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易鼎 >

第324章

易鼎-第324章

小说: 易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正说着,见王弘毅跨进殿来,住了口,缓缓起身福礼,而别人都齐齐跪下清安。
  王弘毅说:“罢了,起来吧!”
  上前给母亲行礼,又笑的问着:“母后,王后,聊什么呢,这么高兴?”
  太后满面是笑,一抬手,说:“今天精神好多了,我们在说你,说你又给哀家的宫中添了人,加了月给,哀家觉得有些过分了。”
  “母后,你是我的母亲,享受这些本是国体,有什么过分呢?”王弘毅说着,看气色果比之前好了些。
  王弘毅心下大安,陪着太后聊了几句。
  “这宫中啊,未免太冷清了,我儿可有打算再选一些人进来?”聊着聊着,太后忽问了这一句。
  宋心悠面色如常的给太后捶着肩,没有说话。
  王弘毅怔了一下,笑的说着:“母后,魏越在时,选过一批秀女,还没有一年,要是再选,外面不知如何议论呢,这事过个一两年再说吧。”
  太后点点头:“也好,不能让儿背了骂名。”
  又拍拍宋心悠的手,温言说:“王后你管着整个后宫,辛苦你了,不过这开枝散叶之事,可是半点马虎不得,你要更加费心才是。”
  现在太后的思想不一样了,虽有三女,二个儿子,但是还认为太少了。
  “……请母后放心,臣妾一定尽心去办。”宋心悠恭敬的说着。
  太后满意的点点头,又转开话题,谈起了别的事,王弘毅见了,在心里微微叹气。
  太后的意思,他明白,时不时的总会有一些贵妇来向太后请安,话里话外无不是透着这些意思。
  自己宫中,宫妃连王后,只有寥寥三个,秀女选进来,是充当女官居多,这是有人在表达不满么?
  他的眼眸微微的眯起来。
  王后宋心悠看着无事,在二人退出后,王弘毅拉着她的手,说:“王后,前几日事务繁忙,不曾与你说过几句话,这几日孤会去你那里。”
  闻听此言,宋心悠微红,点了点头。


