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农家女儿也自强 >

第76章

农家女儿也自强-第76章

小说: 农家女儿也自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白了这个事情,李莎莎心里突然如被人攥了一把一样,难道以后就见不着那个清雅俊逸的少年了。小顺子还在那絮絮叨叨地说着:“秦掌柜是二少爷的人,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被大少爷给辞退了呢,要是如此的话,估计以后也不能来你们家取菜了。”

李莎莎听了这些话,强忍住自己心里的不适,匆匆跟小顺子告别了。今年这一年来的打击是接二连三的,她已经有些扛不住了。李莎莎脚步有些踉跄地往自己的房间走去了。小顺子看着李莎莎匆忙离去的脚步,也只能摇头叹气。

没过多久,这严府的风波终于波及到了岩泊镇,秦掌柜被调走了,果然也如小顺子说得,终止了跟李莎莎和李德海家的供货关系。

李莎莎没辙,这后院里的蔬菜如果卖不掉就会烂在地里。她只好跟李德河商量,看能否在赶场的日子去镇上卖一些。这回李德河倒是发挥自己的所长,每个大场和小场他都和李德海一起租了牛车去镇上卖菜。李莎莎终于能体会到自家那没良心的爷爷对这个家做出了一些贡献了。

只是零售卖菜效果不佳,不仅不能卖出高价,而且是太费事。每次大小场都让李德海和李德河两人累得筋疲力尽的,收效还不如跟醉太白做的时候一半好。

做了没一个月,李德河就找李莎莎商量了,问她现在家里有多少银子,能不能他们自己在镇上开个饭铺。这样自家有供货的来源,而且是别家吃不到的东西,这个买卖肯定好做。李莎莎听得李德河如此一说,顿时也有些茅塞顿开。马上跑回了自己的房间,将所有的银子拿了出来,还不错,居然有五百两之多了。

接下来,看铺子、买铺子、装修铺子、请伙计这一系列的活儿都让李德河一手包下。他也不愧是多年的老商人,这些活儿不在话下,没有一个月就全部搞定了,最后也只花了三百多两银子。

家里人一合计,决定掌柜的就由李德河来,厨子则是用得王氏和李玉兰,跑堂的伙计则请了几个有经验的老伙计。一切就绪后,就定在九月十八的时候开张。

开张那日,李莎莎家里除了雷国珍在家照看大毛和二毛,其他的人都全部出动。鞭炮足足放了一万响的。李莎莎又出了开张三日,八折优惠酬宾的法子。没想到很是奏效,开张那日人山人海的,居然挣了有十两银子之多。让李家人乐开了怀。

但是更没有让李家人想到的是,就在开张那日喜讯传来,李宗辉秋闱得中,成了李家村第一位举人老爷。

 第一百零七章

收费章节(12点)

第一百零七章

李宗辉因为还要忙着春闱,所以无法回来和家人一起庆贺。回来报信的人说是李宗辉这次中了湖湘府的解元,大家听了更是雀跃不已。李德河做主,又去买了挂一万响的鞭炮放了,引得街上的人又围了过来只嘀咕,怎么这个酒楼开张要放两次鞭炮呢。

李莎莎不明白什么是解元,偷偷问李先智,李先智笑着给她解释:“也就是乡试的第一名。”李莎莎捂嘴:“那咱爹是整个湖湘府的第一名了。”李先智笑着说道:“可以这么说了。咱爹还真是厉害,当年没钱的时候院试考了案首,如今乡试又考了解元,要是会试再得了会元,殿试又让皇上点中状元,那就是三元及第呢。”

李莎莎想起上一世的各种考试,小升初,初中升高中,高中考大学,是不是也跟这个差不多的意思呢,特别是高考,都有某某省文科状元或理科状元之称。李德河冲着李莎莎使了一下眼色,李莎莎忙拿了块碎银子赏给了送信的人。送信的人接了银子,说了一大堆的吉利话,这才告辞离去。

李莎莎忙让李先智回李家村给雷国珍送信,雷国珍一高兴,就和李先智带着大毛、二毛一起去了镇上。多亏镇上酒楼的后院比较大,收拾两间屋子也很容易。一家人等所有客人都走了,把东西都收拾完,就摆了一大桌的酒菜,一起好好的举杯庆贺了一番。

