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灿-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本只是想混几年工作,挣些信用点花花的简单愿望,已经被抛离到十万八千里以外,挣得钱越多,却发现越不够用,支出的增速远远快过收入的增加。
原本凌坷是个贪生怕死,惜命如金的人,可如今的现实却是来到了最艰苦的西部战场,瀚博学院的高级通讯专业人才变成了一线军人,刚刚经历过发生在炙岩星域的那场战役,又让他感觉到个人的无力,你怕或者不怕变得毫无意义,怕一样会死,不怕……还是会死。
炙岩星域这场遭遇战,给他上了最生动的一课,从联队后方望去,各色的射能光束和耀眼的爆炸,一艘艘被击毁瘫痪的战舰,曾经有几次,对方主力战舰的炮火在距离旗风号有几十米处掠过,相比旗风号控制室里几位军官的一脸平静,凌柯已经紧张到不能呼吸。
天使之手联队犹如在死亡刀尖上跳舞的拯救者,他们不仅无视死亡,而且还嘲笑着死亡,给联邦战士带去生还的希望。
战役进行当中的某一刻,凌柯忽然神奇地平静下来,犹如受到启示:你还怕或是不害怕,死亡就在那里,紧张或是不紧张,也同样不能增加你的存活几率。
如果是凌柯在操纵旗风号,也许就是因为紧张已经死了好几次,紧张才会犯错,愈危险,愈冷静,只有视死如生的人,才会是最后的幸存者。
这场战役中还有一件事情让凌柯印象深刻,当时战场上一艘联邦的主力战舰被瘫痪了动力系统,随着阵型的移动这艘战舰已经脱离了主战场,而恩斯特人因为战场的压力也无暇对它继续倾泻火力,于是对着这艘战舰释放了数百具屠杀者。
这是恩斯特为压制或破坏敌舰开发的无人智能战斗机器人,外形类似只剩四条腿的蜘蛛,屠杀者造价不高,没有配备射能武器,而是装备了一具双用弹射切割绞盘和一柄离子刀,绞盘可以发射高速旋转的圆形开刃合金片,在侵入时绞盘还可以充当破甲切割器,屠杀者擅长近身攻击和装甲击破。
屠杀者这种战斗机器人可以在太空严酷的环境下行动自如,当时天使之手的几艘救援舰正附着在这艘战舰上接回船员,屠杀者自动地分成了两部分,一部从战舰装甲的缺口杀入内部,另一部分几十架机器人从外甲板攀援而来,试图袭击天使之手的救援舰。
天使之手的救援舰没有舰载火力,不过每艘舰上面都配备了数具战斗机甲,几位舰长没有向主舰队发出增援请求,十几位身穿战斗机甲的天使之手队员牢牢地守住了救援通道,不过战舰内部的天使之手队员就比较危险,因为动力丧失,战舰的内部的防御武器失效,战舰人员和天使之手的队员只能依靠手持武器进行自卫。
相对于专门设计的战斗机器人,联邦军人手持武器战斗并不占上风,只要被突入到几米的范围内,就会变得极其危险。
凌柯在一个实时分屏上面看到,一位天使之手的队员被三架屠杀者拦截到一条通道中,此时,这位队员只有随身的一把军用格斗刀和一支轻型臂盾,屠杀者一前两后迅速向他逼来。
这位带着头盔看不清面貌的队员没有任何犹豫,直接加速向面前阻拦的屠杀者冲去,屠杀者虽是近战机器人,但它配备的绞盘是可以弹射出来的,在这位队员前冲的十几米距离中,以惊人的反应闪过了迎面而来的两只飞盘,又磕飞了一只。
在后方飞盘追上他之前,他已经冲到屠杀者跟前,架住对方离子刀又顺势卸力,用一个怪异的假动作晃过了对手,来到了屠杀者的背面,不过,屠杀者的上身是360度旋转的,对方立刻转身继续攻击,同时把飞盘口对准他,试图再次发射飞盘。
此时一个小小的意外,原本攻击救援队员的数只飞盘由于两方换位变成了攻击阻截的屠杀者,其中一只飞盘击中了屠杀者的一条下肢,造成屠杀者身体瞬间倾斜,使屠杀者原本的攻击落在空处,而救援队员却利用这个破绽,猛然发力准确地把格斗刀插入到屠杀者的本体,很明显,救援队员已经算出利用这次失去重心的意外,而且知道对方的控制中枢位置,只是一击就瘫痪了对方。