第八卷 胡风起北运


第230章 海关(上)
  远航港,海域一处不大不小的城市。
  此港本不叫这个名字,自几个月前这里开始大兴土木建立码头后,港口的名字也随之改变了。
  有人传闻港口的名字,是楚王亲自所起,具体的事实怎么样,普通百姓根本无从得知,只知道,几个月来,这座港口已经有了不小的变化。
  最直接就是工人的增长,舰队的靠岸,导致着生意的增长。
  “哟,张老三,又去送菜了?”不算宽敞的街道上有一辆牛车行过,街上一个早早起来的店铺老板笑呵呵的朝着赶车的人挥了下手。
  牛车前面坐着的憨厚汉子顿时一勒缰绳,牛车在店铺老板跟前停了下来:“李老板怎的起的如此早?”
  “咳,还不是这几日买卖还算兴隆,一大早就有客人来,不得不早起呐!”瘦高的店铺老板笑的一张脸上仿佛能开出一朵花来。
  想到这数月来的变化,二人都笑了起来。
  “这还得托了军爷的福不是他们在这里兴建港口,哪里有咱们这样的日子?”
  “可不是,不仅做工的人每日要不小的嚼头花销,军爷一个个可都阔绰的很好了,不耽误你送菜了,快些去吧回来之后,少不得要来哥哥这里喝上两杯!”
  “一定一定!”寒暄了几句,店铺老板看到旁边的店铺也都陆续的开了门,他不再多说闲话,又说了几句,就开始清扫起店门口来。
  牛车重新被驾驶着,向着港口的方向行去。
  清晨的阳光,轻轻的洒落下来。
  牛车上的蔬菜,每一样,都是那样新鲜。
  在牛车上,除了汉子,还有着一个八九岁的孩童,长的十分白净,一副机灵的模样。时不时的和孩童说上几句话,牛车很快就到了地方。
  这时的港口,被修建的极为漂亮。
  宽敞的码头,一溜哨卡全是两层高楼,远处海岸那里停靠着的是一艘艘的巡逻船。
  整个港口的建设,在两日前竣工,此时做工的人离开了,但在这里驻守的水师数量不少,每一日的花销,足可以带动附近小镇的发展。
  话说,所谓的海关的基础,就是庞大的水师,水师规划着船队的路线,才能使海关的作用发挥,因此海关处必须有着水师。
  吴军投靠后,水师现在有三支,总人数高达六万人,分第一舰队,第二舰队,第三舰队,有人上书说水师规模过大,以后进攻中原,水师作用不大,要删简,被王弘毅呵斥了。
  送菜的张老三驾着牛车一到,港口第一道哨卡的士兵就走了过来。十几个人凑过来,和张老三闲聊着。
  “今日送的早。”检查后,一个身材挺拔,充满英气的年轻队正说着。
  张老三认得此人,知对方姓谢,是个好说话的军官,对方一和他搭话,他不紧张,笑着说:“这不是军爷要么?小的哪里敢怠慢。”
  “好了,这是你这次的菜钱,看看里面够不够数。”将一袋早就准备好的银钱扔了过去,年轻队正说着。
  “不用看,不用看,哪里会有错!”抬手接住银钱袋子,张老三忙应声说着。
  这时,谢队正看到了正帮着士兵向下面搬卸蔬菜的孩童,不禁露出一个笑容来,问:“这是你家孩子?”
  “大人,这是小的家中的老三,还算懂事,能帮着做些活计。”张老三说着。
  “看着挺机灵,怎这年纪不送他去私塾,反跟着你到处跑?”
  谢队正的话让张老三一怔,随即有些苦笑着说:“大人,穷人家的孩子,哪里是当老爷的命,进了私塾又能有个什么用?还不如早早的帮家里干些活计,以后娶个婆娘,也好延续血脉……”
  “家里有点钱,让这小子去读个私塾也好,你不知道么?王上这次开了科举,录取的秀才里,一半以上是穷人出身,每家赏了十两纹银十亩良田,中了举人就更人上人,一出来就是令吏,没几年就是官身,就是考不上科举,识个字,总能以后谋个好活计吧?”谢队正实际上是想到自己才出生的儿子,就这样说着。
  张老三听完这话,不禁怔了片刻。
  看看机灵的三小子,觉得军爷的话也说的不错……
  “谢辕这小子,又和人扯上了。”第一道哨卡的高楼上,不知什么时候出现了一群人,为首白面长须,一身的官袍,正是宋家的宋涵。
  海关手中有兵,除了关键时能招呼水师,平时还有着一个卫的兵听候指挥,这谢队正就是手下了。
  宋涵此时手里举着单筒镜,看着远处的情景,笑的对着身后的人说着。
  被宋涵点名的,正是与张老三说话的队正。
  似察觉了什么,谢辕回过头,向着高楼望了一眼,转过身,指挥着士兵将菜运进去,同时看着张老三父子离开。
  这面的事情都解决完毕,他忙小跑着,来到了高楼上,向着到官员一个跪拜:“下官谢辕,见过宋大人诸位大人!”
  “起来吧。”宋涵笑眯眯的看着他,看了一会说着。
  谢辕站起身,恭敬的站在一旁。
  “这段时日,你是变化颇大。”宋涵摒退了别人后,单独对谢辕说着。
  “家主……”
  “还是叫大人吧!”宋涵摇摇头,缓缓的说:“你虽是宋家出来的人,但是现在你已经是朝廷的官,不可忘记了这点。
  队正已经是从九品的官身了。
  谢辕沉默了一下,说着:“是……大人的话,我记在心中。”
  “宋家出来的人,只有十一个获得了官身,你是里面有出息的,现在你感觉怎么样?”宋涵问着。
  “大人,才入军时,的确受了些委屈,可总算立了功,又蒙大人提拔,上了演武堂,得了官身,当了队正。”
  “我在军队和演武堂长了不少见识,我会在这里踏实做事,以求能尽快帮上大人的忙。”
  “你能这么想便好。”宋涵审视的看着,见谢辕果说的坦诚,不禁满意的点了点头:“昔日宋家之祸,你那时还小,可也是少年了,想必知道些事情,你的父母也在祸乱中去世,你父从小就跟在我身边,虽分主仆,却感情颇为深厚。”
  “现在只留下你一人,我其实一直都将你当子侄看待。你一直以来都颇为努力,这些宋家上下都看的明白。”
  “人才不是没有,多的是,可有些时候,太过急功近利反而不妥,因此在选人跟随我来这里时,我才选中了你……你并未让我失望,这数月来你做的甚好,希望以后能这样!”
  “是,我会努力!”谢辕跪地说着。
  “起来吧,说说适才与那送菜农夫说了些什么?”拉起对方后,宋涵随口问着。
  谢辕忙将适才的事情,叙述了一遍。
  宋涵听了,笑了:“你说的不错,王上在科举取士上的确多取自寒门,不过这是由于这次科举定的位份低了一些,许多世家子弟不屑参与。”
  “愿意就考的世家子弟,实际上录取的比例很高……只是这样的事,少议论为好,虽不过是随口一说,说的更是人人都知的事,可你是出自宋家,这番话传到有心人耳中,或许成了谣言。”
  “大人,谢辕知错了。”被宋涵这么一点,谢辕陡然而惊,忙应的说着。
  “知道便好,以后注意就是。”宋涵低声说着,转身向下走去。
  谢辕一直将宋涵送下楼,才回到自己岗位。
  “大人,下官看谢辕机灵能干,不如将他调到海防这边……”有随行官员小声说着。
  宋涵摇摇头:“不合规矩,不合规矩,让他继续磨练一两年吧。”
  说着向前。
  随行的几个官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他们都知这谢辕出身于宋家,不过宋大人没打算插手人员调动,他们也乐得不去理会。
  这里虽是宋家建立的第一处海关,可有着一批官员是从别处调拨过来,宋家即掌控着大权,也是不能随心所欲。
  宋涵离开第一道哨卡后,没有直接回去,而是坐上巡逻舰在海上巡视起来。
  虽王弘毅透了个底,会陆续开放若干港口,但是最初就是一个港口。
  这里是第一个海关港口,宋涵自不能掉以轻心,站在船上,拿着单筒镜望着远处,只见海波微荡,一片的蔚蓝,几乎天与海连成一片。
  虽不是头一次出海,宋涵还是忍不住的感慨了一声:“真是人间仙境!”
  “大人,已巡逻完毕,是否回转港口?”这时有人过来询问着。
  宋涵想了想,道:“回去吧。”
  “诺。”
  不一会,船只返回港口。
  刚刚进入港口,就听到有人汇报,说是有一条大船,向这面而来。
  “登楼一观。”宋涵说着,就上了高楼,向着海岸望去。
  只见一艘商船渐渐驶近了,靠近了港口。
  这船扯着三张主桅帆,一张大三角帆和一张后桅帆,规模不小,估计有着上百吨左右,满装着货物。
  巡查舰的领港人,正发出命令。
  远处有着巡逻船虎视耽耽。
  片刻,船靠了岸,早已经准备的海关人员上前,和船上主事说着。
  又有着文员,让船只的负责人登记,还有士兵上到船上检查。
  忙了好一会,这艘船进入了港道,这港道非(提供下载…87book)常巨大漫长,可同时停上千条船。
  “这应是海关建立以来,第一个税单吧?”宋涵站在高楼之上,望着远处的情景,自言自语着。
  “派人过去问问,是个什么情况。”他对心腹说着。
  “诺。”这人应声下去。


