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第1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以及除了被处死的那位“豺狼参谋”之外的全部随员,所以rì方终究还是接受了这个条件。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战俘基本都是身体健康、至少是没有重伤的,原因很简单,鬼子不会好心地派人给**的重伤员治疗,十五集团军虽然上有俘虏政策,但胡卫东却也不会为了那些难以救治的鬼子而浪费本就人手紧张的医疗力量,而且最重要的是。伤势较重的战俘鬼子不要。另外,徐州的rì本陆军乃至rì本军部其实都并不想救回被俘rì本海军官兵,谈判中一直都在有意无意地回避,不过这样也好,反正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还需要这些人帮忙训练我们自己的海军。后来,虽然rì本海军军令部花钱将部分俘虏赎回,但此事已然令rì本海陆军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恶化。。。。。。
鲁南三次战役的辉煌胜利令这段时间被rì军攻势压得喘不过气来的老蒋松了口气。但是十五集团军表现出来的恐怖战斗力却又令他心生恐惧,更让老蒋惶惶不安的是,他以前用起来无往而不利的高官厚禄在十五集团军身上如同别的赤sè党军一样屡屡碰壁。对于孙立人这位十五集团军目前的“头号骁将”,老蒋破天荒地许下了一个集团军总司令的职位和大笔的金钱。还先后硬着头皮请出与自己一向关系恶劣的小舅子——孙立人的旧主宋子文和与孙立人有些私交的连襟孔祥熙借着劳军的名义前去拉拢,却都遭到了孙立人的严词拒绝。
为了避免老蒋纠缠不清给自己惹来麻烦,孙立人直接对宋子文点出了问题的关键,一旦加入了赤sè党,军队就不再受将领个人掌控,他就算愿意接受国府的拉拢,也只能自己一个人过去,这光杆司令职位再高,又有什么意义呢?何况老蒋知道自己拉不来军队后,还会不会继续这样重视自己,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孙立人可不会这么愚蠢,为了一个虚职而丢下自己用起来得心应手的部队和一片大好的前途。。。。。。
孙立人没拉到也就罢了,毕竟他早在抗战初期就投奔赤sè党了,老蒋只是对自己当初低估了这位将才感到遗憾,可是宋子文所转达的那番话却令老蒋更感忧虑,他突然生出一阵不妙的预感,说不定不光是本来就跟zhōng yāng若即若离的傅作义35军,就连刚刚由zhōng yāng军王牌嫡系组建而成的国民革命军第71军编入十五集团军之后也会是“肉包子打狗”。。。。。。
越想越是担心的老蒋当即以军委会的名义向第一战区前敌指挥部下达命令,要求将71军调到兰封防线,与驻守那里的商震32军编成第二十集团军,理由是担心rì军分兵西进,结果刚刚取得大胜的胡卫东却回复说71军伤亡太大需要长时间的修整,暂时不宜离开山东。老蒋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他以立功嘉奖为由,提升了71军的众多中级军官的职务,结果又被胡卫东以不能破坏军功制度为由断然拒绝。。。。。。
PS:今天第二更,继续求推荐票^_^
第三百三十二章 缓兵之计(下)
老蒋也由此确认71军的指挥权已然被赤sè党在不经意间夺走,当即气得一整天没吃下饭。怒火中烧的老蒋甚至一度想要将71军的番号撤销,但由于rì军的压力仍然很大,老蒋终究没敢与赤sè党完全撕破脸皮,但是以此为导火索,两党的之间的裂痕开始迅速扩大。。。。。。
也正因为这样,之前还对胡卫东夸赞有加的老蒋开始想方设法给十五集团军下绊子,先是派人暗地里跟十五集团军司令部交涉,要求胡卫东让那些换回来的**战俘返回他们的老部队,结果自然遭到了胡卫东的拒绝。老羞成怒的蒋委员长干脆就利用胡卫东与鬼子交换战俘一事,直接以“私下通连rì人”的罪名公开质询,一时间搞得沸沸扬扬,但是胡卫东却并没有把这一莫须有的污名放在心上。只要能够利用好这次交换战俘的机会,给自己的部队补足兵员、武器和弹药,胡卫东相信十五集团军一定可以完成zhōng yāng与伟人的重托,和八路军一起打一个再次刷新抗战以来新纪录的大胜仗,到时候有事实为证,任老蒋豢养的那帮御用文人如何污蔑自己,也别想蒙蔽人民的眼睛。。。。。。
