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同人电子书 > 红楼之玄清 >

第45章

红楼之玄清-第45章

小说: 红楼之玄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听这话,林黛玉便知道人家没明白她的意思。她本意是,将哥哥为她相看的事情告诉外祖母家,就是暗示自己跟宝玉无缘,其他事也就不用提了,省得两家伤了情面。可现在看来,外祖母很执着,定要将她跟宝玉凑到一起呢。

可是……她哥哥会答应么?那是不可能的。好像从一开始,哥哥就不怎么看得上外祖母家,更看不上宝玉,反倒是对向有浪荡名声的琏二表哥另眼看待。况且,被嬷嬷们教养了两年多,黛玉已经明白,什么样的选择才对自己更好。宝玉,绝非良配!

四月二十四日,是殿试放榜的日子,林玄清的妹夫也有了人选。说起来,前三甲的文章都在伯仲之间,各主考也拿不定主意,端看皇帝陛下更偏好哪一位了。皇帝陛下向来是个听话的,林玄清看了看三人的卷纸,毫不避讳地将自己看好的妹夫人选点为状元。

于是,新科状元——温文轩新鲜出炉了。此人年十八岁,京都人士,父母双亡,祖上原也是官宦人家,祖父曾官至内阁大学士,父亲也曾为顺天府尹,只是两者都已早亡。好在那是他已十三四岁,家中又无甚亲眷,家道虽然中落,却也有老底子在。

林玄清选他,就是因为这个。家中有车有房,却没了长辈管教,仍能刻苦用功,这人也算是心志坚定,一心上进的。而且,温家人口简单,林黛玉嫁过去便是唯一的女主人,也能过得自在些,至少不用考虑婆媳、姑嫂关系了。

更重要的是,林玄清从会试开始就关注了这少年,将他十八年来的经历查了个底掉。此人没有任何不良嗜好,性情温和幽默,心胸开朗大度,而且并不性好于色,身边连通房丫鬟都没有。他常说,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这个,应该更符合林妹妹的喜好。

琼林宴上,林玄清将未来妹夫一顿很夸,又开口请他明日到自己侯府一叙,让温文轩颇觉意外和荣幸。前科状元林玄清,简直是京都学子的偶像。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说得就是他这样的。自己能得到前辈如此青睐,温文轩觉得前途又光明了几分。

等散了琼林宴,温文轩才从自己老师礼部尚书佟大人口中得知,林大人有个妹妹,年方十四,美若芙蓉,也颇有才情,虽然上无父母,却有太后身边的嬷嬷教养。听到这儿,温文轩再不明白就是傻了。看来,林大人让自己上门,也有相看的意思。

说起来,温文轩十八岁的年纪正该成亲,以前一直在守孝读书之中,无暇考虑,此时正该将之提上日程。而且,对方是探花的女儿,状元的妹妹,正经儿书香门第出身,又有宫中嬷嬷教养,家教什么的定错不了。温文轩就有些愿意了,不过他还是拜托了师母帮忙相看。

那日,林玄清回府之后,让人将黛玉请来,将温文轩的情况跟她说了。这姑娘虽然通红着脸,可还是坚持听到底,心中对此人也是满意。哥哥虽说嘴上绝情,可到底还是为她着想的,这样的人选也没什么可挑剔的。人聪明上进,家中又清净无甚负担,这很好。

接着又听玄清说,“我邀他明日过府,找个机会你也从旁看一眼,至少要合了你的眼缘。”听了这话,黛玉又是一阵羞涩,几不可见地点了点头。虽然一眼看不出什么,可人就是这样,眼见才为实,光听一听怎么都没有个具体印象的。

这边林家忙着给黛玉相看,贾府却再也等不下去了。林玄清说是要忙完春闱再过府来,可这都过了端午了,还是不见人影。贾母实在焦急等不得了,一叠声地催着贾赦亲自去请林玄清,说是不将人请来,就别回来见她这老太太。

贾赦很郁闷,这又不是我儿子说亲,您老催着我干啥?明明宝玉是二弟的儿子,您不叫当爹的去,反叫他这个当大伯的冲锋陷阵,是个什么说法?递帖子是递他的,上门请人怎么还是他呢?合着享福的时候您就有一个小儿子,干活的时候就剩下个大儿子了?

可他还不能不去,谁让这老太太动辄就骂人不孝呢。贾赦也想派儿子去,可他儿子现在忙得紧,整天见不着人影。好容易逮着了吧,人家还问你,人二房的事您跟着掺合什么啊?这是他愿意掺合的么?个不孝顺的小混蛋!

