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小人物的英杰传 >

第345章

小人物的英杰传-第345章

小说: 小人物的英杰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行傲嘶故钦娴挠胝馕煌趺廊硕陨狭搜郏凑A羲奁渌诘墓睢�

    问:皇帝水晶宫里的女人想要彻底摆脱冰冷的深宫的第一要务是什么?答:要有一个儿子。

    这位王美人有没有这样的条件呢?答案更是显而易见,那只聪明可爱的刘协就是其亲生的儿子。而且因为刘宏的儿子死的只剩下两个,这里面所拥有的想象空间之大是可以想见的。

    一个日渐得宠的女人,一个聪明伶俐的儿子,皇帝的皇后已经被废,但是皇储却并没有确定,这一切的一切仿佛都让何进和何氏依稀看到了历史似乎在重现一般。照这样发展下去,今日的王美人难保不会成为西汉历史上那位著名的王美人,今日的皇长子刘辩难保不会成为西汉历史上那位可怜的栗太子刘荣,而何氏的下场估计也不会比那个栗急好到哪里。

    咱么办?应该说年轻时的何氏显然并不缺乏狠辣果敢,就好像某个木X叶的那只还没有年老的猴子一般。有了威胁自己地位乃至于身家性命的人该怎么办——很简单,杀掉。

    于是王美人在一杯鸩酒中香消玉殒,只是让何氏与何进没有想到的是,她的儿子刘协却幸运的躲过了这一劫。而阻止了这一切的正是需要一个孩子来巩固己方权势的董家和十常侍们。

    于是,一场明面上是董家和何家两个外戚集团,暗地里却是宦官和士人之间的对抗正式打响。

    “呃……这里……是,哪里?我……在,哪里?母,母亲……是,是你么?”

    就在董太后刚刚命令宫人将她所厌恶的何氏赶走之后没过多久,病榻上便响起了一个微弱的声音,一个透露着无比迷茫色彩的声音。

    虽然这个有些迷茫的声音很轻,甚至就连小心翼翼移动着生怕弄出一点动静的宫人的脚步声都要超过这个声音,但是随着这个声音的出现,原本寂静而肃穆的宫殿却仿佛在一瞬之间被注入了无尽的活力一般变得生动起来。

    “皇儿,是我啊,是你的娘亲啊。怎么样,身体好些了没。”

    发现自己的儿子有苏醒的迹象,董太后激动的双目含泪,声音发颤。只不过因为刘宏身上所插的那一根根黄的、白的棒棒的缘故,董太后哪怕就是想要握一下自己儿子的手也没有办法。

    虽说皇家无亲情,但是董太后和刘宏这对母子之间的感情却还算真挚。毕竟刘宏幼年丧父,没有获得继承皇位的资格前不过是个普普通通的亭侯,也就是说距离家族破败不过一步之遥,自己的父亲又早死,所以说年幼的刘宏可以说是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和母亲相依为命。

    而后刘宏一人得道,和其有关的亲族自然鸡犬升天,偏偏刘宏还不是什么无情之人,不但让自己的母亲住进皇太后才有资格居住的长乐宫,对生养自己的母亲也依旧尊敬有加。而董太后虽然为人贪婪,但是却也不多干涉自己的儿子,反而比较注重维护自己儿子的权威,所以母子二人的关系一直非常稳固。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董太后这个母亲是刘宏在诡秘危险的深宫中的一根重要的精神支柱的缘故吧。

    不过接下来显然并非母子二人深情戏的时间,而是太医们施展自己才华的时刻。

    就这样忙碌了好一阵子,再一次从死神的屠刀下暂时回来的刘宏似乎恢复了些许精神,整个人看上去似乎也精神了不少。不过大概刘宏还流连于某个摆渡渡船的红发双马尾巨^乳妹纸的风姿之中,导致整个人虽然睁着眼睛,但是却还是给人以“此人随时可能倒下”的感觉。

    刘宏用略显迷茫的双眼打量着围在自己身边的那些熟悉的或者陌生的人,仿佛在寻找什么,而发现这一点的董太后大概是母子间的心有灵犀吧,似乎非常清楚自己的儿子想要做什么,于是她吩咐围在卧榻旁的宫人和太医散开,并招呼一直侍立在不远处一动不动的那位宦官和那个小孩子上前,让他们的身影出现在刘宏坚持不懈的扫视的范围之中。

    果然,当刘宏的目光移动到那个上前的孩子身上时,他像是找到了自己苦苦寻找的珍宝一般,两眼放射出兴奋的耀眼光芒。仿佛在这一刻,那美丽的红发双马尾巨^乳死神都被抛在一边,他的眼中、他的心中只有这么一个身影,炙热的目光甚至可以融化一切阻挡他视线的障碍。

    “蹇硕,蹇硕何在!”

