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夺鼎1617 >

第792章

夺鼎1617-第792章

小说: 夺鼎1617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鸹ぴ禾衾锊傺菡庑┗鹌魇蹦侨缋酌愕暮浠鳎轿环鹨挥傻靡彩俏⑽⒌阃烦剖恰

    “我想请问一下伊拉古克三大人,自从我受两位佛爷和噶丹颇章(也就是后来的噶厦这个行政机构的前身)的命令,与南粤军签署南乌贸易协定以来,这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您可都看到了?”

    “这个?!”听得陈列嘉措这么问,倒是让伊拉古克三无话可说。到底是雪域高原上的人,思想单纯得多,不像内地官员那样,可以修炼到瞪着眼睛说瞎话,甚至是像东林那样颠倒黑白。

    自从仲麦巴。陈列嘉措返回乌斯藏之后,他与南粤军签订的贸易协定便一条条的得到了落实。先是李家三公子命人大举筑路,将往乌斯藏的道路从孟加拉往后藏地域修筑而来。

    有李沛霆大掌柜的大把银元和粮食食盐布匹洒下来,这条孟加拉通到日喀则的道路,从日喀则到乃堆这一段是由所谓的乌斯藏宣慰司负责组织修筑,为了向这条道路施工工地派遣出那些自己庄园里懒惰肮脏低贱的朗生堆穷差巴,各家官员和僧侣们也是各显神通。便是伊拉古克三家族。也是悄悄的送了四名女奴和五百头牦牛给陈列嘉措,才换得了三千劳工的份额。注意!是劳工份额而不是劳工人数。这三千人不管死了残了跑了多少,伊拉古克三家族都会补足缺额。一直到这条路修好为止。为的便是每三个月发下来的两块银元。同时,还可以在这群会说话的牲口的伙食上大做文章。横竖汉人是不会到每一段的工地上检查那些奴才们吃的到底如何的!

    随着道路的渐渐推进,南粤军也开始在拉萨、日喀则、江孜、洛喀、乃东、错那、工布建立南中商务代办处,并在商务代办处方圆五里之内建立商埠,开始在商埠之内建造房屋,设立商号,雇佣人手,大量的收购、出售商品。

    在商埠之内,隆盛行摆出来的从丝绸、琉璃、圣瓷、玛瑙、翡翠、百合瓷、砗磲、砂糖等贵族和活佛、大喇嘛们需要的各种奢侈品。到粳米、精盐、各种布匹、茶叶这些普通百姓和那些朗生堆穷也需要的生活必需品,货架上还摆放着刀剑、长矛、盔甲等武士需要的。至于说火铳、火药等物,也只有噶厦和固始汗偶尔会有些零星购买。弗朗机则是始终便是有价无市,根本不曾有过交易记录。

    至于说收购的物品,则是各家庄园之中的出产了,从马匹到牦牛,黄羊、天珠、红玉髓、蜜蜡、水晶、刚玉、铜等贵重之物,到牛羊皮毛、朗生、堆穷、差巴这些不值钱的物品,都是可以在货栈之中估价交易的货品。许多的贵族老爷们,便是驱赶着大队的朗生堆穷。赶着上千头牦牛马匹,驮运着沉重的物品,到商埠之中交易。最后只有数十匹马驮着交易来的货物轻松离开。

    “宁远伯也是言而有信之人,约定之中派兵帮助我们收复失地,现在如何?”指着遥远的南方,陈列嘉措意气风发。当日约定,南粤军将出动不少于3000人的军队,协助乌思藏都司攻打哲孟雄、热日、白隅吉墨郡及波密。攻下上述地方之后,哲孟雄、热日归属日喀则,白隅吉墨郡归属洛喀。波密归属工布。乌斯藏都司在上述地区建宗之后,南粤军的商人可以在这里建设商埠。开设商务代办处。

    收复失地,开疆拓土。这样的事情,总是令人扬眉吐气的。

    沿着这条缓慢延伸的道路。不少的僧俗贵族悄悄的奔走于陈列嘉措的门下,拜托他向汉人转达意思,请汉人到他们的地盘上开设商站,收购货物。当然,这也都是拜陈列嘉措返回时一路同沿途的大小土司官员寺庙做生意的好处。他们见识到了那些精致美丽的货品,掉回头再看自己如今正在使用的,顿时便决定要改弦更张。

    不但陈列嘉措成了整个乌斯藏上层社会红得发紫炙手可热的人物,他仲麦巴家的权势地位也是扶摇直上,同他一道出使南中的管家,行走在拉萨街头,都有无数的官员和喇嘛主动的向他施礼问好。这厮大喇喇的接受了行礼不说,只管策马而去,理也不理一下。没办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马老爷子的理论在这雪域佛国也是通用的。陈列嘉措在上层社会推销那些镜子、圣瓷等奢侈品,出售砗磲、珊瑚等佛家宝物,早已赚得嫌自家的银库小了。这位管家大人如何不盛气凌人?

