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山村生活任逍遥 >

第398章

山村生活任逍遥-第398章

小说: 山村生活任逍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太太神情一顿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哎呦呦,当时走得急倒是把这事儿给忘了,要不叫志强差人给送过来?”



    “呵呵,算啦,这些日子没喝我不也过来了吗?其实要不是这几天老吃野味觉得有些腻我还想不起来喝茶呢。”



    旁边的老太公一听赶紧说道:“大哥,想喝茶啦?这有啥难的?下午就让孩子到镇里买些回来。其实我们哥几个也爱喝,就是咱年轻那会儿经常喝的石茶,那玩意苦中带甜夏天老解渴了。可惜现在已经是冬天了,要不咱就直接进山采点了。”



    下一刻周宇被老太公叫到跟前把买茶的事儿和他说了,周宇自然是应允下来。反正现在已经吃饱了,这就要带着周虎和李明下山。



    刚走到厨房的大门口,周宇冷不丁想起来,自己在果园子那边儿不是还有五十棵茶树么?由于不时地浇灌空间水,现在上面的叶子还翠绿翠绿的呢,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喝。



    想到这里周宇又转身走了回来。



    看到周宇去而复返径直朝着自己走来,李太公笑着问道:“小宇啊,咋又回来了?”



    “太公,您对茶叶有研究么?”周宇来到老人家跟前开口问道。



    李太公一愣,没想到周宇竟然问了一个这样的问题,不过马上笑着回答道:“哈哈,你小子可是问对人了,你太公我这辈子只对两样东西研究地最透彻,一样是武器一样就是茶叶了。



    想当初我和你太公他们分别后就随着大部队去了南方,我在南方整整待了二十多年,那地方天气热湿度大,人人都喜欢饮茶,当地的老百姓更是家家种茶。



    我原本就喜欢喝咱这里的石茶,到了那边后茶叶的种类数不胜数,我就更喜欢了。于是没事儿的时候我就好品品茶,这一品就是二十多年,而我也彻底变成了一个茶博士,茶叶的品质怎么样你太公我只要用鼻子一闻就差不离了,你说我厉不厉害?”



    看着眼前这位浓眉大眼豪爽大气的老头子,周宇很难把他和闻香品茗的雅士联系起来,不由得脸上就带着一丝怀疑的神色。



    “喂,你个小兔崽子,这是什么表情,是不是不相信老头子的话?”



    看到周宇的表情后李太公感觉很没面子,气呼呼地说道。



    然后转过头对着身边的老伴儿说道:“老婆子,这个臭小他现在怀疑我吹牛,你给我证明一下,我说得是不是都是真的?”



    太奶奶呵呵一笑瞪了老头子一眼嗔怪道:“行啦,都九十多岁的人了怎么还和小孩子一样?被自己曾孙子怀疑一下又不会掉块肉。”



    说完后又对周宇说道:“小宇,你太公平时也吹牛,但是刚才还真就没吹。这老家伙喝了一辈子茶,而且他还喜欢研究,所以也算是个行家了。



    在南方那会儿我们俩还带着孩子们自己开辟了一个茶园子呢,当时军区的那些同事或是朋友都喜欢到我们家喝茶聊天。”



    周宇讪讪一笑装着不好意思地说道:“太公,我哪敢怀疑您呀,只是看您一身豪迈有些不像雅士罢了。”



    “哈哈哈,这话说得好,你太公我这辈子就是豪爽。咦,不对啊,你这个小兔崽子不还是怀疑我吗?真是气死我了。”



    看着老头子脸红脖子粗像个小孩子一样生着气,周宇可不敢继续气他了,赶紧接着说道:“太公您别生气,我刚才才想起来好像我在山上还种了一些茶树,既然您是专家要不咱们一块儿去看看?要是不好的话我再去镇里给您买。”



    李太公这会儿越看周宇越是生气,这小兔崽子给鼻子还上脸了,刚气了自己一顿这会儿又开始忽悠了。在北方的大山上种茶树?这不是忽悠人是啥?



