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同人电子书 > 高考战斗手册 >

第2章

高考战斗手册-第2章

小说: 高考战斗手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沧泊由炒竺娣⑵鸪宸妫右桓龅悠讼蛄硪桓龅樱右惶跽胶舅は蛄硪惶跽胶荆话嗉兜拿巍⒛昙兜呐琶裾匠∩峡詹欢仙鸬囊饭獾淮未握樟廖颐抢潜凡豢暗馁橘胱耸疲脖┞蹲盼颐悄谛牡目志逵牖耪牛晃颐堑纳肀哂形奘椋腥硕济苊苈槁榈爻磐桓龇较颍墒俏裁次颐腔岣械饺绱斯碌ノ拗渴欠衲阋衙靼姿嵌己湍阋谎怨瞬幌荆欠衲阏ε禄岜凰撬腥寺湎拢�
  这个国家为什么会任凭这一切发生,任凭每年数百万甚至上千万的年轻人投入他们并不喜欢的战斗,任凭那些并不情愿战斗的少男少女违背自己的天性走上残酷的战场?
  听我说吧朋友,这些问题的答案是:这个国家需要自己的年轻人在必要时能够进行战斗。
  写下这些文字,正好在5月30日。午后的阳光和着微风轻轻掀动窗帘,窗外的城市仿佛凝固住的楼宇海洋。这已是高考考生迎接高考的最后冲刺阶段,考试近在咫尺,结果却已基本注定。然而在60多年前的这个中午,成千上万的年轻战士正奋力冲上山岗,一场决定国家命运的激烈战斗仍然胜负未卜。
  1943年5月,日军20万部队发动鄂西会战。他们所要攻击的核心目标,是位于长江三峡西陵峡南岸的石牌要塞。那时的长江三峡,还没有参天的大坝,风景异常美丽,山岭也异常险峻。石牌就位于如今的三峡大坝与葛洲坝之间,是长江三峡最险要的关口,也是当时中国的战时首都重庆的门户,中国军队就在石牌要塞据险而守。
  日军的计划是,全力夺取石牌要塞,然后溯江而上,直取重庆。为此他们在石牌方向集中了10万精锐大军,数量远远超过中国守军。如果他们的计划成功,四川的大门就会被打开,富庶的天府之国将会在日本师团的铁蹄下沦为一片焦土,残余的中国军队将无险可守,只能退向川康交界的大雪山,或更加遥远的西北荒漠,再也无法形成任何威胁到日本军事力量的战斗力。中国的本土可能就此彻底沦丧于东瀛之手,亡国的危机正笼罩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头顶。
  1943年的日本陆军,仍然是当时世界上最具战斗力的军队之一。当面临中国军队的时候,他们的优势似乎更加绝对。日军拥有更好的装备和给养,更多辅助攻击的舰艇和飞机,更多的大炮和机枪,他们的士兵受到严格的步兵操典的训练,并且被疯狂的武士道精神所鼓舞,好战、嗜血。此前中日两军相抗的战例似乎在告诉人们,虽然中国军队可以英勇抵抗并给敌人造成重大杀伤,但是日本陆军似乎总会最终攻克他们所要征服的任何城市与要塞。
  而在中国方面,希望正越来越渺茫。残酷的战争已经进行了六年时间,这个国家丧失了所有的海岸线,国都被攻破被屠戮,军队屡战屡败向西一退再退。随着大量成年人力不断遭到惨重损失,军队不得不越来越多地补充进更加年轻的士兵。所谓更加年轻的士兵,指的是少年兵。他们可能只有十*岁,或者十六七岁,甚至更加年轻,越来越多的连队几乎全部由少年兵组成。他们中的大多数,是来自中国广大西南地区的农家子弟,此前从未接触过武器,一直宁静地与家人一起生活、劳作,不曾与人争斗,更不愿伤人性命。许多少年兵应征入伍后,仅仅接受简单的训练,便要穿着草鞋,背着老式的“汉阳造”步枪,步行几百里山路赶赴战场。1943年5月,参与石牌保卫战的中国军队陆续聚集到石牌要塞附近的外围阵地,对于其中的许多少年兵而言,这将是他们平生第一次参加战斗——可能也是最后一次。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一章 我们是战士(2)
直接驻守石牌要塞核心炮台上的是100名中国海军的水兵,他们早已没有可以驾驶的舰艇了——没有比这更能令人辛酸地反映出当年中日两国的实力对比了:1943年,日本帝国的海军仍旧拥有多艘航空母舰、“大和”级战列舰、重型巡洋舰、驱逐舰,并能够在南太平洋的广阔海域里与美国海军大打出手;而在石牌要塞,中国的水兵们只能把炮台当成军舰的甲板来坚守。他们一定希望外围阵地上数以万计的守军(尤其是那为数众多的少年兵)都能像他们一样坚决,然而他们对此一定没有十足的把握。