没有两天,村里的族长、里正和亲朋好友都蜂拥到新开的酒楼给李莎莎家里道喜。这可是李家村乃至岩泊镇都是独一份的,也算是光宗耀祖了。

李莎莎趁机跟族长说了一下大毛的事情,哪里知道刚刚还笑容满面的族长,顿时就垮了脸,还将李莎莎教训了一番。长篇大论地说了一通为了她家好的意思,这不光是她家一家的事,如今李宗辉成了李家村首位的举人老爷,这件事就成了李家全族的问题,李莎莎只觉得跟古人讲这个真是无力了。

李德河又请了村里的人吃了一回,庆贺李宗辉中举。送礼的人也多,还有许多将田地投到李宗辉名下。镇上的许多乡绅也有送房、送地的,没几天家里的田地猛增,就是房屋也多了许多,令李家人应接不暇。还有许多人家来投靠,想做他们家的家人,李莎莎可不敢随便收留不认得的人,都好言将他们打发了。

原来打算年底挣了钱再买入田地的,没想到没花钱就已经收了这许多,算是提前进入地主阶级了。李莎莎将所有的送的礼物都造册登记,足足记了一大本。将不能用上的房屋都租了出去,留了两个好一些的院子准备以后家里人自己用。

最有意思的是李莎莎那个眼界比天高的有钱小姑奶奶居然也派人送了贺礼过来,这回来人正是上次那个方管家,这次却是将那副高傲的嘴脸换成了一副谄媚的奴才样。人前人后地奉承着李德河一家人,让李莎莎觉得比看他原来那副样子更难受。而且礼物也不是上次的三块绸缎,而是几个大礼盒。不光有绫罗绸缎、各种吃食点心,还有金银玉器若干,李莎莎也按名登记在那册子上了。

开业后李家酒楼的生意很不错,可能这也是镇上第一家举人老爷家的买卖,来凑热闹的人特别多。李莎莎已经开始在空间学做饭,从小龙那里弄了许多菜谱,这一下子又有了许多新奇的菜,口味的多样性,也吸引不少客人。

李莎莎在各种忙乱中,只有等晚上进了空间才觉得能休息一二。她有时也会想起严梓熙,小顺子跟她说得不清不楚,现在又联系不到严府的人,她也只是个小女孩,什么也做不了,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等待严梓熙能活着过来找她。

李德河如今有了当了解元的儿子,又有了镇上的李记酒楼,腰杆子顿时觉得硬了起来,走起路来肚子都要挺出去了。李德江和李德湖也经常上镇上找李德河吃酒聊天,两人一起奉承,又是灌迷魂汤又是将李德河高高举起,李德河就有些下不来了。恨不得将自家的产业和钱财都送予两个“可怜”的弟兄。

当然阻碍这兄弟情深的唯一障碍就是李莎莎了,虽说让李德河做了掌柜的,可李莎莎坚持自己做账房,每一个大钱的收入和支出她都有明确的列明,又用的是阿拉伯数字,看得一目了然。每日的银钱也是收在她的手中,所有支出也是从她这里出,李德河想接济自家的两个兄弟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李莎莎也不明白李德河为什么对自家的老婆孩子那样厉害,可对自家的兄弟倒是能倾其所有。真的是应了那句老话,老婆如衣服,兄弟如手足。没有接济成自家兄弟,他还怕自家兄弟说自己当了举人老爷的爹就有些看不上自家兄弟了。

前世的李莎莎虽然没有学过会计,可没有吃过猪肉还是见过猪跑的,她做得这个账本已经比李德河原来的账本好看得多了,就是做过多年买卖的李德河也觉得自家孙女自创的这种账本胜过有多年经验的老账房做得账本。

因为后院的菜地需要人照看,雷国珍一人带着两个娃儿根本倒腾不出手来。李莎莎只得调整人员安排,将王氏调回李家村一边帮雷国珍看娃儿,一边还能照看一下菜地。李先智还是留在李家村上学,休息时也可以帮王氏干点活。李玉兰则留在后厨当大师傅,又从村里招了几个相熟会做饭的媳妇子,由李玉兰调配使用。

又过了一个月,酒楼的生意越来越好,累得家里的人够呛。李德河实在是忍不住了,就跟李莎莎商量,能否买几个人来,家里和酒楼这边都需要人手,不然太累了。李莎莎想了想,也是觉得这样忙一个月还能顶得住,如果常年累月这样,大家都会受不住的,也就点头答应了。

李莎莎来了镇上有一个多月了,对镇上这些牙侩、人牙子什么的,都了如指掌。既然跟李德河说好了,她就直接去找了那个比较熟的周大娘。周大娘没过多久就带了几个媳妇子和几个小丫头,还有几个细伢子。

