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欢乐土匪闹民国 >

第233章

欢乐土匪闹民国-第233章

小说: 欢乐土匪闹民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在恍惚出神的时候,桌上的电话机突然响起一阵刺耳的铃声,布柳赫尔恍惚中楞楞地盯着它看了半天,才抓起话筒沉声问道。
    “我是布柳赫尔。哪位?”
    “我是参谋长诺亚夫斯基,报告司令官阁下,莫斯科刚刚发来电报,伏罗希洛夫同志的专机将于今天下午四点半抵达大乌里机场。”
    来了!布柳赫尔心中一惊,伏罗希洛夫就是斯大林豢养的一条恶犬,为他看好军队这片最重要的地盘。既然伏罗希洛夫出马。恐怕斯大林已经对自己失去了信任……
    “司令官阁下,司令官阁下?”话筒中传来诺亚夫斯基的疑惑的呼唤,布柳赫尔定了定神,用沉稳的声音回答道:“好的,用最高规格接待伏罗希洛夫同志,一定要让陆海军委员看到我们远东红军蓬勃的革命精神!”……
    伏罗希洛夫的专机准时抵达大乌里,布柳赫尔以及远东集团军所有高级将领集体到机场迎接,作为苏共政治局委员,苏联国防人民委员会的主任,陆海军人民委员,伏罗希洛夫可以说是整个红军的领导人,当得起这样规格的迎接。
    但是委员同志似乎并不领情,见到布柳赫尔之后非常冷淡,面对前来迎接的众多将领连最基本的礼貌问候都没有,就直接声色俱厉地指责了一番前线的战局。
    “红军指挥员同志们,你们是这支光荣部队的灵魂,决定着广大指战员的命运,但你们要时刻牢记斯大林同志的教诲,我们的最大敌人绝不是中国的那支军阀部队,更不是那些白俄分子余孽,而是我们内心深处的胆怯和懦弱!”
    “只有射向敌人的子弹,才能坚定我们必胜的信念!只有猛烈的炮火,才能荡涤我们为革命奉献的灵魂!我代表伟大领袖斯大林同志要求你们,对满洲里和阿巴该图的敌人发起最猛烈的进攻,将帝国主义的中国走狗全部消灭!”
    ……
    一番长篇大论终于讲完,伏罗希洛夫抬起眼睛看了一眼布柳赫尔,布柳赫尔急忙上前一步,高声对众多军官士兵说道:“伏罗希洛夫委员为我们带来了伟大领袖的最新指示,为了崇高的苏维埃政权,我们必将斯大林同志的关怀牢记于心,在即将到来的战斗中奋勇杀敌……”
    战地记者邓卓娅站在警戒线后面,手中的钢笔在速记本上飞快的书写着:“一阵阵声震云霄的口号声中,伏罗希洛夫和布柳赫尔共同走向一辆军用吉普车,两位红军卓越的指挥员谈笑风生,共同探讨打击敌人的下一步计划……”
    吉普车的车门关上之后,伏罗希洛夫和布柳赫尔脸上的笑容都消失了。中队收复了同江,眼下的局势毋庸多说非常糟糕,该如何应对令人感到十分头疼。
    布柳赫尔首先打破沉默,表态道:“委员同志,我在这次战斗中犯了主观主义的错误,轻视敌人的力量,造成现在局面的被动,请向斯大林同志转告我的愿望,请求党中央和国防人民委员会对我进行处分。”
    “不,不,布柳赫尔同志,你多虑了。斯大林同志已经有指示,同江失守的责任不该由你一个人承担,敌人过于狡猾,这些付出的代价都是革命道路上必经的坎坷。请放下包袱,专心指挥下面的战斗吧!”
    伏罗希洛夫努力想露出一副亲切的笑容,但配上他那撮滑稽的小胡子,反而显得非常的虚伪。布柳赫尔不由得松了一口气,虽然有最后通牒的意思,但看来这一关是过了。
    能过关就好,起码自己还有翻盘的机会,只要在战场上打败了中国人,今天的尴尬只会成为明天茶余饭后的笑料。
    “委员同志,您亲自从莫斯科飞临远东,不知道有什么指示?”
    布柳赫尔沉默了片刻,才慢悠悠地说道:“斯大林同志让我转告你,必须在二十四小时内对中队发起最有力的反攻!”

