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带着异能兴农家 >

第160章

带着异能兴农家-第160章

小说: 带着异能兴农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咳咳,都怪刚才的场面太惊心动魄了,以致让自己也把自己也给置身其中!这会儿想起来,还真的有些费脑筋。

不过,此时这里除了那三个被扑倒正在遭啃咬的男鬼外,再没有别的鬼魂穿梭来往。

此时不过去又待何时呢?梁晓乐心想。

梁晓乐目测了一下:三个男鬼倒地的位置距梁晓乐藏身的地方不到四十米,而恶狗们的包围圈直径足有十多米。也就是说,梁晓乐与恶狗们的距离,撑死了也就三十来米远。

三十来米对梁晓乐是段儿距离,而对于四条腿的恶狗来说,瞬间便能赶到。

要是慢悠悠地走过去,不惊动它们?!

但这是阳间的经验,所对付的也大多是有主儿的家养狗。而这里可是有名的恶狗村,

这可如何是好???

小玉麒麟也是的?!知道这里有恶狗村,为什么不嘱咐自己带两个馒头来呢?!要是有馒头的话,像那个中年女鬼一样,往狗群里一扔,自己就可以大摇大摆地溜之大吉!

事到如今,埋怨也没用,还是想想切实可行的办法吧?!

猛然想起那个瘦男鬼轮着人的大腿骨时,恶狗有所顾忌地停止了扑咬,自己是不是也捡根大腿骨当武器呢?

一想起“武器”两个字,梁晓乐一下子想起了小玉麒麟给她的麒麟神鞭。此时不正是需要它的时候吗?!咳!真是当事者迷,把这么重要的事情都给忘掉了?!

梁晓乐当即祭出麒麟神鞭,握在手里。心道:我慢悠悠地走过去,尽量不惊动狗们。如果狗们追过来,也尽量往虚空的地方抽,麒麟神鞭的杀伤力可是挺大的!!!

梁晓乐手握麒麟神鞭,就像闲来无事遛弯儿一样,悠然的一步一步往前走。

然而,她还是被狗们发现了。有几只恶狗飞跑着向她冲过来。

包围在三个男鬼外围的狗们见状,也都转过身子,抬着头凝视着梁晓乐。

危险一步步逼近,

那几只跑到近前的恶狗见梁晓乐细皮嫩肉的,顿时眼睛都绿了。都恶狠狠的望着她; 长长的狗嘴半张着,哈喇子都滴到了地上。

梁晓乐顿时打了个冷颤。握麒麟神鞭的手不自觉地举了起来。

说时迟,那时快,梁晓乐见恶狗还没近身,猛的将麒麟神鞭甩响空中,“啪”,打了一个大大的响鞭。

鞭响过后,奇迹出现了:狗们仿佛见到了让它们致命的武器一样,震惊的狗眼圆瞪。惊怵片刻后,见梁晓乐再没有抽响,一只只像得了赦免令一样,转身扭头,撒丫子飞跑了。

就连正在啃咬三个男鬼的狗们,也都松开嘴里的尸骨尸肉,随着飞跑的狗们跑了起来。

不大一会儿,恶狗村的空地上,竟然不见了一只恶狗。

怎么回事?自己不就虚空抽了一鞭子嘛?!值当吓得这样了吗?!

梁晓乐也觉得奇怪,也弄不清是怎么回事。但不管怎么说,自己是没有危险了,快着离开这里吧!

梁晓乐快速地飞跑起来,不一会儿便走出了恶狗村。(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正文 第二百四十一章 奈何桥上遇故人

梁晓乐回头望了望,发现那些恶狗们从残垣断壁中伸出了狗脑袋,正在朝着梁晓乐张望呢!

原来,这是麒麟神鞭的作用。想那麒麟乃是四大神兽之一,是天下兽类之神。麒麟神鞭对所有兽类都有很强的震慑作用。梁晓乐虚空里这么一甩,威力四射。阴间的恶狗们哪里经得住这个?!见没当场被震死,不跑又待何时?!

其实狗们也不知道,没被当场震死是因为梁晓乐臂力小。如果梁晓乐再大几岁,或者身体发育再强壮一些,就这一鞭子,她身边的狗们,哪一只也逃脱不了毙命的下场!!!

梁晓乐将麒麟神鞭又祭回身体里,继续往前走。走了大概有两个时辰,一座木桥出现在眼前。

“是不是奈何桥到了?”梁晓乐心中想着,赶忙走上前去观看。

桥很长,很窄,完全是用木板儿搭成的,估计只能并肩走四、五个人。虽然没有风。但是桥身却一摇三晃,就好像随时都有可能断掉一般。

梁晓乐走上桥头,只见上面竖着一块儿大石碑,上面有一副对联儿。上联是:“阴河水, 霓又阔,四海亡魂回头客;”下联是:“长木桥,自飘摇,善者往生费心劳。”横批是三个大字:“奈何桥”。

梁晓乐心中一阵激动:自己终于来到了这传说中大名鼎鼎的奈何桥了!

