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求圣录-第2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萧大哥,你这是什么意思?”
闻听萧升所说,杨戬的眉头顿时皱成了一团。
“贤弟莫急,听为兄给你慢慢道来。”萧升用金仙醉润了润喉咙,这才继续讲道:“巫妖大劫之后,三位道门圣人便算出了此次大劫乃是道门劫数,而就在三位圣人束手无策时,圣师想出了用苍之果实来化解大劫的办法,不得不说,此法堪称逆天,但此法施行起来,却颇有难度,截教修士还好说,但对你们阐教修士来说,就有些棘手了。”
“莫非……是因为盘古幡?”
当萧升说到这里时,杨戬不禁恍然大悟。
“贤弟好悟xìng!”萧升夸赞了一声后,接着解释道:“想要拿到那份苍之果实的证道机缘,就必须身死上榜,但想要炼化苍之果实,则需要不菲的功德,截教鱼龙混杂,什么样的修士都有,自然少不了因果业力,所以就算截教修士身具不菲的功德,但在大劫之下,仍会被截教因果拖累,从而陨落上榜,但你们阐教有盘古幡镇压气运,如果门下弟子再身具功德,自会得到天佑,又怎会身死上榜呢?”
到了此刻,杨戬已然明白了其中的玄机。
涿鹿大战时,阐教十二位金仙之所以会大开杀戒,为的就是抵消掉盘古幡的影响。
“难怪下山帮助西岐的,只有当年的十二位大罗金仙门下!”
听着杨戬的自言自语,萧升和曹宝相视笑了笑,便拿起手中酒葫芦美美的品了起来。
“还是不对啊!”
杨戬低头思量了片刻,突然抬头问道:“苍之果实的证道机缘确实非同小可,但这么做,实在太危险了,师祖一向慈悲,怎会拿门人的xìng命前程开玩笑?”
“因为那份苍之果实的机缘很重要,至于为何那么重要,我们也不清楚具体原因,但我们当年跟在圣师身边时,曾听圣师说过,那些机缘不光三教圣人在乎,就连……道祖也在争!”
当萧升说完时,杨戬不由惊骇莫名!
据杨戬所知,道祖早已合道,不再过问洪荒大事,但他知道,萧升没有骗他,其实细想想,便知此事必有道祖插手,别的暂且不说,那件封神榜,就是最好的注脚。
封神榜,道祖所赐也!
想通这些后,白rì里的那些迷惑也就迎刃而解了。
“哎,既然那份机缘如此重要,小弟是不是也该死上一回呢?”
杨戬灌了一口金仙醉后,苦笑着自嘲道。
“呵呵,贤弟就算想死,恐怕也死不成喽!”曹宝笑着敲了敲杨戬身上的铠甲,顿时“叮叮”作响,“再说了,有得必有失,就算拿到了那份机缘,怕是也要付出不小的代价。”
对于萧升的劝解,杨戬并未太过在意。
此时,他早已知晓苍之果实的机缘乃是证道机缘。
想要达到“证道”境界,那是何等的艰难?
放眼整个阐教,大罗金仙不在少数,但达到斩尸证道这个境界的,此时只有广成子一人,就连副教主燃灯道人,也没能斩尸。
杨戬相信,如果不是因为苍之果实必须要大罗境界之下的修士才能炼化,他的那些师伯、师叔绝对乐意死上一回。
眼见杨戬闷闷不乐,只顾低头喝酒,萧升连忙给曹宝使了个眼sè。
曹宝心领神会,随即笑着问道:“贤弟可想知道,为何会有商周之战吗?”
果然,闻听曹宝之言后,杨戬随之来了兴趣。
对于商周之战的起因,一众阐教弟子早已有过共识,往浅了说,是因为纣王无道,民怨沸腾,往深了说,则是因为天道大势所趋,不容更改。
但听曹宝的意思,商周之战显然另有蹊跷。
“还请兄长赐教!”
“不知贤弟对从前的纣王有几分了解?”
杨戬回忆了片刻,这才对着曹宝缓缓说道:“据小弟所知,未宠信妲己前,纣王还算不错,虽然不及武丁,但亦是一位明君,而且纣王天生神力,能够生裂狮虎,倒拽九牛,这份能耐,恐怕就是那些修有煅体之术的修士,也不一定比得过。”
“贤弟说得不错。”曹宝点点头,意味深长的问道:“贤弟难道不觉得,纣王的天赋跟巫族一脉很像吗?”
