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王妃 >

第115章

王妃-第115章

小说: 王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孙最大的问题,能力与地位不成正比,凤启不愿意把江山交给他。这个关键性问题在,太子妃不管送出去多少个妹妹都没有用。太孙不想着如何提高自己,在凤启面前刷刷存在感,天天算计这些,凤启还没有老糊涂呢。

苏锦秋默然,好一会才道:“那太子殿下训斥了太子妃,将她禁足?”

从某方面说她也挺同情太子妃。若是没当太子妃,嫁入一般平民人家,未必不能幸福。现在嫁入皇室,水平完全不够,行事就显得有些可笑了。

皇室内苑,禁足,训斥都不算什么,稍有不堪就是丢了性命。

“禁足倒不会,训斥了几句,让她少管闲事。”元凤说着,道:“舅舅己无废太子之心,太子妃也好,太孙也好都有些松懈。总觉得天下太平了,可以玩这些小把戏了。”

以前有凤池在,全家死光光的压力顶到头上。太子妃也好,凤鸣也好,再傻也知道要抱团,要老实。以为外头没压力了,自然要开始内斗了。

其实压力一直都在,越是看不见,越是觉得可怕。这两年他跟凤启行事越发的小心,真把太子妃禁足,也就意味着东宫出事,对外不是个好信号。不过幸好太子妃有力有限,捅出来的搂子也有限。训斥几句,她还能听进去。

苏锦秋看元凤脸色有几分凝重,回想宫中的欢声笑语,一派祥和,有种毛骨悚然之感。便转开话题,笑着道:“只要太子妃不再想着送侧妃,我就高兴了。”

元凤也跟着笑了起来,伸手去抓苏锦秋的痒道:“小醋坛子,也知道要吃醋了。”

苏锦秋笑着道:“我要是不吃醋,只怕你才要哭呢。”

两人里间闹着,就有内侍进来传话:“启禀王爷,王妃,怀玉姑姑回府了……”

苏锦秋一怔,苏怀玉是前年走的,中间她去定城一年,苏怀玉倒是回来过。但不等她回来,苏怀玉又走了,现在终于又回来。算来她们俩有一年多未见,连忙道:“快请。”

元凤笑着道:“哪里还顾得上你,早有人把她叫走了。”

果然就听小内侍道:“郭长史正在她屋里,好像是在商议婚事。”

“商议婚事??”苏锦秋和元凤下意识的惊呼出来。

元凤有几分自言自语地道:“郭长史果然是真勇士呢。”

苏锦秋赞同的点点头,必须是真勇士啊,而且是真不容易,熬了这些年终于要扶正了。不禁看向元凤道:“你要改口叫姑父吗?”

元凤:“……”

苏怀玉行行走走这些年,这趟回来之后,终于决定把婚事定下来。跟郭丰成亲可以有,但嫁给郭丰就可以省省了。倒插门什么的就算了,成亲归根结底是两个人的事,随便拿个婚书就好,一切礼节全免。

对此郭丰表示深深不满,熬了这些年终于扶正,结果然给他妾室待遇。只是苏怀玉十分坚持,按她的话说,不行就别结,想跟她结婚就得按她的规矩来。

一番残酷的镇压之后,郭丰彻底服气,完全听从女王吩咐,叫向东绝不向西,叫打狗绝不赶鸡。什么都没准备,叫上媒婆拿纸婚书就完事了。

元凤很是大方的给了郭丰半个月的婚假,婚礼可以不办,蜜月总是要度的。尤其是郭丰鞍前马后辛苦这么久,好好放松一下,也很应该。

“外头跑了这些年,我也觉得累了,想停下来。”苏怀玉说着。

以前总觉得自由最重要,想到哪里拿上剑就可以走。但走的时间越长,越来越累之后,她也想歇一歇。

郭丰一直在等着她,这么多年了,成亲……似乎是个不错的主意。

苏锦秋神情有几分感慨,一直以来苏怀玉都表现的太潇洒。突然间如此说,那种疲惫感好像是从骨头里透出来的,好累,一个人生活真的好累。

没有过去,没有未来,只有一个人走啊走,现在终于有个停靠之处。

“那你喜欢郭丰吗?”苏锦秋问了出来,很蠢的问题,但她还是问了出来。

现在社会里感情是婚姻的前提,古代很多女子没办法选。苏怀玉能自由选择,她希望苏怀玉能选个自己喜欢的。

苏怀玉倒是怔了一下,笑着道:“喜欢啊,当然喜欢,不然怎么会嫁给他。”

