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同人电子书 > 因果抽奖系统 >

第29章

因果抽奖系统-第29章

小说: 因果抽奖系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节目,每天照着电视上说的东西给安排菜单,搞得他和他爹苦不堪言——尼玛一顿吃绿豆就算了,顿顿吃绿豆是闹哪样?而且还生吃茄子什么的,丁朗完全受不了这重口味,还好后来那些专家们纷纷销声匿迹了,丁妈妈也没再强迫他们继续吃绿豆和生茄子。

也正因为有过这么一段经历,丁朗对什么养生节目都没好感。

这个私信他的电视台在养生节目热潮来临的时候没来得及搞,现在反这类节目的呼声渐渐消失,他们才敢试探性地立项办节目,而知道先生这个最近挺红的中老年中医大师就这么进入了他们的视线。

丁朗直接回复了:不好意思,我对养生节目没兴趣。便不打算再理了。

这种东西本来就要看个人体质的,而且什么东西一过就不好了。绿豆的确是好东西,却不是每一种体质的人都能吃,更别说顿顿吃了,吃太多反而对身体有害。

网络上回复一方面都是针对别人阐述的症状对症下药,另一方面,毕竟在网上看到的人大多数都是年轻人,不像通过电视看养生节目的一些中老年人一样会盲目相信一个所谓大师所谓专家的话,所以他敢通过知道先生的ID跟大家交流。

但让他走到电视机前以一个大师、专家的身份来开讲座什么的,他就不敢了。

放开了这事儿,丁朗就完全不打算再理了,继续翻看网友留言,挑选一些进行回复。

这段时间他实在太忙了,回复留言少不说,连带饭的事业都不得不暂停,所以人品值刷起来非常慢,从升级完成到现在也快一个月了,居然只累计了255点的人品值,这速度想进行下一次抽奖可远得很,好在他现在也没什么急切想要的东西,甚至后知后觉地想到,自己会的东西太多太杂,是不是略高调了。

他现在最想做也是最专注的事情就是早点完成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而早点进入航空发动机的研究中去,所以最近这段时间人品值积累速度慢他也不怎么在乎,先紧着自己手上的工作做。

小吃摊现在是越来越红火了,陈伯伯前两天还打电话跟他说要不要租个店面,虽然学校附近的店面租金高,不过好处也多,到时候再雇佣一两个店员,多开发几种吃食,赚钱也会更多。丁朗当场就应了,他一开始也不是没想过开店,但毕竟当时只有他一个人压根忙不过来,而现在有陈伯伯他们,倒是不用怕忙不及了。

不过如果要开店的话,合同这事儿必须给解决了,不然到时候说不清楚。现在相当于所有资金和技术都是丁朗的,陈伯伯他们夫妻两付出劳动,如今这么红火,固然和陈伯伯他们的辛勤分不开,但最重要的说到底还是那些小吃够好吃。开店的话,可以给他们加工资,也正好趁机签一下合同。

不过丁朗对这些事情也不怎么了解,想到自己这不认识个剥削阶级的黄子卿么,干脆趁着礼拜天去看八戒的时候给对方说了这事儿。

原本他和黄子卿的关系不远不近地还挺尴尬,说不熟吧,见面能聊几句,平日里也一起出去玩过,但说熟悉吧,丁朗有什么事还真不愿意找他帮忙,怕欠人情。不过自从八戒入住新家,他时不时去看看,渐渐两人的相处越来越自在融洽,丁朗竟然诡异地觉得自己能从那张面瘫脸上看出各种各样的情绪来。

关系亲近之后,丁朗就渐渐放开来,把对方当成了自己人,现在自己在签合同方面有疑问,也就直接询问了黄子卿的意见。

黄子卿当然是积极地帮忙,直接联系了自己的律师,给人家来了个大材小用。那律师接到BOSS电话急吼吼地赶过来却发现只需要拟一份雇佣合同而已,气得直翻白眼,妈蛋我在家里蹲厕所撇大条呢,还以为公司除了什么大事,结果就为BOSS朋友给拟个简单的合约,嘴上也不好说什么,打开黄子卿放在桌上的笔记本,度娘一下你就知道好吗?方便极了好吗?稍微改两条条约很简单的好吗!

亲你走点心好吗?这可是你未来老板娘要的啊!

