砒霜行动-第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南……疆……?”忍无可忍了,钟林晔冲过去,以下犯上,一把揪住安中将的衣领,一点没敢高声,唉唉低泣:“要不您直接把我发去西藏算了。”刘静,我们要永别了。
安治怜惜地拍拍他的背:“别想趁机把鼻涕擦在我衣服。”这么龌龊幼稚的报仇手段段黎同志来做比较适合,可爱的兔子宝宝就别来这一套了。安慰他:“钟同学,我听说你一直想跟刘静完婚?”
钟林晔不哭了,两个湿漉漉的大眼睛瞪的晶亮,满眼的防备:“你什么意思?”
安治从口袋里掏出四张纸给他看。
钟林晔对着其中两张发呆,对另外两张发痴。
“真的……可以?”
安治信誓旦旦:“把这两张签了给我,那两张我让你拿回去,就可以了。”
“我什么时候能知道结果?”
“七个工作日后。”
“好,我签。”钟林晔瞬间综合考虑永别、进国防部、完婚、以及刘静的怒气、还有最终的胜败预测,毅然发现: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不过,签字前,老师,”钟少校转身,直面在办公桌后面cos室内盆景如同刚才安治一样一点存在感都没有的老主任,“安将军是用什么办法勾搭您和他一起狼狈为奸的。”
“钟少校,注意你的言行。”安将军提醒即将成为自己部下的人:“张老是你的老首长,也是我的老首长,这是帮忙,不是勾搭!”
我听你放屁,不当着他的面你都叫他老张!
钟小白兔点头:“知道,您出身的核防化基地归总装管。”扭头,冲着老头呲牙,“请问,老师,你为什么帮他?”他是你弟子我就不是了吗?这人和人的差距咋就怎大呢︶︿︶!
“我帮他?”老头苦笑,“我是让他帮帮我,这次的任务就不要再打劫我了,轮也该轮到总后了吧。”
“这次的任务?”钟林晔觉得自己好像抓住什么重点了,“团长……”
安治没有回答,打开窗,赞美和平盛世,“钟同学,今天的天气真好啊!”
40、回家
“枪声。”罗巡脸色不变:“你听到了吗?”
……!何冰立刻作出判断,“没有。”抬脚把脚边的乐器盒踢到罗巡脚边,回身一把打开窗户当着后台来来往往多位工作人员和学者的面跃上窗台。不放心,回头:“罗巡,你一个人可以吗?”
罗巡踢踢盒子,“大概可以。”瞅何冰的架势,他不可以也得可以,否则很有可能冰冰同学脑子一发热为了不让他一个人拉着他两个人一起跳出去!
何冰顿一下,“跟他们上台。”不再废话,直接从窗户跳了出去,跃入茫茫夜色。
“我才刚刚被人从台上轰下了!”罗巡郁卒,忧伤地看看旁边的围观群众们,不意外地从他们眼中看到了阿拉伯人民对中国人爱走窗户不爱走门这一传统的惊讶。
把盒子拎起来抱在胸前,趁大家还在对何冰讲师的行为讶异不解的时候,一个转身,本届和平奖得主罗巡教授又上台了。
台上的人是真不少,段黎已经站在了主讲的位置上开讲了,庄书礼贴身站在他身后,从哪个角度看都不像是科研人员兼助手,怎么看怎么就是一保镖,还是黑道的那种!
安治站在段黎左侧,背靠一根舞台柱子。整个会场估计都找不出第二个这样的位置了——集视野良好、安全性高、距离逃生门近三位一体。
罗教授当即蹭到安治身边站好,顺带把乐器盒恭恭敬敬递到安团长手中,——自己留着没用,不管是弹奏还是狙击他都不会:(
安治看了他一眼。
罗巡马上陪笑。
安治接过盒子,继续聆听章明远教授的学术讲解兼获奖感言。——由于内容太精彩,在座的观众们的反映和安治一样,都对刚刚被轰下去又蹭回来的大活人都视而不见。
大会主办方对章明远教授是真重视,配了仨翻译围着他,英语、阿拉伯语、土耳其语轮流翻译,如遇听不懂的中文,人家吸取教训不耻下问,直接要求章教授用普通话再来一遍!》《
章教授的演讲的确精彩,罗巡听了没两句就从不知道哪个口袋里掏出了一个口罩戴上了,成为场上采取个人防护措施第一人!
