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同人电子书 > 盛世儒商 >

第42章

盛世儒商-第42章

小说: 盛世儒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霍衍从不知自己也能生出这种难舍难分的小女儿心思,可每当看见陆行远也早早起身等着他的到来时,他又觉的这样并无不妥,他不想错过这少有的机会。

热完碎肉饼和一大碗牛肉汤,陆行远转身道:“好了,回房吧。”

一直沉默的霍衍则上前端起托盘,跟提着灯笼的陆行远出了厨房。

“贤哥儿就要过来了,”陆行远在霍衍对面坐着,笑眯眯道:“昨日接到了信,说是再有几日就能进城了。”

“也好,总算能团聚了,”霍衍放下手中的汤碗,道:“我原以为你不会在此时接他进城。”

陆行远一顿,随即明白了霍衍的意思,苦笑道:“大战在即接他回城确实不是好法子,可不接他回来我又总是提心吊胆,就怕厥人发疯,万一不攻打宁州城而是绕道而行怎么办?我也知道这纯粹是庸人自扰,可我宁愿这时候他在我眼皮子底下,也省的我惦记了。”

“放心,厥人攻不破宁州。”

说完这句,霍衍不再言语,而是专心进食,陆行远则在一旁陪着坐了一会儿,无奈困意上来了,只好回床榻上接着睡觉,让霍衍自便。
临走时看了眼床榻上睡的香甜的人,霍衍顿了顿,随即动作轻巧的关上房门离开。

霍衍将贤哥儿回城这事记在了心上,回去吩咐了几句,也正因为如此,几日后李全一家与贤哥儿进城才会畅通无阻。

“这事儿在信上还真是说不清,”

站在书案前,李全摇摇头,道:“寺里来了一位香客,原以为是宁州城里的哪家夫人,后来才知,这人是从江南来的,也不是什么夫人了,而是被夫家休离的下堂妇,不知是不是心灰意冷下才带着几个仆从北上,原本也是想进宁州城的,后来不知怎么的就在天禄寺落了脚,这才招惹了小少爷,耽搁了回城的时间。”

“那女子随身带着个笛子,时常在厢房里吹些曲子,小少爷难免生出好奇,那日就寻着笛声去了人家的厢房,那女子许是知道小少爷与别的男子不同,也就没将小少爷赶出来,如此一来二去,小少爷便总去找那女子听曲子。”

“小少爷心思明净,哪会有什么不堪的心思,可男女间的规矩还是得守,我好说歹说才将道理给小少爷讲通,之后他也不再去那女子的厢房,谁想到那香客倒大方的紧,时常做些点心拿给小少爷吃,后来到出发之日小少爷竟生出了几分不舍之情,要不是对大公子您思念的紧,我就算磨破了嘴皮子也劝不动小少爷进城。”

李全话里话外都意有所指,陆行远不可能听不出来,只好道:“还有什么,你直说就是。”

李全想了想,还是说出了自己的猜测:“那女子怕是对小少爷有别样心思。”

陆行远一愣,好一会儿才明白李全的意思。

贤哥儿这是招桃花了?陆行远失笑,继而想到了弟弟的情况,笑容里便多了几许苦涩。

仕贤如今也到了该成家的年纪,陆行远也有心想给弟弟寻门好亲事,无奈眼下正是多事之秋,加上缘分这种东西可遇不可求,慢慢的也就怠慢了。

“那女香客品行如何?”陆行远问道。

李全皱眉,老大不愿意的道:“长相倒是过的去,品行可就不敢说了,被休离的恶妇罢了,在寺里对小少爷大献殷勤定是有所图,幸好小少爷进城了,跟她没了瓜葛,再说大公子,小少爷是与别人不同,可也不能娶些歪瓜裂枣回来啊!您再心急也得悠着点儿。”

陆行远摸了摸鼻子,尴尬一笑。

他不过是顺便问问,没有要撮合的意思,没想到被李全误会了,不过给仕贤找媳妇,他还真没那么多条件,门槛这东西,是会坑死人的。

“不急不急,我急什么?”陆行远道:“仕贤的亲事先搁搁,没遇到好姑娘我就养他一辈子,绝不草率做主。”

“小少爷的亲事是有些难,”李全道:“要不这样,等新铺子开张后,叫我家婆娘对上门的女客多留心些?”

