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求圣录-第1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道统这个东西,对三清来说很是重要,但对于天道来说,却一文不值。
在记忆中那个洪荒,就算通天贵为天道圣人,但还不是没保住截教道统?
李扬的这个计划,犹如给已经开始窒息的洪荒带来数百“氧泵”,所以洪荒天道必会举双手赞成,而且此法虽对阐教二教的气运伤害颇大,但同样替他们的弟子寻得了一份天大的机缘,所以李扬有理由相信,元始跟通天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
一阵寂然无声后,元始终于打破了沉默
隆重推荐
第二百七十八章 封神之思
() “敢问道友,那些苍之果实除了对功德和肉身的要求外,可否还有其他限制?”
听到元始相询,李扬道:“不瞒道友,想要炼化那些果实,修士的修为不得高于大罗境界,而且这些果实的潜力已被彻底封死,成就小千世界便已是极限,不过因为这些果实对洪荒太过重要,所以只要诸位道友的弟子门人得此机缘,必会得到天道护佑,从此之后,当能无灾无难,再也不会面对劫数。”
元始点点头,随即转身望向一旁的通天。
虽说元始没有开口,但作为相伴无数载的兄弟,他们早已是心有灵犀一点通,所以通天立刻就明白了元始的用意,心中不禁一阵感动。
按李扬所说,那些苍之果实的数量最多不会超过三百六十五颗,所以元始的意思,便是让通天先行决定留给截教的果实数目。
毕竟,不论老子还是元始,皆已算知通天的截教是应劫“主角”,作为兄长,他们不能不为这个弟弟考虑。
“有道是长者为先,还请两位兄长先做选择。”通天一脸决然的答道。
见此情形,坐在通天对面的李扬不由摇头苦笑,作为通天的挚友,他太了解通天的脾xìng了,你对他越好,他对你越是真诚。
按后世的说法,通天绝对是“滴水之恩必永泉报之”的杰出代表!
“为兄的弟子就那么两个,所以这件事情为兄就不参与了。”老子手捋长髯,首先表了态。
“三弟莫要再谦让,为兄的阐教有盘古幡这件先天至宝镇压气运,不是你的截教可以比拟的,所以按为兄的意思,这些果实就全由你收下好了,毕竟你的截教门人众多,三百六十五颗果实怕是远远不够。”
“二哥,这绝对不行!”通天虽然被感动的无以复加,但并没有改变决心,“这次的大劫乃是道门大劫,大哥的弟子稀缺,也就算了,可二哥的弟子亦是不少,将来难保同样成为应劫之人,所以这些果实,小弟绝不会独吞,还请二哥再做斟酌!”
元始欣慰的淡淡一笑:“三弟不用再劝,正所谓红花白藕青莲叶,三清本是一家人,既然都是‘一家人’,又何分彼此?为兄跟大哥已经替你算过,这次的道门大劫,你的截教恐有覆灭之危,而李道友的这些苍之果实,正是你的截教生机所在,所以无论如何,你都要将它们收下!”
“二哥,我……”
一时间,通天被两位兄长的拳拳关爱之心感动得有些哽咽,不过这仍然改变不了他的决心。
正像李扬知道的那样,通天就是头“倔驴”,只要他认准的东西,就算是天崩地裂,洪荒破灭,也绝不会动摇分毫。
眼看元始跟通天互相推来让去,大有不可开交之势,李扬终于再也忍不下去。
“两位道友还请听贫道一言!”随着李扬开口,事情总算暂时告一段落。
“据贫道推算,一千五百年后,道门大劫才会到来,不如等到那时,再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配,不知二位道友以为如何?”
