔子和老子李伯阳,因此王天没必要去见他。
  “报告大王!有敌军入侵。”就在这时候,一只多毛国居民进了青云台,对他们的大王疾鹏报告道。
  “是何人胆敢入侵我们多毛国?”那只巨大的绿色鹦鹉大怒说道。
  “还不是那个水鱼国?其中还有一个人类青年,他带着一群水鱼国的战士前来攻打我们。”这只类似于斑鸠的大鸟报告道。
  “赶快随我前去迎战!”疾鹏说道。“李圣人,对不起了在下有急事要办,请允许我先行告退。”说完,疾鹏又向李伯阳行礼说道。他虽然只是一只鸟,但是看起来还是非常讲礼貌的。
  “请便。”李伯阳淡淡的说道。以他的能力要对付入侵的敌人恐怕是轻而易举的,但是这是他们内部的事情,李伯阳不会去参与。
  “我也随你前去迎战!”王天站起来说道。
  “你是何人?为何来助我?”疾鹏奇怪的问道。
  “他只是一个来听讲道的散修而已,”在一旁的小铃替王天回答道。
  “既然如此。一起走吧。”疾鹏说道。
  不一会儿,王天和一群鸟人就走出了青云台,然后来到了建木的中心,打开一个门户之后。他们就来到了建木外面,也就是神树的外面。走出一看,外面出现了一幕奇景。本来平静无比的海面此刻波涛翻滚。犹如煮开了的一锅水。本来神树由于其震慑之力,海水一只都非常的平静,但是现在却不一样了,海水翻滚起了巨浪。
  “哄哄哄……”数个泼水而出的声音传来,一个个巨大的生物出现在了海面是。这些生物外形就像一只巨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