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鼎1617-第5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怨獾淖诤椭皇O轮Ω傻氖髂尽A嗣怯美垂凵偷幕ú菀参茨艿玫叫颐狻
“你们说!今年的秋粮怎么办?”莫得令在自己的府里大发雷霆,因为谈判收复土地有功,眼下他被莫静宽提拔成了户部尚书,掌管着全国的钱粮度支之事。
可是眼下,全国范围内,这一季的粮食已经肯定是绝收了。秋粮能不能有收成,那是很不好说的。
“大人,”一名书吏等到他发过脾气、摔过茶杯之后,战战兢兢的向他建议,“不如我们想办法到南方去借一些粮食吧?好歹也要混过这一关才是!”
“借?你们不抬头看看天?没看到那些该死的蝗虫都奔东南方向下去了?那边的庄稼比我们这里要好得多,蝗虫都奔那边去大吃大喝了!南中军便是再有能耐,又能拿这铺天盖地的虫子奈何?”
他跌坐在椅子上,长长的喘了口粗气,“我怕是这次,难逃此劫了!”
几名书吏面面相觑,也是无话可说,只得一个个悄悄的退了出去,留下莫大人自己在屋子里生闷气想办法。
莫得令说的不错,南中军在红河地区的稻田要比莫家的多出数倍不止,这也着实吸引了蝗虫们的食欲,但是,当大批的蝗虫展翅飞翔到了这一带之后,却发现不但不太能够填饱肚子,相反,自己有可能成为别人果腹的美食。
当第一批蝗虫飞抵红河府(守汉为自己在红河平原设立的行政机构)地区的时候,当地的官员便得到了从河静留守处转了来的通报,命他们将府内官营畜牧场的鸡鸭全部撒到外面去,同时,通报各处州县村镇乡村,凡是家中饲养鸡鸭者,在蝗灾期间一律不得圈养,全部撒到田间地头,让鸡鸭去啄食这些虫类。
“凡家中饲养鸡鸭者,每只旬日官给价十文,做征发之费,直至灾情缓解。”什么意思?就是你家里养着鸡鸭的额,凡是撒出去吃蝗虫的,就算是官家雇佣了它们。每只鸡鸭在这次与蝗虫的斗争中每十天给十文钱作为工价。
还有这样的好事?!
鸡鸭本来在家中养着就要吃虫子、吃粮食的,如今撒出去吃虫子,不但可以省下家中的粮食,顶多让孩童们去看管一下,免得跑丢了就是,一次蝗灾,家里养的鸡鸭却可以省下不少的粮米,还能给家中赚些钱回来,依照国人的心理,这样的事情,如何不去?
“每上交一块蝗虫卵者,奖励钱五十文。”
于是吗,在这样的赏格下。无数的孩子在放下书包之后,便组成了寻找蝗虫卵块的大军,孜孜不倦的寻找这可能孵化出新的蝗虫大军祸源。
当蝗虫的飞行队伍刚刚进入下降轨道的时候,便会从它们的复眼中发现无数的鸡鸭在地面上等候,它们不但享受不到那绿油油的禾苗所组成的美食,相反,反倒成为了鸡鸭们的美食。
鸡鸭们用自己或是尖尖的,或是扁扁的嘴巴啄食着平时极为难得的美食,体长长达将近十厘米的台湾大蝗,和身体小了很多的东亚飞蝗。在鸡鸭们的喙面前。显得那样的虚弱无力,还没有吃到稻田里的秧苗,甘蔗林中的甘蔗,以及其他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食物。自己便先变成了补充鸡鸭体内养分。蛋白质十分充足的食物。
这还不是最过分的。
也不知道是哪个缺德带冒烟的人。从将军府里传出来这样的一个说法,“将蝗虫或是油炸,或是烧烤乃是人间美味。特别是男人多吃,有极大的好处!”
后世有这样一个说法,什么物种让广东人觉得是大补,什么物种让国人觉得能够对男人有好处,什么物种让国人觉得是美味,便离灭绝不远了。
很不幸,似乎蝗虫这几个条件都具备。
于是,在诸多的家中,女主人给家里的男人们准备了炸蝗虫、烤蝗虫来补养身体。城镇中的大小饭馆居然也推出来了蝗虫菜式。
除了这样的法子,便是在田间地头,点起一堆堆的稻草,沤出烟雾来对天空中飞行的蝗虫群进行杀灭。
在人和鸡鸭的联合绞杀下,红河府地区的蝗虫便迅速得到了控制。
接下来的事情更是令红河府的老百姓们兴奋了。
“大仔!给阿爹和几位叔伯念念!”