    “伊拉古克三大人,我带回来了南乌贸易协定。佛爷和固始汗允准之后,佛爷的教义可以沿着大道传播,同南粤军的贸易大家都得到了好处,你伊拉古克三从辽东带回了什么?”陈列嘉措的话,如同往池塘里丢了一块砖头,顿时殿内鼓噪声一片,仿佛夏夜里池塘边被惊吓的青蛙鸣叫一般。

    “自有博格达汗的回书在此!博格达汗盛赞大海上师与大博学珍宝智者两位佛爷拯济众生扶兴佛法,还邀请佛爷派人去大清传教弘法!”

    “弘法?好像佛爷已经派出得道高僧沿着道路南下,择地修建寺庙,弘扬宗喀巴大师的微妙经义了。”

    “博格达汗礼贤下士(也不知道藏语有没有这个词,姑且这么说吧),弟子等到盛京后,博格达汗亲自对天三跪九叩(摘自《清太宗实录》),然后命人躬身迎接。两位佛爷的信件他起身自接,还祈求弟子灌顶。礼毕之后则言“我将取大明合罕之大都城矣。容先理竣世事,再使请二圣喇嘛,拜活佛而恢宏教法可也。言讫遣归”(摘自《蒙古源流》),回书在此。说着,伊拉古克三命人拿出了皇太极给黄教两位活佛的回信。”

    在黄教和辽东反贼的交往过程当中,双方在礼仪、面子等问题上都是做足了文章,五世大海上师给黄太吉的信中直接称黄太吉是‘揽天下之权柄而为合罕者‘,而合罕应该便是可汗的转音。

    除此之外,被称为博格达汗的黄太吉还赐使团所有人甲胄全副,并致书藏巴汗(已经被缝到生牛皮里后扔河里淹死好久了)曰:“大清国宽温仁圣皇帝谕藏巴汗:尔书云,佛法裨益我国,遣使致书。近闻尔为厄鲁特部落顾实贝勒所败,未详其实,因遗一函相询。自此以后,修好勿绝。凡尔应用之物,自当饷遗。”

    一面是随着道路的修建而越来越多的好处,一面则是远在万里之外,中间还有蒙古人隔绝的虚名,这在在场的僧俗贵族眼中,如何选择却是简单到了极点的。那边给得好处多,我们便跟着那边混便是!

    “佛爷,您看外面!”陈列嘉措趁热打铁,指着外面那人头如蚂蚁搬家一般密集的施工工地。那里,正在修建新的佛殿,而在不远处的观音菩萨殿、度母殿,八药师佛殿、无量光佛殿、莲花生佛堂、班丹拉姆护法神殿等处,无一不在大兴土木,殿堂之内,无数尊佛像被巧手工匠们重新用金粉修饰,妆点以金珠宝贝。佛像下,无数盏酥油长明灯闪动着火苗,信众们虔诚的磕着长头。(未完待续)
正文 第六百四十七章 金牛道上
    ();    PS: ; ;山河万古秀,周鼎常易人,朱明失其鹿,试看谁得之。夺鼎1617群428399767。

    继续求月票!求订阅!

    “宁远伯与我签署的贸易协定书中明文规定了缴纳商税,如今这大昭寺和我黄教各处寺庙供奉佛祖的香花供养,可都是出自拉萨、日喀则、江孜等处商埠的税收!”

    说完,陈列嘉措以最虔诚的五体投体姿势跪倒在大海上师与大博学珍宝智者宝座前,“佛爷,固始汗早已臣服博格达汗,然我乌斯藏何去何从,全赖佛爷大智慧,辽东博格达汗虽强,却是在万里之外,只有虚名与我,宁远伯却在毗邻,我黄教兴衰,百姓祸福,全在二位佛爷一念之间了!”

    “请佛爷决断!”与陈列嘉措一样,在与南粤军的贸易活动中获得了好处的亲南粤军派,哗啦啦跪倒了一大片。相比之下,伊拉古克三的亲辽东派便显得势单力薄了。

    “万里之外?近在毗邻?”

