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抗日保安团 >

第492章

抗日保安团-第492章

小说: 抗日保安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目送着高思大使的专车离开黄山官邸,常凯申的脸色一下子变得阴沉起来,用力跺了几下拐杖,大骂道:“娘西匹,美国人不安好心,可恶,可恶!”

    又长叹一声道:“唉,郑胡子现在有了地盘,背后又有美国人撑腰,从此势大难制,只怕比g党还要难对付。可恨,可恨!”

    刚才在席间,常凯申话里话外多次暗示美国政府的援助应该交给国民政府和军委会,而不是与第二战区直接联系。可这个高思大使总是装糊涂,几次都被他给绕过去了。这让常凯申感到大为恼怒。

    历史上常凯申曾以跟日本妥协相要挟,阻击美国对延安方面提供援助。可现在已经不是42年初那一会儿了,美军已经有了十足的把握打败日本人,对常凯申便不再迁就。

    常凯申越想越气,不禁破口大骂,先骂郑胡子擅自用兵,目无领袖,是可耻的军阀!又骂美国人明为盟友,却在暗中支持郑胡子和其他军头,其心可诛!再骂**将领不争气,屡战屡败,让国府的国际地位不断下降;还骂日军欺软怕硬……

    只可惜委员长这些话算是白费了口水,作为当事人的郑胡子是一句也没听到。由于第97军和第63军进展神速,不仅让日本人措手不及,也大大出乎了第二战区的预计,让郑胡子等人差点儿忙死。

    按郑卫国和战区总参之前的分析,42年能打通辽西走廊就不错了。而且东北的冬季异常寒冷,郑卫国非常担心大部队去了之后筹集不到足够的御寒物资和粮食。

    他原本打算让第97军在锦州最多到黑山、大虎山一线固守,再派第63军向东北腹地渗透,然后尽力支撑到43年春再组织第二轮攻势。

    可没想到日军在东北的统治看似稳固,实际上早已经坐在火山口了。由于日军四线开战(对华、对美、对英、对苏),物资紧张,兵源枯竭,现在又失去了华北的物资供应,战争的成本几乎全部压在了东北民众身上。

    面对日本占领军的残酷压榨,东北人民早就苦不堪言。而且不光是普通民众,就连伪满军官兵中间也在暗暗酝酿着起义、反正的浪潮。

    日军侵入东北之初的那一批伪满军主要以“省防旅”为主,在东北军内部也只能算三流部队,战斗力极差,而且动辄哗变。

    直到1938年以后,日本在东北的统治基本稳固。日本人便操纵伪满洲国政府颁布《国兵法》,实行征兵制,规定未满境内的成年男子都要服3年兵役,并将流氓地痞逐出军队,以此提高士兵素质。

    1939年,又在“新京”(即长春)设立军官学校,培养高素质的军官。之后还陆续增编了工兵、航空兵、辎重兵、高射炮兵等技术兵种。经过这一番整训,伪满军的实力大幅度提升。

    不过这些以“良民”为基础的部队对日本人有着天然的仇恨。经常爆发起义、反正、刺杀日本军官等行动,让日本人大为恼火。

    由于中国人的抵抗过于强烈,日本始终难以对中国人组成的部队放心。因此在伪满军中大量编入日本军官和朝鲜军人来监视中国人。同时还大大增加了少数民族军人的比例,如兴安警备军,就完全是由蒙古族组成的。但这种方法非但没有增强伪满军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反而进一步激发了军中内部矛盾,使得伪满军更加“不可靠”。

    第97军刚到黑山、大虎山一线,便有大量伪满军在阵前起义,彻底打乱了日军之前的防御部署,迫使日军全部龟缩到了沈阳城内。

    总参谋部很快找到了战机。命令第97军主力绕过沈阳。继续向北攻击。当时日本在东北腹地空虚得很。

    李良荣立即亲率第34师为先导,抄小路昼夜兼程,扑向沈阳北面的四平。四平虽然是东北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却只有伪满兴安军一部和日军铁道守备队以及临时组织起来的日本侨民(包括棒子)。

    一番激战下来。伪满军再次在阵前哗变。日军大部被歼。其余全部成了俘虏。目前正在第34师的集中看压下充当苦力,在四平一线修筑工事。

    与此同时,后面赶到的第63军也向沈阳城发起了猛攻。沈阳虽然有近万日军驻守。还有大量日韩侨民。可这些人和部队都是承平日久,根本不懂打仗。

    历史上的通化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占尽优势的数万日军和武装侨民连八路区区千余留守部队都束手无策,更不用说第63军这种级数的精锐了。

    而且沈阳市内的中国居民也自发地组织起来,协助第63军作战。这些人熟门熟路,带着第63军不断穿插,很快便将日军阵地切割得支离破碎。最后仅仅用了三天时间,沈阳的日军残部便宣告投降!