福建移民吴永海拉起正在桌子后面数着自己卖蝗虫卵块赚来的钱的儿子,塞给他一张,“我听城里面的先生们说,今天的报纸上有如何利用鸡粪的事情!”
“就是!大仔,快念念!”
每一个村寨都有为数不菲的鸡鸭数量,这些鸡鸭在这次蝗灾中无不是吃的肥壮无比,大量蛋白质丰富的食物让这些鸡鸭们产蛋量大增,但是,守汉还是觉得有些意犹未尽,便在由南中商情发展而来的南中商报上刊登了一份重磅炸弹。
吴永海的儿子很是不情愿的将桌上的铜钱收到抽屉里,拿起父亲手中的报纸。
“鸡粪中的主要物质是是鸡食用的各种饲料中未能消化的部分精华,大约占它所摄入食物的四到七成。施用鸡粪增加了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有机质可以改良土壤,熟化土壤,培肥地力。”
“鸡肠道短,吃进的饲料消化利用不充分,大量的营养物质,随粪便排出。一年每只蛋鸡大约能排粪36。4公斤,每只肉鸡能排粪4。09公斤(1-2月)。1只成年鸡日均排泄鲜鸡粪约100克。鸡粪不仅是很好的肥料,还因为它含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可以作饲料。综合利用鸡粪,可以大大改善鸡场的卫生环境,消除蚊、蝇、臭气,减少疾病的传播,并能充分利用这个资源作饲料、肥料等,使鸡粪变废为宝,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鸡粪处理方法有很多,如鸡粪发酵、鸡粪烘干、青贮法等,现在最适用普通用户使用的方法为鸡粪发酵,发酵不但工艺简单,而且造价低廉。”
“别念这些了,咱们都知道鸡粪是好肥料,捡那要紧的念!”吴永海在儿子耳边嘟囔了一句,催促儿子挑那紧要的东西说。
“行!这里有将鸡粪做饲料的做法,要不要先念念?”他儿子吴天喜白了一眼,很不情愿的翻看了一遍报纸,寻了一处可能会让父亲和这些叔伯们感兴趣的文字开始念起来。
“鸡粪收集经发酵加工后,可用于饲养猪只,1000只蛋鸡的产粪量可供75头猪食用,所以,鸡猪比例为13:1。鸡粪如果不能全部收集的话,这一比例在13:1—15:1为宜。将鸡粪按照以下方式发酵后,即可饲喂。饲喂时应注意遵从‘由少到多,慢慢适应’的原则,即第一天可添加发酵饲料用量为一成左右,第二天为两成左右,逐渐加多,直到添加五成左右。”
“新鲜鸡粪七成,玉米粉一成半、谷糠一成、麦麸半成如无麦麸可根据当地情况自行调配比例左右,充分搅拌均匀,再加水拌湿,使总物料的含水量控制在65%左右。其简单判断办法为:即用手紧抓一把物料能成团,松手落地即能散开为宜,水分过高过低均不利。然后装入大坛子或能完全密封的池子等容器,密封发酵2~3天即可完成,冬天时间略长一点。当鸡粪呈黄绿色无臭味而略带酒香味时,表明发酵基本完成,即可按照以上步骤用于饲养猪只。”
。。。。。。。
原来鸡粪除了发酵之后肥田,还可以有这么多的用场?除了喂猪还可以用来喂鱼!也就是说,我们除了用玉米草喂猪喂鱼之外,还可以用鸡粪饲料来喂?!
人们仿佛是突然被人推开了一扇窗户!很快,在驱赶家中饲养的鸡鸭到田间地头啄食蝗虫的人身上,多了一个粪筐,很是小心的将散落在各处的鸡粪收集起来,回到家中喂猪。
到年底的时候,人们惊喜的发现,虽然说稻谷因为蝗灾的缘故比往年有所减少,但是,蛋、鸡鸭、猪肉的产量却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想不到,蝗灾过后还能有这么多的钱和稻谷肉蛋鸡鸭入手!”
