砒霜行动-第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段黎思考关联性:“海湾战争和苏联解体之间有什么关系?”
连庄书礼在内所有人都鄙视他,钟林晔同情地询问:“教授,你的国际政治学是怎么毕业的?”就段黎这年龄,他军校毕业那几年海湾战争和苏联解体是每届考试的必备内容!
段黎大方承认:“我抄的。”
庄书礼是参军后再考的军校,读书尤其认真,答案尤其标准:“海湾战争于1991年1月16日‘沙漠风暴’计划下正式打响的,共持续43天,前苏联1991年的‘8。19’事件标志苏联正式解体,两个事件前后相差7个月。苏联解体的原因至今众说纷纭,未有定论。西方说法是社会主义体制的失败,我国说是西方和平演变的结果。虽然找不到海湾战争和苏联解体之间的直接关联,但世界上普遍认为海湾战争确实而迅速地加速了苏联的解体。我们教科书上的结论是:海湾战争一开始要针对的就不是伊拉克,而是前苏联。”
“……”段黎把爪子搭在庄书礼手上,诚恳地道:“老庄,我记不住历史,不管是古代史还是当代史!”
刘静淡淡的纠正他:“很可惜学长,这不是历史,是时事!”
@_@!段黎竭力挽回面子:“我想知道,这两件事之间的关系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庄书礼直接回答:“我不知道。”
罗巡刘静陷入思考。
钟林晔悄悄举手:“那个,我感觉团长和大使说的不是海湾战争和苏联解体之间的关系。我们现在身处约旦,我们应该想这两件事和约旦有什么联系。”
罗巡灵光一闪,夸奖:“钟同学,只要你不跟刘静在同一频率上思考问题,你的前途不可限量!”
钟林晔当机立断:“请当我什么都没说过。”他坚决和刘静站在同一战线。
庄书礼果断地把话题拉回正题:“海湾战争时约旦有什么情况?”
罗巡点头,“那时这个国家最大的情况就是,在大多数的中东国家都参加联合国军对伊拉克宣战的时候,约旦非但没有参加它还反对联合国对伊动武。顺便说一句,咱们此次访问的六个国家,除了当时也在内乱的也门,其他四个都参加了。”
刘静奇怪,“约旦没有参加?”
“没参加,虽然它是阿盟成员国,可是中东很多国家都称它为‘阿拉伯世界的叛徒’。”
钟林晔喃喃自语:“我喜欢这个称号。”
刘静踹他一脚,问罗巡:“我怎么记得向伊拉克要求海湾战争赔款的六个邻国里有约旦呢?而且它要求的赔偿额最高。”
“你没记错。”这场旷日持久的赔款大战现在还没讨论出结果呢。“不过约旦已经由一开始要求双方战争对邻国的损害赔偿、到战争造成的难民潮对国家经济的损害赔偿,变成现在的伊拉克入侵科威特造成邻国周边水、土、空气、森林、古迹等环境污染、身体损害的赔偿了。”
“理由日趋合理。”段黎赞赏。
“是年趋。”庄书礼实事求是,迄今为止近十年!估计真正能拿到赔款得再过十年。
“那约旦跟苏联解体有什么关系?”段黎锲而不舍。
刘静回忆历年8384那位老院士给大家开的国际形势专题教育:“我没听说过约旦是‘阿拉伯世界的叛徒’,可我听说过它是西方反对前苏联在中东地区渗透的重要堡垒!”
段黎举手提问:“我没听懂。如果约旦是亲西方的,那它为什么不参加海湾战争?既然它没有参加海湾战争它又怎么能成为反苏联的堡垒?”更不要说战后西方还支持给予它巨额的赔款。
庄书礼站了起来:“这个……”
“这个问题你知道?”
“不知道!”
“不知道你瞎掺和什么。罗巡,回答!”
罗巡兴致勃勃:“因为伊拉克本来就是米国培植起来打两伊战争的啊,伊朗背后就是苏联。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中东国家要求联合国维持正义,而米国却借机进一步渗入中东,仗就打了两天不到,约旦根本就没必要掺和进来,它还得留点力继续帮助伊拉克不是。”
庄书礼艰难地道:“罗巡……”
钟林晔也来兴致了:“老庄,就算罗教授的阴谋论观点不符合你的道德观念,你也……”钟林晔也站起来了。
刘静莫名其妙地抬头看看他:“怎么,终于发现听罗巡一席话白读十年书了?”不要说钟林晔,他自己听的都有点晕。——罗巡,你这样的人留在8384太屈才,你不该当军人,你该当政客!