    想到了此处,伊拉古克三顿时眼前一亮,他找到了反击的最佳方向了。

    但是,在如此众多的既得利益者面前,伊拉古克三必须要慎重的选择一下讲话的方式和技巧,否则,他会被从两位佛爷、诸多的大喇嘛和官员们视为仇敌撕成碎布条的。

    在场的这些人,也包括他伊拉古克三在内,哪个没有从南粤军与乌斯藏的贸易活动当中获利颇丰?哪个不是靠着朗生堆穷的辛苦劳作把自己的生活水平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至于说二位佛爷,更是从几处商埠上缴的商税当中攫取了巨大的财富,用来拓建寺庙,妆点佛像,进而为黄教在乌斯藏地域的传播打下基础。

    相比之下,远在辽东的黄太吉,除了礼贤下士,尊礼崇佛之外,似乎便没有什么实际的东西给乌斯藏的僧俗贵族了。

    但是,劣势也可以变成优势!关键是看如何看待!

    想明白了这一点。伊拉古克三立刻脸上的神情变得云淡风轻物我两忘。他也同样以虔诚的礼节向大海上师和大博学珍宝智者行礼,随后,又站起身来向周围的大喇嘛和各位官吏贵族行礼问候,态度之谦和。礼数之周全令人无懈可击。

    “佛爷,各位,不错,与宁远伯进行往来,让在座各位也包括我在内都是获利甚多。往常不值钱的废物都能够变成白花花的银元。那些懒惰的奴才送去修路,或是卖给汉人,可以换来更多更好的东西。相比之下,远在辽东的博格达汗,除了一份国书之外,便再无一丝一毫的好处给大家。为什么?道路遥远!且博格达汗的人力物力兵力都用来与明国合罕作战,自顾不暇。”

    这话顿时引起了共鸣,大家的庄园里,寺庙的田庄当中,那些动辄一群便数以万计的牦牛。这些被猪声牛或马尾牛的肉乳役兼用牛,往常只是各家财富实力的象征,如今却是实打实的硬通货。这些体躯高大,肌肉紧凑,身长腿短,筋骨结实,披毛柔软厚密,眼圆有神,牙齿坚利的生灵,因为发达的心肺功能。成为了这高原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畜力来源。不但可以用来驮运拉车,更是肉食乳类的提供者,它的长毛和皮张、骨头,都是汉人眼中的好东西。人们喝牦牛奶。吃牦牛肉,烧牦牛粪。牦牛的毛可做衣服或帐篷,皮是制革的好材料。它既可用于农耕,又可在高原作运输工具。这个还有识途的本领,善走险路和沼泽地,并能避开陷阱择路而行。可作旅游者的前导。

    这种生长着大头粗角,一张皮松厚,尾短浑身生着蓬松长毛的生灵,已经彻底的成了衡量一个家族财富,一个寺庙实力的象征。你拥有多少牦牛,便是可以换算出拥有多少运力。可以到汉人的商埠去驮运多少货物,换来多少叮当作响的银元,或是那些漂亮精美的丝绸、瓷器,金银器。

    如今,一头上好的成年公牛,已经可以换来三到四个朗生或者堆穷青壮汉子。如果换女人和孩子,可能会换得更多些。这都是因为汉人在修这条路,大量的货物要从遥远的海边一路运到后藏来。山下可以用骡马运输,但是到了被称为山上的这高原,便只能依靠牦牛了。

    在场的几个被近来的好日子豢养的脑满肠肥满头油光的大喇嘛和贵族官吏一时间摸不着头脑,以为伊拉古克三也要转向,承认辽东的黄太吉不如南中的宁远伯。还在为他的这一番言论鼓掌喝彩。但是,坐在蒲团上的陈列嘉措,却嗅到了一丝阴谋的味道。

    “这个家伙要说什么?一直都在鼓吹博格达汗兵强马壮的他,为什么突然掉转了方向?”

    果然,应了汉人的那句话,“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伊拉古克三先是很好的列举了一些数据,说明了宁远伯这个近在咫尺的街坊与远在另外一条街上,又有固始汗这个邻居阻隔的熟人黄太吉之间穷富强弱的差距,让众人听了频频点头。不过,顿时让陈列嘉措额头上冒出了汗水。

    “坏了!这个家伙是想告诉大家,宁远伯爷近,强、富,辽东的博格达汗远、弱、穷。以宁远伯之富强,势必会对我乌斯藏起了觊觎之心!而博格达汗却是远在万里之外,且又在与明国大军作战,有固始汗等部蒙古人为屏障,一时半会手却伸不进拉萨城来!”

    “佛爷,我家中有位汉人管账先生,我请他帮忙管理与隆盛行等南中商人的往来买卖账目。一次席间,他给我讲起了他往日喀则、江孜等处与南中商人交割物产和朗生奴才时的情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