    可能大伙儿都和李太公有类似的想法,这会儿都齐刷刷地看着他,不明白这小子好端端地为啥要忽悠李太公。



    “喂,我说老爷子们,你们这是啥眼神?干嘛都这么看着我?我说得可都是实话啊。”周宇委屈地说道。



    “实话?实话个屁!老子还没听说北方的哪座山头上能长茶树的,臭小子你就忽悠吧。”李太公开始反击了。(未完待续……)
第五百六十九章 ; ; 极品茶叶2
    周宇无奈地说道:“唉,这个世界真是太不可思议了,说实话咋就没人相信呢?得,你们这群老爷子还是跟我去看看吧,事实胜于雄辩。如果我忽悠你们要杀要剐随你们处置。不过那些茶叶的味道嘛还真就不咋样,我上回嚼了几片差点没把我苦死。”



    老头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怎么听着二狗子这话好像真有这回事儿啊?于是周宇就被一群老头子押着往东边的果园子走去。



    这帮人运气好,半路上还遇到了正在晒太阳的小青,好在这些人都看过它,倒也没有被吓着。



    看到了周宇,这条通了人性的巨蟒高兴地围着周他转了几圈,像个小孩子似的把头贴在周宇的身上蹭了几下,然后就紧跟在周宇身后来到了果园里。



    曾经满园果香的果园里只余十几棵太阳果树上还挂着稀稀拉拉的果子,其它的果树上只余满树绿叶,和鼎盛时候相比不免有些萧瑟。



    绕过扣着大棚的大樱桃树,大伙儿终于见到了周宇所说的茶树。



    李太公九十多岁的高龄,看到这些茶树后竟然小跑着到了近前,摸摸这棵端详端详那棵,眼珠子差点没掉下来。



    看了一会儿后老头子激动地对着身旁的周宇说道:“小宇,我不是在做梦吧?这些可都是名茶啊,好家伙,龙井、毛尖、乌龙……



    而且看这些叶子翠绿鲜嫩,犹如刚刚发出的新芽。这些茶叶烘焙好之后绝对都是极品啊。”



    看到李太公激动地样子,周宇也是高兴,赶紧问道:“太公,你是说我这些茶叶档次都不低喽?”



    “废话,这些茶叶的档次要是低那还有高档次的茶叶了么?你小子真是不服不行啊,总是能给人带来惊喜。对了,这些茶树从哪儿弄来的?”



    “哦,这些都是我在县城买来的,当初就是一棵棵树苗,半年的功夫就长成这样了。可是太公啊。这些茶叶的味道真不咋样。我前些日子真的尝过了,又苦又涩的,还赶不上石茶的味道。”



    “你尝过了?你咋尝的?”李太公眯缝着眼睛忍着笑问道。因为他绝对不相信周宇会懂得炒茶烘茶这一套。



    “瞧您说得,当然是用嘴尝过的呗?”



    “哈哈哈。呵呵呵……”听了周宇的话李太公老两口笑了起来。



    李太公边笑边说道:“臭小子。你当这些叶子就是喝的那种茶叶啊?要是不经过加工眼前这些叶子那就是树叶子。



    哎呦真是得感谢老天爷啊。幸亏这些叶子又涩又苦的,否则岂不是被你小子牛嚼牡丹全都给祸祸了?那时候就算你不哭我都得哭死。”



    “哦,太公。把这些叶子晾干不就是茶叶了么?我们喝的石茶就是这么做成的。”周宇不解地问道。



    “唉,你小子啊让我说你什么才好,真是守着宝山要饭吃啊。



    你这些茶树我刚才看了,绝对都是极品的好茶树。但是让我感到不解地是这些茶树发芽长叶子的季节根本就不一样,但是在你这里竟然能一齐生长,而且你看看这些叶子,新鲜水嫩,就跟刚长出来似的,这太难得了。我估计和你这座大山与众不同的气候有关。



    茶树都是极品的好茶树,结的叶子更是不可多得,你说这要是加工出的茶叶能差得了么?绝对都是极品的。老头子这回可是有口福喽。”



    老爷子说完后感觉周宇还是有一丝怀疑,于是不屑地说道:“你小子不要怀疑啊,市面上流通的茶叶可是有一套标准的制作工序的,可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晒干就可以了。”



    “啊?原来还有这么一说啊?我还以为这茶树买错了呢。太公,那你给我们讲讲怎样制作茶叶呗,我们学会了就现学现卖把这些叶子进行加工,到时候您不就能喝上极品茶叶了?”周宇恍然大悟。



