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天下-第1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连那些祖祖辈辈生长在这里的人都没有发现那里有水源,宁云晋究竟是怎么找 到的呢?
与他有同样疑惑的是文禛,当初定计的时候听宁云晋说起这个办法,他也只不过是半信半疑而已,却没想到宁云晋居然真的将这事办成了!
晚上扎营之后,他立刻迫不及待地将宁云晋传唤到了自己的御帐里,兴味地问,“说说看,你到底怎么找出那泉水的?”
宁云晋闭着嘴摇了摇头,见文禛逼得近了,这才神秘地道,“天机不可泄露。”
他那得瑟的小模样看着实在太过可爱,文禛忍不住将人搂在怀里,狠狠地吻了一口,等到两人都气喘吁吁的时候,才恶狠狠地道,“说是不说?”
宁云晋做出一副宁死不屈地表情,仰着下巴斜 着眼睛望向文禛,坚定地道,“不说。”
见逼问不出来,文禛只好作罢,转而与他谈论 起来兵力布置。他哪里知道宁云晋这次根本不是靠的什么血脉之力,这个泉眼即使不是文禛一脚踩出来,再过几年也会由于一次活佛出城而被人发现。
他上辈子曾经到过这口井,而且还记得位置,与其便宜图克图,还不如让大夏捡个便宜。这其中宁云晋唯一动过手脚的地方就是在那附近施展过一次祈福,并且加持了回春术,喝过那水的人会觉得浑身舒畅,只不过效果大概只能保证两三年而已,不过这也足够让文禛把握机会对付大商了。
在文禛御驾所在的中路大军缓慢的朝着乌拉特旗前进的时候,另外两路大军已经开始零零星星的与大商的游骑开始对战。
自从大商立国之后,奉武族的部落就开始渐渐走出了固有地盘漠西草原,开始散落在漠南各处,之前被赶出漠北的那个部落更是恋恋不忘他们原本的牧场,想要回归故处。
两路大军的人数比大商的一个部落人还多,单支的部落遇到他们根本不是一合之力,最开始的时候还有不自量力地汗王想要硬碰硬,甚至抢劫粮草,但是吃过几次败仗之后,只能节节败退。这一退士气也就退得一落千丈,渐渐的被驱逐着朝着乌拉特旗附近靠拢。随着这一带聚集的大小部落越来越多,问题也开始出现了。 要知道大商如今本来就缺粮,如今又有这么多人和牲畜聚集在同一个地方,这简直是巨大的灾难。光是人和牲畜的吃喝拉撒就容易让这些性格火爆的人发生争执,更别说那些本就有宿怨的部落一见面就已经开始殴斗了。
蒙塔知道这正是大夏为了给自己施加压力才如此而为之,当三路合围之后,自己这方便会被一网打尽。他也是一代枭雄,对形势看得十分透彻,对这样的情形不会束手无策。
他在奉武族的诸多部落中也素有威名与凶名, 因此当蒙塔下帖子邀请这些部落汗王见面的时候,这些人都十分给面子的到场了。这次碰面之后,蒙塔以强硬的手段要求各部将老弱病残都先聚集在一起,朝着北方以及奉武族自己的地盘——漠西草原撤退,只留下十万兵强马壮的骑兵,跟着他一起迎战。
这次会议自然暴露了蒙塔的王帐所在,可是等到文禛从已经买通的汗王那里收到这个消息,蒙塔早就已经拔帐离开了原地。
根据文禛得到的消息,蒙塔将那十万骑兵分为 了三股,其中四万由他亲自带领,另外两路则分别由另外两个部落的汗王带领三万人再次在草原上失去了踪迹。
文禛命令增派斥候,但派出去的人总是只能抓到这三股骑兵的尾巴,始终无法确定蒙塔的位置。
等到二月十三,他们的中路军赶到乌拉特旗与左路大军汇合时,这里已经人去楼空,只留下一片 狼藉。见此情形,文禛只得命令两路大军再次分开,并派人联系右路大军更改合围地点,再次朝着北方追击,这一追击又是十天,他们已经到了乌拉特后 旗的位置,这边的位置非常靠近大商的控制范围, 因此文禛一直命令士兵将领必须要保持警惕。
二月二十四日,这天不知道为何天色一直灰蒙蒙的,而且临近下午居然十分反常的出现了薄薄的雾气。越靠近北方天就越黑得早,文禛担心到时候天色不好士兵们不方便扎营,便寻了一处到处是残垣断壁的地方附近停了下来。这里的建筑已经出现了风化,有士兵在清理的时候找到一块石碑呈了上来。 一见到上面隐约可以分辨的“光禄”二字,宁云晋便忍不住脱口而出他曾经看到的一篇地理志,“北出石门障得光禄城,又西北得支就城,又西北得头曼城,又西北得虞河城,又西得宿虏城。 莫非这就是曾经的光禄古城?”