    仿佛是拼尽自己现在躯体中的全部力气,又仿佛是忽然恢复了往日的危险,刘宏用着前所未有的洪亮的声音吼了出来。只是虽然他目不转睛的盯着那个孩子,但是口中呼出的名字却显然不会是一个大约8、9岁而且五肢发育非常健全的孩纸。

    “陛下,蹇硕在此,蹇硕在此。不知您有何吩咐,在下比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或许是早就做好了某些准备,当刘宏呼唤蹇硕的时候,那个孩子身旁的孔武宦官立刻踏前一步。虽然是个阉人,但是其身材却比很多卫士还要出众,显然其中蕴含了不小的力量。

    “我早先让你准备的,你都准备的怎么样了。”

    虽然刘宏仿佛忽然之间恢复了往日的风采,但是在场所有的人都忍不住暗自抹了一把眼泪。“若欲立协,必先诛何进,以绝后患。”

    蹇硕当然知道刘宏想要自己做的是什么,所以想都不用想,他便做出了奏对。

    听到蹇硕坚定的回答,刘宏轻轻闭上了眼,仿佛方才的威势完全不曾存在过一般,不过随后他便咬牙切齿一般点了点头,扭曲的面容让他本就十分憔悴的面孔变得更加的恐怖。

    “蹇校尉,快去吧,不要让陛下久等。”敢于在这个时候发话的只有原本一直坐在床榻便看着自己儿子憔悴身体而暗自垂泪,现在却面带喜色的太后董氏。

    只不过谁都没有注意到,那个低着头的孩子眼中闪过的一丝忧愁。

    更没有人注意到,一个不起眼的为皇帝从太医院拿取药材的小宦官不知道什么时候没了踪影……

    PS:我被台风闪了一下腰……



………【20。前夜(三)】………

    “该死的蹇硕,仗着陛下赏赐的恩典,竟然做出如此混账之事,真真着实不当人子!”

    这里是皇宫中西园内一处很雅致的别院,占地面积并不是很大,但是其中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却一样俱全且都巧夺天工。别院内部的装饰更是考究之极,或许就连皇帝的寝宫内的装饰都完全比不上这座并不算起眼的别院吧,即使它在外面看起来着实不怎么显眼。

    这座别院便是十常侍们聚集议事的地方。这几年间,凡是涉及到十常侍利益的重大决策基本上都是在这里制定的。如果说皇宫是决定大汉朝政未来走向的地方的话,那么这里便是决定皇宫将会对朝堂上的政策采取何种态度的地方。

    这里是大汉大脑的大脑。这里是大汉心脏的心脏。

    只不过现在这里面却充满了焦躁、不安与愤怒的情绪,十常侍的所有人更是集体聚集到了这间小小的别院之中,只不过因为每个人的心情都很差的缘故,所以他们相互之间的谈话也失去了往日他们自己所标榜的“沉稳”和“优雅”。

    “好了,段珪,少说几句又不会少块肉。还有栗嵩,你在那里转圈的话也不会捡到一块金子。”

    眼瞅着那些原本一个个都眼高于顶的家伙如今却仿佛丧家之犬一般的样子,在场唯一还有些仪态的张让不得不出言,否则再过一会,外面的情况会变成什么样子他张让不清楚,但是这群人却一定会先行垮掉,到时候可就一点翻盘的机会也没有了啊。

    “那么张常侍,您说我们该如何是好。现在蹇硕那小子明显是打着吃独食的想法,只等着陛下一旦出现不测便独自拥立新君,就好像当初的大长秋曹腾大人一样。那样我等必然成为他的眼中钉肉中刺,到时候我等生死倒还是小事,我等的家人岂不就成为他的盘中餐了么。”

    毕岚虽然表现的比段珪和栗嵩要好点,但是从他话中的口气便可以听出,他现在同样是忐忑不安。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他话中所言之事正是所有十常侍心中所担心的问题。正如他所言,一旦蹇硕从龙成功,那么作为拥立之功第一人,蹇硕自然会权倾天下。不论是为了树立自己的形象还是为了获得实际的好处,十常侍都将成为他下刀的第一目标。

    “张恭,我让你收买的那个小宫人如今怎么还没消息啊,该不是害怕了吧。”

