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易鼎 >

第205章

易鼎-第205章

小说: 易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了片刻,琴音由近而远,倏然收止。
  就在众人如梦初醒,王弘毅拍手叹着:“大家一曲道尽心扉,宛然梦境,真是不错。”
  众人都是醒来,也连连应是。
  谢纯之不禁抿嘴一笑,起身谢恩,心中却是一惊,刚才她全心入琴,却也知道王弘毅很是入神,但是转眼之间,第一个醒来,这种心性坚毅……
  王弘毅就又笑着:“还请入座,一起用宴。”
  按照朝制,音律舞蹈是非(提供下载…87book)常重要,朝廷设太常寺、云韶府、梨园。
  大燕鼎盛时,这集中了大批优秀艺人,培养了不少专业艺人。
  就连分散在各地官伎、家伎,也多是经过严格的选拔和培训,能歌善舞,具有出众的才能。
  据说当时优秀的音乐家、舞蹈家灿如繁星,光彩夺目的作品层出不穷。
  只是太常寺是祭乐雅乐,梨园又属官妓,唯云韶府属宫廷编制,集中了大批艺术人才,并且最高的官位可达正五品,地位可说相当超然且颇受礼遇。
  根据这几年的古代生活,王弘毅知道这等女官影响力很大,按照这个世界的习惯也不能任意折辱,平日负责宫中歌舞培训,并且研究音律,拥有自由出入宫禁的特权。
  王弘毅现在已经有了太常寺,建云韶府和梨园也是水到渠成的事,可问题是,谢纯之能担任这个官位?
  这样一个在宫廷里自由行走,地位和容貌出色的美女,影响力很大,如果此女怀有异心的话……
  欢宴继续,谢纯之作为宾客入席,堂下歌女和一般乐师轻吟浅唱,角落中的香炉,暗香浮影,渐渐的,席上热切起来,醉意熏然。
  王弘毅还不是皇帝,席中气氛还是相对宽松,众人开怀大嚼,纵情饮笑,推杯引盏,当然也有着低斟浅饮、清言浅笑,从容自得的人。
  灯华交错,歌舞正酣,王弘毅也是颔首,笑而不语,少许放纵着喝了些果酒——说实际的,王弘毅酒量不高。
  王弘毅扫了眼,就见得有人起身高声:“举杯满饮祝万胜,共愿黎民长安乐!”
  一夕饮至半夜,才欢宴散尽,月色照耀,是一片玉色,廊柱檐梁之间,王弘毅起驾回宫,眸子深沉如水。