梁晓乐放眼望去,果然桥分三层,架在一条河上,河水成血黄色,里面虫蛇遍布,腥风扑面,波涛翻滚。这忘川河水还真是名不虚传。

桥上寂静得很。没有一点儿声音。最上一层有很多亡魂,它们都排着队,低着头,秩序井然地往桥的这面走来。看它们的神色,好像一点儿也不惧怕桥的摇摆不定。

中间一层也有亡魂。但稀稀拉拉的,隔老远才一个。

最下面的那层几乎没什么。偶尔上来一个亡魂。走不多远,便被从忘川河水中钻出来的鬼魂给拖进水里,然后便发出一声说牟医校嬷治奚尴ⅰ�

看来,关于奈何桥分三层、生时行善事的走上层,善恶兼半的人走中层,行恶的人就走下层的传说是真的了。根据各层行人(鬼)的数量,人世间还是好人多,善恶兼半的有之。坏人却是极少数。

梁晓乐感叹着,整理了下心情; 便踏上了奈何桥,往那边走去。

说来也挺奇怪的。这桥虽然看上去摇摆不定就跟马上要断了似的; 但是走上去却相当的平稳; 一点儿摇晃的感觉都没有。

大概走了有十多分钟才走到对岸。

这岸边的鬼魂明显要比刚才那岸多,而且貌似还有挺多看上去比较精神的,吵吵嚷嚷的。估计是还没有喝孟婆汤吧。

梁晓乐忽然心生感叹:前生再怎么深恋深恨,走在这奈何桥上,也是步履稳稳不乱丝毫。心静如镜。心沉如石。桥那边寂寂无声,因为心死,失了往生的记忆;桥这边哀哀呛天,因为心动,忘不掉的牵牵缠缠。

桥头上摆着一张石头方桌,石桌上放着一只桶,桶旁边摆着几只碗。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婆婆,面无表情的佝偻着腰站在那里,手里端着一只残破的汤碗,每过一个鬼魂,便把手里的汤碗递过去,然后再端起下一只碗。

那喝过汤的鬼魂将碗放到石桌的角上,然后头也不回地朝前走去。

这就是传说中有名的孟婆汤了。

“孟婆汤”是一个古老传说。说人是生生世世轮回反复的。这一世的终结不过是下一世的起点。生生世世循环的人,无法拥有往世的记忆,只因为每个人在转世投胎之前都会在奈何桥上喝下忘记前程往事的孟婆汤。所以,走在奈何桥上时,是一个人最后拥有今世记忆的时候。这一刻,很多人还执着于前世未了的意愿,却又深深明白这些意愿终将无法实现,就会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这也是这座连接各世轮回的桥命名为奈何桥的原因。

孟婆汤又称忘情水或忘忧散,据说是用人活着时一生所流的眼泪熬成的。

每个人活着的时候,都会落泪:因喜,因悲,因痛,因恨,因愁,因爱。孟婆将他们一滴一滴的泪收集起来,煎熬成汤,在他们离开人间,走上奈何桥头的时候,让他们喝下去,忘却活着时的爱恨情愁,干干净净,重新进入六道,或为仙,或为人,或为畜。

有那不愿意消除前世记忆不喝孟婆汤的主,孟婆也有办法劝你喝下去。梁晓乐的前世曾经流传着一则关于鬼魂被灌迷魂汤的小故事:

说一个书生不愿意喝孟婆汤,便在奈何桥头转悠,以期寻找别的路线越过奈何桥。正传之间,忽见一门口站着一个面目慈祥的老婆婆对着他招手。书生随拾阶而入。

院内全是雕梁画栋、朱栏石砌;屋内,触目皆是精致华丽的摆设,有珠玉做成的帘子,厅中还放着一张玉雕的大桌子。

书生入屋后,老婆婆便叫出三个女孩子来,这三个女孩子分别是孟姜、孟庸与孟戈。三人都穿着红色的裙子和垂着绿袖的上衣,个个如花似玉、貌赛天仙,而且轻声细语地呼唤郎君,还以手拂净席子请书生坐下。

书生坐下后,丫鬟便送上茶水。三个美女环伺在侧,皆以纤纤玉指亲奉送茶,玉环叮叮脆响,阵阵奇香袭人,在如此情境中,实在很难拒绝不喝。

书生才一接过茶杯,便觉目眩神驰,轻辍一口,只觉清凉无比,其能解渴,不禁一饮而尽。喝到底忽见有一匙左右的浊泥在杯底沉着,待抬眼一看,发现原本貌美迷人的美女和老婆婆都成为僵立的骷髅鬼。