不待杨戬回答,曹宝又提醒道:“贤弟莫要忘了,周朝的国姓乃是姬姓,而当年的轩辕圣皇……,正是姬家的老祖宗!”
刹那间,杨戬如同中了定身咒一般,整个人呆若木鸡。
“这怎么可能?”
回过神后,杨戬仍是喃喃着无法相信。
“这有什么不可能的?”曹宝微微笑道:“贤弟身为阐教嫡传,应该很清楚吧!轩辕圣皇乃是三位人皇中最特殊的一位,按理来说,每位人皇,皆可统领人族千年,但轩辕圣皇自责涿鹿大战杀戮过重,故而只在位两百年,就禅位归隐了,但天道大势下,人皇之位的余荫还会留存,所以西岐不但会一统社稷,还会拥有八百年的国运!”
“这么说来,商周之战乃是涿鹿大战的延续?”
曹宝苦笑道:“也不全是,这中间,还有许多曲折……”
当曹宝说完时,杨戬突然一脸古怪的望向萧升和曹宝。
“两位兄长,这些隐秘,你们从何而知?难道是李叔所讲?”
“呵呵,那个……,算是吧,贤弟就不要多问了!”
曹宝一脸窘迫,生硬的笑着,显然事情并非如此。
“呵呵,等回到瀛洲仙岛,我一定要向李叔求教一番,这么有意思的隐秘,如果不能知道,实在太可惜了!”
“贤弟,千万别……”
这一次,不但曹宝大急,就连萧升也慌了手脚。
“好了,为兄告诉你吧,我们是从圣师妹妹那里听来的,你可莫要张扬,那个小姑nǎinǎi,我们真的得罪不起!”
听到萧升的解释,杨戬不禁暗暗点了点头。
杨戬十分清楚,李扬的妹妹受过天嫉之伤,虽然好了大半,但心xìng灵智仍然停在十来岁的模样,她亲历过巫妖大战,人族诞生,见识阅历远非一般的修士可比,萧升、曹宝的解释倒是说得过去。
杨戬自然没有刁难萧升,曹宝的念头,刚才那一问,纯属玩笑之举。
不过,不论是修士,还是凡人,都有一颗“八卦”之心,杨戬自然也不例外。
于是,三人又是饮宴一晚,这期间,杨戬对那些上古隐秘听的如痴如醉,至于那份“失落”,则早已烟消云散。
是夜,当杨戬三人有说有笑时,商军大营却是另一番情形。
第三百九十章 赵公明邀战
() 黑夜中,商营帅帐内仍是火光通明,闻仲抚摸着手中的半截断鞭,神情无比落寞。
那一夜大战,闻仲的雌雄双鞭被姜子牙的打神鞭击落,结果,双鞭中的雄鞭被生生打断,只有雌鞭得以留存。
这对雌雄双鞭,乃是闻仲离开金鳌岛时,无当圣母亲赐,据传,乃是以金蛟剪为模板,封印了一对兴风作浪的蛟龙而成。
这么多年过去,雌雄双鞭和墨麒麟,早已成了闻仲的命根子,如今雌雄双鞭被毁,闻仲心中的失落和懊恼可想而知。
“太师,您吃点东西吧!”
随着帅帐被打开,身穿甲胄的吉利拎着一个食盒,缓缓走了进来。
与辛环等人不同,吉利跟余庆乃是闻仲收留的孤儿,从小便陪在闻仲身边,如今更是充作了闻仲的副将。
“是吉利啊,这么晚了,怎么还不休息?”
闻太师放下手中双鞭,佯装笑了起来。
身为大军统帅,闻仲十分清楚,那种落寞的神情绝不能被麾下知晓,否则一旦传扬开去,军心必然不稳。
可惜,闻仲或许瞒的过别人,却瞒不过从小跟着他的吉利。
“太师,今天白rì里,秦道长他们刚刚大获全胜,您怎么还是闷闷不乐啊?”