“也好,”陆行远笑道:“也是个好法子。”

主仆二人在书房里又商量了好一会儿,天色暗下才前往正堂,冯大娘则拿出了看家本领,备好了满桌美食。

等了数月,终于吃上这顿团圆饭了,不止商仕贤高兴,陆行远也来了兴致,喝了几杯。

如今的商仕贤又高了几分,身板壮了不少,也黑了些,原本总是依赖着陆行远的少年此时端坐在那里,眉目间少了几分天真,多了几分成熟,可眼神依旧清明干净,没被世俗所染。
陆行远不禁感慨,看来在天禄寺这几个月,对弟弟来说是益处颇多,现在的他就算脑子依旧不灵光,可也不失为一个好夫婿、好归宿。

看着才一天就与弟弟混熟的阿什莉,二人鸡同鸭讲竟也诡异的相处融洽,陆行远有些小小的遗憾,真是便宜了杨冲,阿什莉若是能给他当弟媳,他未来的侄子侄女得多漂亮啊?!

想想就觉的心痒,陆行远几杯酒下肚,已经在考虑挖杨冲的墙角了。

这顿团圆饭众人吃了半个多时辰,席间笑语不断,饭后除了陆行远有些醉意早早回屋休息外,其他人均在院子纳凉,李全的婆娘女儿跟冯大娘说了好些家常才意犹未尽的回了屋,松子儿则被安排给了商仕贤做小厮。

霍衍依旧于后半夜前来,不过陆行远因醉酒睡的很沉,并无意识。

在床榻边静坐了一会儿,霍衍还没动作就见原本安睡的人折腾起来,嘴里无意识的嘟囔着要喝水,神色有些痛苦。

看来是喝了不少。
霍衍皱着眉给陆行远喂了水,又绞了块巾布给陆行远擦净了满脸的薄汗,直到陆行远重新踏实睡下才起身离开。

霍衍这次悄无声息的离开,成了短暂的分别,二人很长一段时间没再见面。

宣德三十八年,十一月初,两万敌军突袭宁州,宣厥两国正式开战。

 


56

56、第五十六章 。。。 
 
 
将军府

在书房内端坐着的四人脸色均不好看;其中以杜锦华最甚。

“不过五日;第一道防线便被攻破了;”杜锦华嗤笑一声;道:“果然名不虚传,镇戎军所布的防线能抵过敌军五日;我是不是该拍手称赞?”

杜锦华说完竟当真拍起巴掌来,杨冲脸色沉了下去;开口道:“督军大人谬赞了。”

杜锦华哼了一声,道:“敌军如今已行进十里,不知霍大将军有何应对之策?车营那些个大炮再不用怕是要生锈了吧?敌军既然已在大炮射程内扎营;为何不下令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时机尚未成熟,”严青山此时出声,道:“督军大人莫要忘了,在城外十里处扎营的敌军不过一万五千余人,厥人后备军可有整整六万,车营的弹药不是白来的,还不至于用在这么几个人身上。”

杜锦华转念一想便明白了大概,当下脸色恢复了几分,斟酌一番,开口道:“如果这是你们使的诱敌之计,我无话可说,若我没记错,城外七里处有个小山沟吧?”

杨冲与严青山对看一眼,皆眉头微皱,杜锦华见二人神色间露出诧异,不免笑道:“我虽是文官,但也不是酸腐愚昧之人,你们平日对我有所防备,不愿将军情尽数相告我倒也不在意,不过我在军中也呆了些时日,若再琢磨不出什么,就愧对督军这职位了。”

说完便转头看向霍衍,道:“霍将军许是在那道山沟设了埋伏,待敌军士气大涨行至伏击圈时,就是我军大开杀戒之日,几位大人,我说的可对?”

霍衍不语,微微点头。

“果然如此,将军好计谋,不过我尚有一事不明,望将军解惑,”杜锦华道:“将军对歼灭那一万余敌军有多少把握?毕竟我军人数与之相差甚多,万一被敌军突围,后果便不堪设想。”

那道山沟是宁州城外最后一道天然屏障,其作用自然不在话下,可一旦被突围成功,宁州要面对的则是敌军兵临城下。

“督军须知,我军所设的伏击圈不会只有一个。”

说完这句,霍衍便不再言语,而是看起了探子的密报,杜锦华则早已对霍衍的冷脸见怪不怪,心知霍衍能说出这句已经是给他面子,当下便道:“有将军这话,我便能安心了,想必几位还有事相商,我这就告辞。”

杜锦华走后,杨冲先开了口:“他倒是识时务。”

“此人不容小觑,”严青山道:“若还当他是只会舞文弄墨的状元郎,就是我们的愚蠢了,短短几月,他从我们放出的少之又少的消息中抽丝剥茧,将我们的安排猜出了大致,的确有几分能耐。”

杨冲撇嘴,道:“有些小聪明罢了。”

