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者[综影视小说]-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拓跋玉看着阿青的脸色,失望地叹了口气,站起身,“好吧,我走了,希望你不要那么容易被师尊宰掉,那样我会很痛苦的。”
小舟终于又恢复了宁静。不知何时,外面下起了细雨,细密的雨丝斜织成一张大网,笼罩着这座千年古都,阿青走至船头,沉浸在这一方闹市中的寂静,脚下的小舟虽无撑船掌舵之人,却因有阿青脚下劲气的操纵,依旧缓慢而悠闲地向前行驶,慢慢地接近天津桥。忽然,阿青意有所感地抬起头,便见熙熙攘攘的天津桥上,徐子陵不可置信地看着他,因为太突然,脸上还来不及掩盖原本的失魂落魄,但在那一刻,周围的喧嚣全部退远了,徐子陵的眼里只有那个卓立船头的身影。
作者有话要说:待会儿会出一个类似防盗章节的东西,大家不要买哟,当然误买了也没关系,明天会改过来。
53大唐双龙传(十三)已改
徐子陵落入船头;却只知如呆子般傻傻地看着阿青;雨水打湿了他的肩头,他却毫无所觉。阿青抬头静静地看着他;说:“怎么不进来?”
徐子陵始惊觉;机械地走进船舱,在阿青面前坐下。
阿青问他;“寇仲呢?”
徐子陵蓦然想起他们此来洛阳的目的正是为盗取天下至宝和氏璧;而目前师妃暄最有可能将和氏璧交予李阀,那岂非与阿青为敌?心绪一时有些乱,只讷讷地说:“他有些事情要办;约好在天津桥汇合。”
阿青不以为意,依旧闲适地烹茶;柔和、连贯的韵茶姿态;处处凝练出舒雅与高贵,徐子陵的心渐渐舒缓下来,好像天地间再也没有其他纷扰,只有他们。蓦地船舱里一暗,原来是船驶进了天津桥下。徐子陵终于开口,“阿青大哥,你来洛阳是否也是为了那和氏璧?”
阿青摇头,“我来洛阳另有要事。”
徐子陵不知道心里是否有松一口气,面对阿青,他的内心涌起一股冲动,想将所有的纷乱矛盾的心情全部袒露,自寇仲决定争霸天下那天起,他的心已经难以回复从前的宁静淡泊,他既无法眼看最好的兄弟用生命冒险,只得被迫卷入残酷的争斗中,他很怕有一天,寇仲泥足深陷,再不是原来的寇仲了——
“阿青大哥,你想要和氏璧吗?”
“和氏璧的作用在于它的象征意义,有当然好,没有,也不能改变我要走的路。”
徐子陵沉默了很久,轻叹道,“阿青大哥,我不懂你。”
阿青笑起来,“如果一个人声称将另一个人已经看透,那绝对不是恭维,也是一件十分可怕的事情,没有人能真正懂得另一个人,这就是人性的复杂之处。”阿青停了一会儿,朝他伸出手,“过来陪我一起看雨吧,雨中的洛阳城是我见过的最美的城市。”
徐子陵像个孩子般将手放到他的手心里,驯顺地坐到他身边。阿青的手心温暖而干燥,令徐子陵的心扑扑地狂跳起来,身体自然而然地记忆起肌体相贴交缠时的火热旖旎,但阿青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身边人的胡思乱想,双目专注地望着雨帘。
船舱内静悄悄的,弥漫着沁人心脾的茶香,雨箭射在雨棚上,淅淅沥沥。阿青轻叹一口气,“我感觉自己变得非常多愁善感,这是很久都没有出现过的事情。”
徐子陵略有些诧异,试探地问:“阿青大哥是有什么烦恼吗?”
阿青道:“我的烦恼,大概是永远不知道终点在哪里。尽管我可以寄情于很多新鲜而有趣的事情,不去想前路,但有时候,我会非常颓唐疲倦,甚至突如其来地想要毁灭什么。”他转头平静地看着徐子陵,手指捏住徐子陵的下巴,凑近他,缓缓道,“就好比现在,我可能会毫无征兆地杀掉你。”
徐子陵的瞳孔微微放大,眼睛眨也不眨地望着近在咫尺的阿青,他的五官依旧仿佛集中天地之灵秀,透着青黛远山似的旷远寒凉,然而他能真切地感受到他说这话时的认真,以及那种浸体的寒意,这一刻的阿青,是危险的。徐子陵再也不能确定,他所认识的阿青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
阿青捏着他的下巴,凑过去吮吸他的下唇。徐子陵的身子一僵,忽然疯了一般地扣住他的脑袋,反过来吮吻阿青,像在沙漠中口渴的旅人,抛弃一切只为那一点点甘泉。两个人摔倒在床舱内,小船剧烈地摇晃了一下才勉强停住,阿青躺在席上,徐子陵在他上面,两人目光对视,阿青忽然笑起来,徐子陵挨过去,将脸贴在他的脸上。船舱不大,勉强容下两人并肩而躺。阿青摸着他的鬓角,叹道:“真是个傻瓜。”
船轻轻地靠岸了,阿青起身回头对徐子陵道:“我们就在这里分手吧。”说着带上斗笠,轻轻跃上岸,徐子陵几步追出船舱,急忙道:“我去哪里找你?”
