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奋斗记-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宝玉心里一沉,不再说话。
————————————————————————————————
上学去的路上,贾宝玉与薛蟠表兄弟两个并不打马狂奔,只由小厮牵着马缓行。贾宝玉还怕薛蟠性急不耐,对薛蟠道:“大哥哥且别着急,京城地界忌讳多,策马不小心碰着了人,保不齐有什么家世。”不料薛蟠道:“不急不急,我是恨不得这段路永远不要走到头才好。”贾
46、一年又过薛蟠入学 。。。
宝玉大囧。
只听薛蟠道:“好兄弟,实话与你说了罢,我最不耐烦读书。父亲在日也打过骂过,只是脑子不开窍,倒是妹妹比我聪明多了。”说完就蔫头耷脑地直看马脖子。贾宝玉倒是知道有些人就是读书不开窍,做别的事情却精明,这类人多了去了,比如小学没毕业下海经商最后拿博士当下属的。可是薛蟠这情况似乎又与这些人不同,此表兄是读书不行,别的也不行。
到了学里,又见到贾蔷,贾宝玉还要介绍,贾蔷已道:“宝叔,薛大叔。”薛蟠见了贾蔷,愁容居然减了好几分,捶了贾蔷一记:“原来你也在这里。”得,人家早就认识了。贾蔷又给薛蟠引见诸同学,贾宝玉突然发现薛蟠居然愁容全无,开始笑得没心没肺了。代儒很快就来了,先查功课,第一个被问的是贾宝玉,答无谬误,便道:“《礼记》可曾带了来?从今天开始便讲它了。”贾宝玉正是捧着《尚书》与《礼记》过来的,便把礼记摊开。代儒依次先讲着《曲礼》,说到“礼曰。君子抱孙不抱子。此言孙可以为王父尸。子不可以为父尸。为君尸者。大夫士见之。则下之。君知所以为尸者。则自下之。尸必式。乘必以几。齐者不乐不吊。”一句,贾宝玉几乎喷血,原来偶不受政老爷待见的原因在这儿。
除此之外《礼记》还是很有意思,比《论语》、《诗经》好记多了。贾宝玉学得很有味道,一个月时间转眼即逝,贾宝玉学了将近四分之一了。反观薛蟠,把代儒噎个半死之后,代儒也不管他了,他更是如鱼得水,最新一期关于薛大爷的消息是——他勾搭上了家学里的金荣,金荣据说是后街上贾璜老婆的娘家侄子,据说金荣现在穿的那件灰鼠褂子就是薛蟠给置办的。消息来源:贾蔷。可靠性:在这件事情上几乎是百分之百。
贾宝玉窝了一肚子的火,又不能告状——这就是潜规则了——只能躲得薛蟠远远的。
因林黛玉生日在二月十二,贾母欲为其庆生,贾宝玉虽然觉得《礼》挺有意思,然而也需要放松放松,便欲请假回来,贾母喜欢热闹,也答应了。黛玉生日,兄弟姐妹各有礼物相送,年幼者不过是些自家的针线或是书画一类,年长者的礼物就是些绸缎或首饰了。贾宝玉到外头转了一回,搜罗了些苏扬方物回来充作寿礼,头天晚上亲自送了过去。
林黛玉见到东西眼圈儿先红了,贾宝玉没辙了,宝二爷不会哄小学生。还是紫鹃打了圆场:“姑娘这会子见了东西又哭,倒叫宝二爷难安心了。”林黛玉见贾宝玉果然搓着手,啐了一声道:“谁稀罕他送了来了,赶明儿怕不急巴巴地寻那金陵出来的东西与人了。”贾宝玉莫名其
46、一年又过薛蟠入学 。。。
妙:“我寻金陵的东西做什么?”林黛玉见他不明所以,也不哭了:“你不是见谁都面善,谁生日都送人家乡土仪的么?”
