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大宋第一太子 >

第49章

大宋第一太子-第49章

小说: 大宋第一太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怜的李璟被被人玩的团团转还不知道呢?

    这次孙晟还有一个使命,并不只是一味的去协谈,他有意见更重要的事情。

    因为李璟听说李重进和张永德不和,两个人都是郭威的亲戚,当时都有可能成为郭威的继承人。

    但是半路杀出个柴荣,两个人都没有戏了,两人都成为了柴荣的臣子。

    但是这并不是说两人就相安无事了,李重进曾经上表称张永德有二心。

    张永德也曾经上奏说李重进有不臣之心,当然柴荣也知道这两个亲戚都是相互攻讦的。

    分别下诏斥责两人,让他们好好的办好自己分内的事情就好了,不要搞点歪门邪道的事情。

    自此两人都是老实了下来,但是私下里还是暗暗的较劲,他们一个是殿前都检点,一个是侍卫亲军指挥使。

    这两个又都是天子的亲军,两人分别都是柴荣的左膀右臂,恩宠一样。

    但是听李重进府上的人说,李重进喝醉的时候总是表现出都现状的不满。

    南唐的众位大臣也是觉得是个机会,这样可以策反李重进,给柴荣的背后来一刀。

    不得不说南唐的大臣都是猪头吗,李重进也不是一头猪,这样的事情他能干嘛?

    就在他看了孙晟派人送给他蜡丸密信之后,立即就将这封信交给了柴荣。

    他又不是傻子,这样的事情和找死没有区别,如果南唐强盛还可以考虑。

    现在是后周强盛,好歹我也是皇亲国戚,能跟着你干这样的事情吗?

    柴荣见到密信的时候,表面上装作无所谓的样子,内心的愤怒却可想而知。

    站在滁州城上的柴荣,望着江南的大片河山,心里想着一定要拿下这片美丽的江山。

    立刻下令赵匡胤急忙赶到濠州,尽快的攻下濠州,同时诏令其他各路的人马继续进军。

    李璟看我不把你的江北十四州全部给攻打下来,还想在背后给我捅刀子,欺朕是三岁幼童不成?

    “陛下,虽然李璟无礼但是孙晟等人来到这里还是要见的,这是礼节。”

    本来赵旭是想去前线的,不成想却被柴荣给留在了身边。听说孙晟要来,他向皇帝谏言道。

    “你说的对,自古以来就有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朕倒要看看他南唐这次派来的是什么样的人,哼。”

    柴荣咳嗽着从滁州城上走了下去。

    “臣唐国使臣孙晟,钟谟拜见大周皇帝,祝大周皇帝福泽万年。”留在滁州的钟谟这次也来了。

    坐在上首的柴荣不断的咳嗽着,他努力的控制着自己的咳嗽声:

    “你们大唐对这次协谈有什么看法?”

    “启禀大周皇帝,我们举国上下都是很希望和大周协谈罢兵,所以派臣来协谈。”孙晟倒也是十分的规矩,老老实实的说道。

    “好,唐朝廷窃据江南一隅,弄得天下四分五裂,但是这不过是乱世的短暂现象。”

    从历代的演变还是历史的变迁,中原都是正统,大周奉天承命,就担负有统一天下的使命。

    朕本着以天下苍生为念,与你们唐国修好,不过你们必须要接受前番协谈的条件。

    唐国奉我大周为正统,否则休想让朕撤兵。”

    柴荣说出这句话是很正确的,不过孙晟那牛脾气可是受不了,立马回击。

    “周国皇帝,您说正统,我唐国和前朝的大唐一脉相承,这就是正统,大唐的李家才是真正的正统,若非藩镇割据,你大周何以能立国?”

    孙晟也真是有种,这个时候敢说这句话,不过赵旭却很佩服这家伙的勇气。

    不过他却犯了皇帝的忌讳,在皇帝面前说人家是不够格,这不是找死吗。

    果然柴荣的脸气的通红,呼吸急促了,看来是气反而不轻。

    赵旭跨前一步:

    “孙晟不得胡言乱语,你就不怕死吗?”

    孙晟,脸色一正:“大丈夫死有何惜,自从踏入这里下官就没有打算活着回去,为国尽忠死有何惧?”

