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贾瑞重生-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瑞。”
、21始行临安(21)
自昨日被江水泱强吻后,贾瑞夜不能寐,清晨顶着黑眼圈去的翰林院。整整一天,贾瑞在翰林院坐立不安。终于盼到日落黄昏,收拾东西准备回家。这次他不敢单独留下来了,和江陵一遭儿出宫。一路上倒也和顺,安安稳稳的到家门口。贾瑞舒口气,这一天总算平静的渡过了,但愿那个江水泱以后不会再来骚扰他。
轻松地跨进院门,贾瑞感觉到气氛不对。往常守在门口接他的书童青水呢?院里头赵嬷嬷和青山行色匆匆忙活得脚不沾地的,贾瑞截住青山问出什么事儿了。青山笑迎贾瑞爷,说家里来客人了,老太爷预备留下来吃饭,厨房那边正忙着呢,他要去帮忙。
贾瑞打发走青山,好奇的来到正厅,却见贾代儒坐在上座,捋着胡子笑意浓浓的说什么。下首坐着的人,小麦色皮肤,此刻侧着身子对着贾瑞,听谈吐,看身形,贾瑞认出此人是那个南宫宇的朋友文放。
文放瞧见贾瑞回来,起身以示相迎。贾代儒满意的笑了,招呼孙儿坐下。没有想到孙子刚刚当差两日,便结交了这样有本事的朋友。这个叫文放的年轻人,年轻有为,小小年纪就凭自己的本事当上了监察御史。贾代儒识趣儿,晓得他这个老头在,年轻人说话不方便。招呼青水陪着自己回房,晚饭留一份送过去便罢,前厅留着给这二人吃酒用。
贾瑞憨笑着恭送祖父,转而立即跑到文放身前,他们的关系似乎疑不是很熟,没有熟到可以来家中拜访的地步吧。贾瑞惑地看着他:“文兄找我有事?”
“诺!”文放从怀里掏出一条帕子般大小的黄色的锦缎,帕子背面上绣着一条龙,
贾瑞虽然只干了两天的翰林供奉,但那锦缎他再熟悉不过了。这小的似乎像帕子的锦缎,正是用来传达皇上密旨用的。贾瑞心声疑虑,皇上怎的会突然给他一个从六品的供奉下密旨?更为奇怪的是送密旨的人竟然还是文放。
贾瑞展开锦缎,上面只写着一行隽秀的小字儿:协助监察御史查明临安粮仓大火实情。贾瑞疑惑地看向文放,这是什么意思?
文放摊手,盯着密旨,他也不想密旨上的内容是这样。但是很不幸,这是真的。
“半月前,临安存储军粮的粮仓突然着火,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一粒米没剩下。监管死了,没有人说明这场火的起因,皇上派你和我前去查明。”说起公务,文放神色十分认真。此事关系朝中政局,国泰民安,他们必须小心谨慎处理。
听文放的陈述,贾瑞觉得这场火不简单。但这等军国大事,怎么突然委托他一个小喽啰去做?贾瑞心里头虚,委屈道:“我只是个翰林供奉,刚上任两天,哪里会查案?”
“我会。”文放冷眼瞧着宝玉,极为勉强地回答,皇上哪里是在给他找帮手,拖后腿还差不多。奈何君命难为,文放出言警告贾瑞:“此去临安,只管听我的,否则小命不保!”
文放说完,见贾瑞呆滞了,起身笑着拍拍他的肩膀,负手而去。他还有事呢,如果南宫宇得知皇上安排他的好友去送死,会作何反应?幻想南宫宇惊讶吃瘪的神情,文放有些迫不及待了。
伺候完老太爷,青水候在厅外,等着大爷传饭。碰巧听到大爷被皇上派去临安,心中担忧起来,等文大人离开,青水进门见大爷发呆,悄悄地走到他身边,伸出手对准大爷的肩膀,不知拍醒他好呢还是不拍?