要是不够喜欢,她怎么会停下来……

媒婆选的黄道吉日,对于两人只能拿婚书的做法,媒婆表示见过穷汉子因为没钱简办婚礼的,但没想到还有这么简办的。应该说根本就没办,就是一纸婚书而己。

苏怀玉表示很淡定,郭丰倒是欢喜的不行。拿着婚书好像他的命根似的,翻来覆去地看,还有几分得意地看向苏怀玉,好像在说,我现在有证合法了。

半个月蜜月回来,苏怀玉和郭丰也没在王府住,长史官在王府有府邸。苏怀玉觉得太麻烦,在王府不远处买了府邸。早九晚五,时常加班,苏怀玉也时常过来玩,除了做了妇人打扮外,跟以前没什么差别。

“孩子嘛,有了就生,没有也不用强求。”苏怀玉淡然说着。

苏锦秋表示赞同,不赞同也不行,笑着道:“我本来还以为……看来郭长史还是需努力啊。”

苏怀玉突然说要结婚,而且婚期很急,一应准备工作都不用。当时她和元凤都怀疑是不是奉子成婚,本来还觉得郭丰有点本事的,靠孩子上位,终是上位了。

结果这么久过去了,苏怀玉一点消息都没有,那就表示他们完全猜错了。

苏怀玉不由看向苏锦秋,道:“这么久了,你仍然一点消息没有?元凤怎么说的?”

“他能说什么。”苏锦秋不自觉得叹口气,道:“谁想自己绝后呢。”

一直以来元凤的表现,绝对不是新潮丁克族。他对小孩子虽然没有很期待,但至少不是很厌烦。

就是没有孩子,想想当初凤池无子,永昌皇帝急的那样。现在元凤无子,根本就没人提这事。

日子继续不咸不淡的过着,转眼到三月,先是穆六娘传来好消息。虽然是头一胎,却是意外的顺利,进产房两个时辰生下一个女儿,母女平安。

婆子到王府道喜,苏怀玉也在,两人都十分高兴。苏锦秋一直算着日子,道喜的东西早就准备好,连忙让婆子都带上,跟苏怀玉一起先过去看看。穆六娘刚生产完,产婆喂了汤已经睡下了。

苏锦秋看了看孩子,白胖的女儿,奶妈已经喂过奶,不哭不闹十分乖巧。贺将军也已经从衙门回来,看看穆六娘,又看看孩子,也十分欢喜。

穆六娘才生产,苏锦秋和苏怀玉只是过来看看,也没有打扰太久。回府后就开始整理洗三以及满月酒的贺礼,回想当年她刚进穆家时,也没打算跟穆六娘深交。但这些年相处来下来,却是意外的投缘,或许这就是缘分。

到了洗三当天,苏锦秋早早起来,早饭过后,丫头们侍候更衣。

魏公公突然走进屋里,看看苏锦秋,神情有几分欲言又止。好一会才道:“启禀王妃,今天乃是春闺放榜之日。”

“噢……”苏锦秋正在穿衣镜前站着,随口道:“我记得府中没有爷们参加春闺?”

春闺与国家朝廷当然是大事,但对后宅女子来说,家中无人去考,也就没有关心的必要。

“王府里没人应考。”魏公公连忙说着,神情显得更加犹豫,一副不敢说的模样。

苏锦秋这才看向他,问:“出什么事了吗?”

家里都没人应考,不管是考上还是作弊被抓,她都关心不着。

魏公公低头小声道:“宋……宋思宗二甲第五名。”

 第142章

宋思宗在京城仕子圈中名声极差;更有像元俊卿这种时刻盯着他骂的。但不管名声怎么样;平民加举人这两重身份;他都有参加春闺的资格。更不用说每年科举参加人数众多;更不会有人盯着宋思宗。

直到春闺放榜;宋思宗的名字挂到榜单上;还有人觉得可能是同名同姓。直到看到后头籍贯,确实无误,众人才恍然;原来真是宋思宗考上进士了。

“考上进士了……”

苏锦秋的声音有些飘忽;事情发生得太突然,她几乎要把宋思宗这个名字忘记。结果突然暴出来这样的消息;确实出乎意料之外。

以宋思宗的才名考上进士并不是太奇怪的事;奇怪的是他竟然去考了。

那么多年了,宋思宗都没考过,突然间去考,不但考中了,名次还如此靠前。再是有才,也不是随便过去考考就能行的,必然努力读书了许久。

魏公公低着头不敢作声,王府有官员料理事务,每年春闺榜单是肯定要看的。看到宋思宗的名字,前头就派人过来跟他说。

虽然不是什么好事,但事情出来了,怎么也得给苏锦秋说一声。而且这样的大事,想瞒也瞒不住的。

“有些意外,也没什么不好。”苏锦秋淡淡然说着。

意外过后,剩下的也就是无感。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本的愤怒似乎也消去不了少。她很不喜欢宋思宗,也不打算跟他和解。但宋思宗凭自己的本事考上进士,她也不会觉得多愤怒。