  5月28日,日军全线进攻,进攻的方式包括飞机轰炸,炮火覆盖以及密集冲锋。中国守军的阵地上任何一点只要稍微出现缝隙,日军就会集中全力进行锥形攻击。
  5月29日,越来越多的山头上出现以往战事的翻版:中国守军无力支撑或全体战死,日军攻克阵地或堡垒。与以往战例稍有区别的是,那些主要由少年兵组成的连队并没有像许多年长军官事前担心的那样崩溃,他们仍然在日军猛烈的炮火下坚守着阵地。
  5月30日,越来越多的日军突破外围防御,开始强攻石牌要塞。几个小时之内,国家的命运就要被决定,而胜利的天平似乎又在向日本方向倾斜。越来越多的中日两军士兵开始上刺刀——他们已经近到能够清晰地看到彼此的面庞了。率领中国守军的胡琏将军接到询问电话:守住要塞到底有无把握?紧急之中,胡琏只回答了一句:“成功虽无把握,成仁确有决心!” 此话后来被许多人认作英雄气概的集中体现,但在本狼看来,这话也可以理解为:我们会战斗到死——但是可能已经无法阻止最坏的结果发生了。而这个时候,成千上万中日两军的士兵正端着刺刀冲向彼此。
  日本陆军以擅长白刃战而著称,在严酷的训练之下,普通的日军士兵都拥有良好的拼刺技术。那些缺乏训练,更缺乏杀人经验的中国少年,怎么能选择与如此强大的敌人拼刺刀呢?
  因为没有选择了,也没有退路了。国家没有退路,个人也一样。而如果用刺刀战斗,反而还有一线希望。
  抗战之中,中日两军的军力对比,不妨形容为轻武器对抗战斗机。每次战役,中国守军都不得不蜷缩在堑壕里挺过炸弹与炮火的轰击,然后才有可能获得向日军射击的机会。而中国士兵所使用的“汉阳造”或“老套筒”,射击精度和距离都不及日本士兵使用的“三八式”步枪。所谓的“武士道”战斗精神的真实情形是:日军狂轰滥炸,饱和射击,中国军队却常常无法打到对手。而白刃战、拼刺刀,双方必须面对面,实在是公平了许多。纵使单个的日军士兵擅长拼刺,在大规模的白刃战中,拼刺技术的施展也会打折扣。当上万把刺刀彼此绞杀时,更具勇气的一方会更加接近胜利。问题在于,那些尚显稚嫩的中国少年,他们能够比强悍凶残的日本武士更有勇气吗?
  1943年5月30日的午后,石牌保卫战进入到白热化的程度。在战斗最激烈的阵地上,曾经有三个小时完全听不到枪声。两军并未停战,更不会休息,仗已经打到无法开枪的程度了,他们在拼刺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白刃战就此爆发。日军像洪水一样攻上来,连续不断,白刃闪着寒光。成群的中国士兵端着刺刀正面冲向日本人,前面的刚刚倒下,后面的又冲了上去;成排的中国少年把瘦弱稚嫩的肩膀紧紧并在一起,彼此支撑着向前冲锋,他们战死后,尸体依然紧紧地靠在一起。

第一章 我们是战士(3)
《中国国家地理》曾这样描写在这场白刃战中战死的少年:“那时候,中国农民家的孩子营养普遍不好,十六七岁的小兵,大多还没有上了刺刀的步枪高。他们就端着比自己还长的枪上阵拼命。如果他们活着,都已是七八十岁的老人了。他们也会在自家的橘园里啜着小口的香茶,悠闲地看着儿孙,温暖地颐养天年。可他们为了别的中国人能有这一切,死掉了。”
  如果这被我们称作“祖国母亲”的大地有知,在那个惨烈的午后,她一定正悲哀地看着这一切,看着成千上万尚未成年的孩子正为她而战死,但是羸弱无助的母亲呀,她早已无力庇护她的众多子女!此时的她只能指望那些孩子了,他们是否仍然愿意为她坚持,愿意为她进行殊死的战斗?……
  许多国家的历史都曾记载,当国家面临败亡,成年人已然斗志消沉时,少年战士往往是最忠诚、最勇敢的,他们的鲜血最纯洁也最神圣。只要孩子们依然愿意战斗,愿意流血,国家的血脉就依然可以延续,种族不至彻底覆亡。
  在那个残酷的午后,无数少年的鲜血浸透了长江南岸的土地。三个小时没有枪声的拼杀后,白刃战落下了帷幕。少年们的阵地没有丢失,败退的是日本人。
  一天以后,日军全线溃逃。
