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同人电子书 > 宠星 >

第20章

宠星-第20章

小说: 宠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车子发动起来,然后迅速的向前开去。

一车的人在车子启动的时候都“哎呀!”的发出一阵不小的惊讶声。只有元宝,抱着儿子,毫无反应的看着车窗外变掠过的风景。

苏继秋心里已经平静了。他已经不去想为什么这个东西能跑的这么快,为什么这个东西不用驴拉,为什么这里的道路这么平整,为什么街边的房子都是彩色的。

好吧,下了车以后看见那大概有二十多层的建筑,苏继秋还是感觉自己有些发晕。

一行人被带领着走进了县里的派出所。都拿着自己的小户口本和带来的红色钞票,规矩的坐在村长所说的那个“地面都能照出人来”的“派出所”的等候厅里等着办理身份证。

涉水村来的人,都跟傻子一样,让干啥就干啥,说啥信啥。新来的实习小警察很开心的摆弄着这几个村民,让他们坐得规规矩矩的,然后脑袋一点儿都不许歪着,闪光灯一打,闭眼了的重新拍!

陆陆续续的拍好身份证照片的人没干四处走动,依旧回来坐在等候厅的椅子上。小豆看着外边跟他差不多年纪的小孩骑着两个轮子的车,眼睛都直了——俩轮子!他咋没摔呢!

身份证办到元宝这里的时候出了点儿问题。

小警察拿着苏继秋他们家的户口本叫道:“元宝!”

元宝看了看苏继秋,苏继秋把儿子给了刘婶,然后拉着元宝的手走过去。

小警察看了他俩一眼:“呦,这位国际友人有什么事儿么?”

苏继秋听了半天才明白他说的是元宝。

“不是不是,这就是元宝,他不是外边的,是我们村的!”不知道为什么有点紧张的赶紧阐述。

小警察一愣:“我说。你别开玩笑了行么,这户口本上写的元宝,可是你媳妇,是个女的啊!”说完了还把户口本打开给苏继秋看。

看也白看,苏继秋都不识字。苏继秋小声嘟哝说:“是媳妇儿不是女的……”

小警察还挺热心:“没准儿当初登记的时候登记错了吧!得了,先把身份证照片拍了吧,我给你到户籍科申请一下重新办理一个户口本吧。”

完全服从安排的苏继秋赶紧点头,然后想拉着元宝进去照相。小警察叫住他:“哎哎,你干啥去!他进去就行了!”

“这个,元宝脑子有点儿不好使。”

小警察哦了一声,皱着眉头说:“那行,你也跟着进去吧。”

两个人走进去后,小警察自言自语道:“奇怪了,我咋感觉我跟哪儿见过那个外国人?”

一行人都办好了身份证的照片以后,又都晃晃悠悠的坐着公交车从县里回到了元和村。公交车停下以后,把他们放在了他们的马车旁边。

村长跟司机说了两句感谢的话,然后嘱咐大家说:“你们自己上四周溜达溜达,别走远了啊!丢了可找不回来!你们手里头的红色票子是钱,能跟他们换东西,都长点儿心眼儿,一张票子差不多能换五袋面那样的。”

众人应了村长以后,都兴奋的上集市上逛去了。

元宝抱着儿子,苏继秋拿着行李。三口人就在马车后头小范围的地方一个地摊一个地摊的看。摆地摊的元和村民们显然对元宝有着极大的兴趣。

“哎?您家这位是哪国人啊?”

“哎呦,哈罗啊,哈哈哈,这外国人就是漂亮,看那一脑袋金色头发!”

走到哪里,元宝都要被摆摊的人搭讪骚扰。几次三番下来,就有点儿烦了。元宝把儿子紧紧抱住,脸都差不多埋进了儿子的肚子里。嘟着嘴躲在苏继秋身后边跟着。

苏继秋有点儿无奈的把大孩子和小孩子都搂在怀里往前走。他刚来的时候就想去看看了,那个用一勺子面就做出一个什么吃的的小摊。

煎饼摊的大叔正在给别人摊着煎饼。前边等着买煎饼的人都在那里排着队,只有苏继秋带着元宝跟儿子,站的稍微有点远,一脸新鲜的盯着大叔摊煎饼。

等到眼前买煎饼的人都走了以后,大叔腾出空来,看见了刚才从那边过来的苏继秋,嘿嘿一笑,热情地招呼他们:“小伙子,涉水村刚来的?”