只见章明远教授戴着手套把托在庄书礼研究员手中的不明饼形物体拿过来,看包装,考虑从哪里下手。一边看一边给大家讲解:“同志们,我的研究成果说白了就是将核燃料中的聚变燃料……也可能是裂变燃料……”善良地扭头,看庄书礼。
庄书礼研究员不得已地在大庭广众下丢人现眼,声音比蚊子大不了多少:“裂变。”
“将裂变核燃料中的铀235、235、铀……”大爷的,还有一个是什么数了?“铀……2……38!对,是38!那个……这个……”
章明远教授一句话停三停,给了翻译同志们充足的翻译时间,体贴非常。
罗巡教授在一边听的胃抽筋。
“把铀235、238……元素构造改变一下,从而使其保证……能量不变的同时,质量体积减少,然后,然后……”
下面已经有人忍不住举手了。
段黎一点也没有被人打断的不悦,简直是眉开眼笑,“请提问。”
这位学者很激动,提问:“章教授,您的意思是您研究出了一种新型的铀元素吗?”
庄书礼一字不差的翻译。
“可以……这样说。”反正吹牛不上税!
下面一阵嗡嗡私语。——如果这是真的,这个中国核物理学家获得终生成就奖不但名至实归,他去竞选诺贝尔奖都有富裕!
有人迫不及待了,不等人家请,直接站起来提问:“请问教授,您为这种新型的铀元素命名了吗?”
“命名?”教授回首看看助手,助手看上去比他还无助,——老庄同志毕生不擅长瞎掰扯谎说胡话!——再看看在一边伫立望天花板的领导和看地板的爱人,章教授十分无助地道:“有的。”
“名字是?”下面懂行的都群情激奋了,因为从命名上多少是能看出一点新型铀元素的构造的。
章明远教授不负众望:“铀250。”
铀250?能够生成核燃料铀元素通常是238和235,代表普通铀和重铀,那这个250是从哪里来的,代表神马@_@?
一位物理学奖名落孙山的学者霍然站起,整个人都散发着誓在必得的熊熊斗志,“章教授,请您详细讲述一下铀250的构成和您提炼和制造的方法!”
围观群众立刻纷纷附和,表示要求参观新型元素铀250。
“这可是你们要我说的。”决定了,直接下手。“老庄,你靠后一点。”
庄书礼点点头,没动,拿出一叠湿纸巾捂鼻子。
段黎没闲着,仗着核防护手套在手,伸出爪子直接给黄饼拆封,解开塑料绳子,拔下好基层的金属纸,爪子发颤地把一块还黄色带绿跟长了绿毛似的饼状物体公之于众了,伴随而来的是一股刺鼻的臭鸭蛋酸味弥漫全场!
全场注目,大家看的这叫一个仔细!
十秒后台下的人们——主要是对理化有一定了解的人——纷纷掏手绢的掏手绢、拿纸巾的拿纸巾、实在什么都没带的直接用袖子捂鼻子!
罗巡偷瞄了安治一眼,忍了忍,没忍住,拎出一个15层含氧含水医用口罩塞进领导手里算是孝敬,两步蹦到章明远教授身前把另一个口罩呼在这位脸上了。
在做科研的章明远教授被打扰,嫌他碍事,大手一挥把人扒拉到一边去,接着给大家讲述:“其实制造铀250的方法很简单,在我国,用土法炼铀比做豆腐还简单。豆腐是什么大家知道吗?豆腐是中国的一种食……”
“教授,请不要跑题!”立刻有人反对了,不过主要是反对什么都翻译不求重点的翻译同志们。
翻译同志们边后退边请求:“章交手,美人想知刀豆腐是怎么桌的。”
—_—,美人在哪里?台下一群妖魔鬼怪。——章教授含泪回归主题,“铀250就是从土法炼制的黄饼中提炼出来了的。”
立刻有人大叫,“章明远教授,您手里的是什么?!”
章明远教授疑惑地看着几个正在往后撤再撤几步能直接摔下台的翻译,“他们说什么呢?”快翻、快翻、快翻!
仨翻译抑扬顿挫地一起提问:“拧收里是涉么?”