一阵冷风袭过,贾瑞突然打个冷战,瞧见青水在自己的身边,骂他跟鬼似得。吩咐青水去叫老太爷来吃饭,青水脆生生的应声离开。没一会儿贾代儒进门,赵嬷嬷开始摆晚饭。
“怎么没留下文大人喝酒?”贾代儒问。
贾瑞叹口气,起身在祖父身边蹲下来,握着祖父的手嘱咐道:“太公,过了明日我便要去临安处理公事,文大人也去。没个一年半载的回不来,我不在的时候,您老要好生照看自己。”
消息来得突如其然,贾代儒没个心里准备。他自然是舍不得孙子,但官家的事容不得说不,只好笑着拍手嘱咐贾瑞照顾好自己,没必要担心他。他一个老头在族里头混的久,辈分大着,没人敢欺负。说着说着,贾代儒眼泪下来,孙子打小没出过京都城,这一走便是临安那么远,贾代儒担心孙子受不住,路上害了病,或是水土不服,也没个人照应着,真叫人忧心哪。
“太公放心,我办成了事儿立马回来。”
贾瑞笑着安慰祖父,心里头却咒骂江水泱不下百回。陪着祖父用饭后,贾瑞推脱整理行装,独自回房。刚才他思来想去考虑很多遍,能得到这样的‘荣幸’跑去临安,一准是那个江水泱公报私仇。昨儿他回绝了江水泱,搞得他下不来台,今儿他便向皇上进谗言刁难于他。一定是了,贾瑞清清?p》
募堑媚瞎罡嫠咚笫腔实鄹暗暮烊恕2蝗换噬虾枚硕说牟蝗プ牧危抢桓霾恢男∴秵魃酰?p》
贾瑞在心中给江水泱狠狠地记上一笔,他绝不能任人宰割,任由他人决定自己的命运。贾瑞决心反击,但这需要很长的酝酿时间。想他一个从六品的翰林供奉,如何能扳倒皇上身前的红人?他现在连近侍皇上的机会都没有,如何进谗言。贾瑞懊恼的躺在床上,百思不得好法。他现在唯一的出路就是做大官,权势可以压死人。对!就是这样,他必须想办法升官。贾瑞思来想去,得到一个好办法,再参加一次会试,中个头榜,然后殿试,当个状元。
想到这,贾瑞丧气地叹口气,他才疏学浅,这个想法似乎有些不切实际。悲哀的仰头向天抱怨:苍天啊,当不上状元,给我个探花也行啊。
提起探花,贾瑞忽然想起荣国府的姑爷来,叫什么林如海的,当年就是个探花郎,现如今在扬州城任二品的巡盐御史。大幽国的巡盐御史是皇上亲自管辖的,油水多,权力大,除了皇上的没人管得了他,相当于常驻京都城外的钦差啊,比那些个一品官还要牛气。贾瑞不禁羡慕起林如海来,这位林姑爷是如何考上探花的?如果可以向他讨教讨教经验,自己中榜的机会会不会多一些呢?
想到这里,贾瑞豁然开朗,欢快的推门去找祖父贾代儒。贾代儒正嘱咐赵嬷嬷去置办些吃食,供贾瑞路上用。见贾瑞又折回来,贾代儒问道:“打点好了?”
“不急,明儿还有一天。”贾瑞笑呵呵的回答,犹豫了半天,方决定开口。“孙儿想再参加会试,中了榜官儿升的快些,我们也能换个大点的好点的宅子住。”
贾代儒听孙子此般要强,自然开心,举双手支持。只是这金榜三甲不是那般好考的,每三年全国才出三个。
“你有这份心,我老头子就知足了。你想要金榜题名,老夫更想啊。只是这学问不仅要日日努力的学,还需要一个好的先生提点你才是。咱们家没那些个条件,请不到什么好先生。说到这先生,好的真真难找啊。多数先生们和你太公一般,学了一辈子只为图功名,没谋上才教书。先生们没中榜,如何教得会你去中榜?若天资聪慧还可,你的资质不过芸芸,没什么希望。”贾代儒叹口气,瑞儿那次会试失败,他检讨了一番。又翻看了瑞儿以前的功课,着实觉得让孙子继续在读书上下功夫是浪费时间。想想他,做了一辈子的状元梦,只是梦罢了。
贾瑞点头,赞同道:“太公说的在理,所以我来和您商量一件事。”
贾代儒讶异,瞧着瑞儿的意思,他似乎自有想法。细细的听他讲述,原来他打上了荣国府林姑爷的主意。贾代儒满意的捋着胡须笑了,此事他竟没想到。林姑爷何等才华,想当年年纪轻轻一举高中探花。俗语说状元做学问,探花做大官;历届状元学问虽大,但往往是年老体衰着,做几年官便老死病死了,没个前途;而探花郎常常年少有为,才华横溢,是真正得意之人。瑞儿若是能得到林探花的提点,它日高中金榜亦不再是痴人说梦了。
“我此去临安,刚巧路过扬州,趁势可以拜会林大人。可我只是个荣国府的远亲,没个名头鲁莽前去拜访,恐怕会惊扰了林大人。”贾瑞正是担忧此事,希望往祖父能给他寻个办法。
贾代儒捋着胡须,他是何人?满头白发岂是白长的?别的不说,这些为人出事他懂得多。笑着提点孙子道:“明日你去和荣国府老太太请安,说你此去临安的事儿,晓得老太太的姑爷在扬州,问老太太有什么东西或是话儿要带的。老太太并非薄情的人,有人顺路捎话儿,岂会不愿意?”