    随着张让那阴柔的声音响起,原本焦躁不安的众人似乎像是被施展了静默术一般都静了下来。显然,虽然平日里一个个都是勾心斗角斗的不亦乐乎,但是到了关键时刻,十常侍们还是会统一行动,而他们公推的首领级的人物,便是最为胆大心细的张让。

    说起张让的发迹史,实在可以称得上是活生生的《东汉宦官立志传》。

    张让是颍川郡人。虽然颍川境内世家颇多,但是张家却并不是什么有名的人家。所以初一进宫的张让也仅仅不过是个管理杂物的小宦官,和某只负责暖草鞋的猴子差不了多少。

    不过张让为人机灵,而且在接人待物上显然要比蹇硕聪明的多,不像蹇硕更像是个赳赳武夫,太监中的战斗机,所以到了桓帝朝后期,已经是一名在宫中颇有名气的小黄门。

    如果按照这样的轨迹发展,大概张让未来的地位也不过仅仅是十常侍中的一人罢了,而非现在这样拥有绝对的领袖地位,甚至当初前辈曹节、侯览、王甫在世的时候也能掰掰手腕。

    而这一切发生的转折点,便是汉帝刘宏的上台。

    虽然刘宏是曹节等人的大力帮助下才顺利登机,但是因为刘宏当时是才不过十二岁的稚童,所以按照惯例作为皇太后的窦氏是有权垂帘听政的。当然,垂不垂帘我们并不清楚,毕竟汉朝的整体风气还是蛮开放的。但是至少这位太后掌握了相当的权力并且大肆分封亲族窦家的人为侯,同时来积极拉拢士人领袖陈蕃等人在朝堂帮助处理政务。

    虽说曹节等人也因为拥立有功而受到了封赏,但是奈何当时朝堂的一切权力都被外戚和世家所控制。而这些人显然对于那些五肢不全的家伙相当的没有好感,成天除了研究大汉的未来和自家的发展外就剩下研究如何将那群在他们眼中完全是祸害百害无一利的宦官除掉。

    这里要插一句的是,其实这宦官对于古代的中国宫廷来说还真的是万万不可缺少的。为什么呢?就说一件事好了,那就是中国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流传下来一个习惯,那就是要写详细的皇帝起居注。这个起居注是做什么的呢?除了方便后人领会先代领导人的讲话精神,其中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记录皇帝在晚上到底睡了那个女人,然后由此推算女人肚子里的种是不是龙种,以防皇帝的后代中混入一些稀奇古怪的血统。

    当然,实际上我们也知道这玩意的作用非常有限。比如朱棣童鞋似乎就不是朱元璋的种而是朱元璋牛头人了的那位留下来报复老朱的武器;再比如我们的那位说起来文成武德实际上啥都不怎么地就是传说超级多超级多的乾隆童鞋,陈○洛的故事也是脍炙人口嘛。

    好吧,不管怎么说,皇帝的夜生活也是重要的文献资料,而且总不能皇帝做完了第二天再告诉谁谁谁我昨天都睡了谁,做了一夜几次郎。那样估计到最后皇帝将会变成传说中马猴烧酒的最大天敌触手怪了,毕竟谁都不会说其实自己不行连一个都已经解决不了吧。

    面子啊面子!

    于是为了继承史学家们实事求是的宗旨,自然要对皇帝的行为事实全程观摩以力求笔下所记之事真实准确。但是这样一来问题也就随之而来。

    毕竟史学家们不都是司马迁,就算皇帝是宋太宗赵匡义或者成吉思汗铁木真这样的暴露狂也不会希望自己宠幸完的女人在精疲力竭(这个可以存疑)之下又被写史书的文艺青年/中年给偷袭得手吧。再说让一个身心健康的大男人在那里看现场小电影,一次两次也就罢了,要是天天都如此的话岂不是很容易就变成一只很口怕的hero,会飞的哦~

    当然,有人问宫女为什么不可以。你想想啊,如果是个美女在那里的话先不说当天晚上好不容易获得侍寝机会的那位作何想,小心那位记录者还没记录完呢就成为记录上的东西。至于换一个让皇帝倒胃口的宫女,影响了皇帝的性^趣,小心皇帝找你算账哦。

    所以说找个宦官做记录不但安全无风险,而且还能激发某些hentai皇帝的独特口味。

    只是虽说宦官们对于皇帝的夜生活还是很有用的,但是怎奈何他们和某些比较清高的士人自从第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