钟林晔咽口水,冲刘静直摆手。
刘静愣了一会儿,没回头,慢慢站起来。
罗巡恼羞成怒,抬头看着他们仨:“喂喂,你们可以反对我的见解,但是你们不能无声的剥夺我说话的权力。”他们这算是起立抗议吗?
庄书礼喃喃回答:“罗教授,我们不剥夺,我们就是觉得、觉得……”
“觉得什么?”
“觉得咱们不该再说下去。”钟林晔真诚地回答。
“你们不想听我的阴谋论,总该听听我关于安治接下来要让咱们去干什么伤天害理的阳谋论吧?”古来圣贤皆寂寞,罗巡同志很受打击。
“不想。”三个人坚定地回答。
罗巡抓住段黎的手:“章教授,你也不想听?”
段黎呵呵傻笑:“你说,我听着呢。”至于听的懂听不懂,再说。“呵呵。”
罗巡感叹:“天才总是寂寞的。”
“罗教授,如果你能站起来,向后转,”刘静干巴巴地提醒,“你会发现,你一点也不寂寞。”
罗巡愣了一下,随后僵了一下,而后身形晃了一下,最后摇摇摆摆站了起来,向后转。——安治站在门口!
“团团、团团、长!”
安治点点头,询问:“你们几个集体上厕所?”
一语惊醒一众人!——靠,原来他们一直待在厕所里呢。
段黎从地上直蹦地蹦起来,“罗巡,你挑了个厕所的窗户!”大爷的,就算是总统套房的厕所它也还是个厕所啊!他竟然在厕所地板上趴了半个钟头。
“不是我,是老庄。”庄书礼以狙击手特有的敏锐从大大小小十几个房间里独独选出了这间客厅里的公共厕所作为偷窥的最佳场所!
安治笑了:“两位教授,你们觉得岔话题这招对我有用吗?”
=_=,没用!
两位教授老老实实地摇头。
“罗教授,你想知道我打算让你们去干什么伤天害理的事?”
罗巡发自肺腑由衷地表白:“不想!团长,我不想!”
“可是我想!”安治上前,命令:“庄书礼,你跟大使走,从现在开始到后天早晨,你的所有行动听命于刘大使。”
“是。”
“他在下面等你。”安治挥开窗帘指向窗外,牛大使还在那个位置站着,陪着程浓何冰出去的两位武官也在。
“是。”庄书礼没有任何疑问,向外走。安治跨步出厕所,剩下的四个也只能跟着。
老庄拉开大门,程浓跟何冰正好在外面。没有打招呼,也没有回头,庄书礼大踏步地离开。
“团长,你回来了?老庄要去哪儿?”何冰奇怪。
安治没有回答,直接吩咐:“关门。”
两人立刻进来,关门。
刘静突然问:“钟同学,你真的没有听见大使的提议?”
钟林晔怔了一下。他掩饰的还不够好?
刘静盯着他的眼睛:“你掩饰的太好了!”所以才反常。
罗巡严肃地问安治:“团长,你让老庄跟去干什么?”
安治直言不讳:“刺杀阿卜杜拉。”
六个人有一半虎躯一震,另一半双腿发软:(
罗巡外加眼前发黑:“哪个阿卜杜拉?”
安治反问:“你认识几个阿卜杜拉?”
“不多,”中东男人叫阿卜杜拉的少说有十分之一,“我就认识三个。”
“哪三个?”安治很感兴趣。
罗巡身上一阵阵发冷:“第一个是章教授单位那个退休的柯尔克孜族炊爷,阿卜杜拉大叔。第二个是前两天咱们刚认识的沙特王储,阿卜杜拉殿下。第三个——现任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二世!”
安治和蔼地询问:“教授,你觉得是哪个呢?”
罗巡绝望:“团长,你要刺杀阿卜杜拉二世?!”
安治不置可否:“钟同学,你听到……确切点讲是你看到了什么?”