吉利将食盒放在桌案上,忧心忡忡的问道。
眼见没能瞒过吉利,闻仲不禁苦笑道:“老夫年轻时,老师曾叮嘱过,我这一辈子,最怕一个‘绝’字,如今,后有‘绝龙岭’,前有‘十绝阵’,恐怕老夫时rì无多矣!”
“太师,您道行高深,万万不会有事!”
听着吉利的好言安慰,闻仲摆了摆手:“你不用再劝了,老夫早有为大商尽忠的觉悟,反倒是你和余庆……,你们实在太年轻了,不该陪着老夫去死!”
“太师……”
吉利噗通跪了下去,声泪俱下道:“要是没有您,我和余庆早被野狗吃了,所以无论如何,您都不要赶我们走,不论做人,还是做鬼,我们都跟着您!”
“好孩子,快快起来!”闻仲双眼泛红,将吉利搀扶而起,“我不赶你们就是,记住,出去时,不要让人看到你的哭相,以免扰乱军心!”
“知道了,太师!”
吉利擦干眼泪,稳了稳心绪后,这才离开了帅帐。
当吉利远去后,闻仲不禁背过双手,冲着金鳌岛的方向长长叹了口气。
当rì里,闻仲告别无当圣母后,可谓心下欢喜。
金鳌岛十天君,虽然不是大罗金仙,但神通手段丝毫不弱,加之jīng通阵法,更是十分了得。
闻仲相信,只要十天君能够出岛相助,他必能一挽颓势。
不过,当闻仲听说十天君所布法阵为“十绝阵”后,便再也高兴不起来。
闻仲一生最怕“绝”字,从前的征战中,闻仲都会刻意避过和“绝”字有关的人或物,但十天君是他最后的希望,如何能够拒绝?
所以,明知是在“饮鸩止渴”,闻仲仍是不得不吞下这杯苦酒。
闻仲很清楚,别看十绝阵今rì占了上风,但绝对无法长久,也许过不了几rì,就是阵破之时,那之后,他的死期也就不远了!
………
果不其然,正像闻仲预料的那样,三rì后,西岐城中祥云不绝,仙音不断,阐教十二金仙联袂而至,算上副教主燃灯道人,整整十三位大罗金仙齐集西岐。
十绝阵不可谓不强,但大罗金仙拥有三花五气护身,想要破掉道果显化,非得大罗金仙出手,或是动用先天灵宝才行。
可惜,金鳌岛十天君既不是大罗金仙,亦没有先天灵宝傍身,十绝阵被破自然在所难免。
当下,不论是西岐兵将,还是商军士卒,皆被大罗金仙的威能惊得目瞪口呆。
远远望去,金莲满天,霞光密布,当阐教众仙逐一破阵时,大阵中的法门和神通,根本穿不透道果显化。
转眼间,十绝阵便被阐教诸仙破掉了六阵,而就在第七阵将破,闻仲等人万念俱灰时,天空中突然闪过一道白光。
紧接着,二十四道蓝sè光芒从天而降。
那些光芒由远及近,众人这才看清楚,那些蓝光居然是二十四颗湛蓝宝珠,每颗都有房子大小。
“不好,是二十四颗定海神珠!”
燃灯高喝一声,立刻飞身向着那道白光掠去,至于十二位阐教金仙,则再也顾不上其他,纷纷亮出看家法宝,应付头顶的定海神珠。
定海神珠乃是货真价实的先天灵宝,加之被赵公明祭炼许久,早已灵xìng大开。
唰唰唰……
那些定海神珠两两结成一组,各自缠住一位阐教金仙。
一时间,二十四颗定海神珠竟然跟阐教十二金仙平分秋sè,谁也奈何不了谁。
“见过二师兄!”
当赵公明降下云端时,剩下的四位天君,还有闻仲,顿时齐齐使了一礼。
赵公明点点头,示意他们稍安勿躁,便冲着西岐方向喊道:“燃灯师叔,广成子师兄,你们以大欺小,难道不觉得羞愧吗?”
唰唰!
随着赵公明收回二十四颗定海神珠,燃灯和广成子缓缓落到了不远处。
此刻,燃灯和广成子对视了一眼,皆是暗暗苦笑。
不是阐教诸仙想要以大欺小,而是不得不这么干。
因为这是元始的谕旨,他们不过依命行事罢了。
至于为何要这么做,元始也没告诉他们详细,只说是在“还人情”。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