文禛也曾经在汉书中看到过这个地名,他看着那片残破不堪的古城遗址,点了点头,“说不定真是那个光禄城,相传这是汉朝光禄勋徐自为所筑的,可惜汉后就一直没人确定其位置。”
鸿明实在看不出来一片破破烂烂的石头有什么好看的,他看了一眼天,奇怪地道,“怎么这雾越来越浓了,才这么一会功夫,连十丈开外都看不清楚了。”
宁云晋一听心中猛地一惊,他连忙跳上一处高台,朝着四周望了一眼,果然他们这支部队都已经被笼罩在大雾中。他的视线极好,突然发现天上有一团白色的东西正在悄然远去,立刻大叫一 声,“不好,是白色海东青。”
白色海东青作为草原上的圣物,能够拥有者甚少。文禛不用宁云晋再多做提醒便已经猜到了其中 的猫腻,他大喝道,“各军停止扎营,准备迎战!” 文禛的这一声用上了内力,如同狮子吼似的,将那些已经卸甲休息或者放松心情扎营的士兵们震 得清醒过来,有些反应快的老兵已经迅速地拿起自 己的盔甲和武器寻找掩体,而那些没经历过战争的 新兵们则还站在原地东张西望。
此时大雾已经让人的视线只能隐约看到三丈内的东西,这时候如同奔雷似的跑马声突然从古城之后的方向传了出来,只听那些马蹄声在靠近大夏扎营之地以后便一分为二,接着箭雨便朝着士兵们飞泻而出。 在一片惨叫声中,文禛面沉如水地与宁云晋对视一眼,“咱们被包围了!”
鸿明板着脸,双手捏拳怒道,“前方的情况斥候们怎么一点都没发现?大商的人究竟是怎么掩藏的!”
宁云晋瞥了一眼这满脸恼意的两父子,淡淡的 道,“总会知道的,不过正是需要皇上您稳定军心的时候,还是尽快迎战吧!”
124、第 124 章 。。。
中路大军的构成比较复杂;是由两股兵力合成的,其中战斗力最强的是由穆见铭带领的禁卫军,但是他们的职责主要是保护文禛的安全;只有在文禛下令的时候才会出击,然后才是由前锋营、火枪营等调集过来的精锐士兵;他们统一由及成城大将军带领。
这两个人倒也不是庸才;在最初的慌乱过后;立刻掌握住形势;一边让士兵们原地找寻掩体躲避箭雨,同时还调集士兵集合;开始用箭还击。
那雾气似乎十分奇怪,并没有影响大商士兵们的视线;因此即使在跑动中他们也几乎列无虚发;最初的那一拨取得了最大的成果。
而比起来,大夏的士兵原本就处在慌乱之中,又被影响了视线,还要射击移动的目标,几乎十箭才能射中两三箭。也不知道浪费了多少箭矢,大商的骑兵见再也取不到更多成果,居然带着兵先撤退了。
敌军的撤退并没有让人觉得轻松,大雾越来越浓郁,身处在这样一片白茫茫的雾气中,不但看不见远方的情况,也不知道大商的骑兵会在什么时间什么方位突然冲出来,这让每个人心头都背上了重重阴影,甚至连安营的时候也不敢脱去铠甲。
趁着这样的间歇,文禛连忙叫人将穆见铭、及成城以及其他几个参将都叫了过来商议。
这种时候也顾不上讲究,众人席地而坐之后,文禛便问道,“今天的事情诸位怎么看?我们又该如何突围?”
