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大传 >

第23章

三国大传-第23章

小说: 三国大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乃枷胗伤醇坛凶约旱氖乱担墒敲幌氲阶约核赖锰纭T蘖跏咸煨钥岫剩芨账朗俏唇愣职牙瞎奈甯龀桄可彼溃杏职盐寮业募沂艟∈烂稹A跏系酱瞬⒉话帐郑古滤勒哂兄诘叵氯栽谠苣抢锸艹瑁忝私彐耐贩⑻旯庖阅棵婊倨湫稳荨T芩篮螅捩靡涣私幔墒亲拥苤溆制鹫恕T茉谑朗保笈洹⒎昙鸵栏皆形坏常疗馈⒐家栏匠ぷ釉肺坏常ハ嗾ǘ崾啤T苋ナ篮螅谝橐栽肺ぷ樱绷⑽魅恕5笈洹⒎昙鸵换锒略妨⑽魅撕螅疗烙牍嫉热说檬票ǜ醋约海谑潜阋栽苌暗囊馔嘉杩诹⒃形鳌?墒窃反忧嘀莞系节鞘保蚜⒌艿茉形魅耍阕苑馕灯锝P值芏舜哟嘶谷丈睿窒铝嗽铣沟赘裁鸬幕龈O肜刺斓紫滤形顺甲诱撸妓抵揖ü搅斯丶笨堂挥幸桓霾幌任约鹤畔氲模挠形酢⒅髯拥氖乱底畔氲模吭茏钚湃蔚纳笈洹⒎昙褪钦庋崴土嗽系幕担缓罄醋钍懿懿僮嫠锶庞玫乃镒省⒘醴乓彩钦庋鲇谧约喊踩哪康耐萍鏊韭硎先〈苁献钚湃蔚牟苷氐热宋ㄕ蟪级崴土瞬苁系幕怠6韭硎献钗湃蔚奈鹘赘ㄍ跸橐彩抢⒉淮遥铀锖蟠朗牢伲挥幸桓鑫芍髯泳〗诘摹U庖彩俏司髡叩囊恢直В切┲苯哟廴ǘ嵛坏娜艘捕嗍乔爸髯铀栊诺慕嗲仔牛裨颍呛苣呀肴诵摹K岳飞嫌侄嘤欣暇魅ナ狼氨惆阎爻蓟蛘哂凶楦竽芰Φ奈奈浣嘀锷贝〉氖路⑸辽僖涯切┥僦魑薹ḿ萦娜顺簟K晕司酥髡咦罴扇稳瞬幻鞫嘀沧约旱木蚰谷耍晃顺嘉似驼咦罴傻氖蔷庸Σ谎狈婷⑻丁�

袁绍(5)
袁绍去世后,曹操乘机挥师北上征讨袁谭、袁尚。袁兵主事的是袁尚,便派袁谭去迎敌于黎阳,但只给他调集了很少的兵士,又派自己的亲信逢纪监军。袁谭一看袁尚只给了那么一点军队怎么能抵抗曹操大军呢?便致书大本营,请求增援军队。可是袁尚与审配等不肯增兵,袁谭因此一怒宰了逢纪。曹操大军很快渡过黄河,向袁谭发起进攻。袁谭一面坚守黎阳与曹操对抗,一面向袁尚告急请援。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袁尚想增兵给袁谭,又怕袁谭势众后与他相抗,便让审配看守大本营邺城,自己亲率大军增援前线黎阳。从公元202年2月一直到9月,两军在城下打了七个月,二袁终于败回黎阳城中固守。曹操正准备围城时,想不到二袁却在夜间率兵弃城而逃了。曹军一直追到邺城地界,把地里的麦子全部割走,又攻破了阴安县城,便撑着得胜大旗班师许都了。
  公元203年,曹操率军进攻荆州,为刘表、刘备联军击败。此时,袁谭袁尚兄弟二人内哄开战,袁谭战败逃到平原县一带,袁尚仍率军急攻不止。袁谭狗急跳墙,便派辛毗到曹操处去求救。曹操率军来到黎阳,袁尚急忙撤军返回邺城,生怕曹军攻占他的大本营,袁谭在平原县城因此解围。袁尚的部将吕旷、吕翔二人叛袁降曹,袁谭乘机刻了两颗将军印派人送给二吕,以期收买二将为己所用。但曹操知道袁谭狡诈,便与袁谭以婚姻关系以安其心,然后撤兵回许都了。此时,荆州牧刘表派人分送给袁谭袁尚书信,劝兄弟二人和好,但劝解无效。公元204年,袁尚令审配、苏由留守邺城,自己又率兵去平原县攻打袁谭。曹操乘隙率军攻打袁尚的大本营邺城,在邺城五十里外的洹水扎营。留守邺城的苏由想为曹军作内应献城投降,但阴谋泄露,审配率军在城内打败苏由,苏由逃奔曹操军中。曹操于是率大军向邺城发起攻击。审配坚守城池,曹操便命士兵挖地道入城,审配在城内挖一条大沟,曹军凡有从地道入者都被斩杀于沟内。审配的部将冯礼叛变,打开城门侧两道城墙间的小城城门,放进曹兵三百人准备为曹军内应,被审配发现,从城上不断推下巨石,把三百人全部砸死。曹操于是围城,并环城开挖四十余里的大沟,但并不很深,审配不解其意只一笑了之。可是一夜间,曹操令士兵将大沟挖到宽深二丈,然后掘开漳河水灌城。从五月到八月,邺城被漳河水泡了三个月,内外不得进出,城中人饿死者过半。正在平原围攻袁谭的袁尚率兵万余回救邺城,到了城外17里处的阳平亭,连夜举火遥示城中,城中也举火相应。于是审配率兵出城接应袁尚援军入城,可是审配一军被打回城内,袁尚的援军也被打败,跑到曲漳扎营,曹操挥师围困曲漳城。没等合围,袁尚害怕了,便派部下陈琳等人去曹营求降,曹操哪里肯答应。袁尚连忙率军出逃至滥口,部将马延等在和曹军作战时临阵投降,袁兵大败,袁尚逃奔中山县去了。曹操尽收袁尚辎重、印绶、衣物来到邺城下,让城中人看到援军已大败而逃,别再指望袁尚来救援。此时城墙在漳河水长期浸泡下不断崩塌。审配的侄子守东门,在夜间打开东门,曹军入城与审配巷战,活捉了审配。审配在曹操面前“声令壮烈,绝无挠词”,审配还喝令刽子手让他面朝北说:“我君在北。”邺城在八月间就此失守,落入曹操手中。十月份,镇守并州的袁绍外甥高干投降了曹操,并州也从此纳入曹魏版图之中。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袁绍(6)
观袁绍之子弟不如黄发小儿尚知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之理,更无半分物伤其类、兔死狐悲之情。在曹操围攻邺城之际,袁谭非但不回救老巢,反而乘机攻城掠地,先后夺取了甘陵、安平、渤海、河间等郡县,而且还去进攻被曹操打败逃到中山县的袁尚。袁尚无奈向北逃奔镇守幽州的二哥袁熙处。袁谭乘势收编了袁尚的部众。真是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丝毫不解唇亡齿寒之理。
  曹操夺取邺城后便挥师征讨袁谭。袁谭在攻下平原、南安二县后,率兵屯扎在龙凑。曹兵逼近城门时,袁谭不敢迎战,连夜逃奔南皮,在清河边上扎营。公元205年曹操大军攻克袁谭大营,把袁谭与谋士郭图等人一同斩首,从此,冀州平定也归了曹操。此时袁熙袁尚二人又被部将焦融、张南叛军打败,逃往辽西乌桓去了。焦融自封为幽州刺史,统领各郡县守、令、长及数万军兵归降曹操。幽州又就此归了曹操。
  公元205年末高干在并州又背叛了曹操,曹操派乐进、李典二将率兵攻打高干,但无所攻克。公元206年曹操亲征并州。高干令部将守城,自己去向匈奴求救兵不得,又于逃亡途中被上洛县都尉捕杀。并州从此平定。公元207年,曹操征辽西乌桓三郡。袁尚、袁熙与乌桓联军应战,败投辽东,后被辽东军阀公孙康诱杀,将首级送给了曹操。从此,袁绍盘踞在北方近20年的军事势力被曹操彻底消灭。而袁氏子孙尽皆命绝于变乱之中。西方人讲没有牺牲精神的家族是没有生存权利的;袁绍一家的败亡也告诉了我们,没有和衷共济精神的家族与群体也是不可能生存的。
  史书对袁绍一生的评价是:有威容器观,知名当世。鹰扬河朔,然外宽内忌,好谋无决,有才而不能用,闻善不纳,至于子孙颠蹙,非不幸也。这种评价对于袁绍的一生是很贴切的。袁绍一生本当有更好的结局。他的出身在一时之士各路军阀中是很少有能够与其匹敌的政治优势;诛宦官讨董卓成为义军盟主,这也是别人不可抗礼的政治资本;战胜公孙瓒后一统幽、冀、青、并北方四州时,已拥有普天之下已没有能与他分庭相抗的最强大的军事力量。曹操当时不过是一个军阀间的小股东,对袁绍轻易不敢开战,袁绍已成为曹操的心腹之患。但此人是属于小人得志那种类型,之所以称雄北方二十余年而一朝被曹操消灭,多由于史书对他的评价中的那几个原因:心胸狭窄这一条就不能成大事;没有决断能力也当不了主要负责人;人才济济弃而不用只用自己子弟,文臣武将反倒都跑到曹操那里去了,剩下的闲置、杀掉,那还能成事吗?自己没主意又不听别人劝,那么也只有被消灭的命运了。再加之不明智的“废长立幼”,留下了内哄的隐患,他的灭亡也是自然的了。
  

