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东方王子历险记之归国记 >

第77章

东方王子历险记之归国记-第77章

小说: 东方王子历险记之归国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着小耗子的哭诉和无修的供述,人们这才了解了这位小耗子殿下的遭遇和李翰江的一个惊天阴谋。
  皇上的生母鲜梅太后年轻的时候也是一个喜欢舞枪弄刀、文武双全的侠义之女。十年前,在一次外出狩猎时,太后在虎口救下了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儿。这孩子不但生得漂亮,而且相貌酷似太后的独子——也就是现在的皇上。由于当时的太子已经八、九岁,每天大部分时间都要跟老师习文练武,和母亲在一起的时间不多;于是,太后便把这个捡来的小男孩儿带回宫中收为义子,以排遣爱子不在身边时的寂寞。由于小男孩儿初来之时举止言行有点像老鼠,所以,太后便送了他一个“小耗子”的昵称。久而久之,人们几乎忘记了当初皇上赐他的名姓,都直接喊他“小耗子殿下”;而这位义子干殿下也非常喜欢人们这样称呼他。
  三年前,李翰江的独生女儿还不满十八岁,李翰江便迫不及待地要将女儿送入宫中作贵妃,自己也好捞个国丈当当。当时的皇上也听说李翰江有一个貌若天仙的绝色女儿,既然是相爷有意要玉成此事,皇上又何乐而不为呢?然而皇太后——也就是当时的鲜皇后——却从中看出了李翰江的别有用心;而且,她也隐约感觉到了一种可怕的危机。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皇后在若兰小姐入宫的这件事上没少给李翰江制造麻烦。
  由于皇后的阻挠,李翰江想当国丈的如意算盘迟迟未能如愿。
  本来,李翰江与皇后的关系是相当不错的,但自从在这件事情上发生冲突以后,两人便开始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明里暗里没少算计对方。实在忍无可忍,李翰江便威胁皇后:如果再要破坏他的好事,他就要在皇上面前揭穿皇后的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哪知道那皇后也是个吃软不吃硬的烈性脾气,不但不买李翰江的账,还声称要与老家伙较量到底,不是鱼死,就是网破!这一下儿反倒把李翰江给弄得有点儿心虚胆寒,惶惶不可终日。
  李翰江做人的信条向来都是顺我者生,逆我者亡!即使是面对皇后他也绝不会手软。为了彻底结束这种心惊胆战的日子,一次,他趁皇后带小耗子出宫游玩之时,指使无修在京城东南四十里的迷仙谷口制造了一起“意外事故”;皇后的车辇连同随行几十个人,一同跌下了谷口断崖。年幼的小耗子由于顽皮,途中偷偷溜下车辇独自玩耍,这才得以幸免于难。他身上的那把“断剑”本是太后心爱之物,当时也被他无意中带出了车辇。
  也是这位干殿下命里该有此劫,和皇后他们走散以后,小家伙好不容易找到了回城的路,没想到在中途偏偏又让无修给碰上了。本来无修想一刀结果了这小东西,以免留下后患;没想到他这个身经百战的武功高手,面对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小毛孩子,三刀下去,居然未伤及他半根毫发!无修当时惊愕不已,认为这个小家伙儿肯定是有神灵保佑,命不该绝。回到京城后,他把情况向李翰江作了禀报,李翰江也认为此事有些蹊跷。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李翰江生出了一个莫明其妙的念头:留着这小家伙儿,没准儿将来会派上什么用场;于是两个人这才假造圣旨,将小耗子骗到静云寺软禁了起来。当时小耗子听说母后遇难方寸大乱,李翰江又手捧父皇要自己带发修行的圣旨,所以便乖乖地被无修蒙着眼睛带到了静云寺。后来小家伙儿虽然对此事产生过疑惑,可无奈他不知自己身在何处,而在静云寺又成年累月很难见到一个生人,所以也只好遵从“圣意”,当起了不剃度的和尚。
  狼口脱险那天,他听说救自己性命的小姑娘要进京面圣,他灵机一动,这才让身边的小和尚偷偷把母后的“断剑”送给了霞儿。他知道这把“断剑”是世间罕见的奇异兵器,也是父皇送给母后的定情信物。他让霞儿将这把剑带入京城,是希望能传递点儿什么信息给父皇或者皇兄,早日离开静云寺这鬼地方。
  皇后失踪以后,老皇上疯了似的派人足足寻找近半年,太子也曾亲自带人寻遍了京城附近的山山水水;然而,皇后一行却如同被人间蒸发了一般,活不见人,死不见尸。老皇上思虑成疾,一病不起。弥留之际,他让太子匆匆继位,不久便撒手西去。老皇上一死,李翰江大失所望:没想到自己费了半天劲,到头来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看来他李翰江是没有这当国丈的命啊……为此他没少骂老天爷不开眼。
  太子继位以后,虽然没有再大规模的寻找母亲,但母后的神秘失踪却成了皇上心中的一个解不开的疙瘩。两年多来,每逢到了太后失踪的日子或喜庆佳节,皇上的思母之情便会油然而生,难免心酸落泪。