三七三章 以攻对攻

    斯大林要求在二十四小时内发起进攻,布柳赫尔不由得在心中暗暗叫苦。。)我只想知道,远东集团军八万红军战士有多少人做好了准备,什么时候可以向敌人发起进攻?”
    布柳赫尔拿出的这些战报都是上一次战役的统计数据。他不愿和伏罗希洛夫硬顶,希望能用数据和事实说服他。
    “委员同志,我需要提醒您一件事,远东集团军在半个月以前刚刚进行一场大规模战役,前线部队的给养弹药都差不多消耗了一个基数,现在很多红军战士手里的步枪只有几发子弹,身上还穿着秋季的军装,在这种情况下对中队发起进攻,不是冷静和理智的选择……”
    “够了,布柳赫尔同志!”伏罗希洛夫改变了称呼,明显有些生气:“这些问题都是老调重弹了,国防人民委员会早就知道,但是我认为远东集团军的态度过于消极,在困难面前采取等待和回避的态度,没有把苏维埃的利益放在考虑问题的首位!”
    最后这句话说的很重,布柳赫尔的脸腾地就红了:“委员同志,请不要怀疑我的党性,早在加入革命事业的时候,我就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革命事业!”
    既然嗓门已经拉开,布柳赫尔干脆不再隐藏自己的想法,直接说道:“党中央既然将远东集团军交给我,我就对这支部队的命运负责,对这场战争的胜利负责,在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冒险进攻,我个人坚决表示反对!”
    意外的是,伏罗希洛夫并没有发火,只是冷冰冰地说道:“不可能,在二十四小时内发起西线二次战役,这是斯大林同志亲自批准的命令,你必须无条件执行。”
    “请问,我是否被剥夺了远东集团军的指挥权?”布柳赫尔寸步不让。
    伏罗希洛夫面无表情地看着他的眼睛,沉默了好半天才生硬地说道:“没有,你现在仍是远东集团军的总司令,并负有前线最高指挥权。”
    憋气,伏罗希洛夫心里实在有些憋气,自己虽然地位和职务都被布柳赫尔高,但却只有建议权没有决策权,真要是较起真来,自己拿这个布柳赫尔没什么办法。
    同江被中队收复之后,斯大林对布柳赫尔日渐不满,但他到底明白临阵换将不是什么好事,而且遍数红军指挥员,在能力上超过布柳赫尔的并不多。所以他只是派伏罗希洛夫来催促布柳赫尔尽快发起进攻,却没有做出任何人事调整。
    至于伏罗希洛夫,不过斯大林豢养的爪牙,他有多少斤两十分清楚,真把远东集团军交到他的手上,斯大林并不放心。
    “既然我还拥有前线指挥权,那么我表示反对提前发起西线二次战役。原因只有一个,红军还没有做好准备,现在发起进攻很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布柳赫尔也尽量放缓语气,不想和伏罗希洛夫闹得太僵:“请委员同志理解前线部队的困难,如果必要的话,我愿意直接向斯大林同志解释。”
    布柳赫尔本来是好意,无意中却深深刺痛了伏罗希洛夫。“直接向斯大林同志解释”,难道要越级告状不成?
    眼中闪过一丝冷冷的光芒,伏罗希洛夫将忿恨藏在心底。好言相劝布柳赫尔,不管怎么说,首先要坚决执行斯大林元帅的指示。说服布柳赫尔提前发起西线二次战役,至于自己和他的私人恩怨,总有清算的一天……
    “司令员同志,红军永远要敢于面对挑战,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为什么不发挥广大员和共青团员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寻找克复困难的办法?”
    “怎么办?后勤物资上不来,弹药和口粮发不到一线士兵手中。提起发起进攻只会让士兵白白牺牲。”
    “可以抽调汽车和骡马,直接将物资运送到前线,只要在战斗打响前发到士兵手中,就可以节约大量的准备时间。”伏罗希洛夫得意地说道:“我只提供一个思路,具体的办法还要你们来想。总之一句话,千方百计节约每一分钟,尽量提前发起西线二次战役。”
    不知不觉中,伏罗希洛夫的话头已经软了下来,没有再坚持那个所谓的二十四小时。
    布柳赫尔的反应其实完全在斯大林的预料之中,前线的形势如此。斯大林并不愿真的逼着布柳赫尔在二十四小时内发起进攻。
