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红楼如玉君子 >

第225章

红楼如玉君子-第225章

小说: 红楼如玉君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每一个皇上,都希望自己的江山,能够一世一世的传承下去,最好永远的不被灭国。虽然历史已经告诉了我们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但是能多一世是一世呀!

“微臣参加太上皇,太上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林海进来宫殿后,就拜倒。

太上皇爽朗的声音从头顶传了过来“林卿平生吧!”

“谢太上皇!”起身后,林海就老老实实的缩在一边,低头研究地毯的花纹去了!

皇上玩味的看了林海一眼,才对着太上皇说道:“不知父皇叫儿子前来有什么事吗?”

太上皇摇摇头“也没有什么大事,只是听说林卿进宫了,想着最近国库要债的事情,特意的叫你们过来问问。”

“那,林卿给父皇讲讲吧!”皇上把玩着茶杯说道。

“是!”林海领命,又老老实实的给太上皇讲了一边。

太上皇皱眉“我看那吏部侍郎吴亮也老了,至于忠靖侯史鼎。”太上皇摇了摇头“不如他父亲。”

皇上嘴角上翘,很明显太上皇这是表态了,日后皇上处理这两人的时候,太上皇是不会有意见的。着让皇上很高兴,可是不由得皇上再次的看了林海一眼,他知道在太上皇还是皇上的时候,就对着这人宠信有佳,不如也不会让他担任了十几年的巡盐御史。

但是却不想已经到了这样的地步。

他这个做儿子的要惩治人,太上皇虽然说没有不同意,但是神色上却不怎么高兴,但是瞧瞧人家,只是成述了一个事实,太上皇就立马松开了嘴。

对于林海,皇上说不上什么喜欢和不喜欢的,毕竟他以前是太上皇的心腹,就是现在靠过来了,估摸着大家心里都清楚,皇上是不会对他非常信任的。

但是林家,皇上却不会去动他,甚至林海的嫡长子林烨,皇上还尽量的拉拢。只不过是因为林家识相而且有让他拉拢的价值罢了!

不过今天看了这么一出,皇上又要在心中重新给林海定位了!

一个太上皇深信不疑的人,或许还会有别的价值了!

ps:

感谢【快乐2608】的评价票,感谢【东海漫游】【灵猫猫】【cc889】的打赏,感谢【cc889】【醉桃源】的粉红票。

第三卷仕途之路 第345章 小白的办法

太上皇的自言自语,林海哪里敢接话,只能低头不语,也错过了皇上眼中的那一抹深意。

“那如今户部一共追缴到了多少银子了!”太上皇问道。

“回太上皇的话,一个追缴到了一百万三十五万两银子,其余的银子,还是追缴中。”林海恭恭敬敬的说道。

太上皇叹了一口气“想当初朕当年也是一登基,就追缴银子的,却不想朕儿子登基了,干的第一件事情,还是追缴银子,莫不成日后朕孙子登基了,干的第一件事,还是追缴银子。”太上皇这语气却是有些重了!

不过太上皇也说的是实话,本来皇上交替的时候,就是内忧的时候,要是这个时候还有外患,而国库里又没有了银子,这不是灭国的苗头吗?这怎么能让太上皇开心。

就是皇上也深以为然,只是现在却没有一个好办法能够治本,因此只能暂时治标了!

林海感觉到有一股视线扫到了自己,咬了咬牙说道:“太上皇皇上,其实微臣有一个法子能够治本的,从而尽绝大多数的可能,制造这种事情发生。”

“哦!”太上皇和皇上都来兴趣了!

“快说说看!”太上皇催促道。

林海微笑道:“其实方法很简单,就是在欠条的上面,加上一个还债的日期,最大不能超过五年,这样大臣们心里没有了侥幸的想法,自然不是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是不会去借的。少了借的人,这跟风的人自然就更少了!如此一来,虽然大臣们还是能在国库里借银子,但是有了还债的日子,想来心中的想法也会变了!”