阿青的身子顿了一下,没有回头,“你不用来找我,我很快就会离开洛阳。”
徐子陵眼睁睁地看着阿青头也不回地离开,心里充满惆怅,他们每次相聚,都那样匆忙,时间转瞬即逝,而他更不知道下一次,他们会在哪里见面,还会否再见面。
阿青回到位于西城的小院,便看见李世民立在院中,怔怔地看着院中的一棵老槐,雨丝打湿了他的肩头,他却好像毫无所觉,听见动静,他转过身来,叫了他一声,“大哥。”
隔着三丈的距离,阿青看着眼前的李世民,经过战场的洗礼,李世民就像一把开了封的宝剑,显出峥嵘的气象,他的天策府,猛将如云,谋臣如雨,俨然一个小朝廷,说他没有野心,谁都不会相信。
阿青收了伞,站在滴水檐下,李世民走过来与他并肩而立,似乎想起遥远的往事,脸上露出温柔的神色,道:“大哥,我忽然想起我们还在太原的日子,那时候,你能想到今天吗?”
阿青并没有回答,李世民也不需要他的回答,今趟他是一个人来的,内心更充满矛盾——诚然,他们从来不是亲密无间的兄弟,却也没有交恶,甚至在某一个时期,这个强大而充满传奇色彩的兄长是他们的憧憬——
师妃暄曾跟他坦白道,她看不懂阿青,每个人都会有欲、望,能从他的一系列行为中判断出此人的性格特征和行事作风,唯独对阿青,这位兰心蕙质的仙子表示无能为力,她甚至在他身上看不出善恶,正因为不懂,所以不敢轻易将和氏璧交予他,她怕他会是另一个杨广,那样她便罪孽深重。
“大哥,你太高傲啦,你高傲得不将任何人放在心上,甚至不将整个天下放在眼里,这或者会是你犯的最大的错误。”
这是李世民离去前最后说的话,李世民是做大事的人,一旦他认定你是敌人,务必会不择一切手段杀死你,这对曾并肩作战的兄弟终于走到了对立面。
阿青在回长安的途中遭到了伏击,对方选取的地点、时机都完美无缺,两百人的骑队配合默契,联手搏杀威力无穷,随便拎出来一个都是江湖中的一流高手,其中领头之人穿夜行衣,罩黑头罩,不露行藏,明显不欲被人发现身份,武功更是神鬼莫测,只见他左爪变为直急冲射,湍怒有声,另一只手变得屈折弯曲,悠扬深缓,若不是亲眼所见,恐无法相信世上还有如此爪法。甫一交手,阿青便可断定此人来自魔门——脑中忽然忆起几日前得到的消息,朗声道:“言帅亲来,怎需如此藏头露尾?”
那人攻势一顿,阿青便已肯定此人乃突厥国师赵德言,更是魔门中仅次石之轩、祝玉妍之辈。始毕死后,他的兄弟相争汗位,处罗在毕玄的支持下登位,是为处罗可汗,但没多久,处罗可汗“病逝”,劼利登上汗位,重用汉人赵德言。赵德言此人,野心勃勃,欲趁中土四分五裂之际,统一魔门,号令天下,无论从哪方面来讲,李建成都是他欲除之而后快之人。
如今天下,论单打独斗,即便是三大宗师亲来,也不能将阿青击杀,但对方既能在阿青返回关中的必经之路上伏击,自然有万全之策。此次洛阳之行,阿青只带了包括鹰奴在内的三人。赵德言的归魂十八爪果真邪异至极,即便是阿青,一时也弄不清虚实,双方拼杀得天昏地暗,等到阿青四人突围而出,人人皆是真元耗尽,身负重伤,鹰奴更是被赵德言的魔功伤至险些走火入魔,直到上船,人也依旧未醒过来。
他本不会受如此严重之伤,却在阿青与赵德言相斗正炽之时介入,被赵德言一掌打在胸口,邪劲入体,生机全无,若非阿青以精纯真气护住他心脉,早已魂归黄泉,但他一日不醒,便无法确定真实情况。
鹰奴虽口不能言,但性格坚毅不拔,忠诚可靠,武功更是稳居十六骠骑之首,因此在阿青的亲卫中,极得人心威望,受此残害,人人心情沉重,对赵德言的仇恨压抑在眼底。
阿青立于窗边,房内并没有点灯,皎洁的月色自窗户泻进来,照亮阿青大理石般完美而肃杀的脸。鹰奴躺在床上,脸上那双唯一可堪称赞的眼此时紧紧地闭着,眼珠不停地转动,额上冒出豆大的汗珠,身上忽冷忽热,像陷在一个可怕的梦魇中。
阿青终于察觉到他的不妥,走过去坐到床边,握住他的手,用真气缓缓地梳理他体内的经脉,片刻之后,鹰奴体内乱窜的真气缓缓归于平静,并开始自行运转起来,那双紧闭的眼睛倏地睁开来,向来如死水般的眸子在那一刻射出慑人的亮光,一瞬间点亮了整张脸。
他终于发现了坐在床边的阿青,眼珠机械地转动了一下,与阿青几乎没有感情的目光对视。良久,他的眼帘慢慢地垂下来,一双眸子重归于死寂。
阿青的目光若有实质,手术刀似的将床上的人层层透视,道:“你是不是很失望没有死?”
