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元瑶-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彼侵幻ǎ∑鄹核衷诘弥苫指矗咝说闹蹦幼ψ印
空间内元瑶建有一栋房屋,红墙绿瓦,三进的房子,里面有元瑶的闺房,书房,丹药房,都整理的整整齐齐。
推开丹药房的门,凡修真者都会几手炼制丹药的法子,元瑶对此不精通,但按照师父的意思,高级丹药有丹药师,一些低级的回复灵力补元气的丹药自己也要做准备。
“回春丹,修复伤体,适合你,你服下之后再次炼化,我好长时间没进空间了,四处看看去。”在药柜里拿出一瓶丹药到处一颗递给阿五,指着丹房内的软榻对阿五道。
“喵喵,去吧,我会好好炼化的。”
“哼,我可提前告诉你,以你现在的修为回春丹一颗就足够了,剩下的自己修复,你要是贪嘴吃多了,免得一个不好到时来个爆体而亡。”
阿五被元瑶冷飕飕的眼神看的发毛打了个寒颤,讪讪的道:“我是那种人嘛。”
“你自然不是那种人,却是那种猫。”小样,这猫馋嘴的性子她知道的一清二楚。
“喵喵喵。”阿五被噎的说不出来话,只能喵喵叫的抗议,抗议当然无效,给你阿五一个你自己悠着点的眼神,元瑶转身出了丹房,空间她要好好逛逛,真的是很久没进来了,怪想念的。
真的是想念啊,看药园子内药材长高了,长壮了,自己布置的花园子内百花争艳,奇香异斗,连通弥界子元心的泉眼清泉涌益,元瑶突然觉得安心了。
是了,自来此后,一派淡然处之,可是谁知她内心深处还是不安的紧,元神降生,身边的环境非自己熟悉,修为全无,身上连个护身的法宝也没有一件,没有师父的消息,自己的推敲也不知准还是不准。
现在好了,自己的修为足够在这大清朝平安无忧的活下去,空间能用了,自己的保障回来了,没什么比现在更安心的了。
最后,元瑶回到自己的卧室,这真的是自己的闺房,里面的一切是她亲手布置的,放着的都是她喜爱之物。
踏进房内,元瑶仔细的打量自己住了上百年,离开了十几年的房间,直到视线停留在梳妆台上的一柄玉笛之上,这次顿了下来。
“青末,你该归位了。”
话音落,原本静静的搁置在梳妆台上的玉笛,笛身一抹流光从中划过,紧接着一声轻吟铮的声荡漾出,而玉笛如有生命一般,飘飞而起,向元瑶快速划来,元瑶就站在那一动不动,眼眸盯着那只笛子看。
玉笛飘飞而来,却在离元瑶一米之后停下,顿了顿,开始围绕其旋转,却不曾再靠近。
“才多久没见,你就把主人给忘了是吗,还是换了一个壳子你就看不出来了。”这一时,元瑶自突破收敛的气息全面爆发,屋内气息弥漫,让玉笛的动作顿住了,接着似乎认出这的确是主人后,痛快的飞向元瑶不在旋转犹豫。
一个旋身,玉笛已经在手,轻轻抚摸笛身,惹得玉笛又是一阵轻吟。
元瑶一时感慨,自己来到这里,当时这件本命法宝就被落在了这里,此时回来团聚,主人和法宝都是一阵激动。
“不要委屈了,我这不是回来了吗,不会再丢下你的。”这件玉笛,是用灵髓雕刻而成,还是她筑基之后自己游历时踩了狗屎运得到的,当时她就是紧缺法宝,于是就有了这件玉笛的诞生,她师父为此还说她暴戾天物呢,她可管不着,硬是在炼制完了之后,炼化了五十年才让这玉笛成为她的本命法宝。
灵髓雕刻成的玉笛有陪伴元瑶几百年早就生有器灵,闻言铮铮鸣动几声恢复寂静。
等元瑶出去了,准备去丹房看看阿五把丹药炼化的怎么样了,还没到丹房门前,毛茸茸的小东西就自己窜了出来,见着元瑶,后退一蹬跳进其怀里。
“喵,小六小六我的伤恢复完全了,连修为都提高了。”阿五在元瑶怀里打着滚,兴奋的喵喵直叫。
“你现在也就炼气一层,刚刚感觉到气感,要加快点,等到了炼气第三层你就可正式接触你师父给你留下的典籍法决了。”
“嗯嗯,一定的。”
在空间里耽误了不少时间,元瑶见天都快大亮了,抱着阿五移出空间。
“小六让我在里面待着吧,在你的空间内又不会被发现。”阿五还是很舍不得空间的。
“不行,你真在打基础,不好在里面,在外界对你修为基础更好。”
元瑶宠它,喜欢它,可阿五也了解元瑶有些时候有些事是不容反抗的,比如这个,也是知道她是为了自己好,虽然不情愿,阿五还是点了点小猫脑袋。
“好了,等你修为提上去就好,我先走了,过两日就回来了,你不可偷懒懈怠修炼,知道吗?”