第230章 海关(下)
  “大人,下官已问过了,刚刚收税这艘商船,按照关税收了一百二十一两纹银……”面前的这人,正认真禀报着。
  宋涵站在楼头,望着远处的大海,耳边听着下属的回禀,心里却在暗暗感慨着。
  第一笔税单,税收不少,算是好的开端?
  都说万事开头难,真希望楚地的海关能一切顺利啊,虽然说目前百分之五十的关税实在有些吓人。
  要知道,大燕是百分之五的商税。
  这就看水师打击的程度了,只要敢走私的都船沉人亡,自然这不算什么了。
  说穿了,海关的关键,就在于水师的武力!
  宋涵很是理解王上为什么保留三支舰队的原因了。
  “继续关注情况。”
  “诺。”
  宋涵吩咐过后,下了高塔楼,来到了下面。
  “老爷,是否回府?”在高塔楼旁,停着一辆宋家的马车,马车旁的木棚里,还有着几个宋家侍从正在歇息着,见宋涵走过来,这些人都立刻起身,小跑着过来听候着吩咐。
  “回去吧。”宋涵沉声说着。
  这面已留了人驻守管理,要是有什么事,随时都会有人以着最快的速度送到府邸。宋涵这时已有些疲倦了,想回去歇息一会。
  见到自家家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