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中华第一恐怖军 >

第154章

中华第一恐怖军-第154章

小说: 中华第一恐怖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当初,一开始,飞虎队仅有40架战斗机和7架轰炸机,而飞虎队所对抗的日本对华派遣军空军有500…600架飞机,手上的战机连人家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因此。陈纳德很珍惜每一位飞行员和飞机,采用游击战术——进行机动作战和奇袭,沿着半弧线不断打击日军。

    在轰炸机奇缺的日子里,陈纳德将p…40型飞机用作俯冲轰炸机,甚至用它完成空军所应做的一切事情。

    因此,曾有美国飞行员开玩笑说:“如果我们有一套潜望镜,装到飞机上,就可以把p…40当潜水艇来用。”

    今非昔比,如今的美国驻中华空军实力强大,那些喷涂有鲨鱼头标记的p…40型飞机很少出动了。有了chayexs。。chayexs。更新进的p…51型战机来替代它们了。

    但是,陈纳德对p…40的感情是深厚的。其中有两架已经服役三年多了,提速也不快了,但陈纳德还是舍不得让其退役,用来作为培训新飞行员的试练机。其它的p…40,也偶尔派给它们一些任务。

    这几天,中美空军飞行员频频出动,有的飞行员一天都飞好几个架次,很是疲惫,但一接到出战的命令,二话不说,穿好作战服就走。

    “还是让p…40再立一次功吧!”陈纳德决定再一次启用这些过时的宝贝。

    为了空军能够准确地找到敌人的目标,空军地勤部队派出了一个对空联络台,芷江航空站派遣通信技术员二名,防空部队派出机务中队报务员一名,带着美国造通信联络工具,来到龙潭前线。

    对空联络台潜伏到离敌人2000米左右的山顶上,联络机安放好后,迅速地与芷江航空站取得了联络。

    雪峰山东侧的日军阵地,日军工兵作业军曹松冈环被连日来**的进攻和中美空军的轰炸搞得提心吊胆、胆战心惊的。

    松冈环本来是东京大学建筑工程学一名大二的学生,父亲是泥瓦匠,从小喜欢建筑的他原来是想在大学毕业后去当建筑师,设计、建筑出世界知名的建筑。奈何圣战爆发,日本的青壮年男子越打越少,连有些近视的松冈环也被强征入伍,来到了中华作战。

    因为松冈环是大学生,经过训练后,他被分配到了步兵联队的工兵大队,任工兵作业军曹。工兵大队的大队长岛昭久少佐也算很是照顾松冈环,一般都让松冈跟随在自己的周围,免得松冈一不小心,早早地丢掉了小命。

    “圣战胜利!”

    “天皇万岁!”

    “帝国武运长久!”

    ……

    又是一场和支那人激烈的战斗,帝国的勇士们付出沉重的代价后,又一次打退了支那士兵。岛昭久少佐环视四周,遍地都是皇军的尸体和伤兵,已经对战场麻木的岛昭久,呆呆地望着东方,那是家乡的方向。

    原来进攻前齐装满员的是609名官兵的工兵大队,在两天前,算上轻、重伤员也只有271人了。这一战下来,不知道还有几人能活着。

    当大队里的勇士端着刺刀向支那人冲去的时候,松冈环躲在战壕里瑟瑟发抖。

    战斗停止了,松冈环爬了出来,来到大队长岛昭久的身边道:“少佐阁下,我们到底为什么要打这场战争啊?”

    “为了帝国,为了天皇陛下!”

    “可是,是我们来打支那人,不是支那人打到我们神瀛去啊。”

    “哼,这个世界本来就是弱肉强食的世界,元朝强大的时候,就渡海来打我们国家;美国强大,去抢印第安人的土地,把印第安人屠戮、驱赶去了西部荒凉之地;英国强大,其殖民地遍布了全世界,松冈君,你学惯东西,难道还要我多说吗?”

    松冈见岛昭是狂热的好战份子,不想和其多费口舌,直接亮出来了底牌道:“少佐阁下,可现在帝国打了八年圣战,没有越打越强,反而是美国和支那越来越强大,我们已经不是他们的对手,我们大队多数兵员都是伤兵了,我建议:我们投降吧!”