听着元瑶的叮嘱,阿五点着小脑袋,等元瑶闪身走人时,举起一只爪子左右摇摆挥舞。
※※※
第二日,太后等人出戒,各家福晋,命妇都在东侧殿外等候。
“李侧福晋,好大的毅力,三日不出门半步。”一早,到了殿外,伊尔根觉罗彩玉就看见元瑶,于是上来搭话。
“来太庙当然要有这毅力,更何况太后以身作则我等自然不敢懈怠。”元瑶平静的回道。
“昨个还想找李侧福晋聊聊家常,没想到,侧福晋的丫头这么不懂事竟然将我拒在门外,这也太不懂规矩了吧,侧福晋如今四阿哥还没出府,你在皇宫可要小心着点,尤其是那丫头,看着也挺单纯的,不过这种人是最能惹麻烦的。”
“那是我贴身陪嫁丫鬟,从小跟着我,她的性子我知道,没见过世面,眼皮子浅,侧福晋不和她计较也是侧福晋心宽,不过平安一向是个安分的相信只有麻烦惹上门,没有她去自寻麻烦的。”元瑶耐心的和伊尔根觉罗彩玉打忽悠。
“是吗,依我看啊,不懂事的奴才就该好好惩戒,免得自己犯了过错,还连累到主子身上,李侧福晋你说是吗?”对着元瑶说,可伊尔根觉罗彩玉的目光却直指立在元瑶身后的平安,看的平安垂下头去,没敢出声。
“我看也不见得,有时候啊,还是要看什么样的主子,什么样的奴才。”不着痕迹的挡住平安,元瑶眸光一抬,与伊尔根觉罗彩玉对上。
“你……”对上元瑶的目光,就像是心被蛰了一下一般,惊得伊尔根觉罗彩玉后退一步,而后后知后觉觉得自己落了面子,怒指元瑶,可是看她那嘴角略带深意的似笑非笑,心中一寒的她一时不敢了,连指着元瑶的手指都放了下来,刚好这时有其他福晋夫人赶来,她也就拉住一个认识的闲聊了起来,并且有意无意,离得她远远的。
“主子,对不起,平安给你惹麻烦了。”三侧福晋离开后,平安嘟嚷愧疚的声音在元瑶身后传来。
“恩,知道了。”
“主子,你,你不怪我?”平安被元瑶这么平淡的话弄的眨眨眼,很不适应的样子,
“既然选中你,有时候麻烦是必须,没什么大不了,又不是掉脑袋的大事,她只是一个阿哥侧福晋,还能翻了天去。”元瑶不屑的笑笑。
平安黑线,主子您也是阿哥的侧福晋,可她现在觉得您快翻天了去了。
直到里面伺候太后的嬷嬷们把侧殿打开。
“太后吉祥。”
“太子妃吉祥。”
“大福晋吉祥。”
众人附身给太后等请安。
太后戒斋闭门三日祈福,身子骨也没消瘦,脸色也红润,太子妃和大福晋一左一右虚浮着,倒是这二人脸色有些憔悴。
“各位都起身吧,哀家斋戒三日,如今圆满,愿上的天听,列祖列宗护佑大清,国泰明安,昌盛。”
“太后仁慈。”
第38章
太后出来了;康熙早的了准备;连接人的队伍都准备好了,体恤太后年迈;刚斋戒完在太庙内休整两日。
“老四家的也自己祈福三日。”休整的时间,也就是陪伴太后,此次皇家阿哥一共就四个福晋来,太子妃;大福晋;还有元瑶和伊尔根觉罗彩玉这两个侧福晋。
“因为念经祈福不可半途而废,妾身没有早些出来做迎接太后的准备;希望太后不要怪罪。”
太子妃和大福晋是真的累了,她们两个说是陪伴太后祈福;可是真的说就是伺候太后;太后年纪上去了,怎么能在蒲团上跪久呢,每当太后跪累了就要她们代替,太后身子哪里不清爽了也要给揉捏,期间,还要诚心抄写经文,所以这三天一过,太后还是老当益壮,而两个福晋是疲惫不堪,都是满族上三旗的贵女谁伺候过人,能不累着吗。