袁术
袁术 —— 割据南阳与江淮扬州十余年的军阀;既没实力又没战斗力却自立伪帝;被曹操打败后饿死于逃亡途中,妻子儿女归宿于东吴孙氏;史称其自取灭亡,“人鬼同疾”
  袁术在三国时代是一个不值一提的人物。但由于家门的名望,再加之早期参与诛阉宦、对抗董卓也有一定的影响力。到了后期则割据淮南扬州一带,自立为帝,江东孙策的军事势力又曾一度依附于他,因而也得以横行于江淮一时。自朝中逃到南阳盘踞了前后四年,又割据扬州六年,前后不过10年左右就被曹操消灭。不过是一个昙花一现的人物。
  袁术,字公路,是前朝司空袁逢之子,因袁绍在袁逢家寄养,两个人基本上是一同长大的叔伯兄弟。袁绍是他的哥哥。袁术在少年时代很讲义气,以侠义闻名。通过举孝廉的途径进入仕途。先后历任郎中、折冲校尉、虎贲中郎将等职。
  董卓入京时袁术正任虎贲中郎将,负责宫廷的保卫工作。董卓当政后,任命袁术为后将军。袁术与袁绍一样,由于畏祸而逃奔南阳。时逢长沙太守孙坚杀了南阳太守,袁术因此得以割据南阳一时。南阳很富庶,“户口数百万”,但袁术骄奢淫逸无度,重于征敛,百姓很苦。而且袁术这人又与袁绍、刘表等人都有矛盾。后来袁术被袁绍与曹操联手打败。袁术便率残部逃到九江,杀了扬州刺史陈温,自领扬州牧。那个时代的特点就是:官职由朝廷任命,但你能不能守住地方是另一回事。谁把谁消灭了,那地盘就是谁的,天下各处都不是有德者居之,而是力胜者居之。经常有朝廷命官不敢到任或到任后又被赶跑或杀掉的事发生,谁胜了谁就是官,不用你朝廷走文书,自己就可以任命自己。
  董卓死后李傕入长安执政,想联络袁术为外援,便封他为左将军,阳翟侯,可以假节行事。公元195年汉献帝自长安逃出东归途中,袁术自立为帝。在淮南一带刮尽民脂民膏,致使“江淮间空尽,人民相食”。袁术先后被吕布、曹操等打败,投奔他的部将不为接纳,竟惶惶若丧家之犬不知所归,便想投奔青州的袁谭,忧饿而死于途中。妻子依附于袁术的旧吏庐江太守刘勋。孙策破庐江后,因与袁术有旧,不计前嫌又收养了袁术的妻子家小。袁术的女儿后成为孙权的宫女。袁术的儿子袁耀在东吴为郎中,袁耀的女儿又嫁给了孙权的儿子孙奋为妻。袁术一门的结局大抵如此。
  《三国志》对袁术的评价是:“袁术奢淫放肆,荣不终已,自取之也。袁术无毫芒之功,纤介之善,而猖狂于时,妄自尊立,固义夫之所扼腕,人鬼之所同疾。”这就是历史对袁术的盖棺论定。
  

陶谦(1)
陶谦 —— 统治苏北鲁南皖东10年的汉将军徐州牧;半生刚直如痴于官场,半生造福一方于战乱的历史功臣,但史家为什么说他“昏乱而忧死”,并把他打入匹夫之列
  在《三国演义》中,陶谦的戏并不重,而且又杜撰出“三让徐州”的故事力图把他塑造成一个谦温礼让的人;而《三国志》则把他打入匹夫之列,只简略的记述了他的生平,且只给了他一句评语:“陶谦昏乱而忧死……曾匹夫之不若,固无可论者。”但以上两说都与历史上的陶谦大有不同,他既不是谦谦君子,也不是“昏乱”之人。如没有裴注引《吴书》的资料为注脚,陶谦的一生恐怕就为陈寿一语盖棺论定为庸乱之人了。而事实上他应该是历史的功臣。
  陶谦字恭祖,丹阳郡人氏,丹阳就是今天的安徽省宣城县一带。父亲曾任余姚县长。据《吴书》载:陶谦少年时代就成为孤儿,以顽皮不拘礼教而闻名于县中。到了14岁时,还以绵布为旗竹竿为马满街玩军旅驰骋之游戏,且总有一大群孩子陪着他听他指挥。曾任苍梧郡太守的同县人甘先生出行在途中遇见了少年陶谦,见他相貌堂堂与众不同,便把他招呼到跟前,停下车来与他攀谈,谈的很高兴,便想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可是甘先生的夫人却因为陶谦成天玩耍无度,名声不太好而不同意。甘老先生便劝自己的妻子说:这小子相貌不凡,长大后必有大出息。于是便嫁女为妇。
  陶谦虽然少年时代贪于玩耍,但后来则致力于学问,所以很早便进入仕途。先在州郡为官,后由孝廉入朝为尚书郎,相当于国家行政与人事主管机构的一名干事,后来又派到舒县任县令。舒县的上司郡太守张是陶谦父亲的好友,对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