    周参谋长快步走了进来,笑道:“哟,总司令还在研究呢!”

    郑卫国将放大镜搁在一旁,活动了一下关节,问道:“第七集团军现在到了哪里?”

    周参谋长答道:“哦,请总司令放心,鄂友三的骑兵已经出了山海关,第七集团军主力也到了滦县。”

    郑卫国松了一口气,点头道:“这就好!”

    第97军和63军取得的大捷固然是大快人心,可是由于之前的准备工作做得不太充分,使得眼前的胜利并不保险。

    俗话说的好,步子大了就容易扯到蛋!现在进入东北的才两个军,如果关东军主力全力反扑的话,肯定是守不住的。如果增派部队,后勤供应又要出问题。打不赢,又守不住,那就只能撤了。

    可是好不容易才趁乱拿下了沈阳和四平,总不能又拱手让出吧?这些地区刚刚光复,要是第二战区不战而退,老百姓肯定会大所失望。这是郑卫国极不愿意看到的,所以尽管有多种选择,可实际上摆在第二战区面前的就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全力守住四平一线。

    为此,第二战区在全部管辖区域内紧急动员:

    第一,将已经进入东北的第97军和第63军分别扩编成第一、第二集团军,各自以四平和沈阳为中心发展,并迅速扩充;

    第二,命令傅作义的第七集团军立即结束休整,赶赴关外增援。当时,第七集团军从包头一路杀来,陆续歼灭了骑兵第4旅团和独立混成第2旅团,自身伤亡也比较大。郑卫国便让第七集团军将伤员和病号留下,然后直接从第40军和第53军中成建制抽调部队补充缺额。

    这一招就是陈诚“土木系”高速扩充的法宝,称之为“全面交流”。

    第三,在第二战区司令部下面专门组建一个“运输部”,全权负责对关外部队的后勤供应;

    第四,向美军北太平洋战区求援,请求他们支援一批物资,并派轰炸机对回援的关东军主力狂轰乱炸,使其无法快速反扑。

    与此同时,八路军方面也支援了一百多个“干部工作团”。这一批人有两个作用,一是在光复地区接收和承担行政工作,组织当地群众支援抗战;二是潜入沦陷区组织暴动,牵制和分散日军的兵力。

    正忙得团团转,美国北太洋战区司令部突然发来密电,表示将有两位特使正在赶来的途中,请求第二战区接应。

    郑卫国奇道:“会是谁呢?”

    周参谋长笑道:“来了不就知道了?我猜他们多半是为了商谈今后两个战区的合作事宜。不过选在这个时候来,只怕来者不善。”

    郑卫国点了点头,就算是合作也有主次之分,看来等下又少不得一番唇枪舌战了!(未完待续。。)

    ps:  非常感谢屡战的月票,今天仍然是双更!

第五百二十一章 美国人的要求

    “阿哈,老郑,我又回来了!”卡尔逊用俄国人的方式给了郑胡子一个熊抱,又向身后一名中将介绍道:“将军,这位就是第二战区的郑卫国总司令,或许你可以按他们的习惯称之为胡子!”

    郑卫国忙伸出手道:“史迪威将军,很高兴见到你!”

    史迪威跟他握了握手,自嘲地笑道:“是吗,我在中国可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人!”(注:史迪威的中文非常好,写日记的时候经常用汉字记录)

    郑卫国随口安慰道:“你为中国抗战所做出的贡献,人民是不会忘记的!”