  鲜梅太后的那把“断剑”,在一般人眼里不过是一把残剑;然而,真正了解这把剑的人都知道,它是一把江湖上独一无二的名剑。后宫总管陈公公自打太后入宫时就一直服侍左右,自然对皇后这件宝贝熟得不能再熟了。那日莫尔您阅读的。小说下载自ωωω;UМDтχт。còm斯他们被带上殿时,他一眼便认出了霞儿腰间的那把“断剑”。
  所有的迷疑真相大白。皇上当时恨得咬牙切齿,发誓要将李翰江碎尸万段,为母后报仇雪恨!
  尽管扶简修一再嘱咐皇上回宫后一定不要感情用事,不能让李翰江及其爪牙看出半点儿破绽;然而,皇上毕竟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要让他整日面对杀母害父的仇敌而无动于衷,这对一个刚满二十岁的年轻人来说实在有点勉为其难。
  皇上不是一个城府深沉的皇上,为了防止自己的情绪失控,除了早朝以外,他便把自己紧关在房内不见任何人;然而,皇上又不是一个没有理智的皇上:在朝上,他不露声色地按计处理了从龙和扶简修两个“办事不利”的家伙,恩准了莫尔斯他们离京“返回”飞来国。
  皇上虚张声势地将从龙充军发配,是按照从龙他们设计好的“故事情节”,给这次不再秘密的“秘密行动”安一个顺理成章的结尾,以便继续麻痹老贼李翰江。
  皇上处理扶简修,虽说也与“倒李计划”,但就皇上的心理而言,却不完全是“虚张声势”。其实皇上一开始让扶简修去查办龙平之事,不过是作作姿态而已。虽说皇上自登基以来对李翰江的所作所为也是略知一二,但一来由于李翰江是先皇的心腹重臣,负有托孤使命,皇上在感情上多少有点儿难以割舍;二来他觉得李翰江在朝中虽然狂妄自大了一些,而且还有那么点儿爱“摧花折柳”的小毛病,但还不至于真的像扶简修说的那么坏,更不相信他会与龙平的赈灾粮款的案子有什么瓜葛。皇上始终把扶、李二人的相互参奏,理解为政见不一所导致的偏见,更何况龙平之事眼下并不是他最关心的问题……不过扶简修既然说的那么证据确凿、有鼻子有眼儿,而且又有三个孩子和万民表为证,皇上不得已这才派扶简修前去查办此案。没想到这位扶大人兴师动众地查了半天,非但没有丝毫结果,反而把官印给混丢了,你说这气人不气人!要不是“倒李计划”少不了扶简修这条左膀右臂,皇上真想把这个丢人的尚书一撸到底,轰回老家种地去。
  莫非扶简修真的把官印给弄丢了不成?
  一点不错,这位刑部尚书此次龙平之行,的确是“现眼”到家了。
  扶简修前往龙平查案,一开始还算顺利,也掌握了不少龙平知州贪赃枉法的证据。不料一天夜里,他在龙平的临时衙门突然失火,不但所有的证据材料化为灰烬,就连自己的官印也不翼而飞了!要不是手下人拼死相救,恐怕他这条老命都得扔在龙平城。
  官印一丢,第二天便有一大群龙平百性前来闹事,说他没有官印是个骗人的假尚书,硬是把这位扶大人从龙平府给轰了出来。虽然扶简修清楚这是龙平知州从中作祟,但拿不到人家半点儿证据也是枉然。
  官印丢了,证据毁了,案子也办不下去了,无奈扶简修只好垂头丧气地回了京城。
  盂兰盆会这一天,是君商定擒贼的日子。动手的前一天,扶简修派众多手下扮作太监进入皇宫,控制了所有出口要道,宫中所有人等没有圣旨一律不许出宫。这实际上等于断绝了宫中与外界的一切联系。从龙和莫尔斯他们也于当天夜里秘密潜回了京城。从龙和铁英负责宫内的抓捕行动,莫尔斯三人和铁雄怀揣圣旨,负责看守京城四门,防止事发后有军队入城生事。扶简修这么做并非小题大做,驻守四城的御林军正副统领一多半都是李翰江的亲信,此次行动不管成功与否,这都是一个不得不防的最大的隐患!
  这些天来宫里发生的事,让小覃公公感到十分不安:先是皇上夜里鬼鬼祟祟地假扮太监微服出宫,接下来,皇上的言行举止乃至性情都发生了异乎寻常的改变:有时心事重重的凝神沉思,有时莫明其妙的暴跳如雷……而皇上却好像明显的在克制、甚至是在掩饰自己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这些反常。
  让小覃公公感到不安的还不止于此。
  按理说他是皇上的贴身太监,皇上出宫入闱跟在旁边的应该是他;可皇上微服出宫却忽然把他撇在了一边,跟他出去的是后宫总管那个老棺材瓤子。第二天,皇上甚至以提升为名,干脆换了他这贴身太监……
  皇上这边的事还没捋清楚,宫里忽然又发生了异常。小覃公公一大早就发现,宫中的太监一下子出现了许多的“生面孔”,所有的外差和宫墙、出口等要害部位的把守也都换成了这些人。早朝刚过,皇城之中各个宫院同时接到了一道吓人的圣喻:宫中不论主仆,没有圣旨一律不得随意出入皇城,违令者立斩!很明显,这是要封锁宫中与外界的联系。这下儿小覃公公越发紧张起来。他跟老总管陈公公打听,陈公公说这都是皇上的安排,到底怎么回事他也不清楚。实在忍不住,小覃公公借口有要事禀报,想去皇上那里探探虚实;哪知道一个新来的小太监弄了把“上方宝剑”挂在门口儿,说皇上有旨:有要面圣者,以此剑自裁,提头来见!
  小覃公公断定,这一切肯定都跟皇上微服出宫有关。皇上神神秘秘地三番两次潜出皇宫,究竟干什么去了?宫里突然出现的这些“生面孔”到底是些什么人……
  说来说去,这位小覃公公到底是个什么人物,一个太监怎么会对皇上的情况和宫里发生的变化如此关注?
  原来,这位小覃公公不是别人,正是在江湖上已失踪多年的天山少侠、人称玉面共工铁头小霸王的覃显——覃忠义。如今他是李翰江的螟蛉义子,也是李翰江安排在皇上身边的一个头号儿间谍!
  奇怪,一个响当当的江湖人物为什么会跟李翰江这样的人搅和到一起了呢?