于是,太子妃和大福晋休息去了,陪伴在太后身边的也就三阿哥四阿哥的两位阿哥的侧福晋了。
“你这孩子心诚,哀家又怎么会怪罪于你。”太后被元瑶扶着在太庙内几个清净地行走,身后是一众嬷嬷宫女太监。
“是太后心慈。”
“呵呵,你这孩子。”心慈,老了,人也爱听这些。
能坐上如今太后之位,还与不是亲生所出的皇帝感情深似母子,又怎么会是个多心慈的人,元瑶也只是看着说了。
“这胤祉家的侧福晋,怎么没见着,不是我这老婆子出来就不待见了吧。”太后想起伊尔根觉罗彩玉,侧首问。
“是呢,昨个迎太后时还说太后出来多陪陪,多尽孝心。”
“回太后,今儿个三侧福晋的身边奴才说,三侧福晋身子似乎有些不爽利。”跟在太后身后的嬷嬷闻言,出列回答。
“不爽利恐怕不止吧。”太后蹙眉,怎么她刚祈完福就有人不爽利了,这是个她这个老婆子添堵是吧。
“呃……这个奴婢也不太清楚,似乎起不了身了。”嬷嬷连用了两个似乎,话说的小心翼翼,元瑶眨眼思索,看周围,才明白过来,这里是太庙啊,染病之身在此实在不妥。
“这身子骨也太弱了,真是……于嬷嬷。”
“太后,奴婢在。”又有一位打扮的轻快爽利,身骨子壮硕的嬷嬷来到近前。
“你带几个宫女太监,把伊尔根觉罗侧福晋给抬回三阿哥府。”也许觉得这样说、做,显得太无情太后又道:“都仔细着点伺候,把侧福晋安置着妥妥当当。”
“奴婢谨遵太后口谕。”
“可是觉得哀家小题大做了。”再往回走,太后见沉默了些的元瑶道。
“怎么会,太后刚诚心祈福,三侧福晋,应该是个意外。”元瑶无语,她昨天不过瞪了那个女人一眼,至于把她吓得不能起身吗?
元瑶确是忽视了她现在是什么境界,普通的凡人,经得起她蹬吗,何况,她因为突破气息不稳,瞪的时候把身上的气息都调动了起来,可见,可怜的伊尔根觉罗彩玉被瞪的多惨。
“只怕不一定呢。”
“嗯?”太后的样子,是说伊尔根觉罗彩玉病的蹊跷,这……该不是怀疑她吧,好吧,这的确和她脱不了干系,元瑶无语。
“哼,争宠都争到太庙里来了,真是没把哀家放在眼中。”
“太后息怒,身子要紧。”
元瑶更无言了,‘争宠’她又不是三阿哥家的自然和伊尔根觉罗彩玉没什么好争的,所以太后所指的是……三阿哥府内。
对此,元瑶只能很感慨,很感慨的摇摇头,可怜的三福晋,你真的是躺着也中枪啊。
两日的休整,元瑶都陪在太后左右,太后也对这个性情阔静的孙媳满意,人老了就想找人说说话,寥寥寂寞,谁真的愿意吃斋念佛,拌青灯,太孤寂了,平日里后宫也就宜妃这直爽爱说笑的人能和她多聊些,可也不敢太出格,元瑶这个孙媳妇,也没和她怎么聊,不过在她说了些什么的时候,适时说一些,仿佛在很认真的倾听,尽管如此,太后已经很满意了。
休整完毕,太子妃和大福晋都恢复了过来,知道三侧福晋病了,言语间关心几句,没了,一众福晋夫人,和来时一样坐上各自的轿子,太后坐进凤辇,常常的队伍浩浩荡荡的往紫禁城而去。
刚到神武门,康熙就带着一群阿哥和文武大臣来接太后的凤辇。
队伍停下,坐在轿子中的福晋夫人门都下轿,太子妃大福晋,元瑶也不列为,太后被几个嬷嬷搀扶着下了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