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乱世英豪之逐鹿中原 >

第12章

乱世英豪之逐鹿中原-第12章

小说: 乱世英豪之逐鹿中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N揖橙磺叭ィ乩焕谖颐牵撕停焕谖颐牵焓薄⒌乩⑷撕停昴匣平砣计涠颐侨绾文芄蝗〉檬だ克员竟倬钏际炻牵醯貌蝗粑颐腔邮Ρ鄙希胫炜 ⒒矢︶源笕嘶愫希录谢鳎囟ǹ焖倨蕉4ɑ平恚缓螅轿淮笕耍示舷拢椭谌酥Γ晕手钗淮笕耍昴匣平砘鼓芄徊窦柑欤俊�

    “妙计,大人妙计!”秦颉话音一落,那个尖嘴猴腮,颌下一缕山羊胡子的谋士立即附和,大赞秦颉考虑周到全面,奇谋计略,如孙武在世,吴起重生,洋洋洒洒好一番阿谀奉承、溜须拍马之词,末了,还不忘加上一句:“大人之能,我等拍马不及也!”

    俗话说“千穿万穿,马屁不穿”,那谋士这一十八路“马屁连环受用掌”施展完毕,连秦颉都觉得自己确实如同孙武在世,吴起重生了,昏昏然,飘飘然,像过足了大烟瘾一般受用无比,眯着眼睛,面上带着微笑,右手轻抚长髯不住的点头。

    木三等人看着那谋士摇头晃脑的样子,心下不由得大是佩服,马屁功夫,修炼到他这种境界,也算是炉火纯青堪称一代宗师了。

    其他诸人见那谋士拔了头筹,那些善于阿谀拍马之人也是不甘落后,一个个争先恐后的抢着表态发言,一时间个个口若悬河直说的天花乱坠,纷纷把那祖传的、半路学来的、面壁苦思顿悟的拍马绝学一一展示了出来。

    终于,木三等将领听得不耐其烦了,木三向秦颉拱手施礼,一声洪亮的“太守大人”,才打断了那些马屁jīng的高谈阔论

    秦颉一看是木三有话要说,一挥手让其他人噤声,问木三:“木将军,你有什么事么?”

    “太守大人,末将是想请示一下,此次北去,我们要带多少人方才合适?”

    “这个本官已经想好了,还是廖化带三千人为先锋,周大虎率军两千押运粮草,我亲率一万为中军,木将军你带五千人为后军,你可这样安排是不是可以啊?”经过这些时rì的接触,秦颉对木三的才华有了很大的认可,对他也是信赖有加,一些军事部署安排上基本都要征询一下木三的意见。

    “太守大人深思熟虑,如此安排末将没有意见。”木三回答道。

    “好,既然如此……”说着话,秦颉仪容一整,沉声说道:“本官方才的安排,众将可曾听清?”

    “诺!”众人齐声回答。

    “嗯!”秦颉点点头,继续说道:“各县视情况留下五百jīng锐,其他兵勇由各县统兵自行带回,回去后务必勤加cāo练,做好预防黄巾贼寇再次来犯的准备工作。你们听明白了吗?”

    “明白了,太守大人!”

    “好,你们退下吧!”秦颉吩咐道。

    “诺!”众人应诺退下,各自带兵返回不提。

    秦颉见各县统兵领命退去,站起身来,笑了笑,对木三等人说:“我们也该整军出发了,走,去军营。”说完,又对垂手恭立一旁的叶县县令马千里说道:“马大人,我们走后,你立即修葺城墙,整军备战,不得懈怠。”

    “诺!卑职必定谨记大人训导,决不懈怠!”马千里一拱手,坚决的说道。

    “叶县乃是我南阳门户,马大人,我南阳数十万百姓安危系你一身哪!保卫他们的家园,让他们安居乐业,是我等为官之责任啊!你可要切记,切记啊!”秦颉不放心的嘱咐道。

    “大人放心,千里在,叶县就在,叶县失,千里必先亡!”马千里断然说道。

    “好!好!好!有马大人的保证,本官就放心多了,马大人,本官告辞了,哈哈……”秦颉亲切的拍了拍马千里的肩头,哈哈一笑,转身向外走去,木三等将领连忙跟上。

    “下官恭送太守大人……”身后传来马千里的送别声。
第20章颍川之战(一)
    ()    天地昏暗,乌云密布,狂风骤然刮起,卷起地上的尘土盘旋而上,如同一条张牙舞爪的巨龙夹着雷霆万钧之势掠过颍川城头。把城头上巡逻的士兵吹得东倒西歪,树立的旌旗也被狂野的风龙粗暴的扯成布条。