丁朗完全没想到黄子卿会积极到直接把律师给叫过来(还不留饭!就报销了油费!),颇有些对不住那律师的意思,不过黄子卿却好像一点都没注意到人家的辛苦,只点头说了句“可以了,你先回去吧”就把人赶了回去。

那必须,这可是我们俩的独处时间——黄子卿傲娇地想。

这份合同也只是初拟,之后那个律师还会进行一些修改,不过基本框架就是这些了,也就是说丁朗现在不用担心这个了。

这让他不得不感叹,似乎有黄子卿在,他就什么都不用烦了——这么说总有点奇怪?不过事实的确如此。

黄子卿大概就是那种很适合做朋友的人吧,看着挺冷一个人,实际上内心还真是挺温暖,会默默为朋友解决问题,考虑问题很全面,简直是中国好盆友——事实上,也就只有丁朗这么想了,黄子卿对别人可没这么好,即使是欧达这个创业小伙伴,也绝不可能让黄子卿操心操肺地面面俱到。

两人因为八戒的关系经常见面,一般礼拜六礼拜天丁朗有空都会买些材料带到黄子卿家给他做晚饭,尼玛这么一想这关系还有点小暧昧呢!

不过丁朗想得并不复杂,本来他把八戒寄养在黄子卿家里人家一分钱不收还尽心尽力的,黄子卿有胃病,丁朗就想着平日里有时间多给他做几顿养胃的。

那个叫张扬的律师来之前丁朗就把南瓜小米粥先下锅炖煮了,南瓜切的细细的以便煮化开在小米粥里,稍微放一点点糖提味,煮个两三小时,时不时还要搅拌两下防止扑出来。菜做的简单,一道糖醋排骨,一道藕片炒肉,上次做完一顿炒青菜之后,只要是丁朗做的菜,黄子卿就不会挑,这次他就准备了莴笋炒平菇这道家常炒时蔬。

等南瓜小米粥熬好,丁朗先给八戒盛了一碗,放在一边稍微放凉,再在上面放上剃掉骨头的糖醋排骨,夹上两筷子藕片炒肉和莴笋炒平菇,八戒早就等不及了,刚放在地上就扑过来吃的直甩尾巴。

丁朗失笑,给一旁羡慕嫉妒恨的悟空倒好狗粮,才帮黄子卿和自己各盛了一碗粥,而黄子卿已经把厨房里的菜端出来了。都齐活儿了,也就正式开饭了。

时间已经进入十一月下旬,天气是越来越冷了,丁妈妈担心儿子在北方呆着冷,特地打包了一堆衣服寄过来,有旧的但大部分是新买的,就是怕丁朗这个男孩子不会买衣服,买大了或者买小了还不如她在Y市买。不过丁爸爸对此嗤之以鼻,表示这纯粹是你太担心。

丁朗也觉得麻烦,这还不如他自己去买呢,不过妈妈的一片心意他也只能哭笑不得地接受。

丁妈妈的包裹寄出来三天他都还没收到,无论是丁妈妈还是丁朗都不免感叹,还是包邮区幸福,包邮区人民互相寄东西底价六块钱,基本今天寄明天到。这寄到首都不仅贵,还慢!

等到第四天他才终于接到快递电话跑到学校南大门领包裹。

结果他却发现丁妈妈买的衣服都是厚的不得了的棉衣羽绒服,惹得刘建伟和吴方超取笑半天。首都冬天虽然冷但还不到丁妈妈想象的那种程度,大部分地方都有暖气空调,也就在室外的时候得穿多点儿。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各位关心,我下午就回家啦,尼玛大年三十晚上发病真心伤不起而且回来还看到了人生第一个负分评,我说你负分就负分吧,能说个理由不?一句写这玩意儿没钱途闹哪样?看着真闹心。我早说过欢迎各种提意见和建议的,但是上来连个理由都没有就打负分的我还真心玻璃心了╮(╯▽╰)╭下个月开始冲全勤,我相信我能做到【握拳昨天是基友帮我转发祝福的,今天自己来拜年啦,祝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马上有钱马上有南票!

54食百味小吃店开张

收到妈妈满满一大包的爱,丁朗最近一直紧绷着的心情也放松了不少。

实验已经进入停滞期,就是缺仪器,半成品和实验报告交上去也快一个多礼拜了,一点消息都没有。他也知道公家办事总是要拖的,干脆停下了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实验,开始准备双合金压气机盘的实验。双合金压气机盘也算材料学的内容,包含在金属学里,这个实验不少内容都可以在现有的实验环境下进行。它也算是航空发动机的基础项目了,现在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研究停下,刚好可以着手双合金压气机盘。

