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世纪中国 >

第8章

世纪中国-第8章

小说: 世纪中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美国便只好选择放弃,而被迫默对现实。虽然,美国智库有分析说,“中国力求击沉一艘航空母舰,以阻止美国干涉的战略对收回台湾、实现统一而言似乎将是一种风险巨大的途径”(陆伯彬Robert Ross语),但殊不知,当中国的统一大业,甚至中国的生存空间受到致命威胁之时,中国也未必就不敢去冒这种巨大风险!中国当然会在要么失去台湾这个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要么冒险去击沉一艘前来干涉的美国航母之间做出抉择,这两种做法无疑都是一种冒险。但问题是,必须得选择其中之一的话,中国显然知道若让台湾分裂出去将会冒更为巨大的、甚至攸关“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风险(阎学通语),这当然是中国更应该极力加以避免的。于是,虽然击沉一艘美国航母的风险很大——这可能会导致战争升级,当然,也可能会对美国的骄横跋扈造成沉重打击,而迫使其慑于更大的风险而只好将其力量明智地撤出这一敏感地区——但中国别无选择,只好去勇敢地、义无反顾地击沉它。因为若不冒这个风险,台湾就可能分裂出去,外部势力就可能大摇大摆地——而不再是遮遮掩掩地——利用台湾这个战略要塞最大限度地来遏制中国,对于一个蒸蒸日上的、崛起中的大国来讲,就有可能被憋死,就算不被憋死,在###的影响下,中国的西北、西南就可能在外部势力的作用中,紧接着发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学界分析,如此一来,中国就可能面临“解体”。因而,对此像阎学通等一大批颇带鹰派色彩的人士主张,必须要通过强硬措施去迫使###不能得逞;而若击沉了一艘前来干预的航母,使战争升级只是众多可能性中的其中一种,此举也完全有可能会化险为夷,因为这一猝不及防的巨大损失,显然已远远超出了美国为一场地区冲突所能承受的伤亡极限,中国极力捍卫自己领土完整与主权的强大决心,很可能会从心理上深深震慑美国,使其不敢再去冒进一步的风险。于是,在美国国内舆论与反战呼声甚至是反战示威游行的强大压力下——最近的一次美国民调显示,美国民众对美国可能干预台海战争反对者居多——美国只好忍痛撤军,正像当年在那两次出师不利的行动,即在1980年4月赴伊朗营救人质的“鹰爪计划”行动及在1993年10月卷入索马里内战的行动中,均因机毁人亡而超出了预期的牺牲,只好撤销计划被迫面对现实一样(这两次失败的行动后,均因对方没做出像割地赔款这类的事情,反而给双方都带来了好处,否则双方都将陷入麻烦:对方会陷入反美的动荡之中,美方会陷入游击战的泥潭之中)。另外,2005年6月2日中国《国际先驱导报》的一篇题为《美航母战斗群怕中国“远程打击”》的文章,也反映出美国的航母战斗群虽然耀武扬威地在到处游弋,但对中国具有一定威慑效应的“远程打击”力量,还是惧怕三分的,而绝不像一些美国分析家想象的那样毫无忌惮,文章说,“美国军方对于中国快速增长的打击航空母舰的战斗力感到担忧。美国军方认为,中国方面在进口了SS…N…ZZ超音速反舰导弹之后,加上苏…30MKK,具备了一定的反航空母舰战斗力。这将对美国未来的亚洲军事存在造成威胁,美国担心,一旦航母战斗群部署在关岛,可能会遭到中国的‘远程打击’,不如部署在檀香山安全”。既然美国在表面上看来那么地不可一世的同时,又显而易见地存有着如此明显的弱点,中国当然在此问题上不妨可以大做文章。那么,在那种别无选择的情况下,美国这个超级拳坛巨人,就只能被中国的一记猝不及防的重拳所沉重地击倒在地—— 一如目空一切的拳王泰森曾被突然击倒那样——只好接受倒在地上的冷酷现实,并不因为其是超级“拳王”,就可以不接受这一冷酷现实!
