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娱]影后-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诺伊逗留的第一站是英国。18岁那年她离开利物浦,再回来时这里一切如旧,可她的生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毕竟不是真正的诺伊·林顿,如果她是,她或许会触景生情,但她并不是,所以当她重游故地时,她心中所想只是好好游览一下这座城市罢了。
她还是回去了那个真正的诺伊·林顿曾经居住了18年的地方,看了一眼她的父亲母亲,告诉他们那个女孩子现在过得很不错,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即使占据这个身体的是她,也希望他们不要怨恨。
诺伊还去了大名鼎鼎的安菲尔德球场看了一场球赛。她穿着利物浦的主场球衣出现在看台上时,摄像机彷如x光一样霎时扫射了过来,这让一直以为自己在英国没有什么人气的诺伊狠狠惊叹了一把。
安菲尔德球场的现场解说员语气搞怪:“瞧瞧我们看到了谁——诺伊·林顿,利物浦血统的大明星!每一个流着利物浦血液的人都会爱上利物浦这支球队,大明星诺伊·林顿也不例外,她穿着出场球衣出现在看台上的样子就像一个最平凡的球迷,不知道她最喜欢的球星是谁呢?我猜应该是欧文,或者杰拉德,他们的长相更受女球迷欢迎。”
解说员啰里啰嗦的话语引来了今天和利物浦对阵的纽卡斯尔联的球迷们的强烈不满,在家收听广播和收看电视的埃弗顿球迷也在大声咒骂着这位利物浦解说员,要知道,利物浦地区可不止利物浦一支球队,他这么说分明是没有把埃弗顿放在眼里。
诺伊可不知道自己出现在看台上引来了这么大的关注,毕竟她虽然是英国人,可她一直以来都在好莱坞发展,甚至古尔古德剧院发生的那些事以及她和海伦·麦卡锡的冲突让她下意识里有些排斥诺伊·林顿的祖国。
毕竟在这里诺伊·林顿仿佛总是厄运缠身,幸运似乎总不愿意眷顾她。
利物浦这场比赛最终战胜了远道而来的纽卡斯尔联,在场的球迷们欢呼着大笑着互相拥抱着。诺伊差点被身旁那位胖乎乎的大叔击中,幸亏那位大叔的意识还是清醒的,总算知道他身旁站着的是位年轻的小姑娘,而不是平时他来看球逮着就抱的糙汉子。
“诺伊,诺伊·林顿!”诺伊正要跟随人流走下看台,冷不防一声呼喊让她停下了。诺伊朝着声音来源的方向一看,便看到一脸激动的凯拉·奈特莉。
诺伊一脸震惊:“凯拉,我居然能在这里见到你!”
凯拉·奈特莉满眼含笑:“我刚刚看到大屏幕里的镜头才认出是你,诺伊,真想不到我们会在这种场合见面。”
两人同为在好莱坞发展的英国新生代女星,又签约了同一家经纪公司,诺伊和凯拉还算比较熟悉。与诺伊不同,凯拉是在英国本土积攒了一定人气后才往好莱坞发展的,她在英国很有人气,是很受追捧的当红明星。
“我最近想出来散散心,朋友就带我过来看球了。”凯拉·奈特莉冲着诺伊眨了眨眼,“你不觉得欧文很帅么?”
诺伊扬了扬手:“我的想法和你一样。最近恰好有一段空闲时间,我就回来看一看。”
“在这儿看球感觉真棒!”凯拉笑道,“一起去喝杯下午茶怎么样?”
诺伊欣然应约。
和凯拉·奈特莉的相遇只是偶然,明星的身份让她们注定无法像普通人那样一直待在一起。和凯拉喝过茶后,她便接到经纪人的电话先离开了,诺伊在利物浦大街上转了转,买了几件纪念品后,便和薇薇安、阿戈斯蒂诺一同离开了利物浦。
她坐上了利物浦开往伦敦的火车。
诺伊依旧去“约翰的小餐馆”和约翰聊了聊天,餐馆的生意很不错,尤其是在夏季的傍晚,球迷们总喜欢聚在这里谈天说地。尤其是自从餐馆里出了诺伊这个大名鼎鼎的明星之后,餐馆的生意就更好了。
在这里,诺伊是没有明星架子的。她给了餐馆的服务生自己的签名,并在餐馆生意最忙的时候帮约翰端啤酒。
约翰感慨地笑笑:“诺伊,你真是一点都没变。”
诺伊伸出一根手指点了点自己的鼻子:“约翰,你没有发现我胖了么?”