    颍川古城,这座千年古城,在狂风的肆虐中巍然屹立,就像一只沉稳的千年老龟,默默地静伏在那里,不管狂风在身边如何暴怒的嘶吼,依然不动如山。

    狂风又招来闪电,伴随着阵阵闷雷惊天动地的咆哮,一条条金蛇扭动着光灿灿的身躯,在天空中横冲直撞,竭力的撕裂yīn沉的苍穹。在一道道耀眼的电光中,露出那狰狞的面目。

    蓦然,一道由无数金蛇汇聚成的闪电狠狠地砸在颍川城楼上,发出“咔嚓”一声巨响。紧接着,瓢泼大雨席卷而至,一瞬间,天地连成一片……

    颍川城外,一道道黑影借着闪电的亮光冒雨向颍川城墙摸来。尽管地上早已是一片泥泞,但是对黑影一点影响也没有,一个个身形矫健,健步如飞,很快就到了护城河边上。一条条长梯架在了护城河上,虽然暴雨导致护城河水暴涨,但是对黑影们没有造成丝毫影响,只见黑影们一个个有序的迅速通过护城河,来到了颍川城下,不多一会,城下已经站满了黑压压的人群。

    一条条登城的云梯竖立起来,搭在了城墙上,黑影们快捷的向上攀爬着,而城墙上在雨中站岗的黄巾军哨兵却依然没有发现,一个个戴着斗笠,披着蓑衣,佝偻着身子在暴雨中瑟瑟发抖。

    一个黄巾军哨兵被尿憋的实在受不了了,很不情愿的把手中的长矛倚在城墙上,解开裤带开始解决自己的生理问题,尿完后,一边咒骂着这鬼天气,一边哆嗦着扎着裤带,不经意的往城墙外瞅了一眼……

    蓦然……

    他被看到的事情惊呆了,裤带也忘记了扎紧,只是惊讶地张大了嘴巴,却又像被施了魔咒一般发不出声来……

    直到因为裤带松了,裤子很配合的滑落下来,然后冰凉的雨水顺着蓑衣流到他的屁股蛋子上,一阵阵凉意使他蓦然惊醒过来,也顾不得提裤子了,撒腿就跑,嘴里结结巴巴的大声喊道:“敌……敌袭……哎呦……”因为过度惊吓嗓音变的尖锐了他自己都不知道,只是下意识的大喊,可才跑两步,因为裤子的羁绊,“噗通”一声摔在地上,他连忙从地上爬起,刚爬了一半,“嗖”一只弩箭插进了他的喉咙……

    先前他尖锐的声音穿透了重重雨幕,传出了很远,惊醒了城头上站岗的其他哨兵,他们连忙也相继呼喊起来“敌袭,敌袭……”

    正在小心攀登怕弄出声响的黑影们也不再顾忌是否能不能发出声响了,一个个加快了攀爬的速度。

    迅速登上城头和闻jǐng从城楼中冲出的黄巾军士卒厮杀在一起……

    一霎间,刀光、枪影、飞驰的羽箭交织在一起……

    清脆的兵器撞击声,长枪刺入身体的摩擦声,沉闷的骨头破裂声,诵钠堑牟医猩诔峭废炱稹�

    几十朵血花绽开……

    刹那间,城头上就躺下了几十个血人,被砍掉头的,身上插着长枪的,被一刀斩成两段的,缺胳膊少腿的,被羽箭扎成刺猬的,还有浑身伤痕在地上滚来滚去惨嚎的……

    由于突降暴雨,城楼中容纳不了太多的人同时一起避雨,在城头指挥守城的黄巾军将领又觉得这么大的暴雨,官兵不会前来攻城,就安排大部分士卒到城墙下面营舍中避雨,如此一来,城头上的守备力量被大大地削弱,很快就被官兵控制了局面。

    城头上残余的黄巾军士卒被不断攀爬上来的官兵分割开来,几十个官兵围着几个黄巾军士卒。

    长枪突刺,血花绽开!

    再突刺,突刺,突刺!!!