虽然换回来整整25万原来的**官兵,但也不是全都能够编入十五集团军的,尤其是那些杂牌军,兵员素质就更是良莠不齐,好在第五战区的杂牌军素质相对来说算是比较高的,张自忠的59军与桂系的钢7军都是战斗力不逊于zhōng yāng军嫡系王牌的jīng锐部队。即使是评价很低的川军,也已经在这一年来的血战中证明了自己。因此即便裁汰老弱、并分离出那些被情报人员怀疑的人员之后,胡卫东依然得到了十七八万可用之兵,再加上山东根据地转入野战部队的两三万人,不久之前兵员损失严重的十五集团军不但迅速恢复了元气,而且实力反倒增强了不少。即使只算直属的野战部队,兵力也达到了三十多万,如果再算上rì纵和实际上也由胡卫东直接指挥的海军陆战师,总兵力更是超过了四十万人。。。。。。
一下子进行这么大幅度的扩编,十五集团军的平均官兵素质不可避免地有所下降。毕竟即便补充进来的**官兵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兵,但他们此前并未接触过十五集团军先进的战术和超强的火力配备,即便实战经验丰富,也需要一段时间来学习和适应,此外政治工作也得强化,据胡卫东和粟裕初步估计,至少也得一个月时间才能基本成型,当初红十五军那样快速补充战俘是没有别的选择,现在十五集团军已经发展到如此规模。自然不敢无谓地冒这么大的风险。
此外,部队迅速地扩编也令武器装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紧张。若以总数来说是肯定不缺的,目前赤sè党军各型枪械的保有量已经超过了120万支,火炮数量也远非两三年前可比,但是且不说其中胡卫东理想中步兵班排标准配备所必需的八一式枪族还有极大的缺口,即便是投产较早的二四式半自动(以后简称“二四半”)也不只能满足十五集团军三分之二的需要,而“红星”系列迫击炮的缺口则更大,就连十五集团军原来的部队,暂时也还有2个整编师用着老式迫击炮。因此新建的71军只能先用rì系装备,正好之前缴获了那么多还没来得及处理掉。虽然rì系武器与中原边区兵工厂出产的新式武器相比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但总比**原来的自造武器水平稍好一些。
而且他们还装备了rì军不用的冲锋枪,在这一近战利器的帮助下,强大的火力足以平衡rì军shè击更加jīng准的优势(何况随着一次又一次的扩编,鬼子的平均shè击水准较抗战第一年时已经下降了不少。),说起来也是二四式冲锋枪制造太容易、造价也实在太低,虽然边区兵工厂早就将其清出了重点生产项目,但其在1938年生产的总量依然超过了40万支。比步枪的总产量都多。本来边区兵工厂生产的二四式冲锋枪已经主要是卖给**,但一旦部队需要,无论多少都能很快满足,毕竟这款成本不到10美元的冲锋枪委实是太便宜了。。。。。。
不管如何。仅就眼前来说,十五集团军的实力并未增强多少,为此胡卫东首先是狠抓后勤工作,以期可以重新利用强大的火力暂时弥补部队战斗力下降带来的不利影响。与此前激烈的战时相比,这次规模空前的交换战俘令之前还在血战的中rì两军之间停战了一个多月,胡卫东正好可以动员根据地群众乃至部分国统区的爱国民众来帮忙抢运,之前没用这个办法是考虑到鬼子的空中力量比解放战争时的**更强,而且下手更狠,为了尽量减少平民群众的伤亡,胡卫东不到万不得已不想用这一招,但现在这段难得的“和平”不好好利用的话,他就未免太蠢了,事实上胡卫东以交换战俘来争取时间的这次“缓兵之计”,除了避免鬼子在八路军主力全数南下之前就不顾一切地与十五集团军死拼之外,借机解决后勤补给问题同样是一个重要动机。