  天见可怜,孩子们打败了强大的敌人。
  国家何其有幸,在最关键的时刻,我们拥有最勇敢的战士。
  少年的鲜血,就这样洒在祖国的山岗上。山岗长满青草,不知名的野花至今仍在灿然开放。
  在1943年的那个午后,15000名中国士兵静静地躺在中国最美的江山中。他们曾英勇地战斗,此时却安静、腼腆,犹如他们短暂生命中的大多数时间那样。这个国家此后享有无数个不再被异族威胁与欺凌的午后,但都不似那一天,轻风吹拂,花香遍野,少年们骤然停顿的青春正沿着江水静静流淌。
  他们没有机会讲述自己的故事,所以他们是谁如今早已无人知晓。
  他们没有机会结识同样羞涩的异性,所有即将开始的爱情与生活都戛然而止。
  他们没有机会像与他们同样年龄的我们一样,准备参加高考。
  ……
  这个国家其实希望年轻人能够战斗。
  一直是这样,估计未来很长时间还会这样。因为国家经常别无选择,我们也一样。
  在没有战争的年代,高考算得上是最近似战斗的锻炼形式。通过大规模地举办高考,每年都会有上千万年轻人接受基本的战斗方法培训,并进行低烈度的实战比拼。正是由于经历这个过程,我们才有可能从平淡无聊的生活中抬起头来,唤醒内心深处像密码一样传递下来的,那固执而又亲切、惟少年独有的战斗精神。
  别再叫苦连天了,各位至少不需要去拼刺刀,因为有些年纪与我们相仿的战士在六十多年前替我们拼过了。今天我们需要做的,仅仅是参加一次全称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考试,简称“高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证明自己可以进行战斗,我们应该证明自己可以成为战士。
  近年来的网络文学中,“穿越”一直是一个热门主题,主人公穿越时空并展开不可思议的冒险。为了增强现场感和说服力,本狼邀请正在阅读这一章的高三男生与我一起进行一次与战斗有关的“穿越”。
  假设你是某中学高三X班的男生,貌不惊人,学业一般。自从上了高三,你曾屡次打算听从老师和家长的良言相劝或恶言批判,甩开膀子苦学一场,却似乎总下不了真正的狠心。你既在心里暗自梦想能够考上一个好到你自己都不敢相信的好大学,又觉得毫无头绪并由此憎恶教育体制憎恶高考制度。有时你真希望面对厚厚的复习资料眼前一黑,再醒来时你已完成复习结束高考尘埃落定爱谁谁……这件事一直没有发生,直到那天早操时,高中三个年级的学生正在操场上聆听教导主任声色俱厉的训话,突然有强光袭来,刺得你睁不开眼……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一章 我们是战士(4)
等到你再睁开眼的时候,四周是青翠的大山,峡谷的尽头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条大江剧烈流淌。水声激烈,同时伴有某种不祥的声音,似乎是枪炮在轰轰作响。你周围的同学仍保持着做操时的队形,正彼此惊慌地议论着,某老师说大家被集体“穿越”了,而且似乎被传送到抗战时的一个战场了。许多同学试图拨打随身携带的手机,旋即发现完全没信号,有些女生已经在哭了。
  教导主任爬上高处声嘶力竭地喊着什么,因为没有音箱放大音量,他的声音听上去断断续续的:“……附近有战斗……军队要求我们派学生增援……”人群中抱怨的声浪越来越高,你看到教导主任把手拢在嘴边想让音量再大些:“……我们要对你们负责……绝对不会允许……”
  一枚日本九二式山炮的炮弹笔直地落下来,教导主任被炸飞了。女生的尖叫声响成一片,物理老师疯狂地打着手势扑向你们:“趴下!快趴下!”草绿色的飞机从头顶席卷而过,翅膀上分明有血红色的圆形标志。越来越多的山炮炮弹和航空炸弹在山谷里炸响,尘土和气浪压迫得你无法呼吸。人群中的惊呼声越来越小,他们都和你一样被吓住了,并且都和你一样在心里念叨:这不是真的不是真的不是真的……
  “这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