“女孩子胖一点更健康。而且你很健康,你看起来比去年更有精神了。”虽然餐馆里的客人们都知道诺伊是好莱坞的大明星,但球迷们显然更关注比赛的情况,当然,趁机和大明星搭讪两句也是了不起的谈资,不过只要有一个人越界,餐馆老板约翰一定会大声指责那家伙,最后每两周免一次的啤酒可能就会消失了。
“谢谢你的夸奖,约翰。”
“虽然我不爱看电影,但你的消息我可是时刻关注着的。”约翰双眼因八卦而变得很亮,“告诉我,你和凯斯那件事是不是真的?”
诺伊恼羞成怒:“什么?”
“诺伊,那位客人点了啤酒,你去一下吧……”
诺伊还没反应过来,约翰便把啤酒推到她面前。当诺伊走到那位客人面前时,她才发现,此刻懒洋洋坐着、神情似笑非笑的客人分明是凯斯·利泽尔。
“你怎么会在这里?”诺伊放下啤酒,“今天的啤酒我请客。”
凯斯·利泽尔端起啤酒:“诺伊,你难得这么大方!”
“还有你们的苹果派。”约翰小跑着过来送上一小碟苹果派,随后压着诺伊坐在凯斯·利泽尔对面,“你们可以边吃边聊,厨房里还有新鲜的苹果派在准备。”
第084章 冷山拍摄
《冷山》的正片是在罗马尼亚的喀尔巴阡山区拍摄的,这里风景秀丽环境优美,还留存着原始的生活风貌,与《冷山》中19世纪60年代的北卡莱罗纳地区十分相似。北卡莱罗纳正是《冷山》故事的发源地,也是小说原著作者查尔斯·弗雷泽的故乡。
独特的地形地貌构成了这个山区独特的气候,时至四月,天气仍有些寒冷,这里却已是绿草丛生。这里原本是一片荒凉的土地,《冷山》剧组在这里搭建房屋、演员们入住其中后,这里才稍稍有了一些人气。
找到一个如此契合电影背景的地方作为拍摄地本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但当剧组真正驻扎下来时,演员们才发现,比起设施齐全的摄影棚,在野外拍摄其实是件糟糕的事情。比如,住宿。《冷山》剧组包下了最近镇上的所有旅馆,但尽管如此,旅馆的条件还是有些差。浴室和卫生间的水龙头时常坏,出冷水的次数比出热水的次数要多得多,在拍摄这段时间内诺伊总觉得自己比平时邋遢许多。
这一天是诺伊拍摄的第一场戏,也是露比第一次遇见艾达的情景。战争爆发、英曼离开、父亲死去,本过着富足生活的艾达的生活忽然变成一团乱糟,她不会杀鸡不会种地不会做饭,那双弹钢琴的手被磨砺得粗糙,最终,艾达只能沉浸在对英曼的思念中不能自拔。
这时候,露比出现了。
她戴着一个脏兮兮的帽子,身上背着包袱,对陷入沉思的艾达说:“牛需要挤奶了,如果信不急着写的话,我们可以先说牛的事。”
她双手叉腰,态度着实算不上好。
随后她揭开帽子,露出一头蓬松松的头发和那张略有些圆润的脸。镜头下她的身材有些粗壮,和细腻得有些过分的艾达形成了鲜明对比。
安东尼·明格拉对诺伊的出场很满意。在他的设定中,露比就该是这般肆意莽撞的形象,如果太过美丽,反而不符合露比的角色设定。
露比是艾达的邻居介绍来的,她自认为是干活的一把好手,但她不希望作为仆人被艾达雇佣。而对付被艾达认为是恶魔的公鸡,就成了露比证明自己的机会。
她步子稍微向前,手指微微用力,拧下了公鸡的头。
艾达惊叫了一声。露比却告诉她:“该把它放进锅里。”
诺伊不是神,也没有在地里干活的经历,她当然没有本事一手拧下可怜公鸡的脑袋。这是剧组早就准备好的。先放一只鸡在那里,在露比捉鸡的时候趁机换走,然后再将另外一只鸡交给诺伊拧。这些鸡都是剧组从当地农民的家里购买的,被拧掉头的那只就被工作人员拿回去了炖汤喝。
“杀鸡绝对是个技术活。”诺伊洗完手后再闻了闻,以确认手上真的没有血腥味了。