    不过政治家和军事家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斯大林急于解决这场战争,急需一场胜利来扭转国际舆论,布柳赫尔按部就班的计划在他看来过于保守,所以才派伏罗希洛夫来前线督战。
    “为了配合西线二次战役,斯大林同志已将驻守在波兰的欧洲航空大队调到远东,以补充消耗的空军飞机,我今天乘坐的就是其中的一架。它们不需要火车运送,只要利用赤塔的空军基地就可以,估计明天晚上就能全部赶到。”除了强硬的命令之外,伏罗希洛夫的兜里也装着两块糖饼,关键时刻拿出来,果然增强了布柳赫尔的信心。
    “太好了,中国人的飞机给我们造成了很大的麻烦,没有制空权,坦克部队也不能放开手脚,得到欧洲航空大队的增援,起码可以提前两天发起进攻。”投桃报李,布柳赫尔也降低了自己的条件,如果能够完全压制住中国人的空军,的确可以把步子迈大一点,提前两天虽然很紧张,但起码有七成的把握。
    差不多了,战争从来没有百分之百的机会,中队在正面对抗中肯定不是红军的对手,七成把握足够了。
    “不,不不不,两天太少了,再提前一些。”伏罗希洛夫心里有个目标,那是斯大林给他定下的底线,现在离这个底线已经很近了。
    这个时候再强调困难什么的毫无意义,任何困难都要自己扛下来背上,布柳赫尔不再讨价还价,皱着眉头考虑了一会,毅然一拍桌子说道:“那好吧,就提前三天,在14号早上8点发起西线二次战役。”
    “6点,6点比较合适。”
    伏罗希洛夫没有任何底线,尽可能的压榨着布柳赫尔的潜力,多提前两个小时,就说明他将斯大林交给的任务完成的更好,至于会有多少红军士兵因此丧命,就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了。
    “行!6点就6点!”布柳赫尔几乎是咬着牙答应下来,又叹了口气说道:“不过这样一来必然要占用更多的火车,影响到对哈巴罗夫斯克的增援,万一中国人向那里发起进攻,东线战局就非常被动了。”
    “没有关系,这个问题斯大林同志早就考虑到了。伯力城中有远东第21步兵师驻守,还有新增援的独立37旅,整整一万一千名官兵,防御力量非常强,以中国人的装备和后勤水平。还不具备这种大型攻坚战的能力。”
    伏罗希洛夫顿了一下,又说道:“当然,我们要考虑到最坏的可能性,如果中国人拿出所有力量和我们拼命,派出部队强攻哈巴罗夫斯克,那么我们也有相应的对策。”
    “噢,请委员同志指示。”布柳赫尔非常感兴趣。难道斯大林同志还有什么后续手段?
    “苏联红军自开战之后,从来没有深入中国边境200公里范围内,将战争始终维持在边境冲突的规模上。但如果中队悍然进攻哈巴罗夫斯克。我们也就没有必要继续保持克制,可以进入中国领土的腹地,和中国人打一场全面战争。”
    伏罗希洛夫一边说着。一边用指挥棒在地图上点指:“齐齐哈尔、鸡西、牡丹江,甚至哈尔滨和奉天,都可以当做我们的打击目标,充分发挥出我军装甲部队的优势,彻底摧毁中国人的反抗信心。”
    以攻对攻,没想到是这么个办法,布柳赫尔楞了片刻,才问道:“那哈巴罗夫斯克怎么办?”
    “哈巴罗夫斯克?就算发生意外,哈巴罗夫斯克失守,只要我们西线主力从中国腹地向黑龙江以西进军。中国人还敢盘踞在那里吗?当然,如果中国人真的呆在哈巴罗夫斯克不走,我们不介意两面夹击,彻底将他们消灭。”
    看着伏罗希洛夫来回滑动的指挥棒,布柳赫尔这才明白。他为什么要扩大战争的规模,只有从黑龙江的腹地向同江横着插过去,才能在最快时间内完成对东线敌人的包抄,彻底打败中队。
    仔细想来,这的确是唯一的解决办法,虽然在政治和外交上会引起一定的被动。中苏东北一带的边境线绵延数千里。如果苏军消极防御,再将主力调到东线,只要中国人将枪口轻轻一转,苏军还得再次扑空。
    因为地理位置的限制,中队就像坐在圆阵中心,左右调度非常方便,而苏联红军却在外围大兜圈子,想要夺回主动只能向圆阵中央突破。
    “这个计划非常巧妙,请向斯大林同志转达我的敬意。”
    布柳赫尔考虑了一下,又接着说道:“我建议东线部队进行集结防御,从滨海地区和绥芬河一带抽调部队,向哈巴罗夫斯克增援,只要第21步兵师能够坚持半个月,我有信心解决西线的中队,对东线形成包抄。还有,根据这个实际要求,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