  当代世界战争已没有什么防守战可言,防守一方注定要蒙受灾难性的损失,甚至注定要失败。从海湾战争、南联盟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都可看出此规律特点,防守只能是被动挨打。当代世界战争的深刻改观就是:进攻,只有进攻,诱敌深入只能会引狼入室、引火烧身。即便是把防御作为第一位,那么,也只有进攻,进攻便是最有效的防守!谁先进攻,谁就可能掌握战争的主动权,一旦掌握主动,便一直享有主动,反之亦然。故而,在这样的较量中(未来也完全可能是一场惊心动魄的信息大战),在于主动出击,果断迅速地造成既成事实,造成极其不利于对方而使对方只好忍痛接受的事实。可问题是,谁可能会主动出击呢?虽然美国拥有先制式打击的优势,但在这样的特殊对抗中,却会自动消解。因为在未来的台海危机中,美国的介入将是一种卷入式的而不会是其他参与式的,这一开始就决定了它的被动地位与局面,武力干预一个根据其国家法律和国际准则去反对分裂、行使主权的大国,本身就得不到普遍而有效的国际支持与国内支持,那么,其武装行动就会显得师出无名,就会陷入被动与不利,那它就不大可能去选择主动进攻,就只能选择被动反击,就只能在遭到进攻的时候才能反击。而正如上面所说的,当代战争的特点是:谁先进攻,谁才拥有战争的主导权与决定权,否则,在第一击中,被打击的一方就很可能会因为代价过于高昂而不得不重新考虑其战略方针。因而,美国在由自己一手可能引发的未来台海较量中,将会十分不利与被动,一开始就不利与被动,并将一直不利与被动到底——这样的战例在美国史上已发生过不止一次。上面这一分析与预测所传达出的信息,并不是别的什么,并不是我们渴望或情愿非要忍心去将美国前来干预的航母作为突然袭击的对象而予以摧毁,并不是我们渴望残酷的战争,而是旨在严正提醒美国:它的非分乃至非法军事介入,将可能带来巨大风险,是要让美国及早意识到这种不利的棋局,从而做出真正符合其战略利益的选择——那就是考虑到美国输不起,干脆就不要在此继续下这盘棋,及早撤出这一敏感地区去完成它真正应该完成的使命才是当务之急与明智之举!
  另外,击沉一艘航母,就算能够引起战争升级,有鉴于两国都是核大国——虽然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核大国,但中国的核导弹足可威胁到美国西海岸——故,都不可能动用核武器。于是,战争升级便只能被双方同时控制在有限范围和限度内,即双方彼此都能够承受的范围和限度内,而不会是无限升级;而且,越是相对较强的一方,就越是不敢将相对较弱的一方逼向绝境,这种情形,必须要清楚。既然是这样一种情势,那么,美国的巨大优势便只能被自动抵消而不再享有优势地位,于是,在这样的旗鼓相当的对抗中,结果只能取决于决心、勇气、道义与正义,这些因素,美国均处于弱势。那么,结果不言自明。必须要向世界传达出这样一个明确的信息:在可能发生的这样的冲突中,中国无所畏惧,为了捍卫主权在所不辞,必须要让美国人清楚,中国不敢击沉其航母是一厢情愿的判断,是个极其错误的判断,而不是个英明的判断,中国的这一信息向世界传达得越明确、越响亮、越确实、越有力,才越能最大限度地遏制美国一再跃跃欲试的战争欲望,才越能最大限度地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标。换句话说,那种妥协、畏惧的姿态,只能招致最不利的结果,而这种不妥协的勇敢而强硬的姿态,反而才能最大限度地赢得和平,才是一种令人向往的和平的姿态。
  。 最好的txt下载网

结论  凌越于东西交响、平衡互动中的地球姿影