    史迪威的情绪一下子激动起来,点头道:“我知道,我知道的,中国人民是最友善的!百分之九十五的中国人都是好人,只可惜他们却被百分之五的坏蛋统治着。那个该死的花生米,你不知道那头蠢驴有多么混蛋……”

    “说出来你一定不会相信,花生米和他的亲戚竟然靠着倒卖援华物资而牟利!”史迪威挥舞着手臂,大声嚷道:“这些物资都是飞行员从驼峰航线运到中国的,每一吨物资都沾满了美军飞行员的鲜血……”

    可能是积怨太深,史迪威发泄了好一阵才平静下来,又歉意地说:“对不起,郑,我不该在这种场合发脾气。”

    郑卫国也有些尴尬,只好笑道:“没什么,国民政府的事情我不便做出评价,不过我可以向你保证。你说的那些事情不会发生在我们第二战区。”

    史迪威点头道:“我相信你,你们二战区屡战屡胜,不是一支贪腐横行的军队所能做得到的。”

    郑卫国笑道:“多谢将军夸赞!”

    周参谋长见他们说个不停,便插嘴道:“史迪威将军,总司令,这里风大,我们还是先回城里吧,后勤方面已经安排好了欢迎宴会……”

    郑卫国点头道:“好!史迪威将军,请!”

    史迪威却摇头说:“no;no!郑,我这次来是有任务的。我想宴会就先别开了。我们还是直接去作战室吧!”

    卡尔逊在旁边耸耸肩,摊开双手,示意他也拿这个“酸性子乔”没办法。

    郑卫国和周参谋长相视一眼,心想史迪威这么急着谈条件。只怕不是什么好事儿。

    不出所料。史迪威屁股刚坐稳。便急不可耐地说道:“郑总司令,我们现在需要你的帮助。”

    郑卫国不动声色地回答说:“史迪威将军请直言,如果能做到的我们决不推辞!”

    史迪威大喜。忙道:“我就知道你不会拒绝的,郑,我需要北方方面军的指挥权!”

    郑卫国和周参谋长闻言都吃了一惊。

    现在的俄国远东地区是很微妙的,从归属上讲,那里是苏联的领土;从实际占领来看,日军占了绝大部分,中**队则占领了堪察加、楚科奇、马加丹、汉德加等地区。同时,美军在堪察加半岛也驻有大量军队,特别是陆军的两个航空队和海军一个舰队。

    这样一来,在战区划分上,郑胡子的第二战区和阿诺德上将的北太洋战区在堪察加半岛上就有了重叠。

    美国人自然不希望把这样一支力量放在中国将领的指挥之下,郑卫国同样也不希望把北方方面军交给美国人去指挥。

    所以目前的情况是,中美双方各自负责自己的军队,并在堪察加设立一个联合参谋部,需要协调的事宜均由这个联合参谋部来负责。

    现在史迪威来要指挥权,肯定不是一般的权力,而是全权指挥。等于是将北方方面军完全置于美军的指挥之下。

    这是郑卫国所不愿意的,他可不像委员长“财大气粗”,有那么多部队给史迪威去折腾。而且北方方面军每一个人至少都是有着三年以上作战经验的老兵,要是像远征军一样被送进了野人山,让郑胡子到哪儿哭去?

    犹豫了片刻,郑卫国还是摇了摇头,断然道:“这不可能!”

    史迪威像被泼了一瓢冷水一样,脸上的笑容顿时凝固起来。他这个人有什么事都写在脸上,而且还喜欢在背后说怪话,实在不适合出任外交职务。

    周参谋长见气氛有些紧张,忙打圆场道:“总司令,我想美国盟友肯定不会无故提出这样的要求。如果确实有利于抗战,我们做一些让步也不是不行。”

    郑卫国借梯下楼,点头道:“好吧,相信史迪威将军一定能给我们一个合理的解释。”

    史迪威知道自己刚才有些冒失了,加上被郑胡子断然拒绝又伤了面子,心里自然不爽,便回头说:“卡尔逊,你来说吧!”

    卡尔逊忙道:“是,将军!”又对郑卫国和周参谋长解释道:“首先我要向你们通报一个军情!”

    他顿了顿,接着讲道:“第一件事情,德军已经开始从苏联撤退了!哦,当然不是全部撤离,他们还牢牢掌控着油田、铁路,还有几座大城市。”

    周参谋长眉头微皱,揣测道:“德军在苏联进行战略收缩?什么时候的事儿,难道是因为他们的后勤补给不足?”

    卡尔逊耸耸肩膀,说道:“上个星期刚刚出现,后勤压力可能是一方面的原因,不过最大的可能是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