这时后面追赶的两台屠杀者已经冲到几米远的地方,因为找不到攻击角度,没有继续发射飞盘,救援队员却又做出一个反常举动,他调转身前已经瘫痪屠杀者的飞轮发射器,用军刀猛捅飞轮发射器的控制总成,此时两台屠杀者已经到眼前,队员手里的发射器几乎是顶着对方的外壳一下子射出了全部的飞轮,结果是这台屠杀者也闪着电光倒下。
虽然场面变成一比一,但看来屠杀者仍然站着上风,因为救援队员身上并没有保护装甲,如果挨上一发飞盘那就是非死即伤的后果。
围绕着两具屠杀者的机器残骸,双方转着圈对攻,救援队员充分利用两具屠杀者残骸,或阻挡,或间接骚扰,种种匪夷所思的战术接连呈现。
机械结构的屠杀者对比人类有着速度和力量上优势,而救援队员因为已经服用营养液,佩戴的超速头盔还可以让他获得舰载战术光脑的支援,在预判和机谋上要强过屠杀者。
屠杀者作为恩斯特人大量生产的战斗机械,其智能中枢的等级受成本制约,也就是和联邦芯片级的光脑处于一个等级,它的格斗招数都是固化在芯片数据中,缺乏应变是这一系列难以克服的缺点。
这位救援队员显然具有高超的格斗技巧,不到两分钟的时间里,双方攻防上百次,救援队员接连打断了屠杀者的两条下肢,无法移动的屠杀者渐渐落在下风,最后被抓到破绽一击而杀。
这段录像现在已经成为炙岩星域战役过后,基地网络上最热的视频,尤其是视频最后,该队员在战斗结束之后,把军刀抛向前方,身体加速向前跑去,追上落下的军刀,格斗刀撞落到肩膀上,由于旋转惯性围着队员的上身转了一圈,刀柄正好落入腰间的锁扣上,喀吧一声有如神助般地自动锁紧刀具。
这名队员收刀的动作十足十地卖弄技巧,不过也说明他对格斗刀的使用已经达到大师级的水平,尽管样子很酷,还是让基地不少男性在视频后留言讽刺:不要关了震切开关再仍么,是爷们直接仍,那才算本事,这些泛着酸意的留言也是因为这货太爱现了,这得坑了多少基地年轻妹纸的芳心。
凌柯一直以为太空舰队是不需要近身技能的,而天使之手联队就更加不用到,现在才发现自己错的厉害。
这也许就是凌柯决意把四支营养液首先用到个人格斗技能培训上面的原因,格斗技能属于实用技术,比起域能等级的提升见效要快,而且,同格斗技能相关的域能包括运动、逻辑、感知、表达四个能域,学起来所需学时不多,凌坷现在还没有这么多超速学时供他挥霍。
和风涛的交手不过是斗气玩乐的性质,而在严酷的战场上,没有扎实的格斗技能就等于找死,还是死得非常凄惨那种。
从视频中可以看出,在营养液的帮助下,格斗者可以比普通情况下能加快两三倍的速度,尽管在与屠杀者交手中速度仍然处于下风,但也不是没有还手之力,超速之后的瓶颈不在脑部反应而在肌肉力量,屠杀者已经是恩斯特人比较低级的炮灰型战斗机器人,还能在一对一的战斗中不落下风,**和机械比速度力量的确是吃亏。
联邦的战舰都会配有一定量的自动战斗机器人,配合战舰内部的防御设施以防对方登舰侵袭,不过,当天这艘战舰因为故障好像没能释放出防御机器人。
如果不是这艘战舰的动力全失,战舰的点防御炮根本不会给对方登舰的机会,这些屠杀者全部会击毁在战舰外的太空中,也就没有后来这场惊险的战斗。
第十五章 各呈机谋
在这次炙岩星域的战役中,人员损失并不严重,但第二舰队损失轻重战舰高达数百艘,这部分战舰除了可以修复的部分外,其余部分已经陆续由军部从西狄戈星军需部划拨补满。
联邦的战列舰依据配置不同,标准乘员由一千到四千多人不等,其实按照伦斯联邦现在的光脑智能技术,可以把这人数缩减到几十人,由智能ai接管大部分战舰控制功能,不过联邦一直对过分依赖光脑持谨慎的态度,有时候宁可增加人员与失误的风险坚持人工操纵,也不愿意完全相信光脑。
