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同人电子书 > 陈珏 >

第4章

陈珏-第4章

小说: 陈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是饿死我也不能饿着我弟弟啊,当心我妈找你拼命……”
“嘿嘿,我哪敢威胁您呐,您当师傅的有肉吃还不许徒弟喝碗汤啊?咱家祖上三代贫农,国家主要扶持帮助对象,这都吃不上喝不上了,国家还能征调我这个‘劳动力’干活不给工钱啊,您说话都不顶用的话,我还是不去的好,万一不开眼得罪了谁您都说不上话,我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师傅啊,就冲您这嗓门也知道您老干活是一个顶俩啊,徒弟我就不给您丢人现眼了……”
“也不多,吃的、住的解决后,一个月里能有点儿给家里,剩下的够零花也就是了。我也没要多少不是?师傅您就拿您那君子腹度徒弟的小人心,你徒弟是那样人么?”
“是,是,不给您丢人,不就是解剖么,当年干的还少么,我可还记得呢,整整1342具大体,3168个局解,846个标本……徒弟的记性您还不清楚?就那年冬天您喝醉了说的话我还记得呢……”
“不敢,不敢,师母老人家是蕙质兰心,温柔娴淑,哪里会是河东狮吼……是,是,打死都不会说出去的……嗯嗯,把离职手续办好,过个三五天就去春市。”
“后天?也太赶了吧,我家娘亲大人知道了还不得来扒皮啊!嗯,嗯,好吧,我尽快……知道了,知道了,先去您家……带,怎么不带就是我不去,也得把您要的东西弄过去不是……嗯,好,那就这样,等我到春市在给您打电话,好好,就这样,嗯,再见……”
挂掉电话,趁着现在心情好还是将辞职报告打出来吧。看了一眼还未开启的电脑屏幕,嘴角勾起的笑怎么看怎么的透着股恶意。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呵呵,那咱们就走着瞧好了……
“李院长,这是我的辞职报告,至于您安排的‘进修’还是另找他人吧。”着重在“进修”两个字上加上重音,陈珏一脸的遗憾。“您也知道我在医院上班没多久,一年多的时间足可以让我看到自己和其他人的区别,连您都看出来我工作上的缺点了,我还是回公家的医院学习学习吧,也省得出来丢人现眼……”
不理会坐在办公桌后的秃头经理脸上的青白红色,也不理会办公室里面原本就在办公的几位文员。陈珏将手里的辞职报告轻轻甩到办公桌上,脸上依旧是遗憾的模样,但那样子怎么看都透着些虚假。“本来我还在担心,这辞下的岗位如何,后来一想,李经理精明强干,手下也有强人无数,还怕没有人干活么……”
“陈珏,你……”
“李院长就不要再挽留我了,我这个人是很有自知之明的,既然担不了这个担子我就不担,还是找那能担担子的人来吧。免得有人说占着地儿不那啥……”
噗…………
除了正在演绎彩色调料盘的李院长以及损人的陈珏,凡是办公室的人莫不捂嘴偷笑,更有甚者朝向电脑喷洒不明液体。
双手交叉环胸,眼睛觑了一下还在低头做鸵鸟状的几个文员,右侧的嘴角上扬几度。“李院长业务繁忙,我就不打扰了,还请您给会计那里打个招呼,省得我楼上楼下的跑,搞得人心惶惶……”
“你说辞职就辞职么!医院可没有这样的规定,想走也行,收拾好你的东西就走吧,这个月的工资就不要领了……”终于换回原本肤色脸上有着被人揭露后的色厉内荏。