第146章 月如水(下)
  蜀地之南,官道上,一队足有上千人的队伍,不快不慢的行进着。
  这上千人中,有一百骑兵,前后左右的巡视着,将数千百姓保护在中间,当然,也是监督在中间。
  百姓或是赶着大车,或是步行着,拖儿带女,携老扶幼,脸上带着疲惫,但又有着一点点期盼之色。
  队伍最前一人,一身棉袍,下摆处露出内里的官服,正是张玉温。
  此刻的张玉温,神色凝重。
  相比起参加到战斗中拼杀的同僚来,对于自己现下的任务,张玉温明显更加重视一些,这是十万百姓的生死之事,实在轻视不得。
  按照王弘毅的计划,在今年深冬来临前,从龙剑四郡迁移出十万百姓,充实蜀内的人口。
  这是一举数得的好事,既能解决龙剑耕地贫乏的问题,又能使得蜀内大片土地得以开发出来,还可以借机减少龙剑人口,制衡龙剑的不稳定因素。
  张玉温是个聪明人,他看出了王弘毅对这件事的重视程度,因此这几个月,几乎是衣不解带的忙碌此事,终于事情即将办妥。
  他这次带回蜀内的六千人,已是最后第二批,还有一批,由薛远护送回蜀内,两人通力合作,已将九万百姓护送到蜀内安置妥当,只待这两批百姓到达蜀内指定地域,一同报给主公王弘毅知晓。
  “张大人,已到滚龙坡,是否让队伍暂时休息一下?百姓们已是累的走不动了。”有兵卒催马到张玉温近前,回禀的说着。
  张玉温看看天色,有些忧意,在天黑之前赶到下一处地,总要有些力气方成,况且也该到吃饭时候了。
  “暂停行军,原地埋锅造饭,休息半日!”张玉温说着。
  “是,大人!”立刻有人下去张罗。
  迁移的队伍已经是离蜀内不远,眼看要出了龙剑地界,而蜀中又早已被王弘毅平定下来,在这种情况下,张玉温自然不会担心遇到危险,心情也有些爽快起来。
  前面劝说百姓迁移时,的确遇到不少坎坷,甚至动用了军队和十三司,不过这些事,都已经过去了,只待护送这批百姓过去,再等到薛大人归来,任务便是完成了。
  这种情况下,张玉温自然不会急于回去。
  此时已是十月,算是入冬,过于追求行军速度,百姓身体可是吃不消,即便是年轻力壮的人,旅途也是很容易滋生病症。
  六千余人,很快停下来,原地休息。
  张玉温和随行的士卒也跳下马来,有士兵去埋锅造饭,百姓们除了那些老弱病残,其余人也都帮着打下手。
  张玉温看着这一幕,脸上带着微笑。
  不过很快张玉温又面色凝重起来。
  天空越发的阴沉,以着他的经验,怕是要下雨了。
  雨地行军,对这些已有些疲惫的百姓来说,实在不是好事。
  因物资有限,战时又耗费巨大,迁移受到些影响,迁移队伍中用的帐篷,大多并不能防御风雨,若是真有风雨到来,只怕体弱些的人就要顶不住了。
  “报!”就是张玉温这队人马停住休息的同时,不远处一骑兵飞快而来。
  因张玉温派出去按习惯进行巡视,见其归来,张玉温不禁站起身来。
  “可有事情?”
  “报已探查到前方有一支商队朝这边而来,马车上插有宋氏旗帜,应是宋家的商队!”
  “宋家的商队?”张玉温闻言,微微一怔。
  蜀内,宫中秘书阁,王弘毅手持一封密报,嘴角浮现一笑笑意。
  王弘毅身前,站着两个男子,正是虞良博和张攸之。
  虞良博和张攸之现在官品还不算高,六品,但是实际上就是宰相,可以说绝大多少事情,王弘毅都是不会瞒过他们,也隐瞒不过。
  这二人也是非(提供下载…87book)常聪明,在很多事情上,都能给王弘毅不错的建议,更难得的是,他们不会恃宠而骄,私下里和很多人关系不错,实际上,却带着一层疏远,算的上是处事圆滑,不落人把柄。
  这样的人,王弘毅用起来很放心。
  当然以王弘毅的角度,这两人日夜受着官气影响,并且有足够的内涵消化,渐渐,都有着一丝丝转变。
  和王弘毅快速转变不一样,这种本命气的转变,却是潜移默化,并非一日之功。
  “二位,你们看看这封密报。”密报内容显然让王弘毅心情不错,他说着将手中的密报抛给了面前的虞良博。
  虞良博飞快在密报上扫了几眼,脸色微微一变,接着将密报递给了张攸之,二人将密报都浏览一遍,不由得互相对视了一眼。
  “主公,宋家公子此举是处于好心……这一批棉帐篷送过去,迁移中的百姓,会多方便些……主公可是担心,宋家此举,有收买人心之嫌?”张攸之眸光一闪。
  “呵呵,无妨!”在这时,却听虞良博轻声笑了一声。
  “宋家公子送去了物资,打的却是主公名号,就算是得到百姓感激,这感激也终会落到主公身上。而宋家不过是奉命送物资过去的人而已,不是么?”虞良博双眼微眯,眸子里有着寒光。
  虞良博看的清楚,宋子烨这次归来,有了很大长进,一番历练后,还是有长进,宋家灭门时的失态,那是人之常情,不能因此便将宋子烨的优秀之处尽数抹杀。
  此时的王弘毅身份今非昔比,已是蜀地之主,地位不容动摇,有此强横姻亲,除非宋子烨是个傻瓜,否则怎可能还会和王弘毅一味不合?
  怕是这个举措,是宋子烨借机向王弘毅表的态,示好之举。
  虞良博的话,让张攸之也明白过来。
  可他们明白,这事的性质,要王弘毅觉得事情是这样才算数。
  两人随即看向了主座上的王弘毅。
  “还不错,有点长进。”王弘毅随口就缓缓说出了。
  两人听了,都是咀嚼片刻,立时掂出了分量,看来仅仅这事上,宋子烨还是作对的,但是又不是全对,就算是以主公的名义,这事也有些过格,不过用在态度上表示,虽然卤莽些,又可以理解……
  “虞良博说的不错,宋家公子曾向孤说过此事,只是想不到他是如此大手笔!”这一大批物资,让王弘毅有些动容。
  细想这段时日,与这位大舅哥的接触,王弘毅不得不承认,还真没发现有敌意。
  曾经的些敌意,难免不是出自同龄人的较量,而如今,二人之间差距已天与地,宋子烨已经没有资格,也不能对王弘毅表示出这态度,这事,不得不让王弘毅感慨不已。
  自己不刻薄的话,这事终究是一件好事。
  宋心悠是正妻,是出身宋氏,嫡长子与宋家更是有着牵扯不断的血脉联系,若是宋家这两代都能安分忠心,王弘毅不介意给他们一个爵位世袭,荣华不减。
  看到王弘毅终于表态,虞良博微微松了口气。
  他与宋家兄弟的交情不错,对他来说,不是没有办法,他实在不想看到宋家引得猜疑,再说嫡长子怎么办?
  “从这密报上来看,龙剑百姓迁移的已是差不多了,再有半月,能将这十万百姓迁移至蜀内,你二人要着重注意此事,切不能让这些百姓,在蜀地还因饥寒交迫而丢了性命!”王弘毅不再提宋家的事情,而是转而给这二人派下了督察任务。
  虞良博和张攸之同时躬身应着:“臣遵令。”
  此刻汉中城内,樊流海正在小宴招待薛远。
  这次宴席的主角,自然是即将带着最后一批迁移百姓离开的薛远。
  现在的薛远,虽官职比之前降了一级,可此次事情办妥后,再次晋升怕是不会远了。
  本来有些苍白的面色,在这半年来,竟红润起来,虽身体瘦消,却健康许多。
  作为这次宴席的主角,薛远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频频举杯。
  薛远的上首位置是樊流海,一旁是些汉中官员。
  樊流海这次能留守汉中,心情也很是不错,虽然这属于外调,可身为大将,和文官是不同,有几个武将愿意安生呆在府城,只是平日里巡逻做事?
  疆场厮杀,夺取战功,这方是武将的志愿!
  汉中郡的占地面积甚大,因比邻秦地关中地带,而平原地带较多,在龙剑四郡中,汉中郡算是最为富裕的一郡。
  耕地面积更是比其他三郡要广阔些,这也是为什么在这四郡里,当初只有汉中的钟文道敢和王弘毅叫板,一切都是实力惹的祸。
  汉中郡的郡城更不比蜀内的几大城池差,虽城中人口因之前的迁移而显得略有些少,可往来的商贾还是很多,仅仅是关税,就是一笔不小的入账了。
  在这样的地方做一大将,并且随时可以虎视上庸和关内,对樊流海来说,这就是主公重用的信号。
  但对于薛远,樊流海还是有些羡慕,自己再努力,也算不上第一批从龙,薛远之前做官频出事情,可主公还是愿意给薛远这次机会,换做自己,可能如何?
  这君臣之间的情分,还真是重要。
  宴席结束,樊流海送出薛远的时,他犹在思索此事,并暗暗下定决心,定要做的更好些,虽比不过薛远,但对于日后归降王弘毅的人,他总是要有着一定优势。
  抬头,阴沉的天空,雨点劈啪而下。
  “快了,快是今年的第一场雪了。”樊流海微微轻叹,心中若有所思。