    其实孙晟说的倒是实话,如果他是周朝的官员,柴荣一定会大家赞赏,不过他是南唐的官员。

    柴荣将密信仍在他的面前:

    “你们南唐一边个朕协谈,一面却想策反朕的重臣,当朕可欺吗,既然你想死,朕就成全你。”

    “来人将孙晟押进右军巡院,严加看管,没有朕的旨意不准有人探望。”

    柴荣的话落下就有侍卫押着孙晟等人出去了。

    “赵旭呀,朕本来还想让这个孙晟去寿州劝降呢,看来这个人倒是有点风骨。”

    原来柴荣还有这一层意思呀,不过大家都不知道罢了。

    “那就派都承旨曹翰去问问她,看看能不能逃去一些南唐的情报,反正这个人一定要死,朕可以原谅他对朕无礼,但是不允许他对大周不敬。”

    这是每个统治者都是很忌讳的,你孙晟说什么不是五代乱世哪有你们大周,这句话就注定了孙晟的悲剧。

    都承旨曹翰奉命去套取情报,结果却碰了一鼻子灰,无奈的曹翰说道:时才说:“有敕令,要赐您死。”

    孙晟面不改色,从容地整理衣冠,向南跪拜,说:“那我就以死报国!”随即赴刑,孙晟随行的百余人全部被杀。

 ;。。。 ; ;
第六十五章 寿州欲降
    孙晟死后,消息传到南唐,李璟也会死悲痛不已,下令追封孙晟为鲁国公。

    柴荣在杀了孙孙晟之后,立刻全线开始了攻击,其他地方都是进展十分顺利,只有这个寿州还毫无进展。

    这令柴荣十分的不满,赵旭请命去寿州,柴荣立刻同意了,这个小子别看年纪小,但是鬼点子贼多,所以柴荣还是希望他能够子再创造奇迹。

    此时的寿春等城池已经被攻下了,寿州只是一座孤城了,可是老将刘仁赡,却据城不出,让周军费了好大的劲。

    但是他们不知道现在的刘仁赡已经病倒了,几乎是不能料理政事了。

    寿州城内刘仁赡的临时府邸的大厅,里面聚集的好多人,他们都是刘仁赡的亲信。

    而刘仁瞻还处于昏迷不醒的状态,躺在床上大有奄奄一息的样子。他的薛氏在旁边紧张的看着大夫为自己的丈夫诊治。

    旁边还有刘仁赡的最宠爱的小儿子刘崇谏,在一旁也是焦急的等待着。

    其他刘仁赡的心腹将领也都是焦躁不安,这要是刘仁赡有个三长两短,那这寿州可就危险了。

    这时候刘仁赡的副将拉了拉刘崇谏的衣袖,然后自己走了出去。刘崇谏也明白那意思。

    自己跟着孙羽走了出去,他还在纳闷这个孙副将这个时候叫自己干什么?

    “少将军,你知道吗,现在我们已经十分的危险了,现在将军已经这样了,接下来还怎么办?”

    孙羽见到刘崇谏立马开口问道,刘崇谏也会死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

    “孙将军,我们还能怎么办,以死守城,不然还能怎样?”刘崇谏深受其父亲的影响,也有军人的骨气。

    “少将军说的对,可是我听说前一阶段陛下派使者去滁州议和去了,而且准把滁州割让给大周。”孙羽将自己得到的情报说给刘崇谏听。

    “什么你说朝廷要把寿州割让给周朝,那我们这么多天的死守和伤亡不就白费了吗?”

    刘崇谏气呼呼的说道。让谁谁心里也不服呀。

    我为了你们出生入死,噢你们一句话就把我们出生入死的地方送给和我们作战的敌方。

    我们刘家对朝廷忠心耿耿,我父亲为了寿州已经病成这样了,你朝廷就给我们这样一句话?

    孙羽看到刘崇谏这个样子,心里有了一定的想法,自己虽然是刘仁赡的心腹副将,但是这个时候还是考虑一下自身吧。

    孙羽于是低声试探道:“少将军,这这是情报还没有确定,但是周朝的军队可能很快就攻破我们寿州城了,你想一想我们阻止了周朝那么多时间,万一周军攻进城了能饶了我们嘛!”