“诺伊,再多给你几天时间,你会变成专家的。”安东尼·明格拉补充道。
“不,我现在已经是专家了。我想我可以不必担心退休后究竟该做什么了,这部电影开发了我的新技能。”诺伊俏皮地眨了眨眼,引得安东尼·明格拉哈哈大笑。
除了诺伊和妮可·基德曼的这条线外,裘德·洛的戏份也同样是剧情的重要构成部分,但由于战争场景需要另外布置的原因,两条线并没有同时进行,率先拍摄的是妮可·基德曼和诺伊在家乡的戏份。
乡下的生活是枯燥而无趣的,对于丈夫在战场上不知生死的妇人们而言,无尽等待中的恐惧才是足以杀死她们的东西。毕竟这世界上最恐怖的事情往往不是来自现实,而是来自虚幻的想象。
但露比不是这样,她就像一个守护者一样紧紧守着艾达,在露比的感染下,艾达也逐渐变得坚强起来。
纵观整部电影,露比这个角色的戏份并不算多,毕竟妮可才是唯一的女主角。但露比这个角色可发掘的内涵很多。她不是那种花瓶角色,虽然是女配角,但戏份可能比女主角更加精彩。在诺伊前世,芮妮·齐薇格就是凭借露比这个角色得封奥斯卡女配角的;诺伊并不认为她的表现会比芮妮·齐薇格差。
在《冷山》剧组拍摄露比这个角色对诺伊而言也是新奇的体验。她必须摆脱她过去演戏的所有习惯,只粗声粗气地扮一个农家女孩就好。露比虽然不美丽,但她的自信却是浑然天成的,她笑得自信而灿烂,她对生活的希望令人动容。
诺伊渐渐喜欢上了露比这个角色。
实际上,值得注意的是,诺伊是一个英国人,所以她压根没法理解《冷山》这部作品在美国人心中的地位。这虽然是一本爱情小说,但查尔斯·弗雷泽关注的却是后方那些留守的妇人孩子的心态,他们的孤寂与绝望,这才是震撼读者心灵的部分。这本小说在《纽约时报》的畅销榜上曾逗留数周,它曾被许多电影人认为是一本很难被改编的小说,这就是经典的力量。
诺伊或许不像美国人那样感同身受,但她拍好这部电影的愿望和剧组的其他人是相同的,即使在拍戏期间,她每晚休息时还是会拿出原著小说和剧本来自信研读。
电影的情节一天天地进行下去。渐渐地,身处乡下的艾达和露比的生活也不再平静。对男性士兵的渴求让这个地方变得复杂,她们的邻居莎莉因为悄悄把儿子藏在家里而被伤害,莎莉的丈夫被吊在晾衣绳上,莎莉自己则被压死在木头下。
露比捧着枪疯狂地注视着四周,一发现没有其他人的踪迹,她立刻向着莎莉飞奔过去。在看到莎莉的惨状时,她痛苦地向天空嘶吼。随后,她和艾达用尽全力抬起了莎莉,却看到那张苍老脸孔上的痛苦以及她血肉模糊的双手。
莎莉被绳子吊着快要断了气。
就在这时候,愤怒到极致的露比忽然说了一句话,她几乎用嘶吼的语气叫了出来:“世道不会一直如此,上帝不会允许世道如此沉沦!”
直到此时,一直乐观向上的露比仿佛才流露了几分她真实的情绪——她并不是全然不懂艾达的,否则她完全没有必要帮助艾达;她对这个时代也是有恼恨的,人太容易失去生命,太容易绝望。
这一幕诺伊几乎用尽了她拍戏以来最强烈的感情。她虽然没有哭,可她表露出来的情绪却比哭还要强烈。妮可用诧异的眼神看了诺伊一眼,和诺伊对戏的她最能感受到诺伊此刻蕴含的强烈情绪,但她的惊诧只停留了两秒,她便重新陷入艾达这个角色里去。
“非常好!”导演安东尼·明格拉狠狠鼓起掌来,“妮可,诺伊,你们配合得非常完美,你们的表现超出我意料!”
选角之初,安东尼·明格拉就对演员的演技十分放心。妮可·基德曼那时候虽然没有拿影后,但她在《红磨坊》中的演技却是可圈可点的,而在今年的奥斯卡上妮可也不负众望地拿了影后,这更坚定了安东尼的信心。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