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易鼎 >

第422章

易鼎-第422章

小说: 易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封颜风雨 
出将入相11
  一个年轻人也舒了口气,说着:“按照和大成王师的协议,这战要打到入夜,一旦入夜了,就好办了,现在四处开花,打的郑军四处分散,等入夜了,我们的人就可一起开城迎接王师了。”

  说到这里,在场的几人都是应是。

  虽和大成军说了内应,可是厢军行动很受控制,这些内应也难以发动,再说这种事,成者富贵,不成者族诛,这段时间真是度日如年。

  虽说这几个人,都是久经历练,在外面还撑得住,还沉的住,不过心中油煎火烧一样的滋味,毕竟不好受,现在终于可以放松一些。

  “这时联系,怕露形迹,事先都说好了嘛?”中年人不放心,还是问着。

  “放心,都说好了,一旦移到南门附近,夜里就兵变,打开城门很容易的事,一刻时间就能完成。”

  “这就好,希望上天保佑了。”中年人已经几天没有睡好觉,这时觉得疲倦,让人又上了一次参汤,坐在椅上支颐假寐,余下的几人,都也这样。

  不知过了多少时间,突然之间,一人猛的上来,喊着:“老爷,开城了!”

  中年人惊颤一下,猛的醒了过来,脸色一下子变得苍白,扑到了窗口,迟疑了一下,才推开观看。

  一看下去,只见南门杀声震天,火光燃烧,的确城门开了,而在城门外,一支骑兵持着火把,猛的迅速冲来,已经堪堪到门前五百米处了。

  这时,房间里的人,都挤到了窗前,观看着,只见大成军,在越来越急促的鼓声中,冲入了城门,在冲入城门的一刹那,中年人呼吸一顿,向天祈着:“上天庇佑,祖宗庇佑!”

  这时,城中的郑军也反应过来,拚死顽抗,阻挡从城门处潮水一样涌入的敌人,但是这已经无济于事。

  只见厢兵中,有人连声高喊着,都是本城的大户子弟,素有控制和威信,这时呼喊,由本城人组成的厢兵,顿时大乱。

  一部分立刻反戈了,还有一部分崩解了,两不相帮,只有少数人还在战斗。

  而在城外广阔的平原,大成军旌旗似海,火把连天,敲响了战鼓。

  一种规律的鼓音,一下接一下,直敲进入许文道的心中,这是大成军的号令,潮水一样的大军,向着城内推进。

  许文道登上高台,一下子看了明白,喷出一口血:“我恨啊,当初没有把这些家族都赶尽杀绝!”

  “放!”前面的大成守军,还有军官试图阻止敌军涌入城池,随着一声号令,一片矢雨落下,并且还有着大小不一的石块,猛的在人群中砸下,飞溅出血色的浪花。

  可更多的人群,在鼓声中前赴后继的冲击。

  “将军?”亲兵问着。

  “杀!”许文道举刀喝着,决意抵抗到底。

  将军有了决意,五千精兵还是能执行,顿时,两军在城中,就产生激烈战斗,在街道中反复拼战格杀起来。

  毕竟是郑国公的精锐,一旦反应过来,抵抗还是相当激烈,甚至超过了大成军的预料,一时间竟相持不下,片刻就制造了大量交错狼籍的尸体。

  “杀,真是疯了,想不到这里也有这种精兵!”吴兴宗亲自斩杀了一个敌人,看着前面交错狼藉的战场,不由皱起眉头。

  对方的抵抗很激烈啊!

  就在这时,后面有人欢呼:“铁皮车上来了!”

  回身一看,只见街道中,几辆车进来了,这是土坦克的进化版本,下有滚轮,上覆铁皮,一旦进入城中,就无敌了。

  只见这铁皮车左右,还有着挡箭板,里面有着火铳手。

  火铳射不远,但是有着铁皮车,就发挥着巨大威力,只听敌军怒吼着,用弓箭射击,却被铁皮和挡箭板阻挡,叮当之声不绝,弹了出去,只留下一个个印子。

  而在这时,只听一声号令,躲在里面的火铳手,顿时就架在挡箭板上开火了。

  “啪啪啪啪!”火铳齐鸣,喷射出了弹丸与烟雾。

  只见抵抗的敌军,顿时惨叫一片,在地上翻滚着。

  不仅仅这样,铁皮车轰隆有声,撞在敌方在街道上临时垒墙上,顿时就撞出了一个缺口,大成军顿是欢呼雀跃起来。

  “杀!”吴兴宗大喝一声,骑兵奔驰着扑进缺口,对着崩乱的敌军就进行践踏,并且挥刀直斩……

  “再射!”