“哦?本来我还想着退一步海阔天空吗,看来院长是不给我这个机会了……”陈珏掏出手机,似模似样的叹口气。“好在我已经和蔡总提前打招呼了,不然这个月岂不是做了白工?既然李院长忙到连写几个字都没有空儿的地步,我还是找不忙的人吧……”
陈珏似是无奈的一笑,但那笑容里怎么看都带着讽刺的意味。“李院长,您忙着,回见……”轻飘飘的扔下告别的话,陈珏转身挥挥手向着门外走去。不去理会被气得半死的某人以及忍笑忍得的很辛苦的一干文员。
真是笑话,在这种时候不但没有安抚不满的员工,还要克扣离职时当月的薪酬,是小脑萎缩了,还是大脑进水造成神经元交流障碍呢?真是个值得研究思考的案例啊!摩挲着下巴,陈珏很是坏心的腹诽着,人说,聪明的脑袋不长毛,这李秃头不长毛的原因难道是因为脑袋太好使了导致过早报废么?有意思,有意思。
转过楼梯,看到会计室三个明晃晃的大字,陈珏很不厚道的笑着。东风不就,就西风。没有什么对得起对不起的,想必蔡大老板也是知道这种情况,才会在第一次挽留不成功之后痛快的答应结工资。这才是做老板的……
扣开门,说明来意,会计室主管很是痛快的将一个月的工资结算,不痛不痒的客套几句,在对离职这一事晦暗的发表些不满以及不舍,职场上的交际客套是不允许将自己的真实想法表露给其他人的,哪怕你已经离职了。
相对于国营医院来说,民营医院没有那么多的弯弯绕绕,也没有那么多的院长让你站队,更没有那么多的衣襟裙带关系户搞得你头疼。最多也就是和老板交流沟通一番,至于其他部门的领导,只要不触犯大方向的纪律,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其他的事情根本不用去理会,何况,医院本就是指望医生护士一干人赚钱。
而现今那个李秃头明摆着是在清理一些所谓的“异己”,把医院弄成一人堂的单位,顺从的工作保留,逆者驱逐。
这也是民营医院的弊端,有些腹里有丘壑,手里有技术的人偏偏就性子有那么些孤傲,看不惯所谓领导的结党营私,公器私用,何论是奉承巴结。在公家医院里,这种类型的人虽不能上位,却也是一线的工作者。院长或是哪位领导才不会在意你是不是阿谀承上,只要是把工作干好了,不给他惹麻烦,不是对头那一边的是不会轻易找你的麻烦,最多是在职称上以及岗位的调动上不会优先考虑你罢了,或许一辈子就做个住院、主治医师,至于科长、主任那就甭想了。
民营医院就不同了,它注重的是员工能不能创造效益,听不听话,在这基础上的人员才是值得他去重用,对那些不听话或是没办法为他赚钱的只有请他回家喝茶。
就是这么现实,相比较国营医院,民营的医院既没有高瞻的技术,也没有先进的仪器设备,能在医疗界站住脚靠的就是服务态度。微笑着迎人,适时的揣摩患者的心里,一条龙周到的服务,却是让人心甘情愿的掏钱出来,哪怕是出门后赌咒发誓再也不到民营的医院看病就诊。
收拾收拾些书籍杂物,向一直工作过的同事告别,留下几句模棱两可又有些暗示的话,陈珏就这么不带一丝云彩的走了。
天下无不散的宴席,在民营医院里首先要学会的就是怎样适应离别。不是冷漠,也不是漠不关心,不过是因为这一行当里面来来往往你去我留的实在太快了,还不等你熟悉人的长相,第二天就见不到人了。
没有合同的约束,凭借的是口头上商讨好的条件,觉得还好就留下工作,觉得不适合自己,待上个七八天或是十天半月的拎着行李走人的比比皆是。说不上谁是谁非,不过是自己的感觉罢了,喜欢就留下,不喜欢就走,就这么简单便宜。
说句潇洒的话,那就是,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再说了,教授那里还等着他呢!
作者有话要说:

、第六章

刚刚踏出火车站,眺望一下远处的高楼建筑,陈珏在心里轻轻吐口气。
春市,久违了。联想起两年前的那次黯然离去,陈珏怎么也忘不了当时的伤害,苦辣辛酸,个中滋味可以让人一下子成熟起来,不再懵懂无知,不识人心险恶。时间是最好的疗伤品,随着时光流转遗留下的也就是痛而至极的麻木罢了。成长不就是在无数次的摔打中忍着痛,含着泪,遗忘过,留恋过,等风轻云淡时再笑着回首。
把玩着小灵通,距离约定的时间还有二十分钟。段教授电话里说的很明白,在春市这段时间是要住在他那里的,不需在外面租赁房子自己过活。陈珏心里很清楚,教授这么照顾他无非是爱才之意,就像当年,一群学生里偏一眼就看中了玩弄骷髅标本的他。其实,对于当时的状况,陈珏至今不解。
九月的艳阳还是高高挂在天际,属于北方名为秋老虎的季节天气着实让人吃上一番苦头。左右无事等人的陈珏倚靠在火车站出口附近的墙柱上,静静回想着和段教授第一次见面的情景。
那一年也是九月,十七岁的陈珏随着或是同龄或是不同龄的男女学员参观XX大学附属医药学院的解剖实验楼。乍进门,刺鼻的气味硬是让这些年轻的男孩、女孩涕泪齐下,狼狈不堪。好在陈珏有做功课,一层医用的蓝色口罩,外加一层白色的棉布口罩,紧贴口鼻处的内侧有陈珏特地喷洒的茉莉花香的香水,就在同学们擦鼻子、擦眼泪的时候陈珏已经把黑板上相关的注意事项看了一遍。
一百个学生在随后进来的四个老师安排下分成了四队,四个老师中就有段教授,只是当时大家都以为几个老师都是教务处安排的陪同参观的人员,没有往在校老师上面想,况且,当时四个人的介绍也有些模糊的含义。
四个老师中一位三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黑板前开始介绍自己,其他三个男人就站在她附近两步远的距离。“我姓柳,柳芸婷,那边的几位自右开始分别是王卓、段启、邵杰,由我们四个人分别带你们参观局解室,病理标本室,大体解剖室以及大体储藏室等相关地点,在参观的时候若是有哪里不适请尽快和陪同人员联系……”
还是十几岁的孩子,刚被刺鼻的气味搞得人仰马翻,先下又被话里话外的潜台词搞得有些神经兮兮,面面相觑后彼此间开始窃窃私语,传播着自己的不安。
“还是些没有长大的孩子”在场的四个成年人如是想着,相互对下眼,传递着同一个意思。或许在来学校之前并没有意识到所学的专业以及就业的领域,更没有想到会有先下这番光景。医疗行业可不是想进就可以进去的,其他的先不谈,首要克服的恐惧,那种生者对死者的恐惧,以及对血肉骨骼的恐惧感就不是一般人能克服战胜的。
距离一干学员几步远的柳芸婷犹自讲解着参观时的注意事项,怎样穿戴隔离衣帽、靴子、口罩,克制住自己的好奇或是恐惧心理,哪里集合,哪里自由活动,哪里是禁区,哪里又是可以随意参观的区域,林林总总听得人有些昏昏欲睡。
那一厢讲解的讲解,悄悄私语的私语,这一厢陈珏却是饶有兴趣的用手指向上点击着骷髅的下颌骨。不是没有见过骷髅,但如此近距离的接触甚至是触摸还真是第一次,十几岁的少年再怎么文静听话也是有自己的好奇心的。惧怕,说不上,只是有些新奇感。
手指接触到白色的骨面时,陈珏就知道这不过是仿真的标本而已,根本不是真的标本。玩罢下颌骨后又转战到其他关节的陈珏并不晓得他这幅两眼放光,嘴角含笑的模样已经被四十五度角外的段某人看在眼里。
从事医疗工作人多少性子里都有些残酷冷漠的意味,单凭救死扶伤济世为怀的慈悲性情,痛苦的不仅仅是自己还有周围相关的人。每年因为工作的缘故患上心理疾病的医护工作者不在少数,如果不能自我调节,于己于人,于家庭于社会都是一种伤害,而他们四个人现在做的就是要把这种伤害减小到最低,尽可能地在萌芽期就把它掐死在摇篮中。
这是一个严肃而又冷漠的行业。除却抱着大公无私崇高理想的小部分人群外,大多都是听从了父母辈的传统思想,根本没有了解到这个行业的艰辛和不易。
医疗行业,不是外人眼中看到那些风光清闲,更多的是身体和精神上的疲劳。在中国,十几亿的人口中,从事医疗工作的只是小部分,医护人员的人手严重不足,医护人员需要“长期常态”地超负荷工作。
频繁值守连班、夜班,往往需要连续工作十几个、二十几个小时。不能正常享受法定节假日、需要常常加班,几乎每天都不能按时下班,甚至下夜班之后还要继续工作。被侵占了休班、休假、节假日,往往也不能补休,也没有加班费。 这样,一周下来,医护人员比其他行业至少要多工作20个小时;一年下来,比其他行业至少要多工作50个工作日,而且一般都是义务奉献。
从事医疗工作面对的是人的健康和生命,稍有疏忽就可能酿成大祸。因此,医疗行业的工作要求是严格、细致、繁复的。医护人员在工作中需要遵循很多规程、制度,履行很多手续,谨小慎微,绷紧神经。又由于社会对医疗过失和医疗意外非常敏感,不但不能理解,还经常放大、炒作、苛求,医护人员更是丝毫不敢放松。所以,工作一天下来,不但身体疲惫,精神也非常疲劳。
每一年的学生入学后,先是军训,然后参观解剖实验楼,最后是校园。从军训开始到后面的几项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