既没有恨到想杀了他,那也没有必要诅咒他。过的好是他的造化,过得不好也是他的命。

魏公公听得多少松口气,以苏锦秋的性情也许不会大怒,但脸色肯定不会多好看,杀父之仇呢。现在如此的淡然,这是她的大度。表示事情对她没影响,跟着侍候的人也就不用担心。

旁边崔嬷嬷听完也是一头冷汗,看苏锦秋反应平淡,连忙岔开话题道:“东西已经收拾妥当……”

苏锦秋看看镜中的自己,穿着打扮都已经妥当,道:“走吧。”

魏公公赶紧把手递上,扶着苏锦秋往外走。

上车到贺府,穆四奶奶正里外忙活着,她收到消息过来,昨天晚上到的。休息一晚上之后就忙碌起来,贺家人丁单薄,今天是洗三,穆六娘起不了床,她肯定过来操持。

“给王妃请安。”穆四奶奶得到消息,赶紧迎了上来。

魏公公扶着苏锦秋从车上下来,笑着道:“四奶奶不用多礼,今天姐儿洗三,四奶奶辛苦了。”

穆四奶奶笑眯了眼,一边让着苏锦秋往院里走,一边道:“哪里称得上辛苦,王妃有心,早派了婆子过来,我到时已经收拾的七七八八,不过出面张罗而己。”

苏锦秋听得只是笑,道:“四奶奶能跑这一趟,也是不容易的。”

穆四爷一家现在在直隶定居,来京城倒是方便。不过四奶奶也是有心的,现在招呼洗三,肯定要等满月酒之后才走。

穆六娘在暗房坐月子,穆四奶奶请苏锦秋正房坐下,闲聊一会之后,穆四奶奶有点支吾的道:“江城有信过来,说老太太身上不大好了。”

穆老太太是苏锦秋的亲姑奶奶,不管当初相处的如何不愉快,现在定城有消息传来,应该给苏锦秋说一声。

苏锦秋稍稍怔了一下,随即叹口气道:“唉,我竟然全然不知。”

一般来说亲戚来往,红白喜事,都要主动说出来,不然旁人如何能知。不过苏穆两家,最后闹成那样,穆老太爷丧事没人报信,苏锦秋自然当做不知。到穆老太太事上,说不说也随穆家的心意。

穆四奶奶看苏锦秋神情,知道有几分缓和之意,忙道:“只是病了,身上不大好,没敢惊动王妃。”

苏穆两家本是正经姻亲,结果闹的不可开胶,算是断路了。一直以来苏锦秋对穆六娘很好,但对穆家犹如陌路。现在穆六娘嫁到贺家,苏锦秋继续跟贺家来往,仍然不理会穆家。

在穆四奶奶看来,苏锦秋并不是很记仇之人。闹腾的穆老太爷已经去世,穆家也经过几次分家,虽然不能说事过境迁,至少矛盾没有了。若是还能恢复两家往交,对穆家实在是件大好事。

穆老太太病重,以及将来后事。穆家主动送信,不管苏锦秋什么反应,好歹穆家先把台阶搭好,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

闲话之间,宾客们多了,贺家虽然没什么亲友。贺将军官做得不错,同僚总有些的,再加上王府的同事们。以及穆六娘成亲一年认识的一些朋友,洗三办的热热闹闹。只是洗三添盆,几乎把盆填满了。

散席走人,穆四奶奶送苏锦秋到门口,苏锦秋上车回去。

车驾驶出贺府,苏锦秋不自觉得的挑起帘子一角往外看,心中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突然道:“等下再回王府,先去苏家。”

马夫接到命令,不敢犹豫。取道向西,一路直行就是苏府。

苏府主子们全在王府,除了留下几房人看守外。另外打扫的丫头婆子们,也许不如还有主子住时,但每隔几天都会清理一次,也派人定时整修。外头看起来,仍然是富丽堂惶的一座大宅。

“王妃慢些。”魏公公扶着苏锦秋从车上下来,言语之间十分小心谨慎。

苏锦秋回苏家看看很平常,以前她也常回来。自己的娘家嘛,就是没有人了,也该回来看看。

但想想今天上午关于宋思宗的消息,苏锦秋突然要回家,只怕也是心情不大好。再是大度,能放开,看着杀父仇人功成名就,谁的心情都不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