虽然林海只是在欠条上。多加了一个东西。但是这却让太上皇和皇上,眼前一亮,好办法呀!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孔子他老人家的德育内容的全部精髓,也是人生的八德,更是这个社会一直潜规则的东西。

孝:是孝顺。孝顺父母,这是为人子女的本份,孝顺是报答父母养育之恩。往大了说,可以是对国家尽忠,这也是大“孝”。

悌:是悌敬。是兄弟姊妹之间的,就是兄弟友爱。相互帮助。扩而充之,对待朋友也要有兄弟姊妹之情,这样人和人之间才能消除矛盾。相互谦让。

忠:是尽忠。尽忠国家,这是作国民的责任,就是要忠于祖国和人民。“忠”也是要忠于组织和自己的工作职责。

信:是信用。信用朋友,对朋友言而有信,不可失信用。将来到社会服务时。“言必忠信,行必笃敬”,说出的话,一定要有忠有信,不欺骗他人。所做的事,必须要有恭恭敬敬的态度。认真去做,绝对不敷衍了事。

礼:是礼节。见到人要有礼貌,我们应该遵守各种规定。遵纪守法(也包括礼貌)。学生见到师长要敬礼,见到父母要敬礼,见到客人要敬礼。不但表面上要敬礼,心里上更要恭敬,这是一个人的道德修养的体现。

义:是义气。是说人们应该有正义感。要有见义勇为的精神,无论谁有困难。要尽力去帮助,解决问题。对朋友要有道义,大公无私助人为乐,绝无企图之心。(当然这不是那种狭隘的“哥们义气”,那不是义,那是愚昧而以。)

廉:是廉洁。有廉洁的人,无论见到什么,不起贪求之心,没有想占便宜的心,而养成大公无私的精神。

耻:是羞耻。凡是不合道理的事,违背良心的事情,绝对不做。人若无耻,等于禽兽一样。“耻”也是自尊自重。孔子曰:“知耻近乎勇”,知道错误就去改过,为当所为,不也是勇的表现吗!

虽然说,基本上只要是识字的人,都知道这个东西。但是真正能全部做到的人,却少之又少。就是林海,也自认他做不到。

其他的不说,有便宜不占,那绝对是傻瓜。

也就是因为这个社会的潜规则是这个,因此,林海惊奇的发现。从国库里借银子,从来都没有说什么归还的日子。这在我们现代除非是很好的朋友,不然一般的借条上,都会注明日期的,就算是朋友,也会口头上说明归还的日期的。

因此林海才来了怎么一招,咱们现代人看着有点小白,但是在古代,却没有多少人注意到。

看着林海退下来,太上皇才看了皇上一眼,莫名其妙的说道:“你可瞧明白了!”

皇上略微停顿了一下,才点点头。

“林家的底细,你也调查清楚了吧!”太上皇似笑非笑的说道。

皇上心里一惊,但是又觉得自己大惊小怪,调查臣子的底细,这不是每一个皇上应该做的事情吗?他心慌什么,于是点点头算是承认了!

“你是不是觉得,朕对于林家过于宽厚了!甚至还觉得,这个林海一点本事都没有,全靠朕支持着才坐上了今天的位置?”对于皇上的那点小心思,太上皇还是看得很清楚的,尤其是关于林家的事情上。

想想也对,这林海做了什么事情让太上皇这么满意呀!若说林海这女婿是衍圣公自己看上的,这倒无话可说,毕竟当年的林海无论是外表家世才学,都的确是上上等。

但是林烨和袁琳的事情,这又要怎么说,有眼神的人,都知道,这里面的事情,不是那么的简单,只是其中涉及到了太上皇,便没有人敢去深究罢了!

皇上当年在做皇子的时候,就曾经和林海打过几次交道,虽然不觉得他是半点没有本事的人,但是在皇上的心里却也不认为,林海他当不得起太上皇的这么厚爱。

“你应该知道,当年海关的事情,就是他提出来的,而且别看他现在一副木讷的样子,当年阴忠义亲王和齐国侯的时候,却是毒辣的很!”太上皇语出惊人。

皇上一惊,要说太上皇和皇上共同的敌人,那就是非当年的忠义亲王和齐国侯那一脉的人了,父子俩在这件事情上,却是非常的默契,不留痕迹的打压着忠义亲王和齐国侯的余孽。

“这是怎么一回事?”皇上睁大眼睛问道。

“你还记得当年,齐国侯是为什么事发的吧!”太上皇问道。

皇上点点头,不就是有人敲登闻鼓状告齐国侯倒卖军需谋财害命,之后太上皇才一举将齐国侯和忠义亲王拿下的。突然,皇上抬起头来,看了太上皇一眼,莫非当年那个去状告齐国侯的人,并不是太上皇的人,而是林海安排的。

太上皇微笑的说道:“想明白了!你别看着他一副衣冠楚楚的样子,事实上心眼比谁都多了。朕让他做了十几年的巡盐御史,你主管户部,可曾有一年,为这盐税担心过烦恼过。当年官盐被劫的时候,四个盐区都在加紧生产盐,可是了,最后只有江南的盐区,不但什么事情都没有闹出来,还多生产出来了两成的官盐。你觉得这是一个没有多少本事的人,能干的出来的吗?”