第五十六章 悲情小子愚忠泪
更新时间2007…6…19 20:05:00  字数:5204

 七年前,京城之中曾经发生过一个惊天血案:东城镖局的总掌柜一家十余口,被人残忍地杀死在家中。总掌柜的更是让人剁了有上百刀,最后还把几乎成了一堆烂肉的尸体悬于闹市街头。当时京城一片哗然,皇上闻报龙颜大怒,严令刑部限期破案!刑部领旨不敢怠慢,慌忙派出众多名捕、高手明查暗访,揖捕凶犯。可谁知上上下下折腾了足有大半个月,案情却没有丝毫进展。眼看皇上给的期限已近,就在大家一筹莫展之时,忽然有一天,一个曾在东城镖局干过镖师的人,主动来刑部投案自首,致使血案真相大白。
  毫无疑问,这位镖师肯定与那镖局总掌柜有着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不然也不会下如此的狠手——连女人和孩子都不放过。
  是的,凶手的确与那镖局总掌柜仇深似海!
  来投案的镖师叫覃大川,是一个从外地来京城谋生的习武之人。两年前,覃大川受雇于东城镖局。由于在京城没有房子,作了镖师以后,覃大川一家人就暂时借住在镖局后院儿。覃大川膝下有一对双胞胎女儿,年方一十七岁,生得婷婷玉立,貌若天仙;而那个东城镖局总掌柜的又恰恰是一个色胆包天的“登徒子”……可想而知,身边总有这么两个如花似玉的“二八”佳人儿晃来晃去的,这家伙哪能安分得了啊!有时难免会有一些言语挑逗、动手动脚之类的事情发生,而这个覃大川一家又偏偏都是些“不识抬举”的主儿,时间一长,弄得雇主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张。就在覃大川正打算离开京城另寻他处谋生时,镖局掌柜的终于对他们一家下了毒手。他一面派覃大川出城“押镖”,一面却暗中派人劫了“镖银”,还把覃大川打成重伤扔到了荒山野岭。事后掌柜的谎称覃大川携“镖银”逃走,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