李莎莎仔细询问了周大娘这几个人的性情,又仔细打量了一下这几人。这是她第一次买人,对于一个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的人来说,这可是大姑娘上轿第一回。上一世又是在实验室工作,也没有接触过人力资源方面的事,所以她只能摸索着来。

李莎莎看着站成一排的人,说道:“大家把双手都伸出来!”挨个看过去,那些指甲里黑乎乎的、指甲留得长长的,都剔了出来。剩下的几人她又仔细看过去,那些眼神闪烁的,或是两眼乱瞄的,也刷了下去。

最后剩下的只有两个媳妇子、一个小丫头和三个细伢子,一共花了十两银子。拿过这些人的身契,李莎莎只觉得这个世界的人真是命比纸薄。

将周大娘和没挑上的那几人送走后,李莎莎问了问几人名字和年龄。媳妇子都是三十岁出头的样子,稍微胖一些的姓张,稍微瘦一些的姓黄,小丫头八岁叫招弟,三个细伢子都是十一二岁的年纪,分别叫虎子、狗娃、谷子。这些人都是从外地逃难过来的,都是没了家里人了。

李莎莎想了想,媳妇子就按姓氏叫,一个叫张妈,一个叫黄妈。小丫头则改了个秋香,三个细伢子分别叫春分、春叶和春树。几人上前给李莎莎磕头谢恩,倒是把她吓了一大跳。

李莎莎将两个媳妇子都送回了李家村,好给王氏打下手。秋香则跟在自己身后,李莎莎想将秋香培养成能管账记账的,只是还得从认字开始。三个细伢子则一个留在后厨,两个在前面打杂。

有了这几个人的加入,大家都轻松了许多,日子就过得快了起来。转眼就快到了大毛和二毛满周岁的日子了,这对于李莎莎家来说既是个喜庆的日子也是最痛苦的日子。

因为李宗辉中举以后就由风山长陪着自己这个最得意的弟子去了京城准备明年的春闱,所以这次的孩子满周岁没法赶回来,只是派人送了给两个孩子的礼物。

这个时候李家村的后院已经不种菜了,李莎莎已经提前两日将王氏、雷国珍和大毛二毛都接到了镇上。她早就让人收拾出了一所乡绅送的院子,将他们安置在那边。

雷国珍自从来到镇上就是一副又是欢喜又是难受的纠结模样,李莎莎知道她心里不好受,只得天天用一些别的事情来岔开她的注意力。

到了正日子,李家请了李家村跟自己相熟的各家都过来吃大毛和二毛的周岁酒。李记酒楼停止营业一日,专门给自家开宴用。

在酒楼里办酒就很好弄了,楼上楼下加上后院一共摆了二十桌的样子。小姑奶奶居然也带着自家的几个孙子孙女一起来赴宴。

 第一百零八章

收费章节(12点)

第一百零八章

小姑奶奶李德源四十左右的年纪,在李莎莎的前世,这也就算个中年妇女,在这个世界就已经是奶奶辈的了。不过可能是因为生活富裕,保养也得当,长得有些富态,五官还是能看得出年轻时是个美人儿,感觉也就三十多岁,还真是年轻的少奶奶啊!

李德源一副养尊处优的派头,婆子丫鬟一大堆地跟着,为了她家的下人,李莎莎只得又安排一桌专门给他们。李德源则和李德河大打亲情牌,两人相谈甚欢。而对王氏虽是恭敬,但言谈话语间还是能让李莎莎感觉出一丝轻蔑,让李莎莎很是不喜。比较起来,李莎莎更喜欢大姑奶奶李德清,她和姑爷爷两个都是老实本分的人,虽然很没有存在感,但是他们却是李家除了李德海之外对自家最好的人,所以这次李莎莎对大姑奶奶一家是客气得很。

李德源带来的两个孙子一个孙女都是她大儿子方正元家的,大孙子叫方逸峰,二孙子叫方逸武,大孙女叫方逸婷。方逸峰有十岁的年纪,也有些高人一等的模样,从头到尾都是小厮和他的乳娘在伺候着,也不轻易跟同龄的娃儿们交流。而八岁的方逸武却是活泼可爱,一点架子都没有,很是喜欢跟在李莎莎身后转悠。六岁的方逸婷则是彻底的瞧不起人,看不上李莎莎家这种乡下人的身份,跟他们说话眼皮子都不带抬的。

虽然李德源一直在叫自家的孙子孙女跟李莎莎和李先智好好亲近亲近,可除了方逸武,其他两个都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李莎莎和李先智也无所谓,正好可以只带着方逸武到院子里玩一玩。

方逸武对什么东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