在所有将领里面,穆见铭的地位最高,只能他先开口,“皇上,以臣之见大商这是以迷障之术设置了埋伏,若是想要脱困必须先清理掉这层迷雾,否则我们会一直陷入被动。”
废话!如今这种一看就知道的情形文禛哪会不清楚,他需要的是具体解决办法。见这个老狐狸在兜圈子,他又将视线转向及成城。
被他盯着,及成城在这个的天气里额角居然冒汗,虽然在他带兵的生涯里也遇到过几次有血脉者出手的情况,但像这么大范围的迷雾却从未见过。
越是理解兵法、战术便越清楚这样的浓雾对战斗的影响,在敌明我暗的情况下,对方只需要不时地来骚扰几趟,两三天下来自己这方的士兵只怕就要疲于应对。更糟糕的是,此刻他们身在茫茫大草原上,虽然有左路大军相互照应,可既然对方设置了这么大手笔的埋伏,不可能不想到隔绝探马这样的常识,如果送不出消息,他们就是一直孤军……
“皇上,我们必须将身在此处的消息传递出去,让左路大军前来接应。”及成城擦了一把额角的冷汗,连珠炮似地道,“如果这支埋伏的是蒙塔亲自率领的那四万人,那么此时我们敌我双方的人 数几乎相等,但对方现在全是骑兵,又还占据了天 时地利,更甚者我们还不知道他们的另两路大军会什么时候赶来……” 听他说完毫无建设性却更令人雪上加霜的废话,文禛将视线望向了下一名参将,但是这样紧急的情况下,这些将领们能够分析出局势、安抚士兵进行防御就已经很出色了,想要在这么短时间内再进一步拿出切实有效的方案就有些强人所难了。
文禛自然也知道这一点,但是如今这种陷入包围圈的感觉确实不妙,也由不得他不着急。见从将领们这里得不到什么有用的建议,他便将视线望向 了从刚刚开始一直在地上写写画画的宁云晋。
“清扬,你怎么看?” 他的这句问话让宁云晋想起那句神曲“元芳你怎么看”,将这十分不合时宜地发散思维赶出脑海,他胸有成竹地道,“皇上,微臣总结了一下诸位将军的建议,眼下咱们有几个当务之急。”
他掰着手指道,“第一,必须要确定这片浓雾的笼罩范围,并且找到他们控制迷雾的方法。第二,想办法突破迷雾与外界取得联系。第三,找出大商军队藏匿的地点,这地方除了古城之外,便是一马平川,没道理斥候们发现不了,因此这附近肯定有能够藏兵的地方。第四,咱们的大军是步骑结合的,这时候应该让步兵退入掩体,保证步兵的存活率。” 对他简洁却突出重点的总结文禛满意的点了点头,其他将领也忍不住对他多了几分好感,他们都知道,虽然宁云晋说是总结,其实一听细节就知道他早就已经想到了,只不过是给自己面子而已。
文禛追问道,“那我们该如何做?” 宁云晋自然已经早就想好了对策,因此侃侃而谈,“一般而言,这样的迷雾不可能是只有一个两个人能够发动得起来的,他们肯定出动了不少血脉者,同时还要预先埋下法器。诸位请看……”说着,他指着地面上自己先前预先画的东西,众人这才发现原来那是周边的地形图。
“从三里外才开始起雾,假设我们现在身处的地方是雾的中心,那么一个覆盖如此大范围的阵法至少需要在这几个地方埋下相应的法器。”他用一根枯枝将那几个地方标了出来,然后肯定地道,“咱们只要派出一支骑兵专门朝着一个方向清理,便可以突破这片迷雾。”
文禛也是对血脉之力极其熟悉的人,他这样一说就明白了。于是点头道,“清扬说得没错,如果能找到这些法器,就算没办法破坏阵法,应该也能有办法突围,只要有援军,咱们也就不算是孤军了。”
“正是如此。”宁云晋接着道,“另外关于藏兵的地点,现在想起来应该和这古城有关。这里毕竟 曾经是一座城池,而且以前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想必地下应该有不少藏兵密道。他们只需要在马蹄上包上布,躲藏在地道里,我们的斥候通过的时候就轻易难以发现。”说着,他双手抱拳对文禛道,“这样的藏兵方法也有一项弊端,由于出口太窄,想必没办法一次性出来太多的人,因此方才他们攻击之后便撤退,很有可能是由于兵力不足,担心我们反扑。”
见文禛若有所思地点头,宁云晋建议道,“皇上,微臣建议此时应该兵分两路,一路派出骑兵去 清理掩埋的法器,另一路则步骑结合去寻找地道, 这样主动出击才能减少咱们一次性面对的兵力。”
他的建议让文禛十分心动,但是却有些为难地道,“另一路好说,及将军亲自出马想必不会有误。可普通人没办法发现法器并将之破坏,只能由血脉者带队。”
中路由于有皇帝在,血脉者不可能只有他们三个人而已。但是这样大的阵法,普通的祭鬼神者都 轻易掌控不了,可以想象已经是大商的极高水准, 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