    “八格牙路!混账东西!你是不是帝国的军人?”岛昭一边狂怒地叫嚣着,一边飞起一脚把松冈踢飞在地。

    “少佐小心,敌机来了。”一名日军士兵大叫道。

    陈纳德派出的p…40飞机,按照对空联络台指示的方位。向山麓的日军俯冲而来,凝固汽油弹一着地,立即爆裂成几十团火焰,就是掉在溪水里,它也不停地呼呼燃烧,就像一支近在咫尺的火焰喷射器。

    日军阵地的周围,温度也马上剧增,高达数百摄氏度的热浪,刹那间形成一个高温带,带内一片鬼哭狼嚎。

    雪峰山的东侧成了火山数不清的大小火山,从山顶蔓延到山脚。日军像没头苍蝇一样,到处乱跑,妄图寻找一个可以藏身的角落。被烧到的日军很快就变成了焦炭,只有眼珠和和牙齿,勉强还有一点白色。

    一颗燃烧弹落下,就要在松冈的身边落下。

    “让开!”岛昭一面大叫着,一面使出平身最大力气把松冈推出去了5米多远。

    “轰”地一声,岛昭全身被大火弥漫了,“松冈君,玉碎我来做,你带领全队剩下的弟兄投降吧……”岛昭发出最后一句声嘶力竭的话语,然后蜷缩成了一堆燃烧的黑炭。

    “岛昭君……”松冈已经泪流满面。

    这一天,芷江空军出动p…40飞机26架,分作4批出动,每批6至8架,头一批轰炸完,第二批就到,然后是第三批,第四批。

    大火熊熊,烟雾弥漫,惨叫连连,被困的日军九死一生。(未完待续。。)
237草草收兵
    237草草收兵

    这样做对整个战局有什么好处?弟兄们会同意放跑这些兽兵吗?——邱维达

    松冈率领全大队剩下的82名士兵向对面的74军投降了。

    本来整个大队还有98名官兵的,可其中16名听说要投降,选择了切腹或用枪自杀了。

    松冈后来成为了日本著名的建筑师和和平倡议者。上世纪80年代,年近七旬的松冈来到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悼念区长跪不起。

    塘湾指挥所中,报捷的电话一个接一个。

    74军军长施中诚报告:洞口、江口敌军,有部分向我缴械投降。俘虏声称:被包围后,粮弹无法补给,官兵们已有三天未吃到主食,兵无斗志,连日遭遇空军轰炸,死伤惨重。

    100军、73军方面也先后汇报:我分割敌军阵地后,经我方劝降,缴械归降者逐渐增多。原进攻新化、安化之敌,被击败后,有一部向邵阳方向转移。

    1945年6月4日,王耀武等中外将领骑马去了洞口视察。大约是李天霞跟麦克鲁、巴特鲁他们不熟,说不上话,一见罗斯来了,忙将他拉到一边讲悄悄话,十有**是为争取美援的事情。只见罗斯一会儿点头、一会儿摇头,而李天霞对罗斯的态度就像是一个男人在宠着小丫头,不停地拍着他的后背,生怕他哭了一样。

    王耀武见此情景,想起一个词:“卑躬屈膝”。

    正当我各路大军从四面八方赶来围歼日军之时,一个戏剧性的插曲。导致湘西会战匆匆结束。

    6月4日夜晚。第4方面军参谋长邱维达早早地上床睡觉了。大局已定,他已经很放心了,这是他预祝胜利一举两得的方式。

    月光静悄悄地透过窗户洒在床前,斑驳的树影迎着微风轻轻晃动,凌晨两点钟,“嘀铃铃”的电话声把邱参谋长从睡梦中唤醒。

    邱维达一个翻身坐了起来,从军多年,他的警觉丝毫不减。

    “喂。是力行吗?”电话里传来了王耀武的声音。

    “王司令,有什么情况还是任务?”

    “前方战事仍未结束,何总司令很着急,中央已经确定日期召开四中全会,委座催何总司令回重庆参加会议并报告整个湘西大捷的经过,目前战斗仍在继续,何总司令希望我们研究一下,如何尽早结束战事?”

    邱维达顿时明白了,尽早结束,不外乎草草收场。放小鬼子逃命。可抗战八年,败仗多。胜仗少,就算是胜仗,我方往往也要付出是敌人3到5、6倍的惨痛代价。

    此次湘西会战,将士们也在流血牺牲,眼看只要再坚持一周,最多十天,就是一次全歼日军的大胜仗。

    “王司令,为了善始善终地结束此次会战,最快也得五天呢。”

    “五天,太慢了,力行,何老总后天一大早就要飞回重庆了,在他动身之前要设法解决战局!”