第147章 情分(上)
  “这场雨可来的不是时候!”听到樊流海之言,薛远的脸上显露出了一丝苦笑:“眼见着要完成迁移事,却遇到这雨天,怕是路上又要有一番波折了。”
  樊流海安慰的说着:“只有几千户百姓没有迁移过去,雨未必下的有多大,只需小心些,不会出现变故,再说,我这里可以多派些护卫和物资。”
  “但愿如此。”薛远望着噼啪而下的雨说,说着。
  成都府城,宋涵府中。
  一间书房内,端坐着两个中年人,这两个中年人都是容貌不俗身材高大,其中一人,留有美髯长须,另一人是短短的黑须,正是宋涵宋恒兄弟二人。
  男子向以长须为美,宋涵本就保养得当,又容姿不凡,这两年来在成都府城过的甚是如意,丝毫不显老态。
  宋恒年纪较兄长小上几岁,不喜长须,留着短须,梳理的甚是干净利索。
  宋恒和兄长宋涵一样,年纪已过四十,但本就是大族出身的贵族,除去多年前受过的奔波焦虑,这些年来,同样是生活如意,不仅自己的几个儿女还算孝顺,宋家的一些后辈更是很有出息,比对着那些渐渐没落的世家,他是极为满意现在现状。
  “大哥,子烨先前的举动,可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