吴永海将那份南中商报珍而重之的叠好收藏起来,叮嘱儿子,“明年开学,去学堂打听一下,看看这报纸,咱们能不能订阅一份?免得有什么好事咱们知道的比别人晚了!”
继续求点击,求收藏,求订阅,求月票。
〖
正文 第一百四十八章 黄金水道(上)
占领槟城、凌家卫等岛屿的行动几乎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
张小虎很是兴奋的在海图上标注上这三处的名称,并且安排舰队成员作出巡航值班表来,从占领的那一天开始起,便要在这三处进行炮舰巡航,并且,巡航的舰船之间要两两一组有交互重叠的海域,这样的要求,很是令随行的水师人员愁得抓掉了不少头发。不过还好,有那些学过数学的人,虽然没有学习排列组合,但是一番推导下来,还是将三处的巡航计划定了下来。
除了巡航以及利用巡航的机会训练水手和炮手以外,水师的主要任务便是了解这一带海域的水文、洋流、风向、风速、礁石、暗滩,对这些情况进行了解、收集、汇总。第二项任务嘛,就是维护满剌加海峡地区的和平与安宁。换言之就是打击海盗。
“凡是没有在凌家卫和班达亚齐,最晚不能超过凌家卫岛海域进行登记造册的,所有船只都是海盗船的嫌疑!一律上前盘查,敢于拒绝的,立刻开炮!”
在槟城的祝捷大会上,张小虎带有几分杀气的向属下的船员们颁布命令。
当然,为了完成满剌加这条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航道的安全,张大统领还要向南中军的统帅李守汉申请至少十条炮船,在几处要点修建大小炮台十余座,安置火炮至少在三百门上下,才能够完成对整个满剌加地区的巡航和控制。
而作为总指挥的叶琪。任务就没有张小虎这般单纯了!
“根据我们的统计,在宣布免去华人的人头税政策、并且对前来登记华夏户籍领取户帖的居民给予每人一元的赏赐抚慰金之后。沿海地区(两日行程之内)共有华人、华人与当地土人所生子女,以及宣称自己为华人血脉之人十一万三千七百四十五人登记,消耗银元十一万三千七百四十五元。其中应有部分人员系贪图赏赐抚慰金而来。”叶琪在关于人口登记情况的说帖中有些不太好意思的写了这样的话。
“没关系,只要他宣称自己是就可以,许充不许赖!他冒充也要做出一些表面现象来,只要他肯做,天长日久,假的也会变成真的!”
“那些华人与当地人所生之子女。更是要好生安慰,不能歧视。”
在给叶琪的批复之中,守汉很是惊世骇俗的如是批注。
另外的让叶琪挠头的事情便是这里的税率。
在将收编了满剌加守军俘虏之后的葡萄牙复**送上锡兰岛之后,还没有在满剌加城中坐稳,各处的苏丹和甲必丹们便蜂拥而至。苏丹们倒还好说,无非是和葡萄牙复**的人们想法一样,打算用自己的真金白银来购买南中军的火炮。以保障自己的家族财产安全。而那些甲必丹们,考虑的事情就要现实得多,也复杂得多!
“大人!那一日宣称华人人头税免去,并且商税也要重新考虑,如今大乱已平,我大明国土已然收复。不知道这商税如何征收?”
这些甲必丹都是多少年来在商场和海洋中打滚的人物,深知收税的厉害之处,很多人就是因为包税,为葡萄牙人负责专门征收某一地区或是某一税种而发家的。
对于这支声称是大明天朝的军队,他们从最初的惊愕、欢喜中已经变得冷静起来。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知道了南中军的各类信息。虽然是琐碎杂乱,但是在众人的汇总整理梳理分析之下,南中军的面貌在他们心目中变得逐渐清晰起来。
“原来如此!”
很多人不禁发出这样的一声惊叹。不过是一支游离于大明体制之外的武装,为了自己的合法身份,将大明的旗帜举得比哪个都要高。
有心不搭理南中军,但是面对着海上的炮船,城头的炮火,特别是那一日半日之内便攻破满剌加的兵威,人们还是选择了合作。
“经过请示将军大人,主公的意思是,这里,”叶琪高坐在葡萄牙人留下来的长桌一段,将身体贴近椅子的靠背,用手在空中虚化了一圈,“满剌加地域,不再执行葡萄牙人的税则税种。”
“这是自然,此乃将军大人的仁政、德政!”人们的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