鹰奴原本就苍白的脸色一瞬间变得惨白,甚至整个人都因为恐惧而在微微颤抖,掀开被子,一骨碌地跪倒在地上,深深地垂下头,一副引颈就戮的模样。阿青的眼里闪过戾气,一脚踢出,看似不着力,实在蕴含内劲,鹰奴的身子便如断线风筝似的往后翻飞,撞在墙壁上,又落到地上,吐出一大口血。
阿青头也不回地离开了舱房。
鹰奴失宠了,这是整个东宫中人的认知。谁都知道太子殿下性格冷淡,甚至有些挑剔,不喜欢生人靠近自己,唯有自小一起长大的鹰奴可贴身服侍他,为了照顾他,身为陇西十六骠骑首领的鹰奴更是住在太子寝宫的偏殿,虽则难免令某些人私下议论纷纷,拿异样眼光看鹰奴,但也代表了太子对他的信任和宠信,然而现在,鹰奴不仅搬回了戍卫所,从洛阳回来后,太子更是从未提起过他。他原本便不是深具存在感的人,如今更仿佛已被人彻底遗忘。
阿青于回长安途中,收到消息,和氏璧在净念禅院被盗,盗宝者据说是寇仲和徐子陵,阿青看完密信洒然一笑。天下传闻,和氏璧与杨公宝库,二者得一可得天下,对于和氏璧,阿青没什么兴趣,但对杨公宝库却是势在必得,究其原因,从各方面所得信息筛选总结,阿青得出杨公宝库就在长安,而长安乃大唐的国都,又岂容他人时刻觊觎?
十一月,北方刘武周联合突厥南下攻打太原,太原守将李元吉不敌,逃回长安,太原失守,刘武周、宋金刚连续攻下绛州、龙门等地,直接威胁潼关。秦王李世民主动上表请求领兵出征,李渊亲往华阴长春宫为其送行。
李世民屯兵柏壁,坚壁不战,以待宋金刚粮尽北撤,进行反击,一日八战,八战皆捷,大败宋金刚,收复失地。至此,李世民的军事才能进一步得到证实,在唐军中的威望与太子李建成不相伯仲。
与此同时,王世充在寇仲的帮助下于偃师大败李密,李密大军由此由盛转衰,无力为战,转投李唐,李唐声势大盛,而王世充终迫得杨侗退位,登基称帝,寇仲与徐子陵转返南方,于彭梁成立少帅军,接连大败三大寇、朱粲联军与宇文化及的军队,成功解江都之围,一时间,少帅军异军突起,南方形式变得愈发莫测。
阿青走在回东宫的路上,他刚见过李渊,李渊有些心不在焉,因为他所宠爱的张婕妤得了一种怪病,他的整副心思都在这上面。权力很能改变一个人,李渊便是最好的例子,他一方面怀念着从前的江湖岁月,一方面却又深深沉溺于皇宫奢华靡艳的生活,享受大权在握唯我独尊的感觉,并且逐渐疏远了自己的儿子,内心里对极有可能取代自己的两个儿子心怀防备,他巧妙地玩着一种帝王制衡之术,令李建成和李世民保持着微妙的平衡,只有当这两个大唐最具人心才干的将领势均力敌,他才能从中操控。
为张婕妤的怪病,李世民特意请来了长安名医有活华佗之称的韦正兴,但却依旧不见任何起色,令李渊迁怒于李世民。正在这时,神医莫一心的名号传进长安,李渊终于将最后一线希望寄托在这个事实上由寇仲假扮,机缘巧合下成为神医的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