贾瑞茅塞顿开,开心道:“这倒是了,我这便去找人说去,先知会他们一声,明儿一早去拜访老太太。”
、22雨村断案(22)
贾母正和孙子孙女们用饭,李纨、王熙凤等媳妇在一边伺候着。忽见平儿从外头来了,走到凤姐儿身边耳语几句。饭毕,贾母倒在贵妃榻上歇息,乐呵的瞧着宝玉、黛玉和三春姐妹们胡闹。瞧见凤姐儿走过来,便知有事,叫她照实说。
“老祖宗,好事儿呢。瑞兄弟前两日被皇上钦点了翰林供奉,今儿又受了皇恩,奉旨去临安办事。”凤姐儿说着瞟一眼黛玉,黛玉立即明白此事儿多半和她有关系,不和宝玉他们几个闹了,撒娇的跑到贾母怀里。凤姐儿笑着坐在贾母身边,拉着黛玉的手,继续道:“要我说瑞兄弟真是难得周到呢,想着我们林妹妹年纪轻轻的,便与林姑父分离。这次他得了机会,可以顺路到扬州城,便连夜来传话给老太太,若有什么要带的东西,要说的话儿只管告诉他,他一定带到。”
提起远在扬州的父亲,黛玉不禁伤感起来,躲在贾母怀里掉眼泪。贾母心疼的哄着黛玉,自己却也跟着掉眼泪。后来凤姐儿并着宝玉和三春姐们一起哄黛玉和老太太,方止住了哭。
“你瑞兄弟算是个有心的,枉我们没白疼他。”贾母夸赞贾瑞一番后,轻声对黛玉嘱咐,有什么话儿想说的写下来,只管要他代为转交。黛玉点点头,心潮澎湃着,她来这里一年多了,总想着写信与父亲。奈何这里离扬州城路途遥远,若差小厮传信需两月有余。荣国府里头虽个个看似对她好,但她心里明镜儿着,不过是仗着老太太的恩宠。这府里头多半是刁奴,如今她小心翼翼的过活,仍有人挑拣她刻薄。若真劳烦荣国府的刁奴去传信,回身定会被骂的狗血喷头,故而一直忍着未敢向老太太提。黛玉着实讨厌这样的生活,寄人篱下,心飘飘荡荡的,没个牢靠。
第二日,黛玉舀着写好的家信拜见贾母,正碰见屋里头有外人。黛玉转身欲回避,被贾母瞧见把她叫了去。贾母见黛玉低头,似是有些害羞。笑着劝解说贾瑞不是外人,且才不过八岁的丫头,没什么忌讳的。黛玉微微抬头偷看那个给她传信的人,相貌俊朗,举止不凡,眼睛一直瞧着脚尖。刚才她进来的时候,这人是抬着头的,这会子低头定然是故意回避自己。见此人知礼守度,黛玉方安了心,觉得他真如老太太所言是个牢靠的,便将手中的信交予外祖母。贾母笑呵呵的舀着黛玉的信,外带着自己的那封,吩咐鸳鸯一遭儿交予贾瑞。另封了五十两银子,权作路上喝茶的钱。贾瑞坚决不要,若收下倒像是自己巴巴的来占了便宜。解释说一路花销由朝廷提供,不必老太太费心。贾母见贾瑞是个心诚的,不去强求,嘱咐他好生上路。贾瑞谢礼,寒暄几句后便告辞回家。
得了信,相当于找到名正言顺拜访林如海的理由,贾瑞高兴极了。有了林探花的指点,贾瑞相信:终有一日他可以叱咤风云,灭了江水泱那个妖精。
打点好行装,贾瑞便早早睡了。
清晨卯时三刻,贾瑞刚用完早饭,青山跑来说文大人的马车到了。含泪告别祖父,贾瑞转身舀着自己的包袱上车。文放在车里等着,见贾瑞进来,吩咐车夫出城。
行了几天路,贾瑞被马车颠簸的难受,和文放商量着坐船。文放自然不同意,先是出于走旱路速度快得原因,其次坐船不安全,遇见个匪徒刺客没处逃生。贾瑞无奈,抱怨此般颠簸还不如直接骑马。文放一听乐了,眼睛放出光来,他是顾及贾瑞的感受才没有选择骑马。于是二人有马车换成骑马,速度加快,一路上倒也顺当。行走二十多天,俩人到了金陵地接。风餐露宿将近一个月的路,俩人疲乏至极,决定在金陵休息两日。
在客栈睡了整整一日,贾瑞养足了精神,叫上文放出去转转,顺便采购点干粮供路上食用。文放点头跟着,难得贾瑞晓得置办东西。俩人在街上逛了不到半柱香,文放便有些后悔了。贾瑞这厮真当朝廷的钱不是钱,见什么吃的买什么。烧鹅、烤鸡、酥油饼、甜糕、酥心点心……
文放双手已经拎不下了,见贾瑞仍有要买的意思,阻止道:“瑞弟再买,可以考虑开个酒楼。”
“真的吗?”
贾瑞听见酒楼这俩字儿眼睛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