“黄饼。”环视迷茫而警惕的异国友人们,用刚刚学到的专有名词回答:“八氧化三铀聚合物,”
哗!一言既出下面算是炸了锅了,好多人都在夺门而逃。不过大概是觉得太失礼,跑到门口就又回来了。然后调转方向都向后冲,以便尽量远离□在空气外的八氧化三铀聚合物:(
罗巡看了安治一眼:门外有守卫!
安治点点头,静观事态发展。
全场最镇定的莫过于章明远教授了,只见他遗憾地看着瞬间空下来的前三排座位,环顾一眼台上,询问庄书礼:“仨翻译呢?”都挺勇敢,愣是把“八氧化三铀”给翻全了才凭空消失的。
庄书礼看的清楚,同情地指指那边墙根儿,“都下去了。” 连滚带爬摔下去的。
“章明远教授,为什么你会随身携带如此危险的物品。”外国学者输人不输阵,挤在墙角一边哆嗦一边质问。
庄书礼将群众们的疑问转达章教授。
章教授天经地义地回答:“做研究!”他这是为了科学勇于献身的精神啊。
人群里还有脑子比较清醒的,厉声询问:“为什么你们能将危险物品带入我国、带到这里?”
对此问题庄书礼同志明显也很想知道,——安治让他收拾进土耳其的东西的时候他可没玩忽职守+_+,—看段黎。
段黎看安治。
安治在冲他笑!
妈也!
段黎托起盘子跨步向前,
台下的观众们继续后退:(
好在演讲是必须在台上做的,章教授没有下台去恐吓广大知识分子群体,边维持会场秩序边安抚大家:“各位,不要乱,不要怕,这块八氧化三铀聚合物在我国俗称黄饼,大家知道,由于其状态较为稳定,通过密封等措施不会对人造成危害,因此使用黄饼对铀化合物进行储存、运输、交易十分便利,我访问团把它放在行礼里主要是和食物储存在一起就从国内给带出来了。”要说是走私的他也没意见。“大家放心,只要不直接接触它,尽量不吸入黄饼粉尘,它对我们是无害的。”为了表达所言的可信性 ,章明远教授戴着口罩仅露出双眼爱怜的看着手里的东西。——大爷的,这一块东西值他十年的工资都不止!“它虽然不能直接用于核反应堆,但是能提炼浓缩铀250,相较于从铀238提炼铀250,节省的核燃料能达到50%以上!”
利动人心。庄书礼一翻译,就有人颤颤巍巍地提问了:“如何提炼铀250?”
“简单,把铀矿石做成黄饼,然后再经过二氧化铀、四氟化铀、六氟化铀以及金属铀等几道工艺过程,生产出铀250。”
“教授请具体一点。”这次问话的人是格莱帕梅代总主席。——关键人物又出场了◎◎。
段黎笑容满面:“主席阁下,您问道到点子上了。”
主席阁下很黯然:我问什么了我:(
“我的研制,方法简单工序便利成本低廉。”发自内心的自豪:“首先,请准备十个大木桶,八百米白布,五个石磨,三把大锤,一口铁锅,外带一个大炉子。”
听众们目瞪口呆地,十分怀疑是否翻译有误。好在虽然庄书礼毅然挑起了同步翻译的重任,隐藏在人群中的仨翻译也在断断续续地坚守岗位。
罗巡同志喃喃自语:“他要的这点东西的确都能用来做豆腐:(。”
食品工艺专家兼核物理学家还在侃侃而谈:“东西都准备好后,把开采的铀矿石用石磨磨碎,浸泡到桶里,嗯,这个桶的学名、学名,学名是浸出槽!”终于想起一个专有名词了^^,“再往里倒硝酸和硫酸,等桶里被泡出咕咕的声音了,把浸出来的溶液从第一个桶里倒进第二个桶里再泡,然后是第三个桶。这样一桶一桶到第十桶的时候,用白布过滤,上铁锅,——各位也可以把这个锅叫反应器,——,然后端锅上炉子,把溶液烤干,一吨的铀矿石就可以提炼200克黄饼,在将饼蒸熟儿,从蒸汽中可以提炼2。5克铀250。”
庄书礼一边翻译一边思考怎么才能把一块黄饼蒸熟?!
台下的人听的雾绕云山。
台上罗巡拉住安治的袖子小声的、激烈的抗议:“团长,这方法是大跃进时候就有了的。”嘛时候成了章明远教授的科研成果了?太可耻了,比拿永动定律改编成自己的成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