目前联邦的大型战舰都会配备战场战术光脑,在战场上通过集群运算帮助分析敌情,做出策略建议,参谋部会把这些建议,经验证后提供给舰队指挥官,以作为决策的依据。
第二舰队除了负伤在基地恢复的伤员,剩下的舰队成员都在进行适应性的训练,新补充的舰只需要熟悉性能与操作,而整个舰队也需要进行整合训练。
这次补充的战舰大部分都与原舰不同,最明显的区别就是智能化系统十分完善,个别战舰甚至到了不需人工干预就能自动作战的地步,军部的指示是这些战舰的成员可以适当减少,给出了最高不得超过百分之二十的精简比例。
即使以伦斯联邦的雄厚工业实力,生产数百艘战舰也不是一两个月的时间能完成的,实际上,这批战舰是从‘双头蛇计划’筹备物资中抽调出来的,这次划拨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双头蛇计划’的进度。
在‘双头蛇计划’中,西部战区除了原先的六支舰队以外,将新成立三只满编舰队:其中一支是常规的第十四舰队,另外两只是特别为攻击阿噬要塞成立的高智能舰队,称为m舰队与t舰队,这两支舰队只需少量指挥人员即可战斗,配置结构也于常规舰种不同。
参谋部在炙岩星域战后的分析总结报告中,认为恩斯特人这次反常的进攻隐藏着某种目的,在同恩斯特多年的交战当中,这种外线作战的情况是极罕见的。
就像联邦的‘双头蛇计划’一样,恩斯特人或许也在筹划一个大型的行动,具体情况因为情报不足,参谋部并没有给出预测,只是指出有这样一种可能。
在联邦军部看来,如果恩斯特人肯主动进攻,那实在是求之不得的好消息,多年以来,恩斯特人依托阿噬要塞防守,让联邦舰队犹如老鼠拉龟般的无从下手,再强大的舰队也不可能与数百公里直径的要塞比拼火力,可以在普通战列舰下支撑数十炮的战列舰装甲,在阿噬要塞炮的重火力下只需几炮就要被击穿,当几座要塞炮协同射击时,甚至能直接贯穿战舰的横向船体。
近年来,联邦太空舰队已经放弃在阿噬要塞范围内战斗,每秒数艘战舰的战损是联邦承受不起的。在阿噬要塞表面分布着九座要塞炮阵地,无论联邦从那个方向上进攻,都要遭到至少三座要塞炮阵地的阻击。
阿噬要塞自身具有动力系统,可以移动或旋转,坐落在赤道上的三座要塞炮基地还可以沿着轨道移动,按照联邦的进攻压力调整位置,也就是说,阿噬要塞不存在防守弱点,想攻占它,除了正面不计代价的强攻别无他法。
……………………
联邦西部战区西狄戈星域基地附近,西狄戈星背对恒星的暗面阴影中,联邦军部旗舰极光号在数艘护卫战舰中央安静地停泊着,此时极光号上面大部分人都已休息,往常热闹的走廊此刻空无一人,只有遍布战舰的安防探头偶尔会发出一闪一闪的灯光。
位于极光号二层办公区的太空舰队总长办公室里,房间的灯光被特意调暗,厚厚的长毛地毯令室内极静,办公桌上唯一的台灯把人影投射到舱壁上,杨明远总长闭目半躺在宽大的沙发里,似是假寐却眉头紧锁。
身前的桌面上是一份参谋部的最新情报,这份报告昨天下午自参谋部送来,然后杨明远总长就一夜失眠,心中总有一股危机感却找不到来源。
其实这份情报很简短,其大意就是军部在阿噬要塞附近的探测器,在几天前的一次例行航拍中,偶然得到一幅阿噬要塞局部细节的照片
总长对这幅照片看了无数遍,已经烂熟于胸。由于拍照距离过于遥远,成像设备的光学口径又不够大,画面显得有些模糊。
在照片上,阿噬要塞东南a9地区出现一条巨大的裂缝,按照比例,足足有十几公里长,这条裂缝十分规整,让总长很难相它是自然形成的。
在这条巨大的裂缝之下,显露出来的是更为庞大的一组不明金属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