钟林晔声音小到快听不见:“大使说让咱们去刺杀约旦国王,只能伤,不能死。”
“为什么?”何冰跳起来。这几个人决定要偷听、不,偷看安治和刘大使讲话他不反对,如果不是不放心这个旅店式城堡的外围情况,他跟程浓也想听。但是为什么听到的内容却是要他们去刺杀国王?
安治看看罗巡:“罗教授,请说一下侯赛因国王的先进事迹。”
罗巡扶住墙做事迹报告:“现任国王阿卜杜拉二世的父亲,去年刚刚寿终正寝。是目前中东地区执政时间最长的一位国家元首,曾多次遭暗杀,但都化险为夷,被称为‘历险国王’。”
数据癖钟林晔同学提问:“多次暗杀是几次?”
“官方统计的数字就超过200次。”
“他在位几年?”段黎对这个感兴趣。
“47年。”
“哦,”段黎点头,“还行,平均每年5次,也不是很骇人听闻。”
刘静冷笑,“但是每次都没死成就太骇人听闻了。”二百多次暗杀都死不掉!当中要没有猫腻那就只有鬼才会信了。
罗巡思考:“是挺骇人听闻,这个国王可能有什么特殊癖好。”
何冰脸色暗沉:“你们是说这个侯赛因国王找人来暗杀自己?”
刘静霍然抬头:“团长,难道他的儿子要学他?”
安治点头:“虽然不能说每次都是,但是侯赛因国王遇刺的时间总是很巧,巧到无论国内外有什么突发的、意外的、纠结的情况,他就会遇刺,然后被抢救。作为一个君主立宪制的伊斯兰国家,一旦君主倒下,那么党教军运作停摆的理由就十分正当而合理了。”
段黎提问:“海湾战争的时候老国王被刺杀了几次?”
罗巡掰手指头:“仗打了两天不到,他被人刺杀了三次。战争前后大半年大概有十次不止。”
++!英雄。“那苏联解体的时候呢?”
安治的脸色变了变。
罗巡识相地闭嘴。
刘静皱眉,“团长,这才是你不愿意答应大使的理由吧。”
安治慢慢走到座位上,坐下:“理由是,当年前苏联有人也想借用刺杀和被刺杀的方法,牢牢抓住军权,力挽狂澜,可惜,没有成功。罗巡,这个你应该知道一点吧。”
罗巡脸色有点白:“好像是说我们在前苏联的组织损失惨重。”这个不会就是安治所谓的“重蹈覆辙”吧,难道安治当时有参与?从年龄上讲不是没有可能,这样也可以理解他为什么年纪轻轻就是一个大校。那么他跟外交部的关系,还有为什么是他带领小组出行这个“悲怆”任务就都可以说通了。——安治视线的压迫在增加,罗巡选择沉默。
何冰直截了当:“现在的国王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找人刺杀他?又为什么要找我们刺杀他?”
刘静扭头看着段黎:“因为章明远?”
何冰程浓钟林晔几人刺目的眼光都盯向段黎。——既然是章明远惹出的麻烦,当然找他们解决,解决的方法就是刺杀国王!
段黎瑟缩了一下,觉得此刻就算六月飞霜血溅白绫也不足于表达他的冤屈。
“罗巡,你说说。”该说的说,不该说就闭嘴!安治觉得有一丝疲累,靠进沙发里,闭上眼。
罗巡说说:“海湾战争之后,约旦被称谓‘阿拉伯的叛徒’。同时,也不得不承认,这个国家是中东最安全的国家。苏联解体后,他坚定的与米国站在同一战线,同时极力修复同中东各国的关系,与此同时也不忘加强和其他大国的交往,包括俄罗斯和中国。”
“靠,不倒翁!”何冰不屑。
“小国生存的手段。”程浓出其不意地客观评价。
何冰惊讶地看着他。
“那么这次……”钟林晔不确定。
“这次它也谁都不想得罪。”刘静断言。
“顺带肯定还要捞点好处。”罗巡以己度人。
“什么好处?”段黎对这种事最关心。
安治懒得回答,指指钟林晔:“他不是都看到了吗?”
—_—我看到什么了我?!“大使刚才跟团长列举了至少15种约旦市场上畅销紧俏的中国产品。”
段黎悲恸:“大爷的,又要扶贫了。”大家都是发展中国家,不公平。还有钟同学,你的翻译简直比罗巡还要简约!
转而不信:“团长,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