苏继秋一看大叔跟自己打招呼,赶紧点着头走近了。

第五十四章 外头的日子不好过 (3436字)

大叔顺手继续摊着煎饼,等着给一会有着急的顾客直接带走的。苏继秋就这么盯着看。

大叔先用炊帚在铁板上擦上一层油,用一个圆勺子挖了一勺子淡黄色的面。苏继秋敢肯定这个不是玉米面,哪有玉米面那么粘的?虽然粘,但是挺稀的,大叔把面放在那个黑色的平面铁板的“锅”上头,然后又拿起一个竹子做的,两边都扁扁的小铲子,立着就在四周转了一圈,把那团软软的面均匀的抹在平面铁板上边。

铁板是热的,那面被抹得特别薄,所以几乎等到整张铁板都糊上面的时候,面片就熟了。大叔又利落的抓了一个鸡蛋,干脆的一磕,鸡蛋壳漂亮的分成整齐的两半,鸡蛋就掉在了已经熟了的皮上。

然后大叔又用那个扁扁的铲子把鸡蛋液捣碎,均匀抹好,鸡蛋也迅速的熟了。大叔换了个非常薄的铁铲,把整张鸡蛋面皮铲起来对折,沾着酱抹了两下,又撒好葱花,然后从小车子的上层拿下来一张硬硬脆脆的东西放上去。

整个煎饼一对折,类似叠衣服一般,迅速而整齐的叠好了,大叔拿起一张棕灰色的粗纸,把刚出锅的煎饼包好了放在一边。

苏继秋眼神一眨都没眨的看着大叔总共没用一分钟就完成了这些熟练的动作,迅速的做成了一个香喷喷的“饼”,看的眼睛都要跟不上了。

元宝跟儿子早上没喝几口粥就出门了,现在闻着煎饼的味道,都有点儿闹不住,元宝咽了咽口水,揪着苏继秋的袖口摇晃了下,苏继秋明白了。

“小伙子,饿了吧?”大叔也看见了元宝了,对他的长相倒是没什么太大的反应,看他还抱个孩子,便问道:“来一个煎饼吃?”

元宝看大叔举着那个香喷喷的饼,大概是想给自己吃,没敢接,眼巴巴的瞅着苏继秋。

苏继秋问道:“大叔,这个叫啥?”

大叔嘿嘿一笑:“不是啥高档小吃,就是普通的煎饼,你们村儿里应该没有吧。来俩尝尝啊,香着呢!三块钱一个!”

苏继秋一听人家提钱,心里暗暗庆幸记住了村长的嘱咐。从小包里掏出那一叠卷着的红票子,然后问大叔:“换一个煎饼,要几张?”

得亏的大叔是实在人:“小伙子!赶紧把钱装起来!可别全掏出来啊,你等着挨抢呢?一张都用不了的,快,快收起来!”

苏继秋掏出一张来:“那就来两个煎饼吧。”

大叔应了一声,麻利的又给他摊了两个新的,接过那一百块钱,然后从零钱堆里数了94元钱给苏继秋递了过去。

捧着煎饼刚要吃的苏继秋看大叔反手过来又给了他几张花花绿绿的纸票子,不明白啥意思:“大叔,我们就买个煎饼,您不用再给我们别的啦!”

大叔哭笑不得的说:“我说小伙子,你给我一百块钱,我的煎饼才三块钱一个,我得找你零钱啊!”

根本没学过加减法的苏继秋塞着满嘴煎饼说话都不太清楚了:“不用了不用了!你们外边人真客气!”

大叔都有点儿无奈了,最后把零钱塞给元宝了。元宝倒是没什么推辞,就把找回来的零钱重新装在包裹里了。

苏继秋其实也饿了,三两口就把煎饼给吃下去了。围在大叔身边还不是特别乐意走,终于吭吭哧哧的问道:“大叔啊,您这用的是啥面啊?”

大叔摊儿前边又有人排队卖煎饼了,大叔一边忙活一边说:“这面啊,用的是磨过了的小米面,加上一点儿豆子面,多和水就行。”

苏继秋长了个心眼儿,他发现别人买煎饼给的“钱”都不是特别一样,有人给了三张绿色的,有人给了一张紫色的,有人给了蓝色的,还有人给几个硬硬的圆形“小铁片”。然后有的时候大叔就像给他一样,还给别人一些钱,有时候就没有。苏继秋自己琢磨了一下,倒是明白了大概这钱也分大小,就好比一张兽皮换的东西就比较多一样。

苏继秋又看了一会:“大叔,您这放的又香又脆的是炸的面筋吧?”