毫无疑问,一直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在台海问题上的政策偏离了美国的精神与航向,它使美国及其同盟者台湾(也包括日本)在这一地区表面上的实力似乎在增长,但实际上却陷入了一种国际孤立与被动境地,就是说,美国在这一地区的努力是得不偿失的,如若它不尽快调整其政策,那么,要么台海地区会出现一场新的冷战,这对对峙双方来讲,都是一种无谓的消耗,彼此都在水涨船高中无谓而徒劳地不断消耗着,并加剧着紧张而危险的气氛,这没有任何实质性意义!一如苏联解体前两大阵营之间的冷战那样,那时冷战的河界是柏林墙,而眼下的冷战河界则将是一条海峡,这样的冷战很可能会成为另一场噩梦与另一个笑话;要么就会爆发军事冲突乃至有限战争。正如前面所分析和预测的那样,这种军事冲突和有限战争,对美国来讲非常不利,它将自始至终处在一种十分被动的局面,很可能会由于中国为捍卫领土完整和行使主权而不得不采取的极其有效的非和平方式,而对美国造成重大的打击与心理创伤。而这种打击与心理创伤是美国虽然难以承受而又必须得默对的冷酷现实,甚至会像越战后期那样。战争是一种特定时间与空间内的政治博弈,是一种强弱力量与虚实阴阳的戏剧性转化。貌似强大的一方并不意味着一定就能取得最终胜利,不可一世的庞然大物在耀武扬威中被一记从未见过也躲闪不及的重拳所猝然击倒,也是常有之事。正如布热津斯基所指出的那样:享有优势并不意味着无所不能。巨大优势在极其特殊的时空、极其特殊的语境、极其特殊的对手面前,也完全可能会瞬间转化为一种可怕的弱势。没有永恒的优势,也没有永恒的弱势,有的只是强弱虚实的无穷变奏与无穷轮回,文明在此过程所形成的一系列相对均势中而得以绵延不绝。故而,美国历来习惯性地认为自己拥有超强实力,就可以为所欲为,无所不为的对外政策,屡屡在给美国造成着悲剧与创痛,像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都是明证。当然,美国会说,那都是过去的陈年往事了,请看海湾战争以来的历次战争,这些都堪称当代战争舞台的教科书,但这些战争都是在比对方拥有一千倍左右(尤其是南联盟战争)的超强实力下所取得的胜利。较之中国,美国所享有的优势有一千倍吗?显然要小得多。虽然我们承认,美国在总体上拥有比中国要大数倍或者十倍左右的优势,但根据上面所分析的情形,这种优势由于没有对对方构成无穷大的倍数(比如像南联盟战争时的一千倍左右的优势),加之这一地区的特殊背景和美国的失道寡助而很可能会在眨眼间沦为始料未及的弱势,而且,美国也根本输不起,也丢不起这个面子——哪怕只是其一艘航空母舰遭到重伤或被击沉。若果真出现那种我们极不愿意看到的不愉快情景,那么,往后美国在世界大舞台上的地位将会受到极大削弱,那它何必一定要冒此军事风险呢?而与此同时,中国则需要以无比坚定的决心和勇气去旗帜鲜明地传达和彰显给美国足够明确的信息:美国现行政策的结果,即它非要逼着一个大国不得不去选择最极端方式的结果,只会意味着使美国付出极大的代价和承受极大的风险,除此之外,将一无所获。这种信息传达地越是强烈而明确,就越能最大限度地达到遏制美国企图军事干涉台海的目的;相反地,越是唯诺惧怕,就越是会助长对方的气焰,就越容易增大发生战争的机率,因为那样的话,就只会让对方在得寸进尺中去忘乎所以地一步步进逼,直到把问题逼向极度危机的险境,以致只好摊牌!
  通过上述分析不难看出,目前美国的台海政策对美国来讲,简直就是有百弊而无一利。当明白了此点之后,也许它就会选择放弃利用台湾来遏制中国的企图。随着中国经济和军事的现代化及民气的骤然上升,这一企图甚至越来越在成为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那它既然不能从根本上有效地遏制对方,打不败对方,那就选择握手言欢吧。这才可能是未来在对抗(不排除一场信息战对抗)后最富戏剧性的结果,或者说是果实,但这一结果或果实绝不会自动从天而降,它必须是建立在中国极其充分地彰显了自己的威慑实力、坚定信念和无所畏惧的基础之上的。以上,主要是在近期内从纯军事的角度来解析与预测的。
  而从大跨度的时空背景,从文化与文明的角度,从未来发展、天下福祉的角度来讲,目前美国遏制中国的政策,也许根本就是毫无必要的。因为,虽然表面上两种文明、两种价值观截然不同,但正因为这种截然不同,才使得美国极其需要中国,极其需要把中国当作它的千呼万唤的挚友,而不是“战略竞争对手”,更不是“潜在的核打击对象”。如若没有了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纯粹意义上的中国,那么,美国的文明不管多么鼎盛,也都将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