贾宝玉心说,你居然还记着这个?!这下也不客气了,往林黛玉对面椅子上一坐:“我看你是像是见过的。宝姐姐……有点儿像我大姐姐,大姐姐与我同在老太太跟前长大的,你这屋子先头就是大姐姐住的。我的字、书都是大姐姐教的,教了几年,选进宫的时候比她大不了几岁……”一扬巴掌比了个数儿,“有这些年没见了。”宝钗元春都是嫡女,且都是为家中事务操心过的,气质略有相似。难怪薛家放心送宝钗进京待选了,她这样子,哪怕是放到宫里,寻常也不会出问题的。
林黛玉听贾宝玉这么说,心里先后悔了,几乎又要哭了起来。她只因孤身在此,凡事不免多想,初见时对宝玉印象不坏,觉他说话风趣,更因同在贾母院里日日相见,觉得亲近。不想他见宝钗也是同样言语,觉得自己受了戏弄,只把这事埋在心里。这一两月来见宝玉一般当她是姐妹,并无戏弄之意,这才把话说了出来。哪料居然引出这么一段儿来?贾宝玉连忙摆手道:“快别哭了,好好的生日,哭什么呢?”紫鹃等也上来相劝,黛玉才破涕为笑,不看宝玉却看东西去了。
贾宝玉心里抹了一把汗,心说这一天假来得可真不容易。偷眼看黛玉,发完脾气之后仍然一派天真,像是什么都没发生过,心道,还好林妹妹是个不记仇的,脾气过了也就算了。林黛玉知道了缘由,自然把这一段抛开,还真是松快了许多。贾宝玉再没听她提起过相关这事,暗道只要把话都说开了,林妹妹也不是那么难相处的人呐。
作者有话要说:抹汗,要进展的同学不用太心急了,俺昨天脑袋一热,跟某人打了个赌,在休班的日子大清早爬起来更文。
进展会很快的,不然偶就要成受了……
47
47、贾珠中举贾环挨打 。。。
黛玉生日过后,贾宝玉依旧去上他的学。到了学里,却不见了薛蟠与贾蔷,贾宝玉摸摸鼻子,转问贾菱:“他们两个哪里去了?”贾菱撇嘴道:“昨日便没来,许是到哪里吃酒了吧。宝叔没见到咱们这里还少了个人么?”贾宝玉听了四下一看,正看到另一个空桌,记忆里像是金荣的。贾菱见他发现了,有丝幸灾乐祸地道:“可不是就他么?到底不是咱们家正经亲戚,只为几两银子巴上薛大叔,脸也不要了。”
贾宝玉心下厌恶,仍然问了一句:“蔷儿也一道么?”贾菱这回倒正色多了:“蔷兄弟不过是跟看乐子罢了,他也不是很喜欢读书,过来不过是应个景儿,他又不指望着这个。”贾宝玉不知道‘不指望着这个’是什么意思,然而明白贾蔷确比这里其他人贵重些,便不作理会,依旧上他的课去了。
及到宝玉生日的时候,一本《礼记》也通背过一回了,因这本书讲的都是常识类的东西,反而好背。代儒道:“通背过一回可不能算记得牢了,须时时温习才好。”又抽考了一回《诗经》才答应贾宝玉放一天假回去过生日。贾宝玉照例是只上半天课的,因为后半天代儒自己也不来,家学里的小学生混得熟了便不大守纪律,想在那里自习都觉得不安宁。
午饭时与贾母说了请假的事情,忽忆起史湘云许久不见了,又央贾母接湘云过来。贾母一想:“果是许久未见了。”就打发车马仆妇去接湘云来,叫她也过来多住几天,车却是空着回来的,来人回贾母道:“史小侯爷的夫人说,明天遣他们家的人送史大姑娘来,也好收拾史大姑娘的衣裳,顺便带上给宝二爷的寿礼。”贾母一点头,先叫在自己正房里收拾出房间来给湘云居住。鸳鸯道:“老太太的屋子平日都是收拾得好好的,如今只要把被褥等晾晒就得了。”贾母听她这样说,又叫王熙凤准备被褥。吩咐完这些,贾母道:“正借着这个由头,叫娘儿几个聚齐了。”王熙凤又担了明日酒席之事。
晚间,贾宝玉洗漱完了又翻几页闲书,忽听得麝月道:“林姑娘来了。”林黛玉走到贾宝玉跟前,掌心摊开,往炕桌上一放,转身就往贾母房里去了。贾宝玉一看,是一个香袋异常精致,配上繐子格外漂亮。
贾宝玉生日当天,史湘云果然来了,送的是个做工精致的扇套,说是自己做的,贾宝玉见这东西比黛玉的也不差,两件东西上的纹饰都是手绣的,针脚细密,联系她们俩的年纪,也只是叹一声老天爷果然偏心。
其余送礼者也是众多,诸姐妹各有针线,又有各处送上来的东西,今年王子腾不在京中,少了他家一份东西,余都王夫人、贾母各有贵重东西给他
47、贾珠中举贾环挨打 。。。
,贾宝玉不免又犯了老毛病,把值钱的东西总作一堆算了一回自己的私房钱,列好了单子锁好。关系近的人送的东西也另放一处,记得不要随便赏人,其余穿用的东西倒是不在乎,拣顺眼的用了。
礼物收过,又逢人头齐全,便要开酒席乐上一乐。席间湘云与黛玉、宝钗都见过了,湘云情性开朗,有她在便不觉冷场,黛玉、宝钗都喜欢她。贾宝玉倚着贾母,祖孙两个看着左边自家三个女孩儿一样的制服整齐顺眼,右边三个客人春兰秋菊各有特色,十分赏心悦目。那边黛玉、宝钗正在看湘云的金麒麟,贾宝玉想起自己有玉、湘云有麒麟、宝钗有金锁,只可惜黛玉居然没有个标志物件。叹完了才发现一个问题——宝姐姐,你的金锁呢?