书生大惊,忙起身走出门,一看,原先的雕梁画栋尽成朽木,如置身荒郊野外,自己也不明白怎么会来到这里。

就在书生惊慌失措、痛苦不已的当头,忽然大哭堕地,成了一个甚么都不知道的小婴孩儿。

梁晓乐乃穿越之人,自是没有走过奈何桥,没有喝过也没有被灌过孟婆汤,所以保留了前世记忆。

梁晓乐不由大大地为自己庆幸了一把。转身朝桥下走去。

“喝吧,喝吧!只要喝了这碗用你的眼泪熬制的忘情汤,便忘却阳世间的一切情仇。当走到桥的尽头,就是今生情断缘终的时候。”

一个冰冷的声音传进梁晓乐的耳朵里。这还是她在这座桥上听到的第一句话,不由停住脚步,转过身又向桥头望去。

桥头上的孟婆已经离开了石桌,手里端着一碗汤,在劝游走在桥头上的一个年轻女鬼。

“谢谢您,孟婆婆,我……不能喝。我还是要在这里等那个人!”年轻女鬼阴郁地说。

“你这个孩子,怎么这么犟呢,都劝你好几年了,也劝不过来。”孟婆的声音变得和暖了很多:“要再坚持下去,你会变成游魂野鬼的?!”

“我就是变成游魂野鬼,也不放过他。”年轻女鬼口气特别坚定。

“唉,”孟婆叹了口气:“孩子,不知道多少人抢着喝我一碗汤呢!你这么坚持,殊不知你就是碰见了他,他已经成了鬼魂了,又能把他怎样呢?一切都应该消失,因为新的必须开始。”

“他就是成了鬼魂,我也要把他撕烂了。”年轻少妇说着哽咽起来:“那个赖子,他害得我家破人亡,一双儿女没人照管。这个仇,我说什么也得报!”

赖子?!

一双儿女?!

梁晓乐心里打了一个点儿,抬眼向那个年轻女鬼脸上望去。

这一望不要紧,还真觉得有些面熟——与死去的梁玉云母亲有些相仿。

“傻孩子,鬼魂的精气会随着时间而逐渐减弱的。等见了他,他是新鬼,你是老鬼,又如何打得过他呢?”孟婆又说。

“打不过他,我就抱着他,一起滚进这忘川河水里,和他同归于尽。”

只见孟婆无奈地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说:“咳,可怜的孩子,为了一个仇字,要耽搁多少年呢?”

“谢谢您关照!孟婆婆,我走了。”年轻女鬼说着,转身朝桥下走去。

梁玉云母亲梁晓乐见过,也是这样的脸盘儿,这样的身段,连走路的姿势都一样。

听孟婆说,她已经劝了她好几年了。玉云母亲是梁晓乐穿越的当年死的,算来已经五个年头了。从时间上对的上号。

还有“赖子”、“一双儿女”的词句——她是遭了赖子的强暴后寻短见的,撂下梁玉云和梁宏根一双儿女。在她眼里,孩子没了爹娘,自是成了没人管的孤儿。何况后来的事情她未必知道?!

难道说这个真的是梁玉云母亲的鬼魂?!

不会这么巧吧?!过个阴还能遇见熟人儿?!

梁晓乐疑惑着,猜测着,心里油然生出一种莫名的喜悦。

要说这人啊,最怕的就是孤独。如果在陌生的地方遇到了熟人; 都会十分的高兴。

梁晓乐也不例外,尽管这里是阴间,遇见的也是鬼魂。

可话又说回来,到什么地方你就唱什么地方的歌,到哪座山你就砍哪座山上的柴。在阴间你也甭想遇见阳世间的活人不是?!

管它呢?反正现在自己也是魂魄之体,何不与她交流交流?!如果果真是她的话,就把梁玉云和梁宏根的现状和赖子被通缉的事告诉她,然后动员她去投胎。(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正文 第二百四十二章 奈何桥上遇故人(二)

梁晓乐心中这么一想,便快步跟了上去。

“阿姨,向你打听个人儿。”梁晓乐喊住年轻女鬼,试探地说。按辈分她应该喊梁玉云母亲大娘,由于还不确定是不是玉云母亲的鬼魂,梁晓乐不敢直接称呼。小孩子对所有成年女性喊阿姨在人间十分普遍,谁也跳不出理儿来。想来阴间也是如此吧?!

“打听人儿?”年轻女鬼表现出极大的好奇:“没见过!”

看来在阴间没有打听人儿这一说,梁晓乐算是开了阴间打听人儿的历史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