“李道友所言甚善。”老子颔首赞同了一声,随即转身望向元始跟通天,“二位贤弟,此事就这样定下了,你们阐截二教皆可遣门人弟子经历此番杀劫,至于其中的‘度’,你们可自行掌握。”
“谨遵大哥吩咐!”元始跟通天对视了一眼,不由齐齐应了一声。
既然此事已经有老子这位兄长“拍板”,元始跟通天自然不会再争论什么。
当事情尘埃落定后,三清再次将目光瞄向了李扬的大道之力。
不过当李扬讲出,大道之力需要修成混元圣人,进而“破而后立”,才有可能掌控时,三清不禁一阵唏嘘。
当然了,李扬是不会将圣界之行那段经历讲出来的,毕竟那些事情涉及的隐秘太多。
对于掌控大道之力这件事,李扬索xìng推给了已经陨落的“申”,只说这是得自申的传承,机缘巧合下,才侥幸被“激活”。
这让三清又是一阵艳羡,不过他们也知道,这种机缘可一不可二,基本没有复制成功的可能,而他们现在身为天道圣人,除非鸿钧合道成功,否则他们绝不可能成就混元,更别提掌握大道之力了,所以没用多久便淡了继续询问的心思。
………
半rì后,
老子跟元始告辞离去,静室内,只剩下李扬跟通天相对而坐。
少了老子跟元始,通天亦变得随意了许多,只见他凭空变出数坛醉混元,还有一些用于佐酒的灵果,大有一醉方休的架势。
“李道友,你的大恩,我通天没齿难忘,如果道友不嫌弃,你我以后兄弟相称便可,老是这样道友前,道友后的,实在是生分的很!”
“好,小弟求之不得!”李扬抬手招来一坛醉混元,拍开封盖后,对着通天摇摇一敬。
从前的通天跟李扬虽是道友相称,但论感情,二人早已相交莫逆,所以称呼上的变化,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
酒过三巡后。
通天将酒坛放于一旁,眯眼问向李扬:“贤弟,难道那些苍之果实真的没法再多些吗?”。
听到通天的话,李扬心中一阵苦笑。
作为后世人,李扬当然知道封神榜这件事,可三清却不行,所以当初说明此事之时,李扬只透露最多会有三百六十五颗苍之果实,至于为何会如此?李扬并没有讲出封神榜之事,毕竟这件事情涉及天机,一旦被三清提前知晓,很可能会惹出不必要的麻烦。
“兄长有所不知,三百六十五颗已经是小弟的极限!”李扬摇头叹道,“而且据小弟算知,这三百六十五颗不过是个虚数,真正能留在洪荒的,怕是不会超过三分之二,所以兄长还要好好谋算一番才行。”
李扬的这番分说,顿时让通天为之一阵黯然失神,不过转瞬过后,通天就恢复了往rì的豪情。在他看来,注定陨灭的截教突然多了一道生机,无论如何都值得庆贺,如果仅仅因为计划出现了一小点“瑕疵”,就变得郁郁寡欢,那当真是落了下乘。
对于那些截教门人,通天绝对不会眼睁睁看着他们陨落,如果一切努力都化为泡影,只能说是天意使然。
截教的“截”,不仅仅是要为道门截取一线生机,更是要为那些加入大教的洪荒修士截得一份生的契机!
………
三rì后。
李扬告辞了通天,向着洪荒东部缓缓飞去。
站在云朵上,李扬思绪万千,想了很多以前从没想过的事。
作为穿越众,李扬一直以为这个洪荒乃是记忆中那个洪荒的平行世界,可是经历了这次的事情后,他陡然发现,封神会变成记忆中那个样子,却是跟他有莫大的关系。
这种感觉,很像是《寻秦记》中的项少龙,不知不觉间,便已创造了历史。
但让李扬想不通的是,如果这个洪荒不是神话传说,不是平行世界,而是后世那个真实的存在,那么地球在哪里?为何历史记载,甚至传说中,都没有任何有关他的讯息?
这一切都是一个谜,一个让李扬思考良久,却依旧没有头绪的谜!
隆重推荐
第二百七十九章 应龙女魃
() 东荒人族的“圣皇大殿”内,一位身高八尺,器宇轩昂的黄衣中年人,正背着手在殿内踱来踱去,脸上隐隐带着一抹忧sè。
这人正是第三位人皇,流芳后世的轩辕黄帝。
说起来,轩辕黄帝会有如此表现,却是跟巫族的蚩尤分不开关系。
按理来说,巫族作为大劫遗族,根本不配跟注定大兴的人族争锋,但蚩尤的出现,却是让这种情况发出了根本xìng的变化。
对于蚩尤的来历,轩辕黄帝并不是很清楚,只知道他乃人巫混血,不但修为深不可测,头脑更是远胜一般的巫族之人。
就拿此次的争端来说,蚩尤居然舍弃了巫族的荣光,将东荒巫族改为了九黎族。
九黎者,九大祖巫部落的黎民也!