贾宝玉又认真看了一回,薛宝钗今天穿了一件淡粉的衫子配大红裙子,胸前并无金锁。心里纳闷也不好问出口,更不好盯着人家刚刚发育出来的胸口一直看。只能转过脸来,看王熙凤与李纨都只是虚设席面并不敢坐。贾宝玉起身斟酒,先敬贾母:“谢老太太今日给我过生日。”贾母笑着在他手里干了一杯。
贾宝玉又敬王夫人一杯:“没有太太九年前辛苦,便没我今天这般高兴。”说着自己也感动了,不管怎么样这是一个宠自己、疼自己、希望自己有好前程、还冒着高龄产妇的危险生下自己的女人。王夫人眼眶湿了,摸摸儿子的头,也干了一杯。贾母道:“读书之后果然长进了。”王熙凤也上前夸着他,众姐妹里倒有一多半儿鼻子发酸的,黛玉、湘云、迎春、惜春俱是丧母,哪经得这样煽,只因是宝玉的好日子,都忍着。探春想着生母不上台面,非指身份不够更是行事癫狂,黯然许久。只有宝钗与薛姨妈母女两个相视一眼,俱各含笑,薛姨妈有女如此,确是可慰平生了。
————————————————————————————————
回到家学里,代儒却先不讲新课了,却以对对子主,兼及考试宝玉先前的功课,务使宝玉把学过的东西记牵了才好。原来代儒见宝玉自己认真,又学得快,怕他记得不牢,为免贾政等提意见,暂时放慢了速度。更因五经里面《礼记》之下便是《易经》,因家常风气渐渐败坏,已有好些年没几个学生学到这一节了,代儒自己平日又不大用这方面的知识,要串讲也需另准备一回。
如果过了个把月,贾宝玉才开始读《易经》。讲易经先要讲爻,讲八卦阴阳,贾宝玉有种自己在神棍学习班里进修的错觉。贾宝玉问代儒:“这爻又从何而来?”代儒却不愿宝玉往这上头去想,只道:“用蓍草罢了。子不语怪乱力神,你只管背书
47、贾珠中举贾环挨打 。。。
,看书里的道理,这些东西你很用不着。”
贾宝玉撇撇嘴,心道太爷你上回修房子不是也看黄历的么?也就嘿嘿哈哈地应了,依旧读他的书,背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道载物。”心说,得,又碰上两句熟的了,原来出处在这里。看来四书五经也不是全然无用的,只是要看如何理解如何用。
经都是好经,就怕叫歪和尚一念,啥好事也都变质了。心里对这《四书五经》更加不敢小看了,也不只为了应付考试了。
贾代儒对贾宝玉越来越满意,教得也越发尽心。哪个老师不喜欢用功聪明又不歪缠的学生呢?尤其是与一班镇日攀比吃穿、进家学只为混顿点心饭食的家伙相比,更显得出类拔萃。特意对贾宝玉多解释了一番:“但凡入场考试,出题自《易》的最少,且是从词句中发生深意,作出一篇文章来,而非拿这书算卦。”贾宝玉虚心受教,心说算卦的算不出自己的命来,学了也没用啊。
如此这般又匆匆过了几个月,贾宝玉一本《易经》还没学完,贾府迎来一件大事——贾珠要入场秋闱了!因他是监生,纵使籍贯在江宁,也可在京考试,倒省得回原籍了。
贾母王夫人之急迫自不必说,李守中那里早打发人来开了注意事项的单子,王夫人亲自动手准备,知道要在号舍里熬三天,心里急得不行,暗道贾珠自幼是丫头婆子捧着长大的小厮奴才伺候着衣食的,这三天可要吃苦头了。笔墨等物还好,李守中知道就里,打发人送了全标准又好用的。可秋天夜里凉,居然只许穿单衣,夹的都不许,又有鞋也要求严苛。王夫人连着琢磨了小半月,备好了这些,又叫厨房的来研究吃食。李纨族中读书人多,知道此节,就交给她来办。
贾母又打发人到宁国府去寻贾敬当年考试时参与准备工作的老仆,回忆当年是如何处理的。人仰马翻地忙了一个多月,这些人想了又想,把东西翻了又翻,总觉得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