“我们只记住以后不要小瞧此人即可,多说无益,” 严青山道:“不过有一点他倒是猜错了,被敌军五日内攻破第一道防线,可不在我们的意料之内。”

这才是三人忧心的原因,原以为至少能防敌军十日的防线五日便被攻破,折损了近两千弟兄,这是事先万万料想不到的。

杨冲恢复了正经,皱眉道:“回来的弟兄说了,此次厥人凶猛异常,完全是不要命的打法,虽砍了他们近五千人,可我们这次也没了两千弟兄,厥人使的兵器远落后于我军,这样的伤亡完全是意料之外。”

“想必他们也是快到山穷水尽处才会如此,”严青山道:“十几年前,宁州城里的牧民都是在草原上过日子,与几个外族间也一直相安无事,谁料阿史那族竟选烈丹之父当了大汗,此人凶残成性,当廉耻礼义是狗屁,当权后不但攻打吞并了其他几个外族,连我宣国的牧民都敢招惹,那时大宣只顾着对付北边的鞑子,哪有闲功夫理会这个不成气候的小族?如此才令阿史那族越发壮大,也越发猖狂。”

“啧,他们如今也是遭报应了,”杨冲道:“好几年前宣国牧民就全回城里过日子了,阿史那再能抢,手也伸不到城里来,加上咱们大军在外驻守,他们再也得不到不义之财,按说他们以前从牧民手里抢去的牲畜也不少了,若是精心饲养,如今草原上跑的还不都是他们的牛羊?何至于过不下去日子,非得来跟我们背水一战。”

“也好,这样也好,”严青山道:“这一仗早晚要打,圣上素来以仁礼治国,绝不会准许我们主动出兵,如今他们孤注一掷送上门来未必不是好事,阿史那族一直是老将军的心病,这次能将他们连根拔起最好不过,若是不能,也必须重挫敌军,让他们在十年内再也翻不起什么花儿来。”

“重挫敌军,谈何容易?”杨冲突然叹了口气,转头看向霍衍,道:“将军你倒是说句话啊!如今军中能上战场的弟兄不过万余人,敌军那六万大军眼下是没动地方,可日后就说不准了,那道山沟拦的住这一队敌军,可拦不住六万厥国莽汉,难不成真要在城根儿底下与他们厮杀?还是说……”

杨冲顿了顿,直言道:“还是说将军你已有了打算,想借着杜锦华的手向朝廷要援军?”

严青山闻言皱眉,道:“不到万不得已,断不能向朝廷伸这个手。”

二人的担忧霍衍看在眼里,终于出声道:“不必多虑,这一仗势必艰难,却也没到求援军插手的地步。”

霍衍放下手中信函,鹰眸闪了闪,沉声道:“这仗我们开头打的越艰苦,日后则越顺利。”

……

“阿什莉,你歇会儿吧,”陆行远看着在院子里忙碌的身影,有扶额的冲动。

“你砍的柴火已经够用十多日了,不必再砍了。”

闻言,阿什莉停下手里的动作,将木柴归拢好后,想了想,又去屋里子翻出了几件衣服,陆行远见她想去井边打水洗衣,赶紧起身将她拦下,道:“不用不用,这些衣物让贤哥儿自己洗,千万别替他洗,你这不是帮他,是在害他。”

知道自己话说的有些重了,陆行远将阿什莉拉到一边坐下,还是决定说说实话,虽然这些话会伤了小姑娘的自尊。

“阿什莉,这几日为什么要抢着干活儿?”陆行远问道。

阿什莉不语,眉间染上了陆行远熟知的神色。

“你若不想说,就先听我说,好吗?”

见阿什莉点头,陆行远才继续道:“先说你这几日砍的柴,平日府里的柴火都是用多少砍多少,你这几日砍了不少,府里用个十多日不成问题,可你忘了一点,就是天气。”

指了指天上,陆行远道:“就像今日,虽不会下雨,,却是阴天,地上潮的很,你砍的那些柴在墙角堆久了,受了潮气,放进炉膛里,就烧不起来,即使烧起来了,也会冒出很多烟,这样一来,冯大娘在厨房里做饭就会被烟熏的头晕。”

见阿什莉瞪大眼,陆行远摇摇头,道:“所以你砍的这些柴火得先在太阳底下晒干,才能拿到厨房里用,再说你昨日给大家洗的衣物,那些衣物已经干了,却没人穿,你知道为什么吗?”

阿什莉愣愣的摇头。

“因为那些衣物被你洗坏了,”陆行远道:“你从前在厥国洗的衣物,大多都是破旧的,所以只要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