一早到了英武侯府,林玄清倒是很客气,将人让进来,好茶好水地招待。两人更一起欣赏了下林玄清的收藏品,让贾大老爷赞不绝口,自然就忘了时间。等赦大老爷想起正事的时候,已经是午饭的时辰了。得,跟这儿混一顿吧,反正主人很热情地留客。

于是,等贾赦带着林家兄妹来到荣庆堂的时候,已经是下午时分了。贾赦很光棍儿,您让我去请人,如今人请来了,也就没我什么事了。所以,赦老爷在帘外请了个安,连门都没进就回了自家的小院子宅着去了。反正估计是碰灰的命,他就不跟着现眼了。

荣庆堂里只坐了贾母跟王夫人两个,邢夫人跟凤姐都找了由头没来。李纨是个寡妇,三春都是姑娘,不适合参与这事。不过,有这两个已经够了,她们才是主力。

“玄清,你们去年地就出孝了,黛玉也过了十四的生日,我也是时候将这些话说明了。当年,黛玉母亲病重的时候,曾提起过两个玉儿亲上加亲的事。我当时也觉得很好,问过宝玉的父母之后,就答应了此事。”贾母搂着黛玉,让她坐在身边,笑盈盈地轻抚黛玉的鬓发。

外祖母果然还是提出来了,黛玉的身子一僵,目光不由自主地望向林玄清。等她看见玄清从容自若地神态,提着的心也放松了。不过,说起自己的亲事,黛玉便想回避,偏偏贾母搂得紧,她又不能强挣,一时也只好窝在贾母怀里,权当遮羞了。

“哦?还有此事?我并不曾听父亲大人提起过啊。反而,父亲大人临终之前,将妹妹托付给我,也交待了为妹妹选婿的标准。父亲大人说,我林家一向诗书传家,女婿也定要是科举出身,不求他家财万贯,高官显爵,但人要知书懂礼,刻苦上进才行。”

“这些年,我不敢怠慢父亲大人的交待,自然要为妹妹千挑万选。好在今年正值大比,全国的青年才俊都汇聚京都,正好让我有了更多选择。”林玄清目光在两人身上打个转,“多日斟酌之后,我已选定了今科状元温文轩,他日当要让太夫人见见。”

只要贾宝玉能够得着那些标准,给他个机会也不妨。可惜啊,说他不学无术吧,他偏会些个浓词艳曲;说他腹有诗书吧,他偏对正道学问一窍不通。指望他能靠科举出身?还不如指望他老爹贾政再考一次呢。

贾母跟王夫人闻言大惊,人家竟然已经有了人选,还是状元郎!真是……况且,听听他这话,左一句诗书,右一句科举的,全是看不上宝玉的意思。哼,就凭宝玉的聪慧不凡,若是想考,哪有个不中的道理。现在不过是宝玉还小,她们舍不得这孩子受苦罢了。

这两个女人,谋划宝、黛婚事的时候,也不忘了替自家的凤凰蛋不平。贾母不愿就此作罢,故作埋怨道:“玄清,你这事做得轻率了。玉儿母亲早先已经为他们定下婚约,你也不问问,怎么就随便给玉儿相看?前些日子我想告诉你们,你倒好,连个人影也不见。”

“唉,你也是年轻,经的事少。也罢了,现在事情说清了。不知道你跟那温家的孩子提过没有,若是没提过正好,省得一桩麻烦。这若是提了,还是趁着现在未过礼数,赶紧跟人家说清楚才好。”贾母语重心长地说道,一副为晚辈担待的模样。

对着会自说自话的女人,林玄清莞尔,“贾太夫人,我妹妹是林家的女儿,能决定她婚事的,只有两个人,而妹妹的母亲并不在其中。我父亲已经仙去,无法顾及,可我还在。谁当我妹夫,得我自己选!”

60第五十七章

林玄清的意思很明白,就算你们能拿出贾敏的什么东西;也什么用都没有。女孩儿家的婚事;有父亲在自然是听父亲的,母亲也只有建议权;没了父亲是要听母亲的,可谁让林妹妹的母亲不争气,比林如海死得还早呢。现在;也只剩下林玄清这个当哥哥的能做主了。

这样的结果自然让贾母跟王夫人气愤;于是几人不欢而散。贾母下定决心要给林小子一个厉害的;身为黛玉身份为最高的女性长辈的她;决定不去给黛玉张罗婚事;看你能还能找什么人操办。总是在林玄清那里吃亏;贾母很憋屈,拿定主意要让林玄清求她一回。

后来发生的事情,还是让这老太太失望了。六月份,太后娘娘亲自为英武侯林玄清的妹妹跟新科状元温文轩赐婚,并且怜惜林家兄妹没有父母扶持,命忠顺王妃亲为女方操持婚事。这样一来,就真没贾母什么事了,也不知道那老太太后悔不后悔。