  “啪啪啪啪!”火铳齐鸣,喷射出了弹丸与烟雾,又一片敌军倒下。

  “城中敌军大势已去!”

  南门上,不知何时,卢高已登上了,正用一只千里镜,看着前方激烈攻战。

  虽敌军围绕缺口奋力拼杀,让人触目心惊,但是的确已经大势已去。

  果然,坚持了半个时辰后,外面传来山呼海啸的声音

  “队正死了!”

  “营正阵亡了!”

  “将军……在哪里?”

  “啊……”

  郑军终于崩溃了,而大成军顿时士气大振,疯虎一样扑向敌人,追杀着。

  看见了这一些,卢高收回了千里镜,对着一个文官说着:“事情已经定了,就此写向皇上的捷报吧!”

  “诺!”这文官应命说着。



第二百九十七章 震怖(上)

  翼州得到河内郡的消息。

  翼州本就处于幽并二州夹攻之中,本就是惶恐不安,但汗国开始建官立制,由杀戮转向了安抚,这使许多人存着观望的心思。

  而现在传回来的消息却让这些人感到恐慌。

  胡人的残忍,远远超过他们的想像,为了攻城,还是大把驱赶百姓上阵,消耗守城者的士气和物资。

  这事,如果是一面倾倒的战争,没有选择的局面上,比如类似地球时满清,已经占领大半中国,而且四顾而望,没有成功的抵抗力量,那类似扬州七日的屠杀,驱赶百姓的行为,反而会获得威慑,成为打垮汉人抵抗的脊梁最后一记重击。

  但在有着强大抵抗力量的时候,这样的屠杀,只会导致着离心。

  人心与气运,就这样清晰简单,屠杀未必不能获得大势,而仁慈也未必能够收心,这里面有一个选择权的问题。

  有选择,残暴只会导致分崩离析。

  没有选择,残暴只会塑造稳固的皇权,形成滔天大势。

  可是现在,南方崛起大成朝,又占领中原大部,这样的屠杀,分外使人恐惧和仇恨。

  这些胡人本就是异族,现在行为更让人心下不安。

  这消息一传开,准备出奔逃难比比都是,可一时得不到准信,他们一时不舍离去。

  普通百姓几辈人的基业,都在房舍和田地上,要是就这样走了,真的是一贫如洗,无养家的来源了。

  翼州市井之中的种种传闻,更不断加大着对胡人可怕的描述。

  而在青州,同样的苗头渐渐的起来了。

  “胡人无道,青州震怖啊!”