    “那何老总和王司令的意思呢?”

    “在正面包围圈放开一个缺口,这样就可以早些结束战斗?”

    “下面的部队会同意这样干吗?这样做对整个战局有什么好处?弟兄们会同意放跑这些兽兵吗?”邱维达说着,动起了气来。

    “在洞口公路附近开个口子就行了。”王耀武坚持着。

    看来何、王二人的决心早已经下定。多说无益,邱维达**地说:“如果上峰真要决定这么干,我作为参谋长,利害得失不能隐瞒,恕我无法向下面下达这个命令,请司令直接打电话通知部队吧!”

    此时的重庆大街小巷早已出现“庆祝湘西大捷!”的大幅标语,锣鼓声声,鞭炮阵阵,响彻云霄。

    王耀武无法,这个邱维达!怎么这样固执?王耀武有些生气了,只得亲自给胡琏打电话。胡琏倒是一个明白人,二话不说,立即表态:“服从命令,听从指挥!”

    其实,王耀武又何尝不想全歼日军?他也是踌躇再三。上峰的苦衷,他体谅得出来,一方面战斗仍在继续,一方面又去宣讲湘西大捷,岂不矛盾?在无法速战速决的情况下,只得取此下策。

    石下江位于竹篙塘以东。据守此处的,正是胡琏十八军第十一师。五月中旬,师长杨伯涛在率部拿下山门后,又克石下江,截断日军唯一赖以逃命的交通线——湘黔公路。第二天,胡琏的命令来了,命令杨伯涛将扼守石下江的一个团全部撤离,集中师主力向敌侧面攻击。

    胡琏的这个命令,最符合王耀武的意图,侧面打,正面让,使得数万日军像赶鸭子一样不顾一切,逃得更快。近三万的日军得以逃得性命。

    (gmd高层还真傻,干吗要这么认真、实事求是呢,不会一边还打着战,一边就宣扬取得大捷就是了。)

    持续44天的湘西会战,以日军的冒险进攻开始,狼狈逃窜而基本结束。尽管结局不太理想,但仍不失为我军在八年抗战中伤亡首次低于日军、打得最完美的一场大战役,仅以自身伤亡万余人的代价,取得歼敌1个旅团、3个联队、重创1个师团的辉煌战果,毙敌两万,伤三万,俘四百,缴各类武器辎重无数。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我战力强大的新六军还未参战;参战部队中也只半数换发了美械,总体装备水平并不比日军强多少,日军的火炮与坦克数量仍占优,而**还刚刚在去年遭遇过豫湘桂会战大失败。然而,正是这批屡败屡战的军队,只要拥有和日军差不多的装备、差不多的后勤,就敢以硬碰硬,以攻对攻,仅仅几个月就产生脱胎换骨的变化,打得倭寇完全找不着北。

    湘西一战,敲响了侵略者灭亡的丧钟。雪峰山的枪声尚未平息,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即于5月初开始从广西撤退;接着又下令退出广州、福州,整个中国战场都陷入混乱溃逃的狼狈境地。自此,不仅是芷江作战,就连日军费尽心机、历经千辛万苦而打通的大陆交通线也彻底失败。

    对这一严重后果,冈村宁次是始料不及的。去年8月的一天,还是华北方面军司令、正在石家庄巡视部队的他,被任命为驻汉口的第六方面军司令官,接着又在完成“一号作战”后荣升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天皇在给他的诏书中曰:“朕委卿以中国派遣军统率之任。惟现下战局实关重大,望卿深察宇内大势,妥为筹划,益振军威,以负朕望。”这是冈村宁次有生以来第一次拜受天皇的敕语,感激之至,他回电奉答道:“蒙赐优渥敕语,拜受统率中国派遣军之大任,诚惶诚恐,不胜感激,愿粉身碎骨竭尽死力以奉圣旨。”

    发动“芷江作战”,进而直逼重庆,便成了冈村报效天皇、扭转战局的最佳途径。出击四川,彻底击败中国政府,是他几年前就任第十一军司令官时就定下的宏伟蓝图。然而,他的12万人马未过雪峰山,离芷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