既然黛玉的婚事已定,现又有了人帮忙操持,林玄清便彻底丢开手,只在必须的时候才出面。只因,近日里京都又不太平,北静、东平二王来往频仍。连带许多勋贵家里也常摆戏酒,诸多权贵子弟结伴出游射猎。看上去平常,却隐含风浪。

“我还当东平那小子多能沉得住气,忠平犯事那时候看着倒像个样子,谁知道也是个藏不住的。”乾清宫里,忠顺吊儿郎当地坐在那儿,撇着嘴满是不屑地道:“不过皇兄,你才登记几年呢,这就有两拨造反的,看来你这皇帝做得不太成功。”

“朕不成功你来做,你今儿点头,朕明儿就敢禅位。”任翔坐在他对面,没好气地对着这个弟弟。家里人每一个省心的,一个个都是只会添乱,包括面前这个混蛋小子,“对了,让你那个小美人儿盯住了他们,可别赔了夫人又折兵。”

“切,你觉得我傻么?我来做,替你收拾烂摊子不说,还得看着你跟林玄清两个潇洒去。这么赔本儿的买卖,岂能是我辈所为。对了,说不定还得替你俩养孩子,宝宝那小东西可不是好对付的,我才不干。”忠顺头摇得拨浪鼓似的,以示自己坚定地拒绝。

“每年九月,皇家都在京郊铁网山举行秋猎。现在,已经能确定他们会在那时起事杀君。若是成功,便直接夺取京都政权,东南将趁势而起;若是不成,东南也会是他们的退守之地,以图来日。九月之前,东平必定请旨就藩。”林玄清又站在硕大的地图前面。

“不过,他必定不会直接赶赴东南,一定会藏身于一合适地点,等待铁网山秋猎的结果。进可攻退可守,想的倒是很美。”任翔懒怠看忠顺那张惫赖的脸,走到玄清身边并肩而立。还是玄清好啊,只是站到他身边都觉得阵阵清凉,神清气爽的。

“这次参与的,可不比上次忠平的小打小闹,京都过半的勋贵之家都或多或少的牵涉其中。他们有些虽然已无实权,但能量爆发出来也不容小觑。你可不要小看他们,在铁网山的小阴沟里翻了船。”看着两人漫不经心的样子,林玄清沉声说道。

“没关系,就算皇兄翻船了,不还有我呢么。皇兄,你放心吧,等你翻船了,弟弟会替你报仇的,一定要挨家抄了那些参与其中的乱臣贼子的。想想,家里修个园子都能扔出来几十上百万两,等抄了家得抄出来多少银子啊。”忠顺做出一副流口水的样子。

任翔没好气地瞪瞪这倒霉弟弟,实在是没话跟他说。林玄清倒是盯了他一会儿,直到忠顺腆着脸求饶,才意味深长地道:“你家的小卧底,现在还没有完全得到他们信任,让他再演一出为情而迷戏吧。至于另一个男主角,就选贾家的贾宝玉好了。”

就是这一句话,才有了贾宝玉与名角“琪官”蒋玉菡一见如故,于酒席宴中互换信物的“佳话”。贾宝玉用玉诀扇坠和松花汗巾换得了蒋玉菡的茜香国大红汗巾。自此之后,两人交往甚密,渐渐地蒋玉菡就连忠顺王府都不大去了。

如此月余,忠顺王府的长史官就到荣国府政老爷的面前。一见面不及寒暄,人家便劈头盖脸地索取琪官。弄得贾政一头雾水,半晌才听明白,原来是这戏子竟是跟宝玉有些瓜葛。直气得政老爷火冒三丈,揪住宝玉大声喝问。

贾宝玉起先不敢承认,一则怕他爹生气,狠狠教训他;二则也是担心蒋玉菡,生怕他被找到受罪。直到那长史官冷笑着指出他腰间的大红汗巾子,宝玉见其如此隐私都知道,生怕再牵出旁的事来,才不得不说了蒋玉菡的下落。

长史官走了,贾宝玉也想溜,却被他爹厉声喝住。偏这时候贾环也撞过来,将前日金钏儿投井的事情又翻了出来。他添油加醋地说了,是宝玉强奸未遂,才惹出了这样的事。反正这事都是这样传的,他也不怕太太日后找麻烦。就算有人找后账,他也要先看见宝玉倒霉。

贾政听罢还得了?!他向来自诩宽仁持家,祖宗几辈子都没出过这样的事。到了他这里,自己儿子竟然做出这等事,简直让他愧对祖宗,气了个面如金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