  青州有平原郡、济南郡、 乐安郡、临菑郡、北海郡、东莱郡六郡,其中三郡已经被何志统一。

  此时,在平原郡的大帅府,何志信步而行,只穿一件石青色的长袍,心中想着。

  沿道杂役和侍卫,个个行礼,而这是后院中,花园灿烂,草木葱郁。

  何志原本是平原郡太守之子,年少时更是附近有名的风流才子,不过转眼十几年,占有三郡的何志,早就脱去了昔日文雅之气。

  随着时间推移,虚而不实的美名对他来说已经不值一提。

  才学和风度,终是点缀,昔日公子,人过中年,成为一地诸侯。

  随着河内郡的白马港和胡人交战的消息传过来,这位诸侯脸色越加阴沉下来。

  何志很清楚,任凭这股流言在境内传播开来,将会给青州带来多少麻烦。

  可人言可禁,人心难管。

  自己势不如人,很难给治下百姓带来安定之感。

  想到这些事情,这两日来,何志焦心不已,翻来覆去,辗转难眠,可是当境内也开始出现这股流言后,他反倒冷静了下来。

  “这些事,还需再次打探清楚……”何志眯起眼睛,心下叹口气,转身对着一个跟随的文官说着。

  在想着对策前,还是要先探清事情真假才是。

  “请大帅放心,一有确切消息传来,下官定会及时报于大帅知晓。”跟随的官员,见大帅表情稍有缓和,不敢迟疑,连忙应下。

  何志点点头,挥手让对方退下,自己踏上了台阶,返回着书房。

  在这个文官忙不迭的走出去时,正好与进来的亲卫军统领脸对脸,看着这个文官忙不迭走人的模样,何长兴心里不由打了突。

  “长兴,你来了?”何志这时已是听到了门口的声音,说着。

  “大帅,这是刚从前方送回的情报。”何长兴走进来,关上门后说。

  “你来念。”何志微闭着双眸,靠在椅背上说着。

  何长兴应了声诺,念读着文书上的内容。

  却是个好消息,念罢后,何长兴眉开眼笑:“大帅,这可是个好消息!我军又接连拿下两座县城,只需半年光景,就能再夺一郡了!”

  “又夺了两个县城?”何志抬头看看面前的侄子。

  何志最大的遗憾就是无子,到现在年四十,只有二个女儿,长女已经嫁人,次女今年才十四,尚未嫁人,这侄子实际上就是培养对象,年十七,就已经给他亲兵兵权了,许多事就不隐瞒他。



  听侄子说话,点点头:“这确是个好消息,让他们回头将有功之士名册都报上来,本帅会给他们记一功。”

  话是这么说,何志整脸色沉郁,心情不乐。

  何长兴将文书置于案几之上,忍不住问:“大帅为何闷闷不乐?”

  何志微微叹口气:“现在攻城略地,并没有作用了,命令军队退下来修整吧,不必再出兵了。”

  何长兴大惊,劝说着:“大帅何有此念?现在大帅已有着三郡,不出两年光景,这青州怕要尽归大帅所有,大帅又为何休兵?”

  何志听了,苦笑下:“你是这么看?”

  “叔父,小侄是这个想法,还请叔父指点迷津。”何长兴说着。

  何志手指敲击着案几,表情复杂:“你年轻,还不懂,的确,再给我二年时间,肯定可以统一青州,可胡人也好,大成也好,谁都不会给我们这个机会。”

  何长兴脸色有些难看:“叔父,可是胡人和成国皇帝对峙作战,也许有着机会。”

  “无论是胡人,还是成国,都根基已成,胡人不仅仅有幽并二州,还有大草原,而成国现在有七州之地,就算一时失败,也不会允许我们生存发展。”

  “我现在只有三郡,投靠一方必可为重臣,又不会受到猜忌,要是我统一全州,就算降了,也只怕祸端不远,无法善终,所以休兵为上。”

  见何长兴神情凝重,又有些不甘,何志笑了笑:“罢了,这事,你不要理会了”

  就不提此事,何长兴见此,也不敢多问,退了出去。

  事情却并未结束,第三日,何长兴刚走到门外,就听见里面哗啦啦了的一声。

  这一下,何长兴和值班亲兵都是吓了一跳。

  何长兴连忙快走几步,叩了叩门:“大帅?出了何事?”

  “……我没事。”片刻后,里面传来何志的声音。

  听到确实是大帅的声音,何长兴松了口气,不过,这样看来,大帅此时的心情,想来不是很好啊!

  外面的人互相看了看,既何志不唤进去,这时也不敢贸然进去。

  何长兴却是机灵,夺了一个侍女的盘子,恭敬说:“大帅,您要的汤我给您端来了。”

  “进来吧。”随着这声,何长兴端着刚刚送过来的小盅,从外面走进来,目光在里面一扫而过。

  此时地面上有着一些散着的文书,何志靠坐在书案后正面无表情的看着他。

  “叔父,您又动怒了,保重身子要紧。”

  “长兴,哎,虽早有预料,也有风声,但具体调查后,胡人实在残暴啊!”何志也不瞒着他,见他问起,一指地上的文书,说着。

  何长兴走过去,地上捡起文书,将几份文书于案几上放好,将手里拿着的这一份从上到下的扫了一遍。

  看过后,何长兴的眉深皱。

  “实是想不到,传言是真的!”何长兴喃喃出声,愤怒的说着。

  “哼,原本今年汗国建官立制,还发令禁止胡人随意杀戮百姓,又请得幽并二州世家纷纷出官,本以为的确有些大道,还曾使我都有些动心。”何志冷笑的说着:“现在看来,这只是权宜之计,一有事就撕破了面皮,这些胡人,怕是将这中土当成自己的牧场,将百姓当做了所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