令胡卫东深为感动的是,豫西边区竟然动员了超过500万民工支前,加上山东根据地与两地之间的国统区,总人数超过了800万,几乎占到了三地总人口的1/8。这固然要感谢在中原局书记张浩以下无数党员干部的努力宣传动员,现在正是农闲这个客观条件也不能忽视,但即使如此,也足以说明中国人民根本不似很多“jīng英”所说的那样愚昧和自私。然而这一幕在国统区却从来出现过,两党得民心的程度与组织动员能力的差距显而易见,只要有点见识的人,看到那浩浩荡荡的支前大军之后,就都能知道抗战的胜利只是时间问题,而赤sè党的事业也一定能够成功。。。。。。
第三百三十三章 再次借道
这次规模超大的民工支前持续时间并没有历史上淮海战役前后的那次长,但因为人数更多,而且同时还有一万多辆汽车参与运输,因此所能运送到的补给反而更多。重新获得充足补给的胡卫东总算松了口气,但他先做的却不是发起进攻,而是继续完成自开始停战时就动工的沿河防线,这一方面是为了防范兵力占据绝对优势的rì本华中派遣军主力突然大举反击,另一方面则是考虑到,有了先进野战工事构成的坚固防线之后,胡卫东就只需要在运河一线布置一个军的部队便足以抵挡徐州rì军的全力反扑,而能够获得更多的机动兵力,这一点对于更喜欢打运动歼灭战的十五集团军上下来说意义可是十分重要的。事实上当俘虏交换完成的时候,运河防线上的野战工事群已经基本完工了
抗战形势一下子变得如此光明,与连云港一役那匪夷所思的战果有着直接关系,而连云港一战最大的功臣其实并不是孙立人的新38师,而是那两艘事实上已经卖给了苏联人的战列舰。然而,“巨舰大炮”好用是好用,但不经主人同意就擅自借用,多少显得有些不太地道,尤其此事还令本就不好的苏rì两国关系进一步恶化,这自然让这一年来愈发受到西方列强敌视的苏联人颇为头痛。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斯大林也知道,即便没有这件事。rì苏之间的矛盾依然是不可调和,从这一点来说,胡卫东此次消灭了这么多的rì军,不但令斯大林觉得解气,在不远的将来对苏联也是有利的。所以斯大林也没有揪住这件事不放,只是据此要求中国方面将那两艘战列舰上的高shè武器留下,以作为此事的补偿,这样苏联人将战列舰开到海参崴的路上也不必太过提心吊胆,担心鬼子的飞机无耻地偷袭了。
但老毛子却不知道,胡卫东虽然接受了这个条件。却将舰上安装了近炸引信的新型高shè炮弹统统都换回了之前缴获到的压力(定高)和定时引信炮弹,此外“密集阵”也都拆了下来,换回缴获的rì式武器,若非陀螺瞄准具技术已经转让给了苏联,没必要继续保密,因而舰上装备了的那些就没有撤除,这两艘战列舰的防空能力肯定会下降得更狠
胡卫东擅自使用已经卖给苏联的两艘战列舰,固然令斯大林很不高兴,但他对苏援航空队的“滥用”就更是让斯大林痛心不已。虽然三次战役期间苏援航空队立下了赫赫战功,但他们自己的损失也很惊人。甚至比苏联支援力度更大的西班牙内战中迄今为止的总伤亡都大,如果斯大林懂些中国文化,一定会骂胡卫东是“崽卖爷田心不疼”。不过苏联人一向对人命不太重视,区区几百架飞机相对于苏联现在的生产能力来说,也不过是半个月的产量而已,只要赤sè党愿意给出足够的好处,斯大林也不是不能承受这些损失,但他对于自己看重的那些年轻军官和王牌飞行员还是极为看重的,尤其是波克雷什金。斯大林更是专门要求他尽可能地不要亲自驾机出战,以免yīn沟里翻船出什么意外
经过双方讨价还价,胡卫东将自己设计的除“密集阵”之外的其他几种小口径高shè炮和高shè机枪的全部相关技术工艺都转让给了苏联,换取苏联继续同意他不受限制地使用苏援航空队,苏联方面还承诺在一个月内将损失的飞机和人员重新补足,并同意再给赤sè党1亿美元的低息贷款以购买苏联的设备和物资。
至于“密集阵”,由于应用了超越时代15…20年的电动技术与液压技术。胡卫东可不想让苏联人轻易掌握,事实上若没有特斯拉这个科学怪杰的帮助,胡卫东也绝不可能这么快就将其实用化。为了避免山寨能力不逊于中国人的老毛子破解其中的技术关键,胡卫东将两艘战列舰上的“密集阵”系统全给拆掉了。而苏联方面却觉得另外几款小口径高shè炮的xìng能已经够用,加之“密集阵”的有效shè程仅有1500米,怎么看都太短了点,又极其浪费弹药,因而并没有特别在意
不过,即使是那几款看似普通的小口径高shè炮,所用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