不过,材料工程学系的教授们压着这份实验报告倒不是如丁朗所想的公家办事要拖的尿性。

事实上,丁朗的半成品和实验报告一交上去就引起了他们的注意,不得不说,从实验报告上来看实验进展非常顺利,半成品的出现更是说明了这点。这次那些原本质疑的声音也小了很多,不过吴教授还是坚持需要再看看,虽然他心里也松动了,觉得搞不好这叫丁朗的学生是真的有天赋,专业知识又扎实,但现在也才刚刚看到半成品而已,他还是想着再观察观察。

实验需要的大型器械学校其实本来就有,不过丁朗并不是本系学生,而且对他的研究大家还有质疑,所以材料工程学系的教授们压了几天那份申请,最后还是一个年轻教授顶着压力批了份条子,准许丁朗在没人用器械的时候去材料学系的新实验室使用那些器材,不过丁朗还得签个保证书,实验室在他使用的时间丢失什么东西或者器材有损坏都得由他负责。

虽然条件挺苛刻,但丁朗还是答应下来签下了那份保证书,实在是自己没钱买器材,没办法。他也知道自己申请使用器材能通过已经很不容易了,毕竟压根不是人家专业的学生,又只交上了半成品,现在实验室里还是只有他一个人忙连个助手都没有,不过等手上的项目完成,能拿正上得了台面的成品来,以后就会顺利多了。

从租了学校的实验室到申请到可以使用学校器材的资格,路是一步步走出来的,丁朗相信以后还会渐渐地向航空研究的核心靠近,总有一天,他能够把L55的航空发动机搞出来。

属于丁朗的小吃店开张了。

因为丁朗是取名无能星人,所以即使陈伯伯一开始坚持让他取名字还说“你是大学生,有文化的人”,但当丁朗列出几个名字之后陈伯伯就放弃了。最后小吃店的名字还是陈伯伯给取的,简简单单,就叫食百味,现在主营鸭血粉丝和鸭油烧饼,早上6点到10点限时限量卖鲜肉月饼和三丁包子,豆浆现在也都是直接自己榨了,不过当然没有那天丁朗送给黄子卿的那么浓,也因此喝起来口感比较细腻。

大学城的店面租金都挺高,还好因为店主是丁朗,所以当时是按照大学生创业办的,有不少折扣和优惠。店子也不大,只在里面摆了七八张桌子,鸭血粉丝还专门开了块地方用玻璃墙围上,就在店门口,客人一进来就能看到,以显示做法卫生,鸭油烧饼的烤炉就放在旁边,因为不少客人都是买一碗鸭血粉丝再买一两个烧饼配着吃。每天的鲜肉月饼和三丁包子就放门口卖,架个摊子就行。厨房在最里面,地方够小,放满了厨具之后也就够一个半人进出了。

开张那天,宿舍其他人还特地去买了花篮和果篮送过去,黄子卿也到了,还拉上了创业小伙伴欧达以及那天帮丁朗拟了新合同的律师张杨,再加上陈伯伯的儿子一家,竟然凑了一整个团桌,大家一起热闹热闹庆祝开店。

为此丁朗特地起个大早,放下实验室里的事,好好忙了一顿饭,庆祝开店之喜。

毕竟是开店,算得上一件大事了,丁朗这桌菜整的也很有诚意,一桌子满满当当十八道菜,除了八个冷盘之外都得现做,好在有陈伯伯和陈伯母在一旁打下手。

冷盘简单,切了五香牛肉、凉拌笋干、腌了黄瓜、小萝卜,并上一叠碧根果、一叠四川泡菜,再加虎皮花生,前一天晚上做好的山楂山药糕,就凑齐了八道。

热菜就麻烦了,丁朗是按照家乡宴席来的,第一道上的就是文思豆腐。这道菜似乎在大众印象中更多地是考验厨师技巧,好看,但不少人忽略了它的味道和营养。文思豆腐最难的可不就是切丝,尤其是豆腐切丝。这道菜用的豆腐必须是盐卤制作的豆腐,切之前先削去老皮,然后切细。这道工序固然是对厨师刀工的考验,但也是为了更加方便食材入味,让它吃起来入口即化。除了豆腐之外,香菇、冬笋、木耳菜这些也都要切丝。

切完丝之后的其他步骤倒是简单,丁朗做菜从来不放味精,若要提鲜,办法有的是,味精的鲜最为不自然又对身体不好,虽然方便但他宁愿多花上两个小时熬鸡汤。

文思豆腐羹一上桌,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之前在电视上也看过大厨切豆腐,头发丝粗细,能穿针,不过这在他们看来太过遥远了,感叹一番也就不做多想,没想到今天能亲眼看到头发丝粗细的豆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