一时间,东荒巫族居然变成了人族的一份子。
不得不说,蚩尤的这个着眼点非常的狠辣,经过数千年的繁衍,东荒巫族内觉醒血脉的族人越来越少,加之九凤大巫离开时,又带走了一部分愿意迁往北俱芦洲的族人,这就导致巫族内部几乎都是普通巫人,与真正的人族相比,几乎没什么差别。
更主要的是,因为同在东胜神州这片大陆生活了数千年,巫族的许多生活习惯都逐渐被人族同化,私下通婚的族人更是数不胜数,两个种族的血脉早已在不知不觉间开始悄悄融合,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说,蚩尤将九黎族称为人族的一份子,那是一点毛病都没有。
巫族变成了人族,矛盾亦随之而来,而矛盾的焦点正是人皇之位。
其实人皇尊位也正是轩辕黄帝的头疼之处。
前两位人皇在继承人皇尊位前,皆已做出大利人族之事,所以当伏羲和神农承接人皇之位时,天空皆降下了无边的功德。
可到了轩辕这里,却是出了岔子。
按照惯例,轩辕本应先做出一番有利人族的功绩,才能正式承接人皇之位,但神农却是直接将轩辕指为了继承人,并且如期进行了禅位。
这么一来,轩辕在继承人皇之位时,却是无有半丝功德。
虽说事情有些尴尬,但此事毕竟是神农亲手促成,所以人族内部未掀起什么波澜。
可惜,当蚩尤将东荒巫族整合成九黎族后,轩辕的人皇之位便成了被诟病的地方。
渐渐的,两个旗帜鲜明的部落联盟开始形成,一为炎黄,一为九黎,双方的摩擦亦随着对立的加深,开始变得越来越频繁。
这期间,轩辕亦派人传信给蚩尤,希望两个部落能够和平相处,共享东胜神州,甚至允下诺言,待他的人皇之位结束后,便会传位蚩尤,或者蚩尤的继承人,只求两族能够以和为贵,熄了刀兵。
毕竟战乱一起,遭殃的还是普通百姓。
但让轩辕失望的是,蚩尤并未答应轩辕的条件,按蚩尤所言,想要和平共处可以,但轩辕必须立刻退位,并将炎黄部落并入九黎。
对于人皇之位,轩辕倒是并未太过在意,在他的心里,只要东荒人族能够躲过一劫,别说人皇之位,就是赔上了xìng命,他也在所不惜!
但将炎黄部落并入九黎部落,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就算他同意,部落里的族人也不会同意。
正因如此,轩辕黄帝终于意识到,炎黄部落跟九黎部落必有一战,这一战过后,败者将被胜者彻底鲸吞,继而在历史的长河里消失无踪。
不过当争斗加剧后,事情的发展却越来越不利炎黄部落。
此时的洪荒争斗,依旧是以修士为主,凡人为辅。
经过三千年的发展,人族修士的数量如井喷一般,可谓是硕果累累。
轩辕黄帝原以为,凭借这些人族修士,足以压制住九黎族,但事情的结果却与他的预料大相径庭。
人族的修士虽多,但在真刀真枪的争斗中,却远不如巫族,究其根本,人族的底蕴还是太过孱弱了。
巫族作为一个诞生自洪荒初始的古老种族,虽说此刻能够觉醒血脉的族人已经寥寥无几,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深厚的底蕴又岂是只有三千年历史的人族可比?
当年的巫妖大劫,虽说几乎将巫族的人口毁灭殆尽,但那些巫族的神兵宝甲,法阵符咒却是仍有不少被留存下来。
九黎族的风伯雨师等人,虽是觉醒血脉之人,但实力并非顶尖,可是在加持了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