    “哎呀,对对,小宇说得对,来来,我就给你们讲讲茶叶这方面的事儿。”



    下一刻大伙儿坐在地上,把李太公围在中间,老爷子滔滔不绝地给大伙儿讲解起来。



    “我和你们说啊,不同的茶叶制作的工序几乎都不一样,但是大体上的步骤还是差不多的。



    俗话说:‘三分材料七分功’。一壶好茶来自于好的原材料,也就是这些叶子,但是更来自于优质的制茶工艺。



    一般来说,传统的制作一般需要三道工序,第一道工序叫‘杀青’。



    所谓的杀青就是通过高温破坏和钝化鲜茶叶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鲜叶中的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蒸发鲜叶部分水分,使茶叶变软,便于揉捻成形,同时散发青葱味,促进良好香气的形成的一种制茶步骤。



    经过杀青之后,茶叶就被送去翻炒,这第二道工序就叫做‘炒茶’,这是制做茶叶的关键一步。茶叶在翻炒的过程中水分蒸发的比较快,如此便能保持茶本身的品质。同时,在炒制的过程中可以去除一些生的泥土气息,香气更浓。



    制茶的最后一道就是‘干燥’。经过高温烘焙,迅速地蒸发茶叶中所含的剩余水分,达到保质干燥的效果。这样制作出来的茶叶就会更香,就算长时间放置,茶叶的香味也不会流失。



    谁知杯中茶,片片皆辛苦啊。三道精细的工序过后,一般的茶叶也就成功制成。”李太公这时候仿佛一位制茶大事,侃侃而谈。



    大伙儿听得是一头雾水,什么又是高温又是烘焙的?这些都是高科技吧?山上哪有这些玩意?



    怕打扰了老爷子的雅兴,周宇小心翼翼地问道:“太公,您刚才说得这些都是高科技流水线作业吧?咱总不能为了这几棵茶树也去搞一套流水线回来吧?就没有手工能制作的套路么?”



    “哎呦呦,你看看我这一高兴就把自己知道地全都想说出来,哈哈哈,不好意思啊。要说手工制茶的工艺当然有了,要不在没有机器之前咱老祖宗们喝的茶叶是打哪儿来的?



    不过要说起手工可制作就有些繁琐了,你们听着啊。



    这第一步呢就是晒青,顾名思义,当然就是先把茶叶在太阳下晾晒一段时间,让茶叶有明显的太阳味,据说这种发自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下一步就是凉青:凉青是晒青的补充工序。将晒青后的鲜叶放到竹制的容器中,翻松溥摊后铺到竹席上,然后放在凉爽处,使鲜叶中的各部位水份重新分布均匀,散发叶间热量。



    再下一步我刚才已经说过了,就是杀青,也叫炒青,虽然咱们没有机器,但是咱们可以在大锅里翻炒,但是大锅里的温度必须得达到220到260℃时方可投入青叶,翻炒时要均匀、快速短时、杀熟杀透,当锅中“啪啪”之声停止,略有沙沙声音,叶质柔软稍有黏性,闻有清纯茶香,即可盛出来揉捻……”



    这下子大伙儿总算是听明白了,不过也暗暗感叹着制作茶叶的不易。再想想自己喝的石茶只是晒干了直接就泡水喝都有点抬不起头来。



    至于周虎就没有这方面的顾虑了,这家伙从来都不知道啥叫不好意思。所以听了李太公的话后这厮大大列地问道:“太公,您刚才说得都是制茶的步骤,可是怎样才能判断出茶叶的好坏呢?对了,您刚才不就说我二狗哥这些茶叶都是极品么,您咋看出来的?教教我呗?”



    李太公老怀大慰,虎子是个好孩子啊,自己还意犹未尽呢,这么多年了总算是能把肚子里的知识往外倒倒了。



    于是呵呵笑着说道:“虎子这个问题问得好啊,不过想要判断原材料好坏的话只能凭眼力价了。”



    说完后李太公指了指最前边的几棵茶树接着说道:“这几棵就是绿茶树,说起绿茶则要数洞庭碧螺春,那可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太湖洞庭东山碧螺峰,西山水月坞。太湖水面,水气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