听着太上皇这么一说,皇上才有一些恍然大悟,没错,他主管户部的时候,便知道各处的税收都有积拉的时候,就盐税从来都是按时上交的,这么多年来,他都习惯了,因此也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但是太上皇这么特意的一拉出来,皇上立马的感觉到了不同。

“那他为什么现在又是这么样子?”皇上有些不解,瞧着刚刚林海出的主意,他也不少没有才华了,可是为什么每次在他的面前,林海都是一副老老实实的样子。

太上皇好笑的说道:“因为他明白,他不是你的心腹,他是朕的心腹!”

皇上皱眉,太上皇这话,他是不算可以理解为。林海知道自己不会将他作为心腹对待,所以才特意的藏拙了!这让皇上有些不悦,认为林海这是看不上他。

太上皇看了一眼皇上,心里在摇头,他也做过皇帝,这些小心思怎么会不知道?便说道:“你也不要觉得他不识好歹,你自己扪心自问,你可曾想过要将他当做心腹了吗?”

太上皇这话一出,皇上有些尴尬,说句实话,皇上他还真心没有想过。

“林家听说,是从唐朝就流传下来的书香世家,这世上只有千年的世家,却没有千年的王朝,世家有自己的骄傲,你看唐朝的时候,李世明要替太子求娶七家五姓的女子为太子妃,结果居然让人拒绝了。在这些世家眼里,皇权也不过这样罢了。人家那是连接连的乱世都能挺过来的世家,根本看不上那些虚名,更不想参合皇家的事情。”

这话说的极其犀利,皇帝心里一阵的不舒服,可偏偏这是史实。是个读书人都知道。他能说什么?

看了眼皇帝的样子,太上皇接着说道:“作为一个世家,最擅长的不是什么争权夺利,最擅长的是明哲保身。不然你以为,为什么当年圣衍圣公一眼就相中的了林海,当时的林家,可不比现在。”

第三卷仕途之路 第346章 封妃的真相

想想也是,当时的林家,可没有现在兴盛,比林海更加优秀的人才,也不是没有。可是偏偏圣衍圣公选择的是林海,而不是别人。

运气?

可能有,但是绝对不是全部,更多的还是林家的那副谨慎吧!

“你看看林家现在的老祖宗,我还记得当年林卿当任巡盐御史的时候,林老爱卿就立刻告老还乡了!他当时才多少岁,也不过才五十出头罢了,这朝廷上六十多岁的老大臣都还有了!他又哪里老了!不过是看明白了,朕要重用他儿子,加上发现朕准备在内阁插人进去,才顺势而为,直接上了告老还乡的奏折吧!

如今林卿装作一副木讷的样子,还不是因为他的大儿子林烨很得你的器重不是,他这是在给自己的儿子铺路了!反正林家的下一代都已经得到了你的认可,那么他为什么还要来努力的争宠了!”

太上皇现在不当皇上了闲下来了,也有更多的时间,来思考这事了,因此很快的就将林海的小心思看明白了!但是心里却不得不说,这样的林家,让每一个当皇上的人,都很喜欢,不贪权,不恋权。

“朕告诉你这些,不是要让你重用他,你是朕看好的接班人,朕相信你自己能打好一个心腹班子。朕今天告诉你这些,只是想告诉你,朝廷上面的事情,不是表面上看的的这么简单,忠于你的心底未必忠于你,老实的私底下也未必老实。”

说着太上皇微微一笑“不如,我们两来打一个赌。”

皇上正消耗着,太上皇给他开的小灶知识,突然太上皇来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一时之间有些没有反应过来!眨了眨眼睛“什么赌?”

太上皇自信的一笑“就赌。林家和贾家翻不翻脸!”

啊!皇上又愣住了,林家还好说,就是林海的家,这贾家又是哪个贾家呀!

“前几天你不是说有人给你透露了忠义亲王的女儿的下落吧!朕记得那个宫女,就是贾家二房的嫡长女对吧!”太上皇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