    直到围在中间的黄巾军士卒被长枪戳成筛子,软软的瘫倒在地上,再也没有一丝生机,才又加入另一个战团,重复刚才的动作,像地狱使者一样收割着黄巾军士卒的生命。

    一个个黄巾军士卒倒在了官兵冲锋的征途中,他们双眼怒突,仿佛在诉说着他们的震惊和不屈……

    越来越多的官兵在将领的指挥下向城内冲去,城内的黄巾军又想夺回城头,两军在通往城头的甬道上狭路相逢。

    黄巾军士卒吼叫着向上突击……

    官兵挥舞着兵器呐喊着向下冲锋……

    城头的一幕又在这狭窄的甬道上上演……

    不断有人惨叫着从甬道上掉下来,但是其他的人置若罔闻一般麻木的冲锋、突击、挥砍、刺杀……

    在城下的黄巾军士卒开始在将领的组织指挥下向城头shè箭,一时间,箭雨如蝗,许多官兵中箭而亡……

    城头上的官兵则把黄巾军守城用的檑木、大石搬过来,向着甬道中的黄巾军士卒狠狠地砸了下去,砸的黄巾士卒头破血流、筋断骨折……

    护城河上,吊桥早已放下,沉重的撞城车在健卒的推动下,用撞城槌“咚咚”地撞击着城门。越来越多的云梯竖立在了城墙上,越来越多的官兵顺着云梯登上城头。

    城内的黄巾军士卒也不断的向城门增援,双方的战斗已经处于胶着状态,伤亡的人数也在不断的增加……

    城外,一个脸庞黝黑、剑眉入鬓,脸上的线条如刀削斧斫一般棱角分明的将领骑在马上,任凭暴雨如瓢泼一般浇灌在他的身上,却如山岳一般沉稳、挺拔,一双含威虎目默默地注视着颍川城。

    他,就是大汉右中郎将朱俊。这次攻城战役的策划者,指挥者。

    自中平元年二月,太平道张角聚众起义以来,朱俊就受灵帝之命率领军队在颍川一带征讨黄巾军,怎奈这次起义是太平道首领张角jīng心准备策划了十余年,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二十八郡同时发动,天下响应,猖獗一时,各地郡县忙于平息本地贼患,抽不出多余的兵力支援朱俊、皇甫嵩、卢植等人率领的zhōng ;yāng军,造成官兵因为人少,而黄巾军却人多势众,官兵一度处于劣势。朱俊与颍川黄巾军统帅波才交战数十次,互有死伤,一时难分胜负。

    中平元年四月,朱俊因为连番作战,战斗减员严重,兵源补充不及时,就上表朝廷,召募下邳的孙坚为佐军司马,带同乡里少年及募得各商旅和淮水、泗水jīng兵,共千多人协助朱俊共同抵御黄巾军的攻击。

    中平元年五月,朝廷又派左中郎将皇甫嵩率军前来增援,二人合兵一处,声势方才大振,与黄巾军交手,屡战屡胜,数次大败波才率领的颍川黄巾军。按照朱俊的作战意图,步步为营,稳扎稳打,一口口慢慢的蚕食掉波才的军队,逐渐收复了被黄巾军占领的大部分郡县。最后两人又把波才围困在颍川城内已经一个多月了。

    这些rì子里,朱俊、皇甫嵩连续攻打颍川城十余次,每次都是损兵折将,却只能面对颍川发愁,不能近颍川半步。

    正在两人一筹莫展的时候,今天暴雨突至,朱俊料定黄巾军肯定守备松懈,便把皇甫嵩找来,两个人一商量,决定由朱俊主攻东门,皇甫嵩佯攻其他城门,趁雨突袭颍川城。

    眼看城破在即,朱俊心中也是暗暗欢喜。

    他吩咐身边的传令兵:“传令下去,攻破颍川,所有将士官升一级,晋爵三级,当月俸禄加倍。”

    “诺!”传令兵大声应诺,然后跑着传令去了。

    “擂鼓!”朱俊大声命令道。

    “咚咚……”鼓声传来,本就奋勇冲锋的攻城将士更是勇猛,一个个变得如同狂狮饿虎一般,奋不顾身的杀向黄巾军。

    因为这次擂的鼓点不是平时催人前进的鼓点,这是军队中只有在战场上通知所有将士战斗胜利后参战士卒全部晋爵封官的《晋爵鼓》。

    有经验的老兵都知道,只要这个鼓一擂,战斗之后,每个参战的士卒最少晋爵一级,这种晋爵还不算在军功里面,属于军功以外的。如此一来,听到这种鼓声之后哪个士卒不兴奋,谁还会不尽心杀敌。

    撞城车里的健卒听到鼓声后,在车长的指挥下,喊着号子加快了撞槌的撞击频率。

    在撞城车连续的大力撞击下,城门已经松动,门板虽然包了铁皮,但也被撞得裂开了一个口子。里面支撑的撑柱已经加到了十根,但整个城门还是已经被撞得摇摇yù坠了。估计用不了多久,城门就要被摧毁了。

    又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