    是呀,自己等人和周军对峙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了,周军的损失是极为惨重。

    人家周军破城之日能够轻易的饶了我们吗?是不是这个理!

    刘崇谏继承了他爹的傲骨,摇头不同意,这是他爹刘仁赡平时教导的结果。

    孙羽早就预料到了刘崇谏会这样说,可是他还有杀手锏,那就是自己的将军和少将军的为人。

    刘仁赡平日了最关爱的就是士兵,爱兵如子这样说他是不为过的,所以士兵都是拼死用命。

    孙羽又靠近刘崇谏:“少将军难道你就忍心看着城破之日满城的士卒和我们一起殉城守节吗,他们可是都有家有妻子孩子的人?”

    果然就在孙羽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刘崇谏陷入沉思,自己等人死了没有问题,但是这满城的将士是何其的无辜。

    况且唐朝廷这么久了还不派援兵回来,这次看来寿州已经保不住了,趁着现在有筹码还不如……

    刘崇谏想通了这一点就释然了:

    “孙将军那依你的意思如何是好呢?”其实他已经知道孙羽想说什么,但是他自己不能说出来。

    你自己不是知道我的意思吗,自己还装作不知道的样子,还是我来挑明吧。

    孙羽靠近刘崇谏小声说道:“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我听说大周对大帅也很是看重。

    “少将军我和几个兄弟商议了一下,不如我们乘此机会献城投降,这样还能保住满城百姓一命,你看这样可好?”

    “况且听说周营的将军是赵旭,他也有这个意愿,不如我们和他接触一下可好?”

    刘崇谏一听这样可行,父亲已经病成那样了,寿州也快朝不保夕了,这样是最好的。

    “那好我亲自出去见一下,这个赵旭和他商议一下这举兵投降的事宜。”

    在寿州城外赵旭的营帐内:

    “好,少将军懂的大体,识的大局,现在又为了全称的百姓免受战乱之苦,向我军献城举义,我代表大周的将士向将军表示感谢。”

    赵旭说这话倒是真心实意的,寿州是一定要拿的下来的,但是南唐据城已经多少天了。

    如果大周的将士再强行的进攻,一定会造成重大的伤亡,这不是他想看到的。

    再说打仗不仅士兵有伤亡,那百姓也是跟着遭殃,无论刘崇谏的企图是什么,这都很大程度上可以减少双方的损失。

    刘崇谏拱手连称不敢:

    “我父子对抗天兵这么久,还望将军赎罪。”他担心的就是这个。

    “少将军说笑了,我们那时候各为其主,这是忠义的变现,刘仁赡大人的能力是不容置疑的,就连皇上也会死赞不绝口,称赞有嘉。”

    确实刘仁赡一人驻守孤城长达一年多,多次攻城都没有效果,刘仁赡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

    “少将军,等后天夜里你就带人打开城门,放我军进去,就算完成任务了,到时候我会奏明陛下的,况且即使你们不投降,你们唐国也准备割让寿州的。”

    赵旭看着刘崇谏,说出了了一个重大的信息。

    刘崇谏心想果然朝廷放弃我们了,看来这次投降的决定还是对的,到时候再投降还有什么价值。

    想通这一点刘崇谏倒是很爽快:

    “将军放心吧,到时候我拿了我爹的虎符打开城门会让大军进城的,这样也算我为大周的做的第一件事情吧。”

    “好,只要寿州在我大周的手中,到时候皇上一定会龙颜大悦,一定会重用刘将军父子的,以后我们就是同殿之臣了,今天我本想为将军接风,无奈军情紧急,今天就不留将军了。”

    赵旭说的也是实情,还是让那个刘崇谏回去赶快准备相关的事宜这是目前的大事,来虚的没有用。

    刘崇谏拍着胸脯表示一定会办好这件事,赵旭对他说只有寿州能顺利被周军接管,他请皇帝会刘家父子接风。

    刘崇谏兴冲冲的回去了,他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首先要做的就是把刘崇谏调兵的兵符弄到手。

    按照大夫的说法刘仁赡很快就会醒来了,这样的话,刘崇谏一定要抓紧时间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