“对!这个东西叫薄脆,夹在煎饼里啊,吃的香。”

苏继秋仔细的看了好半天,元宝在旁边跟儿子你一口我一口的把一个煎饼分完了,催促苏继秋走人了。苏继秋已经看了不下七八遍煎饼是怎么摊的,都记下来了,打算回去自己也弄弄。

跟大叔道了别,一家三口晃晃悠悠的在集市上转悠。元宝有些不乐意大家瞅他,想赶紧回去,于是他们就早早的回到马车旁边等着回村了。

这一趟出来,苏继秋明白了几个比较重要的事情。

想跟别人换东西,必须有“钱”。还有就是别人干啥,必须要多观察观察,多问问,不然就得跟个傻子一样被骗了。

小豆花了一张票子,买了一双新鞋子。穿起来软乎乎的,还特别有弹性,小豆美的不行,但是都没舍得直接穿上,拿着精致的盒子提上了车,一边跟苏继秋说:“继秋哥!你看人家外边人做的鞋!比咱们做的好多了!又舒服,又暖和,还分大小呢!居然就有我脚丫子那么大个儿的!真神了!”

苏继秋捏了捏小豆买的鞋,觉得挺不错。打算以后也给元宝买一双。他还看见了别人家抱着的小孩儿,穿着柔软鲜亮的衣服,也想给夏末买一身。

买,买,买。苏继秋从今天开始终于是明白了,“钱”这个东西,究竟有多重要。

回去的路上,大家经过这一天的折腾,都有点累着了,东倒西歪的靠在车上迷瞪着睡觉。苏继秋也很困,他知道自己真困,但是他的大脑实在是非常的亢奋。这种亢奋从昨天知道要出山,一直到今天知道要赚钱,怎么赚钱这件事为止,一直持续着。

我一定要出去。苏继秋心里坚定地想着。出去生活。带着元宝和儿子一起,上外边那更大更广,更美好的地方去生活。

回到村子的第二天,苏继秋也早早的就爬了起来。元宝和夏末都还在裹着被子呼呼大睡着,苏继秋就轻手轻脚的走到厨房,自己磨起面来。

家里只有普通的大米,面粉,玉米面,小米这个东西在这个村子里并没有形成什么种植规模。苏继秋只能先练练手,尝试着将豆子磨成粉,然后和到白面粉里。

加了豆粉的面粉就没有那么粘稠了,但是摊出来的面皮还只是普通的面粉味道,并没有大叔做的煎饼那种独特的香味。而且鸡蛋,在家里毕竟还是比较“珍贵”的东西,苏继秋尝试了两个失败的煎饼以后,没敢再继续浪费鸡蛋。正好元宝和儿子都起床了,把两个面粉裹鸡蛋的饼子都给他们做早餐了。

有点儿垂头丧气的苏继秋一下子把自己摔在床上,大字状摊开,盯着天花板发呆。

怎么才能赚到钱呢?

这大概真是一个好问题。而且这个问题是每一个人都想要找到答案的。问题就是,这个问题的答案太多了,所以就相当于没有答案。

苏继秋躺了一会,坐起来,看着自己儿子在屋里来回的迈着不利落的小腿儿走路,按着小板凳够下自己的小水杯喝水。

“儿子,给我喝一口!”苏继秋逗他。

苏夏末一边喝着水,一边用眼睛歇着看他爹。等自己喝得差不多了,举起还剩一个杯子底的水给苏继秋举了过去。

“喝!”

苏继秋假装生气的拍了两下他的小屁股:“就剩个底儿了还给我喝?咋那不孝顺呢?”

苏夏末没搭理他,看他没接杯子,直接就端着水杯扭搭扭搭的走开了。

苏继秋叹了口气。跟孩子闹永远是生不起来气的。

思来想去的也不是办法,不如等到哪天县长他们再过来的时候,问一下县长怎么办好了。现在村子里所有人都是这个心思,感觉梁栋国就是无所不能的,啥事儿都想问问他。殊不知“如何赚钱”这个问题如果梁栋国自己知道的话,他大概也就不当这个县长了。

半个多月过去了,村子里的人除了几个实在无法走路的老人,剩下的都出山去转悠了一圈。元和村的领导也来过一次,说是什么实地考察,好安排公交路线进村。村民们对于山外得人都充满了好感,十分热情地接待了。

整个村子,从来没有像最近这样充满生机。大家聊天的所有内容都是外边是什么样的,有什么人,他们怎么生活,用着什么我们根本没见过的东西。

也有不少人想到了“钱”这个问题。有两家猎户看村外的人都直接把自己家的东西摆出去,放在地上等着有人拿钱来换,也有学有样的拿着自己猎到的肉和皮毛搬了出去,放在地上等着别人拿钱来换。

好像是换来了几张颜色不是特别一样的钱。但是村子里的人根本每个数量的概念,以为给钱就是好的,一看有钱赚了,都把自己的东西搬出去换钱。

谁跟钱有仇呢?元和村有人看到这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